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雄起澳洲 > 第四百四十三章 诸方和谈(二)再回新山

尽管事实上,这些战争,基本都是大明挑起来的。且从大明的利益出发,也不希望各方真的展开和谈。但自英明签署了《南锡和约》后,英方就一再敦促大明,停止对印度的武装干涉。

所以拖到现在,大明才真的拿出实际行动。邀请各方,来大明和谈。

这些内幕,王教官自然不知晓。因此他心里,还一直感叹大明的仁义。杨警官看着,又吸了口卷烟,不放心的警告道:“老王啊!上面对这事比较重视。所以你千万别跟人瞎说,知道吗?”。

教官立即像小鸡啄米似的,点了点头。然后也不耽搁,向移民招了招手,就将他们领到警察们的警戒线之外。

此时很多围观的百姓,看到警察们弄出这么大的阵仗,交头接耳的揣测了起来。

“我说,是不是要缉私啊?不然怎么来了这么多警察。”,一个常年在海上飘的商贾,神色凝重的猜测道。因大明在关税上,比较完备。很多货物,运进来都要收取不同比例的关税。所以不少商人,就冒着走私的风险,将货物偷偷运进大明。

而新山市作为马六甲海峡的第一大港口,每天的商货吞吐量,十分惊人。无论是印度洋-太平洋的东西航线,还是清国-大明的南北航线,都要在这地方停靠。

所以新山的走私案件,一直层出不穷。今天这样的阵仗,商贾们也见过不少。使得他们第一反应,就是缉私。

不过一个来自葡萄牙的货商,则忧心忡忡的想着,会不会是因为鸦片。这是由于大明全境,都禁止销售鸦片。所以执法部门,对鸦片的稽查力度很严。

曾经不少商人,就因鸦片,被判了劳改。且这还是不分国别的!

也有粮商,想着是不是粮食的缘故。毕竟大明从建国以来,就禁止粮食外售。尤其是物资紧缺以后,对粮食的禁令更严。一旦抓到,极有可能是无限期劳改。

于是当下,旁观者们心思各异。一双眼睛,也一直不肯从港口挪开。

就这样,大概等了一炷香的时间。远处的码头,慢慢出现几艘竖着五星红旗的牵引船。不少穿着黄马甲的海警站在船头,挥舞着小旗帜,引导着船只进港。

负责警戒的警察们,立时神情一震。杨警官,则带着几名副手,向岸边走去。

起先还瞧不真切,等近了,才发现牵引船后面,正慢慢跟着一艘两千吨以上,喷着黑烟,飘着米字旗的钢铁巨舰。

岸上立时传来一片惊呼,想来是没料到,来客竟然是英国的战舰。

要知道,自明英爆发战争后,新山市,就再没出现一艘英国商船。即使如今战争结束了,新山市依然没出现英国商船的身影。至于英国舰艇,那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了。

而现在,英国舰艇意料之外的出现在这里,实在引人深思。围观的百姓,也在短暂的静默后,叽叽喳喳的讨论开来。

只是和岸上的喧嚣相比,钢铁巨舰上的英国人,却显得比较沉默。特别是站在船头的马戈尔尼,抿着嘴唇,神色复杂至极。这也难怪!自明英爆发战争后,他第一时间,就被大明俘虏。当时他的心情,不是沉重,而是轻松。

尽管他不想承认!但他心底,确实是这样想的。

因为在柔佛内乱不久,大明就以雷霆之势,横扫柔佛。跟着蛮不讲理的,进入英国的控制区。起先他还想派人交涉,可是大明,却以极其可笑的理由,将马六甲城团团包围。

从那以后,马六甲就真真切切的,成了一座孤城。虽然出海口,就在马六甲的边上。但不断游戈的大明战舰,让一艘船都逃不出去。和外界的联系,也就此断绝。

由于马六甲城并不大,本地的马六甲人,也早就逃得七七八八。再加上受战事的影响,马六甲城也没储存多少物资。所以封锁没多久,马六甲城就出现粮食紧张,物资短缺的困境。

一开始,马六甲的英国人,还能从大明守军那里,换来些许物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大明守军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城内值钱的东西,也越来越少。

他不是没想过,组织人手,突破大明的包围。甚至还付诸实践,在一个月夜风高的夜晚,偷偷乘船出海。可惜卑鄙的大明人,竟然偷偷摸摸的,在马六甲河的河口,布下了横江铁索。

并且河面上,还首尾相连着一大串商船。这还没完!商船上,还挂了满满当当的铃铛!

结果他们一头撞上去,就叮当声不止。监视的大明守军,也第一时间发现了他们的踪迹。在拼死抵抗的情况下,护送他的士兵,全都被大明守军击毙。

只将他,灰头土脸的送回马六甲城。

但城内的粮食危机,越演越烈。就是墙角的老鼠,都成了城里人争相抢夺的口粮。不甘心的他,又接连组织了几次反扑。但无一例外的,都被打退。他也趁着混乱,几次三番的想逃离马六甲城。

可上帝并不保佑他!次次都被大明守军捉了回来。

就在城里陆续出现饿死人的情况,他也饿得头晕眼花的困境下,大明守军,突然接受了他们的投降。也是那时,他终于成了大明的俘虏,吃上了久违的面包。

和死亡,也失之交臂。

所以后来想想,他的心里只有一阵庆幸,一些轻松,少许惬意。至于沉重,一星半点都没有。

作为一个以大英帝国的利益为重,效忠英王的大英帝国子民,这样的心态,是极其可耻的。何况他还是贵族,有着相对较高的地位。怎能没有半点羞耻心呢?!

因此成为俘虏的日子里,他总是悔恨交加。精神上,承受了很大的折磨。直到明英战争结束,他被允许离开大明后。心灵上的痛苦,才缓和了些许。

但这次他被委以重任,成为英国和各土邦谈判的代表,再回大明。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也再次让他心情沉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