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雄起澳洲 > 第五百三十八章 南洋海外领(三)东进战略

“其实你说的这个后果,我们内阁也不是没有讨论过。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但是最终,我们还是通过了这个决定。”,左鹏说着,就解释了深层次的原因。

原来就在一个月前,政务部部长南峰就向总统杨崇,提出了返回南洋海外领的请求。按照他的说法,南洋海外领,也确实不能没人坐镇。可是杨崇,又不想南峰离开。

这样反复劝说了数次后,南峰还是去意已决。

于是杨崇就毅然决定,裁撤南洋海外领。这么一来,南峰也就没了赴任的必要。

当然,变更行政制度,是一件影响甚广的大事。即使杨崇身为大明总统,也不是说裁撤就能裁撤的。所以在内阁会议上,杨崇将这事,特意拿出来讨论。

只是一提出来,就遭到了他和南峰还有高明的明确反对。就是新任内政部长袁士绅,也表示了深切的担忧。只有刘卫国,是巴不得有仗打,所以赞同了杨崇的提议。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袁士绅的再次入阁。

作为大明建立之初,就一直是大明决策层成员的袁士绅。在前些年行政体系改革中,主动卸任了部长职务。也是他的个人志向,本就是科学研究这一块。

所以对权利、地位的追求,并不强烈。

虽然没再担任实权部长了,但杨崇也没亏待他。不仅让他做了大明科学院的院长,专心致力于科研。还在身份地位上,给予了荣誉部长的优待。

近些年,大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就少不了大明科学院的卓越贡献。

后来随着穆淳落马,内务部部长位子空置。杨崇就特意登门拜访,让他出面担任内务部部长一职。

也是内务部部长的职务,太过紧要的了。特别是工业方面,犹如掌控了大明的国家命脉。不交到一个放心的人手里,杨崇和内阁其它成员,都不会安心。

这一点,袁士绅刚好符合。他在穆淳发动明京政变,逼迫左鹏和高明辞职时,就以科学院院长的名义,表示强烈反对和抵制。随后又在左鹏和高明入狱时,表示了深切质疑。

尽管他的言行,对穆淳的影响微乎其微。但是这番姿态,恰好证明了他的人品。再加上从前一起共事时,他正直的秉性,也是有目共睹。所以无论是杨崇,还是内阁其它部长,都对他印象良好。

而且论资历,他也非常符合。毕竟之前就有着担任部长的经历,又是大明科学院的院长。本在内阁中,有着一定的影响力。让其担任,也是最合适不过的事情。

另外术业有专攻!

身为资深科研人员,袁士绅在工业方面,也不是一窍不通。很多时候,工业上的技术发展,也都是大明科学院鼎力相助的结果。

所以放眼大明,还真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了。

深思熟虑后,杨崇才决定请他入阁。

只是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插曲。

那就是荣誉部长、大明科学研究院院长袁士绅本人,起初并不愿意接下这个职位。还是杨崇好说歹说,晓以大义。才终于让他,答应下来。

但是他也有个条件!

那就是继续兼任大明科学院院长一职。并在找到合适的接班人后,就会主动请辞。

不过这些因因果果,和夏冰没有直接关联。所以她的兴趣也不大,就拿过挂在内壁上的水壶,让左鹏喝口水。然后疑惑不解道:“既然你们都反对,那么总统,又是怎么说服你们裁撤的?”。

“哈哈,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左鹏抹了一下嘴边的水渍,接着道:“说服我们的,不是总统,而是刘卫国部长。”。

“他?!”,夏冰的语气中,带着深深的质疑。因为在她印象中,刘卫国是比张啸还吊儿郎当的人。之前南洋的时候,她就深刻领教过刘卫国的逗逼本质。

所以给她的印象,就是极不靠谱。以女人特有的直觉,这样的男人,显然是靠不住的。

因此指望他给出什么令人信服的建议,还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左鹏知道夏冰的想法,就以规劝的口吻道:“你别看刘卫国平时吊儿郎当的,真要做事的时候,还是很靠谱的。

你想啊!他在南洋待了那么久,参与了那么多次大仗小仗,难道就没有一点儿能耐吗?”。

“那他,到底说了什么,让你们都愿意听他的?”,夏冰追问道。她很想知道,这个平时吊儿郎当的国防部长,到底提出了什么建议,让这么多不服的部长,都改变了主意。

“呵呵,他其实也没说什么。只是提了提,大明未来三年的战略规划。”,左鹏笑呵呵的说着,将水壶挂回内壁。

“未来三年的战略规划?”,夏冰重复道。

“嗯,他说大明未来三年,是以东进为主。必要的军事准备,现在就得展开。”。因为孙子兵法云:‘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

用现在的白话来说,就是谋划周到后行动,在合适的时机收手,从而在军事上,实现‘未战而庙算胜’。

也是东进战略,最终的目标,就是大清。所以对大明来说,就不得不慎重。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就算大清现在,已成衰落之势。但到底是东方霸主,再实力不济,也不是能随意拿捏。

况且大明也不是那些西方列强,对大清下手,针对的只是大清上层的满人统治者。对那些普通百姓,更多是笼络与怀柔。

因此到时候,必定会减小对普通百姓的伤害。

这在军事上,就是一大考验。所以相应的军事准备,必不可少。

而南洋作为东进的前沿阵地,在将来大明展开军事行动时,就是桥头堡的作用。任何乱象,南洋都是不能出现的。否则的话,势必会影响大明东进的战略步伐。

既然如此,刘卫国就建议,现在就行动起来。让南洋这块地方,彻底被大明同化。就算生乱,也比三年后爆发出来,危害要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