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隋乱 > 第四章 国殇(4)

隋乱 第四章 国殇(4)

作者:酒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2:20:49 来源:笔趣阁

沉默了片刻,二人的目光再次相接,又微笑了起来.刘弘基摇摇头,自嘲般说道:“其实有些话我自己也不能肯定其对,却仍忍不住拿来劝你。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圣人所言,看来着实不虚!”

“是弘基兄照顾我,怕我吃亏。”李旭笑着回应。

刘弘基摇头,叹了口气。想了想,终是不愿李旭心里生出什么隔阂,低声叮嘱道:“你心地纯良,武艺出众,又虚心好学,将来的前途未必只限于此。只是一些官场常识需要多加注意,若没人告诉你,恐怕将来会在这上面吃亏!”

“请弘基兄指点!”李旭正色以应。与刘弘基突然从朋友变成了利害相连的同僚关系,他也觉得非常惋惜。想做一些事情弥补,一时间却找不到可以弥补的途径。

刘弘基又是摇头苦笑,似乎有千言万语不知道该从何说起。沉吟了片刻,低声问道:“你可知道,自魏晋以来,历代朝政都被一些世家大族把持。无根无凭的人想要出头,总是万分艰难的?”

“我知道,很多人背后都有一个家族。就像元通兄出身于淮南王家,老齐出身于河间齐家,子婴……”李旭微笑着说出自己对世家的理解,还没等把话说完,刘弘基已经笑得喘不过气来。

“你说老王,老齐他们,哈哈,兄弟,哈哈,真有你的!”刘弘基前仰后合,一边捶桌案,一边说道。

经李旭这么一犯傻,军帐里的气氛反而又温馨了些。刘弘基笑够了,先命人进来擦干桌案上溅到的茶水,然后摇着头继续说道:“他们哪里算是什么家族,其实包括我刘家,都不是什么真正的豪门。只不过大伙为了给自己长脸,乔装大户而已!真正的世家子弟,哪里还用像我们这样到军营里来服役!他们生下来就是握着印信的,若是从军,至少从五品将军开始!”

李旭记起徐茂功曾经说过,他家一直希望能挤入豪门。所以,从小就把他当作家族希望来培养。但是那些真正的豪门,却非常看不起徐家,不屑与他来往。如果以同样的标准来衡量,徐茂功这样都不算豪门的话,军营里那些同伴的确是‘乔装大户’了。想到这儿,他笑了笑,认同了刘弘基的说辞。

“在护粮军里混的人呢,家里都比普通百姓门路多些,其中也许还有几个是郡守、县令的子侄,这是事实。但大伙的家族都距离豪门世家差得远了。所谓豪门,是指那些家中有人做过极品大员,门生故旧满朝的。山东有王、崔、卢、李、郑五大姓,关中则以韦、裴、柳、薛、杨、杜六大姓。加上现在的宇文家,江南残存的谢家、王家、陈家等,一共也就二十几个。世人皆以与他们交往为荣,而这些家族又往往互相勾结起来,权倾朝野。历朝历代皇帝都知道世家当政不是社稷之福,可历朝历代皇上都没办法解决。到了本朝,先皇开科举士,无分贵贱都可以通过考试授官,就是为了打破这一传统。可毕竟科举时间短,眼下还是世家当政!”

“而那些推举上来当官的,不是这家的儿子,就是那家的侄儿。他们这些家伙治理地方不在行,祸害起百姓来却一个顶两个。偏偏你还拿他们没办法,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刘弘基摇头,对目前这种情况非常不满。

想改变这种情况,自己就得走到一定位置上。在这个向上走的过程中,一些代价是不得不付出的。

“大隋朝就快被这帮家伙蛀空了,只是皇上还不知道而已。皇帝陛下喜欢听人赞扬,喜欢炫耀他的盖世武功。就像这次伐辽,满朝华衮们谋划了两年多,为打与不打争论不休。却没有一个人睁开眼睛关注一下辽东地形,也没有一个人想一下,万一战败了,回给大隋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弘基兄是说肉食者鄙,对吗?”李旭低声插了一句。

“不是肉食者鄙,而是豪门世家把心思都用在如何为家族谋利上,眼中根本没有百姓和国家,行事也不讲究什么道义。无论谁一不小心得罪了他们,通常结果都是粉身碎骨!”刘弘基摇头,满脸无奈。

“世家大族都是烂到骨子里的腐肉!”秦子婴负气说出的话又回响在李旭心头。罗艺将军说过,“人不是牲口,不需要名血名种!”这句话听起来让人热血沸腾,细品之下,也未必不含着激愤之意。

