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官路弯弯 > 第二十章 扎根基层

官路弯弯 第二十章 扎根基层

作者:拾寒阶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3-04-20 14:33:47 来源:笔趣阁

田新勇等人像听天方夜谭一般.听着李毅娓娓而谈.他们丝毫没有怀疑,只要按照李毅的计划进行下去,那梦想中的一天,离他们就不远了。

李敷阐述完自己的理念和计划,这才跟他们商量具体的事宜。

李毅道:“要想致富,我们要走一条不同于以往的路子。

普通的种植养殖法,是无法带领土地上的人民走向富裕的。”

田新勇道:“是啊!我一直就在琢磨,每家每户守着那一亩几分地,顶多就是个吃饱穿暖,真要达到富裕的阶段,实在太难口”

另外几个人也附合道:“别说富裕了,就是想要有几个现钱也难再!还要交纳统筹提留款等农业税,这日子难过啊!现在的年轻人,只要有些手艺有把子力气的,哪个不是往外面跑?这黄土地啊,越来越留不住人了!”

李毅道:“随着人们眼界的开阔,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也会越要越高,在城镇生活惯了的人,再回到农村,是很难适应的,别的不多说,便是那上厕所一事,就很难让人习惯。但是,农村必须要发展,只有农村发展了,我们国家才能算得上真正的发展。农村的发展,还处在摸索探索期,华西村给我们带了一个好头。他们能达到那样的高度,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最起码也要试上一试吧!”

田新勇振奋地道:“李书记,你就告诉我们叫我们怎么做吧!你叫我们往东,我们就绝不往西!”

李毅笑道:“我也不是万事通我也在摸索着在学习中前进。我们大家一齐学习,一齐努力。首先.这个计划的核心,就是生态化多种动植物养殖法!我们简称为生态养殖。既要达成我们的致富目标,又要保护好我们柳林镇的原始生态环境,这个生态养殖的成败,是关键中的关键!你们的任务,就是当我的试验尖兵,必须在一年之内完成生态养殖的试验,而且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田新勇等人都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李书记,你说的这个生态养殖怎么弄啊?”

李毅搬出一大叠资料来,摊开在他们面前:“简单一点说,就是在一片土地里,要同时养活好几种动物和植物。”

湖坪村的村支书刘根生,四十来岁年纪,正当壮年也是个受过外面世界熏陶的庄稼汉,当即疑问道:“一片土地,同时养好几种东西,还是动物和植物混合着养?这可能吗?动物不吃植物吗?这也太悬了!”原本听着挺振奋人心的.一听到这里,马上就觉得这小李书记太不靠谱了。

李毅道:“如果很容易的话还用得着去试验吗?还轮到得我们柳林来发家致富吗?”

刘根生道:“就拿菜畦和鸡鸭来说吧,如果又种菜又养鸡鸭的话,这菜只怕就够呛!鸡鸭最爱捣蛋.专啄那菜里的菜叶子吃!”

李毅笑道:“如果把鸡同果树种一起呢?鸡鸭的粪便可以当果树的肥料,而鸡鸭又能吃掉果树下面的烂叶和虫子。这不是一举两得吗?”

见他们听得认真,李毅又道:“还有,鸡会吃菜,青蛙总是盖虫吧?我们可以把青蛀和菜放一块种养,青蛙可以吃掉菜的害虫和飞蚊,拉出来的便便还能给菜地增肥。而菜地的害虫和飞蚊又养活了青蛙.既省了化肥又省了农药,生产出来的菜还全是绿色有机菜!”

众人听了.都不停的点头。

李毅继续道:“我们再想想:如果在菜畦的中间挖出一道道水沟,沟里养些泥鳅,泥鳅可以松土,可以增肥,长大了又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这样构建而成一个生态养殖大棚,是全天然的生态循环系统,我们人工要做的事情,已经变得十分简单,只需要去下种和收获就行了!”

田新勇和刘根生等人听得入了神。

刘根生一拍大腿道:“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啊!李书记,听你这么一说,我懂了!这个计划,我看行!”

田新勇笑道:“李书记行不行,可不是你说子算的,得由女同志说了才算!”

这个玩笑开出来,办公室里的王湘凤和花小蕊立即红了脸,都骂田新勇不正经。

田新勇呵呵笑道:“人家李书记都没介意,你们介意个啥子?”

李毅笑道:“没事,无伤大雅嘛!怎么样,你们觉得我刚才说的靠不靠谱?”

“靠谱!太靠谱啦!”田新勇道:“我回去就弄!”

