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超星空文明 > 第十章 论文定稿

超星空文明 第十章 论文定稿

作者:永恒炽天使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2:11:04 来源:笔趣阁

整篇论文中,最出彩的莫过于在推算过程中,周晨得到了一个关于克尔黑洞表面引力的新表达式,虽然这个新表达式要比原先的表达式更加复杂,咋一看不仅显得繁琐,甚至还有些没头没脑。

要知道公式之美在于它的简洁,往往一个具有美感的公式,其蕴藏的能量与意义是非同凡响的,如果依照这点来判断,周晨的新表达式无疑是丑陋的,也并不具备推广的价值。

然而就是这个丑陋繁杂的表达式,在后续证明黑洞第三定律的数学换算中却展现出了它独特的魅力。

通过一层层巧妙的数学工具运用后,呈现在人们眼前的竟然是另一个截然不同的侧面,算着算着,居然得到一个严格解了?

就像武侠世界中一个沿街乞讨的乞丐,他的穿着肮脏破烂,浑身上下充斥着藏污纳垢的气息,然而接下来的一场冲突,才让周围的人浑然觉知,他竟然是一个绝世高手!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这种朴实无华的冲击无疑是最具震撼力的。

而这个公式,就具有这样的魅力,它是整篇论文当中最大的亮点,也是最重要的核心。

当然,周晨的论文到这里还没有结束。

到目前为止,他只是证明了史瓦西黑洞和克尔黑洞具有一致的数学模型,以及初步确立了黑洞第三定律存在的合理性而已。他的论文主旨是要证明极端克尔黑洞与宇宙监督假设之间的联系,论证两者并不存在矛盾。

只有这一点也证明了,黑洞第三定律才算完整的。

要知道克尔黑洞内部不是奇点,而是一个奇环,这是一种内禀奇异性,时空曲率为无穷大,而且不能通过坐标转换来消除。

当“外视界的位置r ”与“内视界的位置r-”都等于黑洞的“场源质量m”的时候,这时候的克尔黑洞就是极端克尔黑洞,按照假设,若此时再增加黑洞的角动量j,使其更快的旋转,那么极端克尔黑洞单位质量的“角动量a”的平方就会大于“场源质量m”的平方,黑洞的单向膜区就会消失,奇环就裸露了出来。

周晨现在做的,就是从数学的角度,证明在黑洞成为极端黑洞的情况下,黑洞的角动量j本身存在一个极限,就像套了一个铁箍一样,不允许再给予它额外的角动量了。

这样一来,单位质量的“角动量a”的平方,就不可能大于“场源质量m”的平方。

正如周晨在毕业答辩上所说的那样:“极端克尔黑洞的转速并不能无休止地增加,它有一个前提,当转速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不会再增加,因此视界不会消失,奇环也不会裸露到外面……”

所以这个极限值非常重要!

有了表面引力新公式的代入,周晨毫无疑问等于重新构建了关于黑洞的体系,如此一来,挡在他前面的所有困难顷刻变得无比苍白。就像一台巨型的推土机,轻轻松松便推起了妄图阻拦它去路的小土包。

“ok,证明完成!”

当周晨翻译完最后一条语句后,他扫了论文一眼,确定证明的过程准确无误,同时也不存在英语语法上的问题后,周晨满意地点了点头,这篇论文算是完成了。

……

中科院大学物理科学学院,东北角的一间办公室,这是副院长梁致远教授的办公室。

办公室并不算太大,和众多科研工作者一样,十几平方的空间塞满了大大小小的书本,当然大部分都是与天体物理相关的作品,偶尔也可以从中找到些诗歌、文选之类的佐料。

在书柜的旁边,梁致远教授的办公桌上同样堆满书籍,不过这边的书籍更多的还是像笔记本这类用于记录的册子。整整齐齐叠放在一起,或红或绿的标签纸延伸出来,搭配上铺展在桌面的草稿纸,一眼望去杂而不乱。

在不远的地方还摆放着几株盆栽,清爽利落的文竹英姿挺立,让人赏心悦目。

此时,办公室里梁致远和杨河信正欢声笑语地交谈着。

“我说老杨,你那个叫周晨的弟子能耐还是比较强的嘛,都过去这么多天了,硬是没有找你答疑解惑?”

