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大逆之门 > 第一百九十七章 秋成大典

大逆之门 第一百九十七章 秋成大典

作者:知白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12:18:10 来源:笔趣阁

【提前一点点祝大家中秋节快乐,身体健康,万事顺心。】

金庭大道是天极宫南门外的大街,在最初这条大街修建之后的名字叫做圣庭大道,不过才命名没多久,大羲那边传来一句话,大概意思是如果不把圣庭大道的名字改了,那么就把燕国的名字改了吧。

因为在大羲的人看来,普天之下,只可以有一个地方叫做圣庭,那就是大羲的朝廷。

燕人就算在粗犷也知道大羲不能得罪,所以第一时间把圣庭大道的名字改了。不过即便如此,金庭大道依然是燕人的骄傲。足够宽,足够平,就算是当初那场突如其来的山洪,也没能让金庭大道损坏。

出天极宫南门就是金庭广场,占地数百亩。这里也一样的平坦,是举行各种盛会的场所。

毫无例外的,每一次秋成大典都在金庭广场举行。

燕王和诸多王族成员以及重要的朝臣,就在天极宫的南门城楼上观看秋成大典。今年的秋成大典已经因故推迟了很多天,现在终于举行。几乎半个方固城的百姓都聚集在金庭广场四周,等待着盛会的开始。

前些日子兵部官员的通敌叛国案,也被这件大事压了下去。百姓们都在议论着,今年会是谁夺魁。是大鼎学院,还是太上道场。本来也是大热门之一的武院,却被人完全遗忘了一样无人提及。

因为谁都知道,武院已经名存实亡了。短短的几天时间,武院的弟子已经被大鼎学院和其他学院分了干净,虽然据说保留了武院参与秋成大典的名额,但不会有一个人参与。

在城门楼外面,两排身穿簇新衣服甲胄的禁军威风凛凛的站在那,手持长槊,目不斜视。在外围,则是驻守方固城的轻骑兵来回巡查。城门楼上面,大内侍卫严阵以待。城墙上,大燕的国旗迎风飘摆。

百姓们早早的就到了,整个金庭广场四周都被围的水泄不通。而各大赌场也早早的就开始接受下注,百姓们开始疯了一样把自己钱袋子里为数不多的钱押进赌场里。

今年最大的热门,毫无疑问就是大鼎学院的苏飞轮和太上道场的风清扬。绝大部分人,也都只关注这些热门之人。可实际上,秋成大典的规模远远不只是修行者之间的较量,还有文选。

大燕和其他国家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科举考试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在秋成大典这一天举行的。那些苦读多年的学子,能不能功成名就也就在这一天了。能够在今天脱颖而出的学子将会参加殿试,他们都是各地科考的佼佼者,命运将在这一天发生改变。

可是,百姓们关注的还是修行者之间的比试。没有多少人的注意力在殿试那边,毕竟相对来说还是修行者打架好看多了。

为了防止发生意外,金庭广场上划分出来四块大的区域。第一块是储雄之战,各大学院和宗门的一级生,将在这个战场为了自己的未来而战。一旦在储雄之战中成为翘楚,那么将来前途无量。这也是很多寒门弟子,为了改变自己命运而战的最好时机。一旦他们成为前几名,那么将得到学院最大的能力限度的栽培。

第二块战场叫做盛华之战,相对于储雄之战的激扬,拔魁之战的壮阔,盛华之战多了几分现实的味道。因为参加盛华之战的人,大部分都已经确定了自己的命运,他们没有资格参加拔魁,唯一能让自己未来更光明一些的就是在此战之中胜利,然后在官方或者军方之中谋得一个不错的位置。

第三块战场和第四块战场平行紧邻,左边的一块是拔魁之战的战场。在这里了,来自各大学院和宗门年青一代的佼佼者将为了谁是第一而奋战。人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谁不想做大燕年青一代的第一人?

可是要成为这第一人,需要付出的实在太多了。而不仅仅需要自身的付出,还有背后家族的实力。所以这拔魁之战,从来都不是寒门弟子的表演场。没有雄厚家族力量支撑着的人,是没办法迅速超越同龄人的。

天赋这种东西,其实挺不好说。

挨着拔魁之战的那个地方,临时盖了一片房子,在两天之前基本上已经彻底建好检修过,确保不会出现什么问题。这些房子分成一个一个的小隔间,谁也不会看到谁,这一天他们的吃喝拉撒睡都在这小隔间里,绝对不允许出入。有专人会给他们送来饭菜和水,就算是要酒也会得到满足。

参加这次考试的学子,今天完成之后将会等待着考官们的审批。佼佼者,会被选拔参加殿试。所以说起来他们只是为了增加秋成大典的分量才会来到这的,真正决定他们未来的是再过一段日子的殿试。

“看!大王和太后来了!”

