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隋乱 > 第三章 何草(12)

隋乱 第三章 何草(12)

作者:酒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2:20:49 来源:笔趣阁

迎着初生的朝阳,大隋皇帝陛下骑着战马走入军营.在他身后,跟着兵部尚书段文振、工部尚书宇文恺、刑部尚书卫文升、侍郎独孤学、尚书右丞刘士龙、驸马宇文士及、观德王杨雄等肱骨亲信大臣,所有文武俱是一身戎装,看上去英姿勃发。

文武百官和御林护卫列队从士兵们排成的方阵前走过,在山崩海啸般的欢呼声里,簌拥着皇帝陛下走上点将台。有内宦搬来胡床,皇帝陛下拒绝落座。身披戎装的他推开侍卫,“腾、腾、腾”上前几步,目光如闪电一般扫过全场。

“参见陛下!”三万多将士齐声呐喊,抱拳,肃立,端端正正向前方置以军礼。(注8)“将士们辛苦!”皇帝陛下抱拳,肃立,竟然以同样的军礼相回。

“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众人同声山呼,旷野间传回一**共鸣,惊涛骇Lang的呼喊声里,无数人热泪盈眶。

这一刻,几乎每一个人都心潮彭湃。眼前身披戎装的壮士才是大隋皇帝,那个十六岁破突厥,二十岁领五十万大军扫平江南三十州一百余郡的大英雄杨广。身穿戎装的他看起来比躲在黄金御辇内那个人倜傥得多,英武得多,虽然缺了几分神秘感,却在瞬间赢得了三万府兵和一千二百名护粮将士的尊敬。

点将台上,杨广挥了挥手,欢呼声嘎然而止。目光再度环顾四周,他大声说道:“朕今天至此,是来看一看一年多来,为我大隋驻守此地的壮士是什么模样。朕今天到这里来,也是来看一看辽河两岸的万里江山。朕来了,朕看到了,朕没有失望!”说罢,他手指东方,大声喝问:“弟兄们,你们谁能告诉我,那边是什么地方?”

“辽东!”众人异口同声地回答。

“一河之隔,你们可否为朕将那片疆土取过来?”杨广轻轻笑了笑,又问。

“战,战,战!”将士们振臂高呼,声音响彻原野。

“诸卿,你们听见了吗?”皇帝陛下的目光从将士们的脸上收回,转向了身边的一干文武。

“愿为陛下马前卒,九死而无悔!”驸马宇文士及,尚书右丞刘士龙带头说道。几个事先对征伐高丽持谨慎态度的老臣没想到皇帝陛下如此轻易地就鼓起了将士们的斗志,躬身抱拳,低声回答:“臣等今日,才知陛下谋略之远!”

“辽东之地,沃野千里。谁人取之,都必为我朝大患。朕不愿留祸端于子孙,因而亲身到此!”杨广大度地摆了摆手,低声向众文武解释。须臾,他又抬起头,冲着左侧一个方阵之前的将领们喊道:“麦老将军,若个朕所记不差,你今年六十有五了吧?不知手中铁杖,可曾老否?”

麦铁杖听见皇帝陛下第一个就点到自己,心中感动莫名。微微一带马缰绳,纵马急行数步至点将台前,抱拳昂首,慨然以应:“万岁圣明,末将今年的确六十有五,但比赵之廉颇、汉之黄忠,却是正当壮年。手中铁杖未老,末将之雄心亦不曾老!”

“朕知,你威风必不减当年。”杨广拱手肃立,以军礼相还:“他日朕当亲为将军击鼓摇旗,以壮行色!”

“谢陛下洪恩,末将必先履敌土,以扬我大隋军威!”麦铁杖的誓言声若洪钟。晨风中,他白须飞扬,威风凛凛。

皇帝陛下目送着老将军回到本队,然后将头转向了中央方阵,笑了笑,高声问道:“不知道当年平吴、破突谷浑、逞我大隋国威于岭南,扬我大隋兵势于西域的宇文述将军,还能饭否?”

带着数万将士扫平定三吴战乱,稳住江南半壁;一战大破吐谷浑,为大隋开拓出鄯善、且末、西海、河源四郡,数万里疆域,是左翊卫将士以及其主将宇文述老将军一生最得意之作。此刻听皇帝陛下亲口提起来,万余精锐登时热血沸腾。(注9)“老臣宇文述,尚堪供陛下驱使!”宇文述亦策马而出,来到点将台前应道。

此刻,将台下受阅的三万余士卒的心情早已激荡如热火上的沸油。“战!战!战!”无数人以钢刀击打着坚盾,声嘶力竭地吼叫着,恨不得百万大军立刻就挥师过河。纵使辽河东岸是刀山火海,只要皇帝一声令下,大伙也会毫不犹豫地跳下去。

一重重呐喊声里,大隋皇帝杨广依次校阅完左武卫、左翊卫和左屯卫将士。待左屯卫大将军辛世雄的战马回归本队,杨广的目光从忠勇的将士们脸上收回,再度看向群臣,大声问道:“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诸卿可知道,谁人为朕在辽东总筹粮草?”