“所以,你日后在官场上,尽量别得罪了这些家族的人。遇到后能避开就避开,不能避开则忍让一二。咱们这些寒门子孙想有些成就,总是要多经几番磨难的!”刘弘基想了想,最后总结。

李旭当年最大的志向不过是做一个县里的户槽,哪曾了解过半点儿为官之道。他的授业恩师杨老夫子也只给杨素当过幕僚,从没正式踏足过官场,并且其为人书生意气极重,当然更不会指点弟子在官场逢源的技巧了。刘弘基今日一番说辞,等于在李旭眼前又推开了一扇门,让他看清楚了门内的污浊。虽然门里边的真实情况他暂时无法接触,但心中多少也有了些防范。

这番叮嘱推心置腹,不由得李旭不感动。想了想,他再次向刘弘基拱手,说道:“多谢弘基兄指点,日后我一定小心,尽量不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其实呢,唐公所在的垄右李家,也算是一个豪门了!”刘弘基摆摆手,示意李旭不要过分客气。“但唐公目前正走背运,所以咱们也不得不处处小心!”

“唐公走背运?昨日唐公不刚升为少卿吗?”李旭不解地追问。从昨日开始,一直有人告诉他唐公失势。但四品大员还算失势的话,到底什么样子才算幸运呢?

“唐公家世代簪缨,前辈曾经做过上柱国,安州总管。先皇在世的时候,唐公原本是地方大员。他跟当今圣上是姑表至亲,彼此之间关系也很亲密。后来圣上听了别人妄言,把他一下子就贬成了六品小吏。过了两三年,唐公才一点一点又慢慢爬到今天的职位!”刘弘基低声向李旭解释。二人如今都算依附于李家的将领,李氏家族的详细情况,他当然要仔细向李旭说清楚。这样做的好处有两个,第一免得李旭误打误撞,在不经意间损害自家利益。第二,也可以让李旭这个新依附者安下心来,轻易不会被人拉拢。

“谁这么坏,居然给唐公下绊子?”李旭不明白刘弘基的良苦用心,只顾着自己好奇,追问的话脱口而出。

“也不是谁下绊子了,是有人造了首民谣,说什么‘桃李子,洪水绕杨山。’结果万岁觉得是姓李的危险了大隋社稷,所以想杀了唐公。多亏了朝臣劝解,才贬了数级,放到殿内少监的位置上以观日后作为,后来又贬到怀远镇当司库督尉!”刘弘基苦笑。(注1)“皇上怎么会信这个,天下有那么多姓李的,要是杀干净,岂不是血流成河了!”李旭诧异地说道。话说完了,才意识到自己大逆不道,居然敢批评当今圣上。想想昨日点将台上那位数语之间点燃将士斗志的英明帝王,他心中怎么也无法把一个迷信糊涂的家伙和当今皇上联系到一起。

“皇上可能不信,但他怕别人信了,威胁到大隋江山!”刘弘基叹了口气,仿佛在为李家的际遇抱不平。“不过,现在风波总算已经完结,从昨天万岁的话里来看,他已经不想再追究此事了!”

“我看唐公已经重新获得了陛下的信任!”李旭点头赞同。他心中又想起了宇文士及和秦子婴的话,如果当时自己不自认为李渊的晚辈,也许被授予职位会更高些。但这话他不能跟刘弘基提,说了也不会起到任何正面作用。对方不再是初见时,那个指着鼻子骂人教导他与朋友相处之道的马贼头,自己也不再是那个懵懵懂懂的傻小子。

几乎在一夜之前,所有事情都变了。也许变化早就已经开始,只是自己鲁钝,一直没觉察而已。

讲述完了唐公在官场上的曲折经历,刘弘基看看外边时间还早,又非常认真地指点了李旭平日如何与上级、下级以及同僚的交往之道。他年龄比李旭大了近一倍,虽然自嘲为寒门子弟,在阅历和对人情事故理解方面,毕竟高出李旭不止一点半点。有些忠告让李旭自觉受益匪浅,有些忠告李旭虽然一时无法理解,也当作长者的教诲记在了心里头。二人谈谈说说,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下午未时,亲兵进来询问车骑将军是否传饭,李旭赶紧站起了身,准备告辞。

“不如一起喝酒,我叫老齐弄些佳酿来,咱们几个躲在军营中偷偷地喝!”刘弘基想了想,笑着提议。

“大军马上要渡辽了,还是小心些吧。万一被巡营的抓到了,弹劾一本上去,大伙面子上都不好看!”李旭笑着拒绝了刘弘基的好意。大伙本来就有在军营中偷偷喝酒的习惯,唐公李渊对此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此刻百万大军都集中在附近,每天有天子近卫巡营监察军纪。在营中偷偷喝酒,如今已经成了一件非常危险的勾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