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重生之我是大明星 > 第七百八十章

重生之我是大明星 第七百八十章

作者:向晚非雪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2:30:35 来源:笔趣阁

《钢的琴》,原版的导演是张梦,据说,他为了这部戏足足筹备了很长的时间,具体有多长,宋铮可不知道,不过现在这部戏和张梦显然是没有任何关系了。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小说的改编权在1 1公司的手里,当王菁花将这本小说交给宋铮的时候,他连想都没想,就直接点了张园的将。

张园今年本来是打算休息一下的,当然了,他可不是因为《看上去很美》票房惨败,心灰意冷什么的,对这泡面头胖子来说,拍出来的电影没票房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根本就不往心里去,他只是单纯的想要休息。

只不过在拿到了宋铮已经改编好的《钢的琴》剧本之后,心里就像是被挠了一下似的,只犹豫了不到一分钟就接下了这个活,而且都没用宋铮提出建议,就直接点了王.谦源,让他来做这部戏的男主角。

对此,宋铮自然没有意见,他也想要看看,如今这部戏提前上映,王千源还能不能如愿拿到东京影帝。

除了自家人分配好了活计,1 1公司还通过王菁花的关系,投资了另外两部电影,其中之一就是顾长卫的新作《立春》。

宋铮对《立春》的印象非常深刻,这主要只因为,前世这部戏在包头拍摄的时候,他曾在剧组做过场记,后来也有幸看过未删减版。

整个故事一般人看来,或许会觉得非常沉闷,所谓的艺术电影就是这样,没有高校的段落,没有枪战,飞车,所有的一切都在一条弯弯曲曲的线上平稳的推进。

宋铮大概是因为参与了拍摄工作,所以对这部戏的兴趣大了很多,并且感触颇深。

印象最为深刻的,自然就是那位痴迷歌剧的中学教师王彩玲,蒋文丽为了这个角色增肥三十斤,呈现在电影中的完全就是一位身躯臃肿、满脸黑斑的县城妇女,她逢人便说她要在中央歌剧院当首席、要去巴黎歌剧院唱歌剧,她自然也是整部戏当仁不让的女一号。

整个《立春》的故事,都是围绕王彩玲的生命轨迹串联起来的,于是,总能看到王彩玲身边闪现着艺术舞女的妖媚身影。

当然,给王彩玲的生活带来最深重影响的,还要算炼钢厂工人黄四宝,黄四宝无师自通,自学成才,搞艺术相当有天赋,只是其母对他整日画这些不着调的东西极为不满。

影片一开始就来了一段黄四宝母亲怒砸黄四宝画室的镜头,没过多久,在好友周瑜的撺掇下,黄四宝找到了王彩玲,希望后者能帮他进京求学。

接下来的情节并不难猜,黄四宝入了王彩玲的法眼,只不过他俩的缘分不是月老牵线,而是艺术舞女的乱点鸳鸯谱,这种事发生后,一般都是女性吃亏,当然,站在女权主义者的立场上来看,男女间同样那点破事儿是无所谓“吃亏”与否的。

王彩玲扒光了衣服,给黄四宝当人体模特的镜头,算是本片中尺度最大胆的一段了,不过这对看惯了男欢女爱的中国观众来说早算不得什么新鲜**之事,倒是治安联防队员的横空出世,让人心惊肉跳了一回。

一个公办人民教师,一位国有工厂工人,用社会学的术语来说,都是“单位人”而不是“社会人”。

而且两人都是不务正业的中下层工作人员,手里几乎不掌握什么资源,连搞个腐.败也没人会想起他们,按说俩人应该低三下四的通过对单位的服从,来换取自己的生存空间,可艺术舞女的身姿实在太过诱人,二人一不做、二不休,竟然搭上了开往燕京的火车。

王彩玲显然有点“邪念”,跟黄帅哥的朝夕相处,已经让她情愫暗生,只是在火车上的坦诚反而给她兜头浇下一盆冷水。

王彩玲其实在火车上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爱情是不是跟外表无关?

