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官路弯弯 > 第356章 繁忙的六月

官路弯弯 第356章 繁忙的六月

作者:拾寒阶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3-04-20 14:33:47 来源:笔趣阁

全文字无广告 第356章 繁忙的六月

李毅道:“您的意思我明白,但我就是走不过自己心里的那个坎。 (全文字电子书免费下载)有些人,我不屑为伍。”

林国荣说道:“那你想怎么样破解这个局呢?”

李毅道:“我想请伯父帮帮忙,看看能不能把温书记从南方省调到江南省来。”

林国荣道:“这倒也不失为一个良策,但是玉溪同志单枪匹马前去江南省,这对他来说,也是一个考验啊!他在南方省的工作刚刚步入正轨呢,转眼就要调离了。都说树挪死,人挪活,但老这么挪来挪去的,怎么扎根啊!”

李毅道:“我听说温书记已经定下来要调离南方省了,反正是要调离,那也可以来江南省啊。局面总可以慢慢打开嘛!”

林国荣沉吟良久,说道:“行,我跟玉溪商量商量吧!不过,省委书记这种大动作,中央自有他的考虑,我们说出来的话,只能起到一个参考作用,最终的结果如何,我不敢打包票。”

李毅道:“我相信伯父的实力。”

林国荣笑骂道:“臭小子,你还激我的将了?我们在上层运作,也需要一个好的借口啊,你这么聪明,能不能替我们找出一个好借口来?”

李毅明白林国荣的意思,说道:“我尽量吧!”

这个晚上,李毅一直在跟各方面的人进行沟通,忙到很晚才入睡。

五月底到六月底,是李毅最忙碌的一个时期。

五月是江南省冬小麦的灌浆盛期,是提高粒重的关键时期。

而这个月,江南省一改往日的阴雨连绵之势,持续了很久的高温天气。

李毅在五月份的农业工作会议中要求,各地要采取措施防御干热风,土壤墒情差的麦田要浇麦黄水,部分地区的春播作物要注意查看墒情,墒情较差的地块结合间苗、定苗,点、片浇水,减轻灾情,确保小麦丰产丰收。

李毅亲临一线,指导各地农业工作。

6月份是夏收夏种大忙季节,李毅在农业工作会议中指出,各地在做好冬小麦灌浆后期管理的同时,应提早做好夏播争时抢种准备。

李毅是过来人,知道麦套稻这个技术一旦传播开来,肯定能让农民增产增收,因此,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要求江州市所有适合麦套稻技术的农田,全部开展麦套稻种植。 全文字无广告

为了给农民们传播麦套稻技术,李毅不辞辛苦,从每个村里选出几个劳动代表,进行集体培训,再由这些人去村里培训其它村民。

这次种植,关系到江州市今后一年内的农民收成和收入,李毅不敢有丝毫的马虎。

现在全市的良田,基本上全部遵照李毅的指示,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麦套稻种植工作。如果这些良田全部歉收的话,那李毅将成为江州农民的大罪人!

李毅深知个中厉害,他给麦套稻项目的相关领导人下了死命令,这个项目,只能成功,不许失败!

李毅亲自走上田间地陇,给农民们讲解麦套稻的概念和其优越性,以及政府为什么要推广这个项目。

李毅自己已经摸透了麦套稻技术的精华所在,讲解起来也就头头是道,加之他不厌其烦,很有耐心的教导农民,赢得了农民们的好感。

江州各个区县的农田里,到哪都能看到李毅同志的身影,也能听到他用富于磁性的声音向农民兄弟们讲解技术……

麦套稻,需要在麦收前15-20天开始播种新的稻种。

每亩用稻种5-6公斤,药剂浸种至“露白”,包衣后人工套播于麦田或油菜田。

播种后自当天傍晚灌一次水,速灌速排,确保第二天出太阳前沟内无积水。

麦子成熟后,机收或人工收获均可。

机收或人工收获,均要留茬30厘米左右,收下的秸草要及时均匀散开,如草量过大可将部分就近埋入麦田一套沟内

麦收后半个月内要及时做好移密补稀工作,确保每亩基本苗8-10万,以构建高产群体。

李毅还教农民们如何有效的除草,一封二杀三拔。一封,就是用农药进行封杀。二杀,就是挑杀,即对杂草发生严重或第一次封杀效果不理想(如千金子、稗草)的田块,应在让茬后20天内针对田间草相,选择对路药剂进行挑杀。三拔,即对难以防除的、草龄较大的杂草进行人工拔除。

李毅还要教农民们怎么样进行科学的施肥和水浆管理。

这天,李毅正在西泽区的农村里,向农民们传播麦套稻的技术:“肥料配比上应稳氮补磷钾,一般亩施纯氮18公斤……在建立水层后,立即亩施20-30公斤复合肥或碳铵,一周后追施第二次肥(亩施20-30公斤复合肥),再一周后施第三次肥,并视苗情定肥料品种、定施肥数量……”

西泽区的农业局相关领导和一众人等,都围在李毅身后。

电视台的同志们,正变换着各个方位,对李毅同志进行拍摄。

李毅讲解完毕完,对电视台的同志道:“谁叫你们来的?”