有前排的人看到了远处过来的车驾立刻高呼起来,人群一阵沸腾。宫里面的斗争有多残酷,百姓们是接触不到的。作为这个国家最尊贵的两个人同时到来,还是让百姓们觉得兴奋刺激。

人群开始涌动,金庭大道一侧的人群显得更加密集了。禁军的士兵们开始奋力的把人群往后驱赶,以保证一会儿太后燕王经过的时候不会出现什么乱子。

太后苏晴暖和燕王沐长烟站在巨大的车驾上,朝着百姓们挥手。百姓们沸腾起来,一阵阵的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不管国家面临这什么的困苦,在这一刻百姓们都是激动的。毕竟像太后和燕王那样的人,他们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看到。哪怕他们看到的也只是远远的一个身影,对他们来说这也是一种满足和骄傲。

“大燕万岁!燕王万岁!”

有人开始高呼,所有人都跟着呼喊起来:“燕王万岁!”

燕王沐长烟脸色平静的站在马车上,不断的朝着人群挥手。可他的心里却一点儿也不平静,这是他继承燕王以来的第一次秋成大典,也不知道还不会有有第二次。本来这场面,这盛况,乃至于这江山都和他没有什么关系,可是当他大哥死去之后,这个重担就落在了他的肩膀上。

沐长烟喃喃自语:“这是沐家的百姓,是沐家的江山......”

站在他一侧的苏太后微微侧头:“你刚才说什么?”

沐长烟笑了笑:“儿臣说,这就是大燕的江山,大燕的百姓。”

苏太后笑着说道:“是啊,看看他们,多卑微,多好骗。只是一场盛会而已,就让他们觉得自己幸福满足。对于这些百姓,你只要施舍给他们一点好处,他们就会感恩戴德。可比一些朝臣们强多了,拿着大燕的俸禄,享受着高官厚禄的同时居然还做着通敌叛国的大逆不道之事。”

沐长烟下意识的往后看了看,在车驾队伍后面,大内侍卫们严密的押送着兵部的那些身穿囚服的官员往前走。

百姓们也看到了那些身穿囚服的人,有人开始怒骂:“你们这些杂碎!这些叛徒!”

“打死他们!”

“五马分尸!”

“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株连九族!”

“死了也不能把他们的尸体埋在大燕的土地上,把他们剁碎了喂狗!”

一个兵部的官员一边走一边失落之极的喃喃自语:“这就是我们奋力保护着的国家,这就是我们奋力保护着的百姓?”

陈在言回头看了他一眼:“你后悔吗?”

那官员楞了一下,然后摇头:“不后悔,但悲伤......”

陈在言自豪的笑了笑:“我也不后悔,我们为这个国家,为这个国家的百姓们做过的事,早晚都会得到公正的评价。那些自认为高高在上的宵小之辈,早晚都会受到审判。”

那官员问:“我们能看到吗?”

陈在言默然不语。

也许,看不到了吧。

一个百姓抓起手里的酒壶砸了过来,正砸在陈在言的脸上,砸破了他的眉角,血一瞬间就顺着他的脸往下流。可是那些在外面维持秩序的禁军士兵根本就没有管,更多的杂物朝着兵部的官员们砸了过来。

就在这时候,一队轻骑兵飞驰而来,将百姓们逼的不由自主的往后退。领队的那轻骑兵将领看了一眼太后的车驾,然后在陈在言面前停下来,庄重的行了一个军礼:“末将见过大人!”

所有的轻骑兵士兵,也都将右臂横陈在胸前行礼。

他们都知道自己这样做可能会惹来什么样的祸事,可是没有一个人在意。

陈在言的泪水和血水一同往下流,他使劲儿点头:“你们......都要好好的。”

等燕王和太后登上城楼之后,各学院和宗门的参赛弟子们就开始陆续入场了。走在最前面的就是规模最大也最让人期待的大鼎学院,而走在大鼎学院最前面的,自然就是苏飞轮。他表情平淡的走着,似乎没有被任何人影响。在他身后,则是大鼎学院多达数百人的队伍,浩浩荡荡。

“看,那就是苏飞轮苏公子!”

“苏公子!一定要夺魁啊,我的家当都押在你身上了!”

“大鼎学院威武!”

跟在大鼎学院后面的,则是第二热门太上道场。燕国没有国教,不过道宗在燕国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想想看,天极宫里那个大阵里召唤出来的老道人,就能推测出当初大燕立国的时候道宗在其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太上道场的人,不管学生还是教习,一个个都显得那么脱俗。他们身穿道袍,步伐轻松,每个人都微微昂着下颌,显得颇为高傲。

走在太上道场最前面的人,则是风秀养。他身穿一身藏蓝色道袍,背后缚着一把木剑。每个人都知道风秀养和苏飞轮的第一人之争,但谁都不敢确定到底他们谁更强一些。

太上道场的队伍虽然没有大鼎学院的人多,可是一出场就迎来一片欢呼。不为别的,只是因为这些年轻道人们个个都很英俊,少女们的尖叫声此起彼伏。

然而就在这浩荡的队伍经过之后,少女们的尖叫声戛然而止。

在太上道场的队伍后面,有两个人缓步走来,从容不迫。

前面的人手里擎着一面大旗,身形魁梧健硕。那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大旗上四个字如此的醒目。

大燕武院。

这个擎旗的人,正是武院聂擎。

而跟在聂擎后面,背后挂着长弓,腰畔挂着箭壶,眉目算不得清俊但自有一番气势的少年,正是安争。

这是一支两个人的队伍。

这是大燕的武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