李毅道:“当然啦.这个生态种养没有我说得这般简单,在我们试验的过程当中,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肯努力,办法一定会比困难多!”

田新勇道:“李书记,你就放心吧!我们不怕困难,不怕吃苦,就怕手里没钱!”

李毅笑道!..还有啊.农科院的同志们.只经时我们镇的土壤和与候做了全面的分析,并为我们提供了最佳的种养殖农作物表,你们下去后,一定要严格按照专家同志们提供的这个表,进行多种混合种养试验。直到找出最经济最省事最赚钱的生态种植出来!”

刘根生毕竟老成一些,想的问题也宽,问道:“李书记,这个试验费用可不少,镇里能给我们多少支持啊?光靠我们村里,只怕难以筹集这么多钱。”

李毅笑道:“这些钱我全包了!你们只管放心去做!我前不久找到柳钢的袁老总,找他化了一笔缘,够我们用了。只要我们试验成功,生产出来的产品,马上就可以卖钱,这样一来,资金就活了,不怕没钱用。”

田新勇想到一个问题,问道:“几个村的试验产品,那还好卖,可是真要一个镇都搞起来了,那产量可是大数字,往哪里销啊!”

李毅道:本a整理“新勇同志提得好哇!这个问题,将是我们第二阶段的重点工作!到时,我自会有解决的办法。你们就先放宽心,回去好好工作,早日完成试验!我将全程蹲守在你们几个村里,和你们一起战斗!”

花小嘉笑道:“我也去!”

王湘凤本不想去,但见花小蕊主动表了态,心想自己是主任.不能落后,也道:“我也去!”

李毅道:“你们都去了,党委办怎么办?这样吧,王主任留下来。小花,你跟我下乡吧。”

这个安排倒也皆大欢喜。

花小蕊以为李毅是省城下来的干部,又是年轻人,肯定受不了乡下的苦,吃不了乡下的饭,上不惯乡下的茅坑。谁知道,到头来,不习惯的反而是她这个自以为是的小妹子。

李毅对农村生活有着相当的了解,也做足了心理准备。与民同吃同住,其乐无穷。花小蕊虽是柳林人,但从小在镇里长大,算个半吊子的城里人,等在农村住下来,才真正明白农村跟城镇的差别。

厕所和洗澡,成了纠结她的两个大难题。若不是受到李毅乐观情绪的感染,她只怕很难坚持下去。她的芳心里,对李毅这个年轻的镇委书记,更多了一分敬仰。

有柳钢借来的大棚钢架,再加上农科院的技术指导,试点大棚很快就拉了起来。

高山村,顾名思义,是在高山之下,凤凰山是本地最高的山,但跟那个同名的闻名世界的风景名胜区,却是一毛钱关钱也没有的,这里既不是风景区,也没有名胜。这里只有一望无际的大山,还有数不清的树木。

高山村的田地比较分散,其中最肥沃的两大块田土,集中在水资源丰富的平地处.这里有河有溪,有塘有井。

李毅的试点就选择了这两大块农田。

然而,农田分属不同的农户.为了说服这些农户,将自家的土地参加试点,李毅和田新勇没少做工作,苦口婆心的游说了个把星期。一再承诺他们,在往年的产量上,提产坠x以上,而且所有的收入全部归农户所有,并且签订合同,如果达不到预期产量,免除一年农业税并且按亩产量补偿不足部分的余额匕

农户们半信半疑,但想着有镇里的大官在此,还怕他们欺诈不成?就陆续的在合同上签了字。

大棚种植容易搞,技术和劳动力都是现成的。但生态混养,却成了一道难题。这个东西.农科院的技术员也没有具体操作经验.而且生态混养对当地的土壤气候要求更高,一个小小的环境因素,就有可能让之前的努力付之东流。

众人摸着石头过河.经过多方摸索,终于探索到一条附合当地实际的混养模式。

第一批试验田,在农作物方面,选择了黄瓜、丝瓜、南瓜、冬瓜等瓜类产品,混和养殖青蛀和泥鳅。利用青蛙来溶虫害,用泥鳅来松土。同时,青蛙和泥鳅的便便,可以做为农作物的肥料。

这也是李毅最初提出来的生态混养的设想。

从播种后种子的萌动到长出第一片真叶,再到生长出四五片真叶,然后分化出大量花芽,这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李毅每天都会待在旁边,看着那些嫩芽,像欣赏着一个个宝贝。他为每一片真叶的生出而欢欣,为每一株枯萎的作物而感伤。

用花小蕊的话来说.他现在就像一个恋爱中的男孩.只不过,对象是那些植物!

前期比较顺利,但是问题也随即接蹲而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