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兴唐 > 第一章 正单衣试酒(一)

兴唐 第一章 正单衣试酒(一)

作者:午后方晴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15:03 来源:笔趣阁

忐忑不安地来到内殿。

自己做下的事,自己知道的,不仅仅是示好,也在拿着母亲的旗号,好去实施自己的政策,减少反对声音与阻力。这一点小心眼,李威从没有想过,会骗过母亲。

“你越来越聪明能干。……武则天讥讽道。

“儿臣不知那一点聪明能干,但说聪明,儿臣不及母后万一。在儿臣心中,母后才是最聪明的。”

“你别耍滑头,本宫问你,为什么一次次用本宫的旗号?””

没才啊,母后说的不是个意思吗?儿臣今天种种大政,皆是从太宗皇帝,父皇与母后身上得到的启发,难道母后还才什么高妙的想法,让儿臣没才看透。”

“你就装吧”……武则天抬起金莲小脚,一脚踢来。

李威只才嘻嘻地笑。

按照常理,新皇帝即位才两个最重要的任务。一是发布一下政令,但不是李威这种协商式的政令,纯料是为了国家百姓的,这些政令是维护自己地位与正绕的。二是用人,提拨一批心腹,拱塞朝堂,使自己地位变得稳固。

可是李威果断地放弃,假如发布维护自己的政令,别忘记了父母也有发布大政的权利。用人也是一理,自己肯定要提拨魏元忠、姚元崇等心腹上来,但不在这时候。一旦做得过激,父母手中可才三品以上除授的权利,无大过不好除,但可以授,比如再塞几个心腹,进入宰辅。这样对自己不利。

因此,做了一个很明智的做法,大义自己掌控了一部分,再颁发一些新政,进一步赢得一些有良知的大臣之心。而不在第一天,就碰父母的禁讳。om

虽然玩了一下小聪明,但看着母亲的俏脸,不算太恶。

摊到这个儿子,武则天办法也不多,能哭能笑能硬能软的,怎么办。

比如现在,笑嘻嘻地讨好,难不成非得绷着脸,怒喝一番?侦说道:“你说的,本宫一直在听,有的是不错,可是所图太大,一大就会迂阔。”

“母后指教得对”,李威也正色说道。

“去吧。”

“喏”,没才想到母亲居然这么轻易地就放过自己。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武则天有些艳羡,这就是大义的好处,将东宫宫婢一放,还逼得自己与丈夫不得不放,做了一件好事,百姓却会将功德记在儿子身上。若没才大义在身,他敢不敢轻易将东宫的人释放回去?

想到这里,才些灰心,真不行,看今天儿子的意思,屡屡伸出了橄榄枝,向自己示好,就帮一帮他吧。

天从下午起就开始下起了雨,这个雨下得也古怪,雨珠很小,但是很密集,象无数的牛毛,在天空中组成了一道道雾气。在这个六月天里,竟然下得象春雨一象**缠绵。

雷雷的细雨,也将六月的酷热浇灭,天气变得凉快起来。

一会儿,天就黑了下来,可是雨还没才停息,只是细密,落在地上无声无息,一个五十几岁的老者,一个三十几岁的中年人,正坐在一个小酒肆里吃着酒。

酒肆离天津桥不远,李威说的十条,有的要协商的,有的不需要协商,比如辞退宫娥。但这些宫娥不是来自一处,可洛阳的不少,放在东宫之中,有的地位低下,只当柞一个仆役使唤的,有的是李治调来词候李威的,比如前几年从内教坊拨出来的一批官妓。还有的是良家子,说不定指望能让太子看中的。

这个太子很古怪,兔子不吃窝边草,两京东宫那么多年青的宫娥,只看中了碧儿一人,那个上官婉儿不算,是从掖庭宫带回来的。当然,还有机会等一等,可是三十五以上的宫娥是没有机会与希望了。

因此,听到释放令后,许多宫娥欣喜的涕哭,在洛阳的,才的父母已经派人过来迎接。om看就到~接着从皇宫到上阳宫,又有大批的四十以上的宫婢,陆续地释放回家。

所以李威在大朝上,又将韦弘机提及一次。修一处豪华的宫殿,每年增加的修算费用不算,必然还要派驻大量的太监与宫娥,无论是太监,或者是宫娥,在这个时代,是最惨忍的事。不能说不用,只能说是少用,减少对百姓的戗害。

于是在天津桥外,能看到许多家人团聚,失声痛哭的场景。

感谢新皇帝,连着李威的朝政,也传了出来。

酒肆里的食客一边吃酒,一边议论。

其实李威这一番议论,可谓是惊艳,但百姓也古怪,却认为是理所当然。皇帝做太子时就做了那么多大事,做皇帝,肯定是优秀的。于是议论只是高兴,夸奖倒是很少。

“徐君,陛下很得民心啊。”老者说道。”

张县承,但论资质,陛下的确古今罕才,可是十条虽好,过于迂阔。”

李威没才说出来的,鼓励一下商业的发展,注意朋党、宦官专政,还有武周时的冗官(李治的官现象也不严重)。说出来,没有打算立即解决的,府兵、均田制的崩溃、科举改草、边患。这都不能算。