或者再形而上一点的概括:纯粹的精神追求究竟存不存在?

王彩玲本人倒是大方的承认了她对黄四宝的“非分之想”,而且她直言不讳的指出,黄四宝的拒绝,仅仅是因为她的外表不够漂亮。

黄四宝对此虽然矢口否认,但估计内心其实是认同王彩玲的说法的,只不过这个毛病不仅仅在黄四宝身上,王彩玲其实也一样。

王彩玲一直在自己的梦想中生活,“艺术”只不过是内心孤独、渴望他人承认的掩人耳目,更直接一点,这就是虚荣。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宋铮根本不认为黄、王这样的人物有什么崇高的“艺术”理想,王彩玲一心追求的,乃是在聚光灯下神采奕奕的引吭高歌,她甚至给自己缝制了一件眩目的演出服,即使在被黄四宝抛弃后跳楼时身上都穿着这件演出服,同时,王彩玲锲而不舍的去燕京报考艺术团体,而且在别人面前虚构了自己的关系网。

显然,王彩玲骨子里其实是痛恨自己的家乡的,她一直不切实际的幻想着自己能以某种光彩照人的方式离开这里,不能否认王彩玲的歌唱天赋,体制上的痼疾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像她这样的天才。但如果王彩玲只是单纯的热爱歌剧“艺术”,那就应该安心的、好好的唱歌就行了,或者说培养出几个出类拔萃的后起之秀,为什么非要想着自己一飞冲天呢?

《天龙八部》里少林寺遭遇围攻时,老方丈让虚竹外出一探究竟,虚竹回答说人山人海,老方丈却说自己只看见两个人,“一个是名,一个是利”。

诚哉斯言!

王彩玲心中挂记的,无非也就是名利罢了。

真正的、不记后果的、无条件的热爱“艺术”,是不需要去燕京,不需要去巴黎歌剧院的,甚至不需要别人的承认,只要自得其乐,闲来无事时哼唱几句,哪怕是夜深人静时嚎上两嗓子,只要不吓到花花草草,又有何妨?

搞“艺术”,往往被“艺术”二字蒙蔽了双眼,“艺术”如果是一个人心中的圣殿,与别人其实是无关的,因为这就是一个人心中的一片天地,无须他人置喙。

然而“艺术”家们往往又心高气傲,极度渴望他人的认同,须知人独处时可以无法无天,群居时就要遵守游戏规则了。

画画的黄四宝想考中央美院,唱歌的王彩玲想弄个燕京户口,这都是想通过社会的承认来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既要人家承认,自己就要按照游戏规则来玩,一方面打破脑袋想挤进顶着“艺术”名头的名利圈里,一方面又愤世嫉俗不停的骂骂咧咧感叹自己怀才不遇,其实这没有意义。

当然,宋铮不否认真正的艺术家是会不容于现世的,片中一再提到的梵高就是个极好的例子。

可问题是,如果只是追求做梵高那样纯粹的艺术家,那就安安静静的搞“艺术”创作罢了,作品好不好,百年之后自有后人评论,所以,黄四宝和王彩玲们,从思想深处跟梵高其实是南辕北辙的。

提到“艺术”,人们往往跟“世俗”对立起来,仿佛世俗有某种原罪似的,很多搞“艺术”的出现在文艺作品里都是这么个形象。

《立春》里的胡金泉就是个突出表现,胡金泉醉心舞蹈,跳起来趾间轻盈、婀娜多姿,可惜那么个小地方容不下这么“高雅”的“艺术”,胡金泉无人喝彩、郁郁寡欢,只好投身于给纺织厂女工教舞蹈的工作中去,以此来添补精神和物质的双重空虚。

