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兴唐 > 第五章 愿春暂留

兴唐 第五章 愿春暂留

作者:午后方晴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15:03 来源:笔趣阁

第五章愿ūn暂留

原来就有一张世界地图,那是李威画的。十分地四不像。现在还是四不像,不过经过胡应这一行,葱岭以西的各国标注得比较清楚,而不是象以前那样,将拜占庭,甚至将bō斯都称为大秦国。但还是不标准。

可有了更实用的参考价值。

特别是李威根据了一些情报,对各国人口数量,做了一些评估,比如大食,在大食的地盘上做了一个标注,人口数量大约在两千五百万到三千万左右,拜占庭在一千五百万左右,法兰克王国因为吞并了高卢地区,人口也接近一千五百万,天竺本来有一个强大的帝国叫戒日帝国,戒日王死后,又分裂成若干个小国,因此,李威大约根据得到的消息做了一个估测,天竺各国人口在六千万左右。

后面一点,很让这些大臣惊讶。

毕竟从地图上看,天竺各国面积还不及唐朝面积(包括羁縻地区)的四分之一。

这是李威的估测,因为各国对人口统计的不慎重,再加上李威道听途说,依然有很大的误差,不过离实际人口数量相差不远了。

地图挂起来后,李威说道:“我昨天说过,备军少战,但不可不战。不备军,就没有军队。备军不战,那怕备了几百万军队,到了实战的时候,将士会因为缺少经验,往往能被少数敌人击溃。诸卿,你们当中,也有许多上过战场的,新兵与老兵的区别,你们都知道,也看到过。若是不战,备的军越多,反而成了国家的累赘。因此,必须还得要根据国力,适当的实战。这一点,父皇做得很好,数征高丽,平灭契丹与突厥,与吐蕃也有过一些战役,还有平灭南诏的谋反。”

朝中大臣分成两派,所以李威任何建议,皆挂上父母的大牌子。至少现在,他不想出现分岐。

“可是怎么战?不能等敌人找上来,我们才战。而且我朝多用府兵,征兵速度又慢,等到大军征集完毕,敌人已经从容而退,战场进入有利于敌军的战场。这也是薛仁贵兵败于大非川的原因。因此,我们要看,那些国家对我们唐朝会有敌意。”

说着,从大食往西一抹,说道:“这一带,我们不想。”

连大食,李威都没有兴趣,尽管将来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产区。但现在占下来有何作用?能不能守到开采石油技术的那一天?不如留给子孙,若有出息,可以继续扩张,没有,只好守成。

唐朝兵力投放到大食去,后勤供给困难,大食军队的强悍,也不可低估的。这是不明智的做法。

李威还是说道:“我们唐朝没有敌意,不代表着大食没有敌意,这个国家因为商业基础浓厚,资金充足,而且掠夺的扩张,给他们扩张带来好处。现在他们在抢拜占庭人的势力范围。一旦掉转头来,大家看一看。”

在地图上一指,bō斯人残余势力范围,吐火罗,突骑施,到了碎叶城手指才停下来,说道:“他们怕冷,葱岭以东不会过,碎叶以北不会过,可葱岭以西与碎叶以南,倒是很合他们胃口的。”

只是一句,二十几个大佬响起了一片嗡嗡的议论声。

吐火罗各国,包括康国、石国在内,离唐朝远,唐朝兵力很少向这里投放,但是这些小国家皆很自觉,主动投奔。每年也向长安进贡一些金银珠宝,也是这些国家所产的,而且这些国家地势平坦,物产丰饶富足,虽然一国进贡的少,各国加在一起,每年进贡的贡品,对唐朝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李威喝了一口茶。

在东宫里,他喝的茶,只是放茶叶,但在其他地方,饮茶时,有的放姜,有的放nǎi,有的放果汁,放得好,还能喝一喝,放得不好,难喝之极。过了好几年了,李威还不大习惯。

等他们议论完了后,李威才说道:“也许各位认为他们是夷人,战斗力有限,只是我们唐朝离得远,才饶过他们。若是那样想,就错了。大食与我们唐朝没有jiā恶,诸卿可以商讨一下,派出一百名将士,跟随使者前往大食一行,然后让这些将士,随大食军队观摩,看一看他们战斗力。也顺便对大食人做一个了解,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如何?”

