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终极大神进化论 > 血火之缚 VIP卷 第十章

终极大神进化论 血火之缚 VIP卷 第十章

作者:微云疏影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15:58 来源:笔趣阁

vip卷 第十章

建康,陈国皇宫。

“你最近心情不怎么好。”明夕玦神色平静无波。

“阿拓、世钜,你们明知道我在烦什么,却只是在旁边看戏,未免也太没义气了吧?”杨广抚额,很是郁闷。

现在的杨广还是那个有雄心壮志的晋王,所以他在伐陈之战中表现得非常有气度。他深知自己虽有军事天赋,却远不如征战沙场的老将,所以对战局不怎么干涉,而是一心抓纪律,以致隋军对百姓秋毫无犯,深得民心。

隋朝军纪严明,又有名将统兵,他们一举突破长江天堑,灭亡陈国,统一战乱数百年的中原大地。杨广又要求,隋军所到之处,对陈朝府库资财一无所取,更让百姓对他赞誉一片。

正因为如此,杨坚产生了忧虑,他倒没像李渊那样,防儿子跟防贼似的,这一点杨坚做的比较好,当然也可能是杨广伪装出色。杨坚只是认为,杨广作为弟弟,名声盖过了太子实在不利于国家,所以他就想到,自己的三儿子秦王杨俊不也在此次战争中打酱油吗?就让杨俊将和氏璧护送回大兴城,抬高杨俊的声望,不让杨广独揽全功。

关于这一点,明夕玦很想吐槽,杨坚你到底有多么看不起杨俊啊?你是觉得他永远蹦跶不起来,才对他这么放心么?你让太子来将和氏璧带走,效果都好过让杨俊送和氏璧回去啊

平白无故被分去功劳,杨广极为不高兴,但石之轩显然有不同的看法。

“秦王护送和氏璧,实乃天大的好事。”石之轩唇角微微上扬,他是魔门花间派掌门,邪帝向雨田又算他半个师父,和慈航静斋势不两立,所以他说起话来毫不留情,“当今圣上对佛教观感不好,慈航静斋怎会让大隋安稳?他们定要抢走和氏璧秦王护送和氏璧,自然会万劫不复,障碍又少了一个。若是和氏璧在阿英你手里,除非……”他目光在明夕玦身上转了一圈,才说,“和氏璧暂且寄放在慈航静斋,等日后国泰民安,我们再将此事揭露,她们就只有身败名裂一条路”

明夕玦觉得很奇怪,历史上隋朝皇室成员都是佛教徒,大力弘扬佛教,结果在这个世界,杨坚对宗教的观感却不怎么好,杨广自然也不喜欢这些。话又说回来,如果杨广是虔诚的佛教徒,心性就根本不适合练道心种魔**,向雨田也不会收他为徒。

对于这个乱七八糟的世界,明夕玦已经无力深究了,反正这一家子不信佛对他更好,那就这样吧

杨广生性多疑,就算早早投效他的宇文述,他都暗自防备着,唯独明夕玦和石之轩例外。明夕玦是仙人转世,不会栈恋皇位;石之轩是杨广唯一的朋友,两个人又相当于同门师兄弟,还没有利益冲突,关系自然极好,这一点从他们对彼此的称呼就能看出来,“世钜”“阿英”,都是直呼名字。

“慈航静斋?”杨广听见石之轩这样说,虽然笑容依旧温和俊美,却透着讥诮的意味,“她们的确了不起,梵清惠才刚入世,就成了宁道奇的红颜知己,宁道奇都可以当梵清惠的爷爷……杨俊本来就信佛,见到她立刻惊为天人,神魂颠倒。说起来也要谢谢阿拓你,若非你用特殊的手法掩盖我的气息,梵清惠定会发现我修行魔功。”

石之轩的师傅是慕清流,平日接触的又是向雨田、令东来这等绝世人物,他本身又极为出众,自然眼界极高。若说他原本对“中原散人”宁道奇还有几分好奇,现在就只剩下不以为然,真正的高手都是心性坚定至极,一心追求天道的,宁道奇修为到了这等层次,还会被女色所惑,怎能让石之轩看得起?

对于政治斗争,石之轩向来敏感,所以他冷冷地说:“不过是老一套罢了,阿英你没有对她们言听计从,她们眼见控制不了你,就要扶植一个代表来和你斗,她们只是要保证自己的地位,哪会真的管天下苍生的死活?虽然花间派也没资格这样说,但我比她更坦荡。”

明夕玦虽然觉得石之轩的观点有些偏激,却也不得不承认他说的很对,如果慈航静斋真的一心为民,就应该什么都不做,任由隋朝得到和氏璧,毕竟“得和氏璧者得天下”这句话已经流传很久,隋朝大一统也能让全国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只因为杨坚不喜欢佛教,她们就要用手段夺取和氏璧,然后暗地里宣扬隋朝并非天命所归,否则为什么没在陈国找到和氏璧?这无疑是给隋朝种下隐患,方便她们日后行事,这种做法真的是为了苍生吗?