不过《立春》对胡老师形象的塑造玩了个花招,看似是“艺术”压给了胡金泉无穷重负,其实是因为胡金泉与众不同的性别特质让他不容于世。

工会主席从泰国旅游归来,大赞胡老师的舞姿比泰国的还好,谁都知道他在拿胡跟人.妖比,胡金泉带着老母亲去公园游玩,被女工的丈夫斥之为“二胰子”,令得老母亲在人前也抬不起头来。

不堪重负的胡金泉最后找到了王彩玲做救命稻草,希望通过假结婚来挽回不利舆论,王彩玲理所当然的拒绝了他,胡金泉却就此想到了一个“妙招”,他在男厕所强行猥.亵女职工,虽然因此而锒铛入狱,却为自己的“男性”身份正了名。

说起来,胡金泉倒是和《霸王别姬》里面的程蝶衣有几分相似,然而,胡金泉毕竟不是程蝶衣,程蝶衣一生信奉“不疯魔不成活”的艺术理念,这也是他的人生信条,最后穿着戏服拔剑自刎,最终成就了艺术与生活合二为一的大升华、大涅磐。

而胡金泉却扛不住外头的流言蜚语,宋铮很奇怪胡金泉为什么没有离开这个城市,跟王彩玲和黄四宝比起来,胡金泉应该才是最渴望离开的人。

所谓的舞蹈“艺术”,无非是笼罩在胡金泉身上的一层光辉面纱罢了,胡金泉的扭曲人生,其实就是因为他的性别取向不容于世所致,跟他跳舞没什么关系。

真要一门心思的热爱舞蹈,不是没有路可走,有位“完美”不就变了性吗?变成女性后不仅在艺术上风生水起,而且还收养了小孩,家庭生活也有滋有味。

所以,胡金泉是个懦夫,他用对一个无辜女性的侵害满足了自己的目的,当王彩玲前往监狱探望时,顾长卫也在这个段落极尽煽情之能事,但宋铮在看样片的时候,还是对胡金泉的行径颇为不齿,不要因为会点“艺术”特长就能被原谅,剥开“艺术”的画皮,其实也就是一俗人,俗,特俗!

《霸王别姬》里程蝶衣在法庭上的一段供词:“有个叫青木的,他是懂戏的,青木要是活着,京戏就传到日本国去了。”

在当时的环境下,程蝶衣能有此一语,堪称振聋发聩,与胡金泉一比,高下立判!

所以,《立春》里的“艺术”,倒更像是某种心灵的麻药,或者说,是人们在对现实极度失望后幻化出的泡沫式的空想。

王彩玲唱歌、黄四宝画画、胡金泉跳舞,都是在追求别人对自己的认同,也是为了自己有朝一日能牛x烘烘,在别人面前指手画脚而已,在这些人心中,其实是没有“责任”二字的。

黄四宝后来堕落成一个婚托,以招摇撞骗过活;胡金泉扔下老母躲进监狱,以此来寻求心灵的解脱;王彩玲更是一年下来只在大年夜回家陪陪父母。

相较而言,还不如那个欺骗了王彩玲感情的高贝贝更令人欣赏。

高贝贝一出场就光彩照人,借着癌症晚期,命不久矣的谎言求王彩玲收其为弟子,并依靠王彩玲的精心栽培和疏通打点,最终在比赛里一鸣惊人。

不过取得成功的高贝贝也良心发现,对王彩玲将实情和盘托出,王彩玲接受不了此般严重的打击,仓惶逃回了老家。

说实话,这一段剧情有些不合逻辑,高贝贝的出现和得奖有些莫名其妙,片中事先对王彩玲的背景交待,在宋铮看来似乎也不至于有人处心积虑来骗她,而且一个假扮的高贝贝妈妈整日和两人朝夕相处,更是令人无法信服。

