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隋乱 > 第二章 出仕(13)

隋乱 第二章 出仕(13)

作者:酒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15:37 来源:笔趣阁

听了这话,众人脸上的神情渐渐变得轻松起来.怀远镇的城墙修得比较结实,如果敌军只是小股兵马来骚扰的话,很难越过这么高的城墙。况且大隋边军的驻地离此的确不远,看到怀远镇燃起了烽火,他们一天时间就能赶来增援。

“几位哥哥放心,有什么异常情况,我和刘大哥绝不会瞒着大伙!”李旭拍拍王元通的肩膀,低声承诺。

“况且皇上也不会让唐公真的冒险。按辈分,他们可是姑表兄弟!”刘弘基低下头来,满脸神秘地向大伙透漏。

“放心,放心!”王元通等人笑着点头。皇上和唐公是亲戚,这话大伙都听说过。他再糊涂,也不会拿自己的表哥去送死吧,众人以常理推测。

那一刻,没有人想到,圣明皇帝曾经毒死了自己的亲哥哥。堂、表兄弟更是杀过不止一个。只是觉得即将到来的战斗已经没有那么恐怖,窗外的风声听起来也不像原来一样焦灼。

“唐公说了,敌军不敢真的来攻城!”当晚,不知道谁把从刘弘基这里探听来的“消息”走漏了出去!

“刘旅率和李队正都没着急,还在那跟几个大人喝酒吃肉呢,咱们急什么!”有偷偷跑去查看情况的人回头向伙伴们汇报。主将如果逃命,肯定会带上自己的心腹。而他的心腹还在继续醉生梦死,眼前即便有危险也不会太大。

想想唐公当时不慌不忙的表现,大伙的心情更安定。抱着刀剑慢慢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早晨起来,众人愈发佩服“唐公”的判断。昨夜的传言一点都没错,高丽人在踩碎了一段冰面后,主动缩回了对岸的辽东城。负责在大隋边境一侧警戒的左屯卫大将军辛世雄也鉴于恶劣的天气,将所部兵马撤入了怀远镇北侧十里的军营中。敌我双方又陷入了落雪前的僵持阶段,隋军不越境攻击,高丽军也乐得保持暂时的和平。

那一夜冲突的代价是,一个过了岸却失去了后援的高丽千人队被辛世雄将军全歼,无确切数字的高丽士兵跌入河中冻死。而仓促赶赴河边迎战的大隋行军也死伤了七百多人,其中有五百多人是冻伤。

怀远镇保护辎重的弟兄们也“阵亡”了两人,他们在后半夜时偷了战马准备逃走,结果刚刚冲出营门就被隐藏的暗哨射下了马背。李渊当众处死了他们,并将首级悬挂了三日。然后宣布以与敌相遇力战而亡的待遇收葬,并将阵亡的消息通知了其家所在的郡县。

这个处理结果让很多人震惊,但没有人抱怨唐公残忍。总体上讲,李渊是个不错的上司。他不受属下孝敬,不克扣伙食,并且对大伙平时偷偷溜出去喝酒等违背军纪的小过也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唐公平素待大伙不薄,那两个家伙临战时却当了逃兵,实在太不够义气!”齐破凝私下里如是评价。这也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看法,来怀远镇当兵的世家子弟们大多数武技不高,上进心也不强,但朋友义气多少都能讲一点。

“慈不掌兵。唐公这样发落,已经顾及了他们家族的颜面!”刘弘基低声附和。这是一句实话,世家大族比较在乎颜面,如果那两个人的尸体以逃兵的身份被送回家乡,整个家族都会为之蒙羞。

议论声中,谁也没心思再去计较训练强度为什突然加深了许多,军纪为什么突然严格了许多,连晚上不得主官批准不可出营的新规矩,都在不折不扣地被执行了下去。现在大伙由后队变成了前锋,而真正的前锋还在涿郡迟迟未发。虽然唐公的“亲信”认为,大伙只要守半天就能让高丽人落荒而走。可手底下若没有一点斤两,万一高丽人前来攻城,半天也不是那么好坚持的。