梁致远作为物理科学学院的副院长,为人一直比较和善,几十年从基层的研究员一直做到副院长,同时关于天体方面的研究一直领跑着国内学界,俨然成就了一派大家的气度。

杨河信与梁致远是几十年的老友,平日无论是学术方面的研究还是闲暇之余,最喜欢的便是上这间办公室串门。此时听到梁致远的疑惑,自然清楚这位老友心中是怎么想的。

他摇摇头,也是一脸迷惑的样子。

“我也正觉得奇怪呢,小晨这孩子虽是一块可雕琢的美玉,但论起火候还是欠了许多磨砺。这次咱们给他的课题明显要超出他的能力范围,即使拿给国内顶尖的天体物理学者也不一定能解决,可他居然能沉住气,这么多天都不来找我们请教。”

梁致远笑了笑:“现在的年青人有定力啊!”

“可别是论文写不出来被卡在了那里,又觉得不好意思找我们。”杨河信也笑着开起了玩笑。

人有崖而学无涯,在无涯的知识当中,谁都会遇到一些挫折,只不过有些人天赋异禀,学习能力强,有些人天赋差,学习能力也弱些,所遇到的风雨、瓶颈也就不同了。

但谁都会遇到困境的,能不能突破这寸桎梏,不仅是一个人的能力问题,更是考验这个人的心态以及他处事的态度。

有些人才高八斗,一生生活在鲜花与掌声中,但遇到真正无法突破的困境时,之前所建立的一切基础有可能瞬间崩塌,从此陷入对自我的迷茫当中,无法自拔;也有些人,他可能没有特别突出的成就,一辈子都是跟在别人的后面跑,然而他却十分具有韧性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困扰自身的难题,这些难题可能来自学术方面,也可能来自生活,待他老了,蓦然间却发现,原本跑在他前头的人居然不见了,他成了领跑者。

这便是现实版的“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不争即是争!

在杨河信眼中,周晨的才气是足够了,是一块不可多得的美玉,就看他有没有那份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的心性,在这方面,需要的是外界对他不断的雕琢。

虽然杨河信对周晨比较有信心,可是此时他内心深处依旧免不了有一丝顾虑。

人的情感是最难以捉摸的,就算杨河信自认了解周晨,可他真的了解吗?万一他高估了周晨内心的强大程度,得出来的结论可能正好与实际截然相反。

“呵呵,年轻好啊,年轻人有输的资本,不像我们,老喽!”

梁致远笑了笑,很是感慨道。

杨河信也是莞尔,接下来杨河信不再去想这件事了,他和梁致远就最新一期《物理》杂志上一篇关于天体物理学方面的文章展开了讨论。

这是两人的默契,每当学界有最新的研究成果出来的时候,两人总是要好好讨论一番,然后对文章作者的观点做出审慎的评价。有时他们的意见一致,有时也有分歧的地方,当出现分歧的时候,免不了要有一番唇枪舌战,几十年下来,杨河信和梁致远两个老头没少为此交锋过。

“这篇《幺正性与概率守恒探讨》的文章写得真是不错,看来最近几年国内确实涌现了不少资质不错的天体物理学青年学者。”看完文章后,梁致远有些欣慰地说道。

杨河信赞同地点头,科学界新人涌现啊!

今天两人的观点是一致的,文章作者那篇《幺正性与概率守恒探讨》的文章写得十分不错,基本上没有争议的地方。于是原本留出来用于“吵架”的充足时间就变成了两人聊天喝茶的时间,颇为无趣。

“咚咚咚……”

就在两人享受着难得到来的闲暇时,清脆敲门的声音打断了这份平静。

打开门一看,才发现周晨正拿着一小叠纸站在外面。

周晨对于自己的指导老师在这并不觉得奇怪,他原本就是循着老师的足迹来到这里的。

“小晨,你怎么来了?”看到门口的周晨,杨河信有些意外地问。

“杨教授,我原本是去找你的,不过你没在办公室,电话又打不通,我一想你可能在这里,就过来看看。”周晨说道。

“哦。”杨河信这才恍然大悟。

像他这样的老教授,虽然在学术领域有着无以伦比的能量,可在日常生活中对于那些年青人经常鼓弄的电子设备却不大擅长,学校给他配的手机,他也基本只是用来打打电话而已。需要上网找资料时,他也更爱用办公室的那台电脑。

手机对杨河信来说真没太大作用,这次过来,手机就被他丢在办公室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