他的声音并不十分高,恰恰在欢呼声起落之间传入了护粮兵们的耳朵。众护粮将士立刻站直了腰杆,挺胸抬头,只觉得被皇上如此一问,于这边荒之地所受的种种磨难,全都值了。

“是唐公李渊与其麾下一千二百弟兄!”兵部尚书段文振出列,拱手回答。

“唐公李渊,朕之粮草可供大军东征之需?”杨广挥手命令段文振归班,走到点将台边缘向下高声询问。

李渊纵马急趋上前,先于马背上施礼,然后高声回答:“回陛下,怀远镇共屯军粮一万万斤,可供大军三月之需。柳城,燕郡,亦屯粮数量如许,一年之内,三军衣食无忧!”

闻此言,大隋皇帝陛下满意地点了点头,拱手,肃立还礼。然后,略微抬高了些声音命令:“你切与朕说说,护卫万万斤粮草在前线,你总计用了多少兵马!”

“回万岁,末将身为司库督尉,麾下有兵一千二百人。全赖辛将军、宇文将军和麦老将军照应,才确保军粮丝毫未失!”李渊想了想,高声回答。

“一千二百人!”杨广手指辽水,哈哈大笑。“我遣一良将,以千余新兵守大军之粮,高元小丑屯兵二十万却不敢过河来争。弟兄们,你们说,咱们百万大军临境,高元小丑敢逆我军锋樱吗?”

“不敢!他不敢!”

“战,战,战!”呐喊声一Lang高过一Lang。李渊带着千余新兵在怀远镇巡视了半年多,高句丽的确没敢光明正大地和大隋交过一次手。唯一一次派兵来夜袭粮仓,还被李渊麾下的一名旅率给杀得大败亏输。想想敌军战斗力如此之差,将士们自然又多了几分克敌制胜的信心。

杨广的双手向下压了压,暂时制止了众人的欢呼。对着所有将士,他大声宣布:“李将军护粮有功,朕不会忘。三卫将士为朕守土,朕亦不敢不酬。今日之后,朕会将尔等名字、籍贯一一记录在案,着有司传信地方。令郡县存问从尔等之家,使弟兄们无后顾之忧,荣耀乡里!”(注10)“家乡父老,将以尔等为荣!”杨广张开双臂,对着三万余将士高喊。

“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将士们用誓言来回答皇帝的情谊,一些新兵激动得满脸是泪,却谁也顾不上用手去擦。

伴着将士们的高呼,麦铁杖、宇文述和辛世雄三名大将军又结伴上前,争着要做过河先锋。李渊在军中只是个五品的司库督尉,手中兵微将寡,自然不能与几位大将军争风头。待杨广慰勉完了诸位将军,他再次向前方行了个军礼,低声奏道:“启禀陛下,末将无勇无谋,不敢争破辽首功。愿献三十匹突厥骏马,供陛下践踏辽东之土!”

“突厥骏马?在哪里,牵来朕看!”听完李渊的话,杨广高兴地命令。临战有人献骏马,这是大大的吉兆。所以,他迫不及待地想把骏马展示给众人,以激励将士攻城拔地之雄心。

李渊早有准备,先告了个罪,躬身退下。不一会儿,又和建成父子两个赶着三十匹骏马缓缓走向点将台。那三十匹骏马是从刘弘基和李旭所献良驹中精选出来的,通过一冬天养精蓄锐,个个毛色水滑,筋骨强壮。看到一匹匹无鞍无络的千里良驹打着响鼻在点将台下刨沙踏土,台上众人不由喜得笑逐颜开。

“此马乃末将麾下两个壮士千里迢迢从突厥贩来,委托末将献于皇上!”李渊跳下战马,摸着最前方一匹良驹的棕毛,骄傲地说道。

临阵有“野人”献骑,这更是吉兆中的吉兆了。大隋皇帝听了,心中愈发欢喜。点点头,低声问道:“不知道是哪两位壮士,李卿可否告知朕壮士姓名!”

“禀陛下,是故刺史刘升之子,右勋侍刘洪和上谷良家子李旭,他二人如今俱在军中护粮!”李渊拱手,正色回答。

“把马交于内宫总管收了,朕留着奖励有功将士。把壮士喊上前来,朕要亲自嘉奖他们!”杨广点点头,笑着命令。

早有内卫上前,帮李渊照看战马。闻此令,大伙慢慢驱赶,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将骏马赶到了校场一角。黄门官一声令下,几个侍卫交替着将大隋皇帝的最新旨意传了下去。

“圣上有旨,宣右勋侍刘洪,良家子李旭上前晋见!”侍卫们悠长的声音,刹那间传遍校场每个角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