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时叩窗隔(二)
祝大家元宵节快乐。一夜未睡,两章齐发,怕下午喝酒,又什么码不出来。
武则天沉yín了一下,最终居然同意了。
来到李治寝宫,经过了这段时间休养,李治身体康复了一些,偶尔还能与武则天共同处理一些事务。这也是武则天需要的,丈夫能不能处理政务,对自己影响不大,但对朝堂上影响很大。自己一手将政务处理了,有许多大臣依然不服。丈夫处理,情况又是截然不同。
但作为一名妻子,武则天是合格的妻子,对李治百般的温柔体贴。只是作为武则天的儿子,除了小时候李弘享受到一些母亲的爱护外,其他诸子倒是没有享受什么母亲的慈爱。毕竟一个人的jīng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都兼顾。
见到便宜父亲,李威再次施礼。
事情也过了这么多天,气渐渐消解,李治语气不太恶,说道:“坐。”
李威欠身坐下来。
“怎么想起来看朕?”
“父皇,儿臣一直惦念着父皇的身体,一路上听到许多孝子的事迹,儿臣惭愧,因此回京后,立即看望父皇与母后。”
李治冷哼一声,不大相信。心里甚至说道:你这个儿,恐怕是来看看我什么时间会死吧?但这个儿子虽然悖逆,可某些方面顾忌着影响,做得不太恶。事情也发展到这地步,李治也不好怨言了。
李威又说道:“另外还有一些事,儿臣年青,不知轻重,也来请示一下父皇与母后。”
“什么事?”
“此次出巡,儿臣不仅是看百姓生活,也是为了另一件事,兴修水利,关中,特别是京兆一带,水利比较完善,然而其他地区,有许多地方,水利不是很完美。不仅是河北河东河南三道,还有山南、淮南与江南道。儿臣曾经看过一些地区,也垂询过一些人,心中有一些想法。特别是江南东南一带,水土féi沃,却因为多泽,开耕落后。东晋南迁,带去大量的人才,于是渐渐出现了圩田。可大多数是自发开耕的,许多地区依是多泽地带。仅此,就有许多开发的空间。”
唐朝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河北黄河大运河一带,剑南益州,关中,江南。才到唐朝,李威只想保命,没有注意,后来渐渐注意这个现象。这肯定是不对的,作为一个后世人,中国哪里人口最密集,几乎连儿童都知道这个问题。又有一个说法,湖熟熟,天下足,也就是湖州与常熟大丰收,都能养活天下人。虽然说法夸张了一些,但可以看出江南东南地区粮食产量。
可现在能不能实现?
湖熟熟,天下足,是一个笑话,就是人口,一个若大的润州地区,包括后来的南京与镇江地区,仅是三四十万人口,很有可能不及后世这两个地区一个小县的农村人口数量。
然后过问了一下。
有多种原因,第一个海岸线没有延伸,包括盐城地区沿海,上海大部地区,与南通绝大部地区,如今还在东海的海平面以下,这是一个因素。第二个因素,淮河多次泛滥成灾,比黄河的灾害还要严重,这一泛滥,从淮河上游地区,一直到苏北大部分地区,都受到了影响。第三个就是圩田没有统一规划,不该出现的地区出现了圩田,反而阻挡了航道与水道,有许多低洼的地方,修一下,能出现几万亩与几十万亩大圩田,可因为地势低洼,百姓胆怯,一直没有很好的开耕。所以唐诗里与唐朝一些史书里对江南的记载,大多是四个字,低洼cháo湿。后来有没有?这一原因,是因为许多地方没有治理,多是沼泽,天一热,湿气蒸腾导致的。道理很简单,可世人都忽视了,一是唐朝重心北移,江南不大管,到了岭南,直接不怎么管理了。若不是蔗糖的兴起,岭南原来只是派一些官吏驻扎,一州上缴几根羽máo,两三两黄金,几件土特产,得,你们ok了。二也是世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若没有东晋南渡,江南情况更恶劣。仅此一项,就有许多开发的空间。可想要治理,一里一乡一县是不够的,甚至诸道与诸州一些统一规划,上下齐心,就有可能提前实现江南熟,天下足的局面。
仅是后一项举措,就有可能增加几百万亩的良田。这个几不是小几,有可能是六七**大几,六七百万亩江南富足的良田,能养活多少老百姓?再辅以其他的一些水利项目,只要朝廷肯投资下去,有可能全国xìng田地压力马上得到缓解。
这是指眼下的,以后人口增涨,田地压力还会继续。
但可以将田地所带来的危机,缓上几十年发作。
有的李威不敢说,可大致上的原因,一一讲了出来。
这不是糊名制度,得罪的利益不大,不过若不争取父母的同意,只在后面掣肘,同样也完成不了,反而有可能引起争执。
李治听了后,默然半天,说道:“弘儿,你心是好,可是一动,百姓会有什么样的压力?”
“父皇,儿臣知道,也没有指望地方经营,所有经费,可以参照两渠,有朝廷拿出来,再派一些得力的官员监工,这样一来,地方上一些强户不敢过份阻拦,所得之田,朝廷也有支配权利。并且儿臣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我朝优容士族与权贵,这是昭奖。然而造成一个严重的后果,吞并严重。祖父手中这一现象并不严重,到了父皇手中,已经一年盛过一年,这才过了几十年。因此?这些地大多数还是jiāo给少地与无地百姓经营,也能缓解一下贫富不均的压力。父皇,儿臣还想说一句话,太宗说过,民能覆舟,这个民不仅是指士族与贵族,也是指所有老百姓的。陈胜张角之辈,是不是士族与贵族?”