这个倒没有太大争议,立即同意。

刘仁轨开始起草制书。

等他写完,李威再用手指向吐蕃,说道:“大食,我们大唐可以作为一个假想敌,但不急。吐蕃才是当务之急,威bī剑南、南诏、陇右与西域。关于吐蕃,如何作战,我以前说过许多。诸卿也提过许多建议,不提它,再来说西突厥。裴卿即将西行,也许你们说之所以与西突厥作战,是为了自保,不让他们扰边。这想法是错误的。任由西突厥独立,丝绸之路将断。少了丝绸之路,商道中切。少了这条商道,我朝许多货物不得运往西方。不是我重商。毕竟许多城市,诸多作坊以制造业谋生,若断,千家万户少了生活来源。或者将他们强行送到乡下耕种。可地从何处来?各位,你们有没有勇气,让大户人家,将吞并的土地吐出来?”

就是武则天,也没有这个勇气,向所有世家望族动手的

而这则是唐朝最大的一颗毒瘤。看一看古今往来的人口数量对比,汉帝国最多时,达到了一亿五六千万人口,后来的宋朝也达到一亿人口,隋朝那么短时间,还接近六千万人口,唐朝发展了这么多年,包括隐匿与逃户在内,也不过四千多万,到了天宝巅峰时,户部统计出来的,也不过六千万人口。正是因为大量的吞并,制约了平民百姓生育后代的能力。饭都吃不饱了,那有胆量养七个八个孩子?

虽然人口不是国力的表现,比如天竺,李威这一次提都没有提。尽管它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因为种姓制,作为最贵的种姓婆罗以及次贵姓刹帝利不会超过一千万。其他的皆是低下的吠舍与首陀罗,这些吠舍与首陀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十有**,还巴不得外国人前来入侵,所以天竺人口最密集,却是世界上最好征服的地方。

李威从随胡应前来的一群西亚国家使者嘴中得到一些情报后,心中对这群阿三产生了兴趣。但不是现在,想征服天竺,必须迈过吐蕃这道坎。这也许要二十年,三十年。放在后面,暂时也不会商议。

再比如宋朝,人口多而富,可是国力强不强大?

不过想强大,没有众多的人口与以充足的经济,也强大不起来。唐朝的百姓数量太少了,居然还不及天竺的三分之二,象江南一些地区,人口数量现在依然很稀薄,这不是李威所想看到的。本国的人口都不足,如何向海外迁民?

但这个依然不提,之所以说这些,是让大家看一看危机感,不然也不会同意自己对待倭国的政策。

提及大户吞并,众人皆不敢语。这个课题太大,除非来场颠覆的大**,否则休想动这些名世家一根汗

丢下不管,继续往下说去:“因此西突厥的地理位置,对我们唐朝来说,比东突厥地理位置更重要。可是东突厥不能不管。大家再看一看地图,经过太宗皇帝多次派兵清剿,东突厥人口凋落,然而这几十年来,人口再次增加,又开始图谋不诡。不相信,在这几年里,大家拭目以待。不但是东突厥,当时采用了温彦博之策,从灵武到幽州,这两千多里边境安放了大量的胡人。一旦他们联成一线,各位再看一看,幽州、赵州、太原、灵州这几十个州府会是什么结果?”

“陛下,这不大可能……”薛元超迟疑地说了一句。

“是不大可能,放在边境各胡,对于唐朝十分忠心。可别忘了他们的血缘,别忘记了五胡华。而且我们对胡人的政策,又没有吐蕃人做得好。”

刚说完,几位大臣表示反对。

“你们说党项,党项是特例。吐蕃人为了笼络各蕃,赞普多娶其nv为妃,甚至不惜让这些羁糜蕃部杰出人士担任大论。各位,我们唐朝有没有做到?”

所以后世没有将李唐当作胡人王朝,是因为李唐彻底汉化。

他们自身对胡人就十分排斥,又有人说,后来李隆基多用胡人为节度使,那只是李林甫不想边陲重将进入宰辅的一个把戏。唐朝立国近三百年,有几个胡人真正进入过权利的核心?

安禄山都不是,是一个宠臣,可也没有真正进入过宰辅决策国家大事。

但这个课题还是很有争议,李威现在不敢提,让诸人不能言后,又再次丢下,说道:“所以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是这种局面,那又如何?前年我与裴郎就说过此事。不是开边,是将战争放在边境外的地区去作战,这也是减少对百姓的戗害。然后我们再来看契丹,也许说它人口少,地域也不大。但是契丹若是ōu调同样也能ōu调出十几万,二十几万壮丁为兵源,契丹人如何勇敢,刘卿,你征过辽东,也用过契丹兵,还有青海,我也曾亲眼所用。朝廷处理得当还好,一旦处理不得当,契丹皆叛,后果也严重。”