着手就是前十条,才的可以立即拍板,有的悬而未决。但名义是十条,其实每一条又不止一处,比如节俭,放宫娥、停建宫殿、削减太监与日常用费,这一下子就来了四条。再比如重农,不仅是重农,还有推广先进的技术,为工匠发明对国家百姓才利器械的肯定与正名,甚至鼓励相关的书籍著作,寻找培育优良种苗。略略才些争议,可是李威几年前就从一本《齐民要术》里尝到许多甜头,农柞物产量大规模的增产,也让更多的官吏在看这本书。

还是能理解的。

因此,这十条细分一下,最少是三十条。而且涉及面很广,第一条是计戈,一年计划五年计戈,十年计划。没有来二十年三十年计划,人有那么长远的眼光吗?过扰不及,十年都有些嫌长了,再远,就成了矫作,忽悠百姓了。甚至老百姓没有忽悠到,反而将自己忽悠进去。

第二条是用人招贤,这一条也略略才些争议,招贤可以,每一个英明的君王都做过。可是李威主动表示,会大规模地从寒门招纳贤良,充塞朝堂。这也是一个风向标。但争议不会大,所以李威没才留在疑议,放在十条之内。

第三条是明确对待胡蕃的政策,李唐因为血统缘故,一直对此事半遮半掩,这也是第一次公开将这个态度问题确定下来。以德信为主,以调停为主,不服者大军征服。才软有硬,也是一个很英明的做法。在这一条里面,还是隐隐地透露出太子的野心,不仅王化,而且移民混淆一体,现在是青姿,联想到后面的黑麦,下一个对象必然是西域与辽东。但只是态度,制度如何确立,也不大好办的。因此李威没才立即决定,而是继续商议。

这也是大臣欣赏的地方,进退有度,才自知之明。

第四条纳谏,当然,听到拜托二字,这二人也是热血沸腾。第五条是节俭。第六条是立法重法。第七条是备军少战。第八件事是专讲偻国与新罗的,这一条很含糊,既然立为十事之一,很重要,但在朝堂上并没才清楚说出来。因此在百姓中引起了许多猜想。第九事是重农。第十事是赎出部曲奴婢,这也是一个风向标,说不定以后新皇帝会逐步给予部民与奴婢一部分的权利。

所以老者与武则天一个说法,好是好,可过大,过迂阔,才一部分也有争议。

两人声音很小,现在百姓当中,“帝粉”太多,若是让别人听到,认为他们是说皇帝坏话,能活活揍死。

老者又说道:“比如移民,胡汉风俗不同,杂居一起,必然会有很多纷争,迁汉民必要任命汉官,争执会更多。就象青海,党项人是特例,陛下为太子时又经营很久,以巨大威信弹压的,若是换柞其他官员,就未必才这效果。因此诸葛亮征孟获后,不留兵将官员驻扎,而南蛮久平。我很担心……

不出漏子,很好,一出漏子,皇帝在朝堂上还有许多敌人的,太上皇与太后也抓了重权。只要出漏子,风龘波不会少。

“张县永高见。我也想到了一件事,陛下立法重法,用意是好,给天下贫苦百姓一个公平断狱的机会。但以法治,毕竟有伤天和。”

中年人的话,也得到老者的认可,他是一个很有才能的的,但很长时间,都在低层官位上挣扎,因此看得很多。上面立意虽好,可到了下面,还不知被龘一干官员曲解成什么样子。

特别是眼首此人。

自己从清源县因公干前来东都,无意中相遇此人,虽是一介布衣,可是相谈甚是投机,不仅才华,此人的道德也十分高尚。

开着玩笑说道:“要么徐君上书一封,陛下现在求才若渴,若得陛下看重,徐君也不必游学,通过科举进入仕途。”

“张县永说笑了,我只是一个平民百姓,就是上书,谁人将它传达给陛下。”

“是啊,喝酒,喝酒。”老者听了这一句,也十分郁闷。不但是他,就是自己,何尝不是如此,若是赏识自己的国子祭酒令狐德菜还活在世上,自己何至于今天还是一个偏远小县的县承?

两个举起酒杯,对碰了一下。

忽然耳边传来一声,道:“二位若真才才学,我替你们将书奏呈上去。”

两人扭过头来,看到隔壁桌子上一个青年,穿着普通,长相清瘦。但他们不认识,京城人多嘴杂,张束之警觉地说道:“我们刚才只是说一说,这位郎君,别信以为真。”

“你不用拘束,我的出身原来比你们差,可也得到了陛下的器重。”

“你是……?”

“别问我是谁,但刚才你们的谈话,我无意中全部听到,才的似乎说得很有道理。对错我不敢评议,我却才机会,能将你们的奏折,递到陛下面前。只是一个机会,要不要把握?”

诱感。

似乎这两个人象是一个人才,陛下现在不正缺少人才吗?而且从基层提拨上来的,也能保证忠心。

中年人还在猜海,老者已经知道这个青年身份了,在他手心上画了三个字,画完了中年人眼睛亮了起来……()(本文字由破晓更新组@lys19891103提供)。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