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韩警官 > 第三百四十九章 “你不该这个时候回来!”

韩警官 第三百四十九章 “你不该这个时候回来!”

作者:卓牧闲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2:13:39 来源:笔趣阁

焦汉东率领在家的镇党委成员闻讯而至,热烈欢迎陈书记来良庄检查工作,热情邀请陈书记一行参观发展中良庄镇区和工业园区。

经济建设搞得好的乡镇不少,但那些乡镇大多在城区或沿江沿海港口,相比之下,良庄地理位置实在没什么优势。

陈局对良庄印象不错,不想让埋头苦干的良庄干部失望,欣然接受邀请。

坐小车不方便介绍,焦汉东专门从长途汽车站叫来一辆豪华大巴,随行人员和陪同人员上一辆车,派出所的警车在前面开道。

王燕在李晓蕾掩护下换上警服,所长和教导员在局里待命,她这个副教导员自然要全程陪同,抱着小摄像机坐在韩博身边。

“小李总”跟老卢约好在“良庄人自己的银行”见面,接下来要忙“大事”,没兴趣凑这个热闹。

几年来市领导第一来良庄视察,焦汉东激动不已,指着窗外汇报道:“陈书记,前面是我们良庄镇司法所,前年秋天,镇里多方筹集资金给司法所建了这栋二层楼,解决多年来司法所办公用房紧张的问题。

这是丁湖法庭,撤乡并镇之前法庭设在已撤销掉的丁湖镇,搬过来之后仍沿用原来的单位名称。建设资金镇里承担三分之一,土地也是镇里协调的。同志们常开玩笑说,公检法司,我们良庄就缺检察院。”

在一些乡镇司法所就一间办公室,人员干得也不是司法工作,大多被乡镇抽调去干其它事。良庄司法所不仅有自己的办公楼,司法所长、司法助理员也不需要去干其它事,能做到这一步实属不易。

陈局很满意,回头笑道:“汉东同志,经济建设重要,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建设一样重要,这一点你们良庄做得很不错……”

柳下历史韵味浓郁,有许多始建于民国乃至清朝的建筑。

良庄则是一个“拔地而起”的现代小镇,要是在经济欠发达的省份,现在的良庄真能作为县城。

老集市基本保持原样,西边的三条南北街一条比一条漂亮。

“兴业路”两侧主要是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司法所、丁湖法庭、税务分局、工商分局、环保分局、电信营业厅、移动公司营业厅、广电站和思岗县第二人民医院等单位一家挨着一家,马路平坦宽阔,五年前栽下的树苗已成为参天大树,看上去真有点城区的气氛。

“乐业路”东侧是“良庄新村”,老卢搞得是一期工程,后来又一连搞了三期,一排接着一排,全六层的商品房,一眼望去蔚为壮观。

西侧是独门独院的“别墅区”,老良庄村的地被镇里征了,老良庄人可以在这里集中修建小洋楼。不是老良庄人一样可以建,不过要花十几万买宅基地,并且户型和外装修要符合标准。

“学业路”东侧是陆续搬迁过来的学校,良庄幼儿园、良庄中心小学、良庄初级中学、良庄高级中学。西侧是98洪涝时挖坑取土之后改建的良庄人民公园,好大一个“人工湖”,小桥流水,绿树成荫,风景如画。

再往西就是工业园区三期工程工地,围墙已经圈起来了,跟几年前一样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年产值过亿的企业多少家,超过5000万的多少家,外资企业多少家,合资企业多少家,镇里今年的招商引资计划……

焦汉东正汇报得投入,后面追上来五六辆轿车,县领导到了,只能意犹未尽让司机停车。

“红新同志,光武同志,临时变更行程,给你们添麻烦了。”

“不麻烦不麻烦,陈书记,欢迎您来我们思岗检查工作。”

明天下午要回市里,接下来有好几个县要跑,陈局权衡了一番,回头道:“小韩,晓蕾同志正好来了,你不用再随行,回老家处理下私事,处理完之后赶快去省党校报到。”

“陈局……”

“培训结束就是春节,谁家没点事?工作重要,家庭一样重要,安居才能乐业么,就这么定。”

听陈书记语气李晓蕾也在,罗红新打量韩博一眼,暗想之前的推测不会错,油然而生起一股厌恶,若无其事朝他笑了笑,回头继续热情地跟陈书记打招呼。

确实有一点私事。

小任腊月结婚,看样子参加不了他的婚礼,晚上可以在良庄请小两口吃顿饭,表示下歉意,韩博不再坚持,转身跟曲主任等政法委处室领导道别。

领导走了,方局亲自陪同,所里不用安排车送。

车队一走,匆匆赶回来的刘旭和老殷就忍不住埋怨道:“韩局,这么大事怎么不通个气,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方局打电话说陈书记在所里视察,把我吓出一身冷汗。”

别人不好发牢骚,他俩可以。

韩博紧握着老同事手,苦笑道:“二位,不是我不想通风报信,是根本没机会。从南岗出发时陈书记才说要先来良庄看看,我就坐他身边,我能怎么办?”

“这事闹的!”

刘旭回头看看身后,又不无紧张问:“韩局,陈书记去所里视察时有没有说什么,我跟老殷全不在岗他有没有不高兴?”