岂止是严重,一旦契丹谋叛,整个辽东走廊将会被切断,唐朝无法经营辽东了。

不但如此,唐朝危机还有,南诏的,现在南诏分散,所以看起来力量很小,不是代表南诏人很懦弱,一旦统一组合起来,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地形又复杂,唐军依然不好征服。

要么就是靺鞨人,有的忠于唐朝,有的对唐朝反感。因为远,又冷,象望建河、那水(松uā江)、粟末水、忽汗河(两河为那水重要支流,今消失)一带地区,明目张胆地不服唐朝管辖,对此唐朝也是睁一眼闭一眼的。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些部落分离了很长时间,难保以后不会出现一个雄才,将各部整合。一旦整合,又是一个强大的吐蕃出现。

说完后,诸臣又不能言。

“因此,新罗的张狂,起了一个很坏的带头作用。让各部看到一个假像,认为我们唐朝远,只要熬过去,或者大军前来,做一个诚服,大军一走,立即谋叛,我们唐朝会束手无策。若是各部学习,怎么办?再者,大家也看到了,吐蕃的论钦陵居然将手伸到我们唐朝长安来,会不会派出使者,向他们进行游说。”

这不是不可能的。后来默啜就派出使者与没禄氏联系,这一次联手因为没禄氏当时准备亲唐,没有同意,才让唐朝得知,记于史册。其他的,没有让唐朝得知,必然有之。

“再说倭国,当时倭国派出使者,前往隋朝,叫什么来着?”

“小野妹子,汉名叫苏因高。”刘仁轨答道。

“他第一次来使,称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第二次来使,称东天皇敬西皇帝。就算他们是夷人不懂礼,不去计较。然而为什么果断派兵援助百济?”

这两次来使,让杨广暴跳如雷,东亚进贡体系,只有中国的皇帝才能称为天子的,倭国不但称天子,还是太阳才升起来的天子,隋朝是太阳落山的天子。但真让他们一语言中。后来又称为天皇,他们是天皇,隋朝是皇帝是天子,也就是儿子。十分猖獗的。

“那一次很是凶险,若不是刘卿,很有可能让他们得逞。但打输了后,他们在做什么?学习学习我们的制度、文化、技术、耕作。那也罢了。以前有海相隔,双方jiā接不大。可现在呢?他们学习能力很强的,人口也有四五百人,一个旦学到我们唐朝的造船技术,然后你们再看。”

说着,在地图上画了一道道航线,直指山东半岛、东海,直到福州泉州一带。而这一地区,恰恰是唐朝经济最繁荣地区之一,因为有海,又没有什么驻军。

“我也许是杞人忧天,可等到他们强大时,又隔着海再征服,是不是很难?”

历史上元朝对倭国发起过两次进攻。可是先后失败,主要是台风。造成这个原因,不是大军不能通过大海进伐倭国,现在唐朝,已经多次通过海陆两个方向,向高丽百济发起过作战的。

况且船舶技术在发展,从新罗到倭国又不是很遥远。

但是元朝用的工匠是汉人工匠,待遇差,时间紧,造的船舶质量很差,因此,一遇到台风,立即沉没。还有元陆军强大,可不适应海上作战,对热带雨林也不适应,不仅是倭国,就是安南也没有真正征服过。第二次也登了陆,用的是高丽、汉联军,相互又不能妥协,进展不大,又来了一场台风。所以不但是倭国,征服爪哇也再遇到失败。最后忽必烈不得不强自噎下这口气。

可眼下却有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与愤青无管的,李威也不想后世出现一个讨厌的bāng子与小日本,又不需要出动军队,为什么不去做?

继续道:“然后你们再看一看,若是将这两个国家征服,东面是真正的茫茫大海,那么可以用大海为长城。若不然,早迟我们在几千里路的海岸线驻扎大军,防备倭国从海上袭击,是不是一场灾难?”

“刚才刘卿说,计划如何制订。其实不难的,比如在不加百姓税务下,如何为国家增加适当的税务。为百姓做多少有益的事。用什么政策,增加百姓的人口与收入。各州县每一年增加多少耕地与粮食。军事上是不是可以几年内平定那些部族。等等。这就是我们大唐每一年,每五年,每十年的目标。”

各人在沉思。

可是李威没有想到裴炎,这么快就表态了。

他说道:“陛下,臣还是很担心。容臣说一句,陛下昨天也说过,以德治胡。今天新罗也派出使节,前来东都,表示认错臣服。倭国终是夷人,用陛刚才的话来说,他们不懂礼度。现在开化了,也对我们大唐臣服了。正是相安无事之时。然而陛下却挑起两国开战,这不是以德治胡治夷,相反,是急功好利。这让臣担心。”

裴炎这句话很能人的。

派出使者前去大食看一看,大家皆表示同意,或者派斥候到东突厥听一听,防患未然,不是不可以。这个皆同意。

可是倭国与新罗,离唐朝遥远,或者有皇帝所说的未来发生,然而没有挑衅在先,得之又无益。眼下或者得到一些蝇头小利,将来却会大用兵,特别是征服倭国,全部利用海军将军队物资载运过去,uā费有多大?