杨广听见石之轩这样说,微微扬眉:“扶植代表?他们扶植谁都没用,不可能有人比我优秀。”

“你这话说的太满了。”明夕玦发现杨广经过此次胜利之后,自信心爆棚,立刻打击他,“你面对的困难多着呢,眼前就有一点,江南世家和山东世家自负是纯正汉人,看不起关陇世家,说他们是胡汉咋种,暗地里动的手脚肯定不少,更不要说还有在江南根深蒂固的佛教。如果你不能好好解决此事,定会有人以此攻击你,甚至夸大此事,妄图抹去你的功绩,你可有想好对策?”

杨广早就将这些问题翻来覆去想过很多遍,闻言立刻说:“我打算先去拜访茅山宗掌教王远知道长,茅山宗乃天下道教之首,上一任掌教陶弘景还被封为‘山中宰相’,在江南世家极有影响力。若是我能得到茅山宗的支持,江南世家也会掂量掂量;我未来的正妃萧氏是后梁明帝的女儿,这又拉近了我和他们的关系。我这些天也钻研了多本佛经,只要我表现出对佛学和儒学的热心,接见几位德高望重的高僧大儒,和他们辩论以此,不仅可以让南朝人民接纳我大隋,也会让民众更加爱戴我。”

听见杨广侃侃而谈,句句都切入要害,了解历史的明夕玦自然知道,杨广真正做到他说的每一句,却更让明夕玦不住叹息。

杨广当晋王的时候一统全国,又镇压江南叛乱,抗击突厥入侵,在成为皇帝后更是击败突厥、收复西域、亲自开拓丝绸之路、荡平南越,堪称战功赫赫,也进一步加强了民族融合。论文才,杨广诗词自成气象,是隋朝享有盛名的诗人,他开创科举,大力推广均田制,种种措施都有助加强中央集权,实在是历代帝王中难得的英才。

只可惜,太聪明不是好事,杨广喜爱享乐,到了后期也被自己的功绩迷了眼,加上他种种改革触动世家大族的利益,隋朝又是长久战乱后的大一统,遗留问题太多,隋朝根基不稳,一步错,步步错,这才导致杨广昏君之名传到现在,同样是二世而亡,胡亥和杨广怎能相提并论?

想到世家大族,明夕玦就心生厌恶,李唐为了争夺天下,居然引突厥兵入关,让突厥人肆意践踏百姓,在他们眼里,世家的利益重于国家的利益,百姓更算不得什么。这毫无疑问是卖国,之所以没落个“汉奸”的名声,只能说李唐得了江山,没人敢这样写,在明夕玦看来,就算皇帝再昏庸,世道再乱,内部解决就好,怎能引外敌进入?外族根本不会把你们当人啊,历史上这么多惨痛教训还不够吗?

对唐太宗李世民,明夕玦感觉也很复杂,他承认,李世民是明君,将天下治理的很好,但李世民也是史上第一个亲自修改史书的皇帝,他的举动让史官从此不再纯粹。而且,太宗和魏征的君臣相得引为美谈,流传千古,谁知道魏征死后,李世民就砸了魏征的墓碑?对于这位皇帝,明夕玦顶多打六分,不过明夕玦向来客观,现在他对李世民评价都来源于史书,真正如何还是要等日后见了再说。

“茅山宗王远知?”石之轩沉吟片刻,也觉得这是极好的选择,不过他还是提出了两点,“楼观派是天下有数的道家大宗,他们的分支全真教在江湖也很有威望,同样不能落下,但我觉得还应以茅山宗为主。但王远知是典型的江南世家清流,我们如何打动他呢?”

石之轩看似在提问,目光却一直落在明夕玦身上。

凡事都要榨取最大利用价值,这才是石之轩的行事风格,眼下有明夕玦这个外挂在,如果不能打动王远知,他也不用当这个花间派掌门了。

杨广也望着明夕玦,直接说:“阿拓,靠你了。”

果然,人一熟就不容易保持神秘感,明夕玦这样想着,却取出一小罐六安瓜片,这个时代喝的都是茶汤,即茶叶混着调料一起煮,味道要多奇怪有多奇怪,明夕玦自然喝不惯,就直接向主神要好茶。结果从杨丽华到杨广到石之轩,从向雨田到慕清流到令东来,没有一个不喜欢的,杨广虽然派人倒腾茶叶去了,但现在还没多少成效,要打动王远知,还得用主神出品的好东西。

“仅仅是茶叶还不够,我会帮他们道教整理一个完善的体系出来。”明夕玦知道后者才是道教无法抗拒的,他望着杨广,意思很明显。

现在武将对你有认同感,文人清流景仰你,天下人都知道你一统全国,勒令士兵秋毫无犯,百姓对你感激涕零,后宫之中还有杨丽华暗中动手脚,独孤皇后也更偏心你,还我们还这样帮你,如果你再搞不定江南并借机当上太子,你就真的没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