而逃兵又当不得,大伙也只有通过努力训练一途,才能避免被人在半天之内就壮烈战死。

正式训练开始没几天,李旭就发现自己所带的队成了香饽饽。原来因为他这个队正过于死板,很多人都希望换到别的队去吃粮。而现在,非但本队的人不再托人求情换走,还不断有人通过王元通、齐破凝等人说项,希望换到他的队中来。

“李队正教的招术好用!”士兵们都很聪明,知道眼下自己最需要的东西是什么。李旭带队练武时不侧重套路而重视招术拆解,几乎教给大伙每一招的都简单有效。这样的队正可不好找,谁不学是谁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李队正教的配合好用,前天吃饭时打架,我们四个人打趴下了别的队七个!”李旭麾下的士兵们自豪地炫耀。同样的战斗配合,经李旭点拨后,立刻变得实用。虽然变化只是那么一点点,但这一点点变化简直就是生死之差。

听了这些赞誉,李旭训练得越发认真。在他心目中,这也是自己能报答唐公的一种方式。招式拆解技巧来自铜匠师父,队列变化与相互配合来自徐大眼,这些积累下来的知识和经验与他自己的实战心得融会贯通,就变成了独树一帜的李氏练兵方法。

唐公李渊显然也注意到了李旭练兵的高效,几天后,李世民打着请教射艺的借口再次跑来追问李旭的师承。

“仲坚兄,你练兵之术师承于哪位名将?”李世民追过来问道。自从那天比箭输给了李旭,几乎每隔三、五天他就会到军营里向李旭请教一次射艺。而李旭本着报答唐公恩情的想法,指点他时也非常尽心。

“队列与配合是跟茂功兄学的,招式拆解是铜匠师父教的。他教我时,就是真刀真枪地对炼!”李旭擦了把头上的汗,如实回答。

“这两个人都为不世之才,仲坚兄真是好福气!”李世民低声赞叹,脸上的表情好生羡慕。

“若是见到茂功兄,你们应该能成为朋友!”李旭笑了笑,很认真的回答。

“朋友?”李世民略带诧异地问。

“当然,难道世民不想多认识几个豪杰么?”李旭微笑着问,一点儿没觉得彼此之间身份的差异。他出阅历单薄,总以为男人之间最好的关系不过是朋友。所以跟徐茂功也罢,跟刘弘基也罢,当心中的畏惧和陌生感渐渐淡去后,随即很惬意交上了朋友。李建成和世民的身份虽然尊贵,但在他这个乡下孩子眼里,也只是家世好些,并不妨碍大伙平辈论交。

“当然,能交几个仲坚兄这样的朋友是世民之福!”李世民很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热切地答应。

“原来他把我当朋友!”望着李旭走在士兵当中的背影,李世民微笑着想。“有这样一个毫无心机的朋友,似乎也不错!”作为唐公之子,长这么大,他似乎什么都不缺,唯一少的就是朋友。

李旭这种性子的人,朋友向来不缺。现在,他和刘弘基已经成了原来一同混吃等死的兄弟们的核心。这倒不仅仅是因为二人是李渊嫡系,总是能及时带来“机密军情”的缘故。比李渊的面子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两个表现出来的武技太高了,连李渊派来协助大伙训练的老兵都不是二人的对手。

跟在两个武功好手身边,战场上被杀的几率会大大降低。所以,王元通、齐破凝等人非常庆幸自己又拣到了宝。只是两个宝贝兄弟最近不太给大伙面子,指点大伙防身之术时,比训练他们麾下的士卒还狠。

“站稳,看好了,手抬高,注意我的眼睛!”刘弘基大叫着,刀柄重重地顶在了王元通的肚子上。后者跟跟呛呛地退了几步,一屁股坐倒在雪地中。

“再来!”刘弘基用木制的长刀指着王元通,大声命令。

“兄弟,大哥,我歇歇,歇歇!”王元通喘息着摆手,鼻涕流出了老长。来辽东前,他根本没拿过刀,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天生的慈悲心肠,从小到大肉没少吃,自己却连鸡都没杀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