“陈书记很满意,对所里各项工作评价很高,没不高兴。至于你们到底去哪儿,到底去干什么,陈书记心知肚明,能够理解。”

“哎呀,只要不出漏子就好。”

王燕扑哧笑道:“刘所,教导员,有韩局在没什么好担心的,您二位真是杞人忧天。”

“这倒是。”

刘旭拉开车门,嘿嘿笑道:“韩局,听说晓蕾也来了。请,先去所里,中午去富嫂家好好聚聚。”

“行。”跟别人客气,跟他们用不着客气,韩博从善若流、

爬上副驾驶,王燕突然想起陈局说过的一句话,不禁回头问:“韩局,你要去省里参加培训?”

“昨天中午才知道的,刚才没顾上跟晓蕾说。”

“你双硕士,念那么多年书,还要参加什么培训?”老殷糊涂了,一脸百思不得其解。

“政治学习,党校培训。”

刘旭一愣,猛然反应过来:“韩局,这么说你要进步了!”

晋升终究是一件高兴的事,韩博会心笑道:“领导关心照顾,其实我一样感觉突然,之前一点风声没有,直到现在还像在做梦。”

老领导升职,刘旭比老领导还高兴,急切问:“提副处,提支队长?”

“差不多,不过不是刑警支队,市局要设立技侦支队,我可能要出任第一任技侦支队长。你们知道就行了,任命没下来之前搞得沸沸扬扬影响不好。”

“我给晓蕾打电话,这么大事她不能蒙在鼓里。”王燕欣喜若狂,下意识掏出手机。

“别急,等会儿吃饭再说。”

四个人说说笑笑赶到所里,大厅门口站着一个人,很熟悉的人。

刘旭乐了,拔出钥匙,推开车门:“钱镇长,你不来我一样要给你打电话,中午一起吃饭。”

“吃饭是小事,迎接韩局是大事。”

去年刚晋升副镇长的钱朋,紧握着韩博手笑道:“焦书记一起去了县里,让我负责接待你和晓蕾,刚给小梅打过电话,她马上到。”

“别这么夸张,影响她工作。”

“你们难得回来一次,当然要聚聚。刘所长,教导员,你们说是不是?”

“这是肯定的,中午我做东,别跟我抢,晚上你来。”

老朋友相聚格外高兴,可是在上楼时钱朋突然在背后悄悄拉了几下衣角。韩博一愣,抬头道:“刘所,教导员,你们先上去,我有点事打个电话。”

“行,我上去泡茶。”

“韩局,我在楼下等。”

钱朋果然刻意跟到大厅外,韩博掏出手机一边装打电话,一边不动声色问:“怎么了,什么事?”

“小梅给姜科长打电话,本来想问问他有没有时间一起聚聚,姜科长听说你和晓蕾一起回来吓一跳,他说你和晓蕾不应该这个时候回来,让你们赶快走。”

姜科长只是一个称呼,丝织总厂改制之后保卫科撤销,姜国平从保卫科长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门卫,办公室搬到传达室,看看门顺便帮着收发信件。

很好的一个人,从不争权夺利,经常电话联系。

他从来不跟别人开玩笑,不会轻易说出这番话。

韩博被搞得一头雾水,追问道:“为什么?”

“县里把丝绸集团卖给私人老板,丁总他们倒没说什么,刚开始也没什么,新锐集团的人前几天接管之后出问题了。私人老板,管理跟以前不一样,撤换掉好多干部,工作时间延长到12个小时,工资还没以前多,好像春节也不打算跟往年一样发福利。

干部有意见,职工意见更大,各种传言满天飞,听说有人写举-报信,举报罗书记收好处,把集团贱卖给私人老板。你知道的,丝绸集团不光生产,还有蚕茧收购,一些缫丝厂对县里让新锐集团垄断全县蚕茧同样不满,在后面推波助澜。”

“这跟我和晓蕾有什么关系。”

正值多事之秋,钱朋同样认为他不应该回来,苦笑道:“股权出让时县里审计过丁总他们,谁都知道丁总他们是侯书记的人。在别人眼里你一样是,连我和小梅都是。搞出来这么多事情,罗书记会怎么想,会不会误会?”

最不希望出让丝绸集团股权的是谁,毫无疑问是前集团管理层,然后是辛辛苦苦把集团搞起来的侯厂。

现在冒出这么多问题,主导股权出让的新任县-委书记压力肯定不小。

他极可能会认为是丁总他们在背后搞鬼,到底是不是韩博心里真没底。

总之,只要他想到丁总就会联想到侯厂,想到侯厂自然而然会联想到所有与侯厂有关系的人,何况晓蕾也算半个前丝绸集团高管。

随陈局视察,临时变革行程来良庄,晓蕾稀里糊涂也来了,这一切的一切太容易产生联想。

为什么不愿意跟侯厂一样搞经济建设,一是喜欢警察这个职业,二是不喜欢乃至反感那些有可能的勾心斗角。

没想到只要“吃皇粮”,有些事躲是躲不过去的。

韩博沉思了片刻,猛地放下手机:“钱哥,让小梅姐不用过来,我和晓蕾吃完午饭就走。”

“好的,我给她打电话。”

钱朋拍拍他胳膊,劝慰道:“韩局,丁总他们的事别多想,他们是他们,你是你,作为朋友兼曾经的老部下,你没对不起他们。”(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