一个记者回答道:“李书记,我们是省电视台的,我们听说今年气候不好,很多省份都不同程度的歉收,我们省内其它市也都遭到灾。而江州市在这样恶劣的情况下,不但没有歉收,还比去年增长了百分之五。您身为江州副书记兼常务副市长,主管江州农业工作,请问您能说说江州奇迹是怎么创造的吗?”

李毅指了指前后跟着的一众农民,说道:“奇迹,就是由他们创造的,你们多去采访采访他们吧,没有农民们的辛苦工作,我们江州市今天的粮食产量,怎么会跌至低谷呢!我个人只是尽了自己的份内之职罢了。关于我的镜头,请你们剪掉,我不想把工作带入到新闻里去。”

但农民们向来都是有恩记恩的人,喝水不忘挖井人,他们今天的冬小麦收成很好,靠的是谁?他们心里跟明镜似的。

记者们将镜头对准了这群质朴的农民,农民们开始七嘴八舌的诉说,都说这是李毅书记的功劳,若不是李书记教他们排水抗涝,又教他们各种技术,今年的冬小麦不可能得到丰收。

民众的口碑,远远胜过自吹自擂。

李毅虽然没有在镜头前说过一句话,但农民们的语话,却深入民心。

李毅看了这期节目后,颇为感动,觉得自己这些天来的辛苦完全值了。

夏收夏种工作,在李毅的带领下,顺利的完成了任务。

麦套稻技术的推广,让农民们从繁重的农田工作中解放出来。

往年,麦子收割后,马上就要犁田、耙田,还要种秧、插秧,动用人力和牛力,忙得不亦乐乎。

今年,因为实行了麦套稻技术,小麦还没有收割,种子就已经撒播下去了,不需要再弯腰驼背,只需要在田中走几趟,就能把种子播完。

很多农民兄弟都不能理解这种行为,田不犁不肥啊,这种子撒下去,能有收成?能发出芽来?事实证明,他们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几天过后,掰开那些麦子来看,可以从田里发现嫩绿的小秧苗呢!

李毅又带领农民们参观了麦套稻试验基地,坚定了他们的种植决心。

江南省的农业工作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临近的省市里,频发新闻。

1998年,华夏国的气象有一些异常。

关于这次异常,后世有人做了分析,据某些专家学者们的考证,这次气象异常的原因,大抵如下:

赤道东太平洋附近水温异常升高现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厄尔尼诺现象,使得华夏国的北方和长江一带形成了两个大的降雨区。

欧亚高原和青藏高原上的积雪较多。

1998年7月中旬开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突然南退,位置偏南偏西,这是十分不正常的,造成了长江上游一带暴雨现象发生极为频繁。

1998年6月到8月,乌拉尔山、贝加尔湖和鄂霍茨克海三个地区出现阻塞高压形势,造成西伯利亚的冷空气较易南下,这也是长江一带多雨的原因之一。

6月12日至6月27日,因为下雨,鄱阳湖水系爆发洪水,抚河、昌江、信江水位超高,超过了历史最高水位。

洞庭湖水系也发生了洪水。

这两个湖的洪水流入了长江,24日起,长江水位超过警戒水位。

这个时候,江州的农业工作,已经告一段落,李毅最繁忙的时间过去了,好不容易想喘口气休息一会儿时,洪峰警戒逼近了江州。

李毅近来忙着农业工作,但也没有放下江州的防洪工作。他缓下气来,马上就投入到抗洪工作中去。

李毅再次检查了堤坝和城市排水系统。

城市排水系统也是李毅鼓捣起来的,这对江州人民来说,是防止被水淹的第二道屏障!

最后,李毅在检查防汛物质时,发现购买的数量严重不足。

李毅当即严查,查来查去,原来是市财政不能拨钱,原本十份的钱,市财政只拨了两份!

这两份钱经过重重克扣之后,真正用于买防汛抗洪应急物质的,还不到一成!

李毅愤怒了!

!@#

(全文字电子书免费下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