李治皱了一下眉头,又说道:“你心意是不错,然而国库里还有多少钱帛,你知道不知道?”
“此事不急,若想兴修,必须全国统一规划,对各道河渠圩堤测量,没有几年不可能完成。”
这个测绘工程十分巨大,必须测量河渠的长度、深度与宽度,以及水流量,气候,还有对航道与其他水道的影响。圩田圩堤自然越是宽大越好,最好修成长江大堤与黄河大堤那样,可得不如所付,不值得,也需一个合理的长度、宽度与高度,还有对水道的影响也要计算进去。
不但如此,要huā费多少,需要多少人工,工程的先后,以及与一些牵连的大户人家的扯皮,都要考虑进去的。
有可能huā费都有可能超过两渠,因此,李治是听了出来,有许多好处。但心中认为李威想法有些迂阔。
李威继续说道:“至于钱帛的事,儿臣来解决。”
“你如何解决?”
“到时候两渠大约已经结束,能chōu出一部分款项。这是其一,其二儿臣还有一个mén路,能为国家带来大笔款项,并且已经落实下去。”
李治不语。
他呆在上阳宫,因为病情无法处理政务,可总得要过问,大的事情李治心中还有数的,包括倭国使者的事,与武则天都知道是曲线救国,但一直没有过问,在看儿子如何将这场戏上演下去。
这个款项,大约指此。
李威又说道:“另外还有郑家一行,儿臣稍后再说,也能为国家增加一些收入。”
对李威在荥阳郑家呆了好几天,李治也在关注,不过他涵养很好,儿子不说,也没有急着发问。
李威继续说道:“父皇身体越加康复,儿臣心中很是欣慰。”
李治再次闷哼一声。
“儿臣年青,这等大事恐怕办起来很是吃力。因此,等到刘卿与李卿、韦卿巡查回来后,想jiāo给父皇母后处理。”
这不是jiāo给李治与武则天处理,是给他们增加功绩的。便宜老子没有多久了,这是给便宜老子在史书再记上一件功绩。不仅如此,此次回来,先是怀州的事,那是巧合,武承嗣做得也太过份了。然而母亲却来了一个luàn点鸳鸯谱,让李威十分汗颜。于是有了东邙山之事。
能想出真相的人不会超过三两人,恐怕连李治都没有省悟,可母亲必然怀疑。这样做,有很多用意,如果胡来,母亲大人,你会,我也会。最好大家还是按照规矩来行事,在一个谱子上争。
又再次增加了这次谈判的砝码。李威在城mén口说得好,不计较,然而除了这几个智慧之辈外,那一个不相信。只要相信,矛头必然再次针对武承嗣。母亲能胡来,自己同样胡来。
谈好了,商议好了,什么事都没有了。可对母亲还有一些消积影响的,母亲心中不平,对这个母亲,李威能不能不忌惮?所以主动将功劳让出来,毕竟牵涉的利益纠纷不大,只要资金跟上去,就是大功一件。
李治眼睛闪动了一下,有些不大理解。
武则天则是十分狐疑。
拍了拍母亲的小白手,李威说道:“母后,儿臣在青海说过,这个朝廷不管什么样子,只要母亲尚在人世,必须有母亲过问的权利,这是智慧的力量,天下间,有几个智慧能及父皇与母后。《周易大传》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战场也有一句话,上阵亲兄弟,作战父子兵。民间又云,家和万事兴。儿臣侥幸不太愚笨,再有父皇母后睿智英明,天下还有什么事做不好的?”
咱们合作吧。
再争下去,连一个小小的武举,也因为糊名制到现在也没有解决。
李治想了一下,说道:“朕准了。”
怎能不准?
李威又说了第二件事,这件事先说出来之前,必须将荥阳郑家一行经过讲出来。大部分说了,有少数地方略过。听到郑家有意嫁nv,李治有些惊讶。这个儿子有些本事的,所以五姓七家对他不恶。可毕竟是五姓七家nv,嫁入东宫,也要地位的。当初崔家与裴家争嫁东宫,是为了太子妃。太子妃水落石出后,崔家看到太子妃无望,也没有再提。尽管还有良娣,可人家不想要了。
现在儿子不但太子妃都有了主,连两位良娣也有了主,郑家nv到东宫做什么?
也不能这样说的,郑家不是不知道,裴家nv长相弱,才智弱,只有一点,能稳住事,肚量大,品xìng贤淑,竞争力不强,两名良娣是有了,可是皇帝升级了,东宫早迟也会升级。有两名良娣,但升级后就是四名夫人,至少四妃能占住一名。一旦升级后,皇帝将四妃名额填满,郑家nv再嫁,难道做九嫔?现在进入东宫,为时不晚。说不定还能争一争未来的真正皇后。
李威继续说下去。
大约经过说了一遍。李治再次惊讶。
此行郑家是表达了很多的善意,李威所付出的条件并不高昂。一旦再放出海名额,也能为朝廷带来更多的钱帛。大量的海关税务,又是一条长久生财之计。航海的人越多,所得的关税会越重。而且也看到大量钱帛了,条件稍稍宽一些,并不紧要。
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让这个儿子出尔反而尔。
可赢得五姓七家的配合,就是出尔反尔,有什么关系?
至于李威所说的带一批郑家子前来国子监,又让一批郑家子参加科举,李治根本就没有考虑。这有可能都不算条件,朝廷也在拉拢,只是人家高傲的不理不睬。
但还不是惊讶的。
当听到李威作主,让郑家嫁nv给梁金柱,李治与武则天同时说道:“弘儿,你在胡闹”
“没有啊,郑家似乎答应了。”
“咳,咳”李治呛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