再说传出去,也不大好听。什么时候唐朝君臣,全部在谈利了?

于其经营远东这两个小国,还不如全力经营青海,既能拱卫长安,又能得到实利,还能削弱吐蕃。

还有,这是两国,特别是倭国无过错,可是唐朝主动用兵,也不符合唐朝立国以来的宗旨。

只是短短的几句话,一些大臣立即附和起来。

刘仁轨看着李威只是苦笑,早上就争论过了。

李威眼睛眯缝起来,裴炎此次还是在出手,还是站在道德的立场。可当真他是一个道德君子?

这是认准了自己与母亲不可调和,主动将朝堂的裂隙撕大,使自己所有政绩不能实施下去。而且母亲岁数也不是很大,还没有他大,有母亲庇护,他会平安无事。自己与母亲矛盾越jī化,他对母亲才越重要……

有他的掣肘,自己这一番口水算是白费了。

听着大臣们的争论,李威没有作声。他也要看的,看这些大臣站在那一方,还是不错,至少有四成以上的大臣,依然在附和自己的建议,比如几位宰相中,刘仁轨与李义琰不提,崔知温居然主动站了出来,四位新宰相除了郭待举外,其他三人表示沉默。也不错的。不要求他们向自己倒戈,只要不倒向母亲那一方即可,郭待举与薛元超是一抹黑,与裴炎走到底了。

看了看,站起来说道:“那么也好,裴相公既然说以诚待胡,那么你这两天就拿出一个怎么样以诚待胡的折子,呈到我手中。”

看你这个道德人士,名子弟,如何以诚待胡的。

狄仁杰只是一个刑部郎,在这群大佬中职位很低,坐在末席,听罢后,低头闷笑。

然后冲刘仁轨挤了一个眼走了出去。

刘仁轨会意,跟了出来,李威说道:“刘卿,无妨。让裴炎争去,实际上我早就想好了,会有今天局面发生,也不指望会说服。可这是国家大事,为什么青海之战,途中我遇到危险,李敬玄会惨败,是论钦陵上兵伐谋,我只能伐兵。现在我这个主意,未必是伐谋,可勉强算是伐jiā。”

“陛下过谦。”

“不是过谦,是人,要有自知之明。”

“陛下,大唐有陛下为帝,是大唐之幸啊。”听了这一句话,刘仁轨感慨道。

“刘卿,这些夸奖话不必提了。但是我另有计划,实际上若是国家出面,是有很多争议声,计划必须执行,过了这个时间,新罗若以后不再杀倭国使者。倭人就会不记恨,也就没有这时机。因此,我打算寻一个代理人。”

“代理人?”

“是,来,我还告诉你一件事。”刘仁轨也算是心腹了,将刘仁轨拉到中书省一个角落里面,低声说道:“当时我看到国库空虚,又不能向百姓加税。于是寻来梁金柱、陆马几个品德好的良商,让他们推广晒盐、制糖、航海。”

“那他们……”刘仁轨哭笑不得。

“是啊,所有产业严格来说,皆是我的产业,不过刘卿忽恼,你也看到了,我将所有营利皆用捐助的名义,输回了朝廷。而且,这几年为国家带来了多少税务?”

“可是……”刘仁轨头直摇。这事儿……不但是这个,还有吐蕃将来那个小赞普。皇上为了唐朝强大,为了百姓好,是用了心血的,然而也如裴炎所说,是不是过于功利?

“刘卿,你也反对?”

“臣不知……”

“勿担心,等到一切稳定下来,我将所有产业收回为国有,毕竟不大好。”

“应是如此。”

“但是治国也如作战,以正为主,以奇为辅。我的计划会不会有用,不能确定的。可会削弱这两国,边境数国国家力量越弱小,我们朝廷才更有统治力。”

“臣也是这样想的。道理,以裴炎的智慧,也能看明白,可他这个人……”

“无妨,总有一天,我们会抓住他的把柄,”李威也恨恨地说道。接下来,将这个裴炎倒,成了他当务之急,又道:“因此,我想寻一个代理人,无论陆马或者梁金柱,皆是好人选,可那样的话,我不大好出面。”

说着,期盼地看着刘仁轨。F@。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