不过从人物的个性来看,高贝贝倒是《立春》中的一个亮点,她不像黄四宝那样轻浮,不像胡金泉那样懦弱,也不像王彩玲那样虚荣。

如果站在目的论的立场上看,高贝贝的做法倒是颇值得肯定,当然,道德上高贝贝欺骗了王彩玲,这一点必须明确。

但是这种欺骗还是能被归于“善意的欺骗”范畴中吧,高贝贝自己最后也供认不讳,而且背后还有病入膏肓的男友为隐情,想来也不是不能理解。

高贝贝说过,在这个时代,没有点儿非常手段是无法成名的,这是大实话,想要被世俗社会承认,那就要扎扎实实的按规则玩,不成功就抱怨社会浮躁,说自己搞的真正的“艺术”没人懂得欣赏,那是废话,完全没有意义。

高贝贝的身上可以看到对选秀节目趋之若鹜的年轻人们的身影,但高贝贝始终是脚踏实地的,一方面她为自己设定了一个并非遥不可及的目标,跟她比起来黄四宝是纯粹的好高骛远,另一方面她又精心策划了实施手段,并且一步步稳扎稳打,最终达到了成功。

这就是一个实现个人理想的成功范例,理想,必须跟现实媾和才有意义,绝对的、不沾染现实因素的理想不是理想,而是空想,理想,一定要爬上现实的床,才能诞下成功的孩子。

与其说是高贝贝击碎了王彩玲的空想泡沫,倒不如说是高贝贝震醒了迷迷糊糊的王彩玲。

在接下来的剧情中,王彩玲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迅速向现实妥协,她先是去婚介所找对象,未遂后又迫不及待的跑到福利院收养了一个女儿,然后相女教女,其乐融融。

这个结局倒进一步揭穿了王彩玲的虚伪画皮,真正的热爱歌剧“艺术”,其实是跟世俗生活不相冲突的,若喜欢唱,收养了孩子一样可以唱,干吗非要造成唱歌剧跟过日子水火不相容的局面呢?

当然,王彩玲自己对自己的这个性格缺陷也是逐渐有所认识的,当她的邻居、片中唯一一个跟“艺术”没啥关系的小张老师来向她哭诉绝情无义的丈夫时,王彩玲就明确指出了小张的虚荣心理,因为王彩玲过得比小张更惨,小张才会来找她,不过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王彩玲的自省。

周瑜这个角色于是就重要起来,这位醉心朗诵艺术的黄四宝朋友,也许是片中唯一一个真正爱过王彩玲的男人,但是心高气傲的王彩玲的根本没搭理过他,甚至用“宁尝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的话来回绝了周瑜。

时过境迁,当王彩玲抱着养女去医院诊病时,却与同样抱着孩子前来的周瑜不期而遇。说实话,看得出周瑜还是对王彩玲念念不忘的,不过王彩玲似乎对那段往事无心再提了,她几乎是抱着女儿落荒而逃。

王彩玲最后抱着养女来到天.安.门广场游玩,在她的幻想里,自己也穿上了光彩夺目的演出服,在中央歌剧院的舞台上引吭。

电影在这里结束了,这已经不仅是电影了,更像是一段没能与现实媾.和的泡沫理想。

顾长卫为了这部电影同样准备了好长时间,在这部电影之前上映的《孔雀》,更像是他为了《立春》而造出的一部试验剧,为的就是在《立春》这部戏里彻底爆发。

宋铮在听王菁花说了,顾长卫正在为这部电影找投资方的时候,立刻联系上了顾长卫,他们还是有些交情的。

能够找到投资方,顾长卫自然高兴,别看他在圈内已经有了不小的声望,之前的《孔雀》更是绕世界的刷下了许多大奖,可类似这种艺术电影,想要人主动掏口袋,其实还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整部戏里连个养眼的演员都没有,蒋文丽倒是风韵犹存,只可惜在剧中还要故意扮丑。

但是,顾长卫同样有些犹豫,让他犹豫的就是,宋铮同样是个导演,而且还是一个年纪比他小,成绩却比他耀眼的导演,万一宋铮对他的剧本指手画脚怎么办?

为了打消顾长卫的顾虑,宋铮直接放下了一句话:随便你怎么折腾,我不跟着掺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