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宋时明月 > 第1030章 陈季常的武功(下)

宋时明月 第1030章 陈季常的武功(下)

作者:赤虎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10:33 来源:笔趣阁

左手处,坐着一名小吏模样的人,衣服洗的很白,显得很整洁。右手,是名年轻人……也不年轻了,三十多岁的人了,脸上线条虽然依旧分明,但浑身肌肉已微显松弛,不过,那人气度豪气逼人,看得出,他年轻时是个快意恩仇的汉子。

难以想象,这样一个令豪侠之士不敢仰视的人,怕老婆也怕的如此出色!

赵兴一边与这人点头示意,一边畅想那位“河东狮”的风姿,禁不住痴了。

茶分送给了四人,穿着月白僧袍的佛印先举杯示意,分坐在四角的人微微弓身回谢,然后大家各自举杯,品味着杯里的茶汤。

赵兴觉得小口喝不解渴,他本不是个雅人,就想一口喝下滚热的茶汤。但苏东坡坐在上手,这让他不愿太出格,只好依照规则,小口小口的酌着茶水。

现在他明白金不二在看什么,金不二在看全套的茶道。

高丽茶道传自唐代,现在他身处天朝上国,见到完整的茶艺展示,自然迷醉的一塌糊涂。

第一杯茶喝下,进入了聊天时间,现场的气氛轻松了很多。

苏东坡先向赵兴介绍陈慥陈季常,陈慥还有一个外号叫“陈惊坐”,意思是别人一听他的名字,便惊的坐不住。

然而,岁月已经消磨了对方的英气,现在他显得很温和,似乎是家里那位“母狮子”调教得法。

陈慥指了指院外,笑说:“我看你院里的布置,像个射箭场。可我不懂院那些古怪器械干啥用,尤其没想到,在这样杀气腾腾的院内,还有一间禅室。”

这间房子布置的很干净,空荡荡的大厅确实给人一股空灵剔透的感觉,然而它不是修禅的。赵兴弓身解释:“季常兄见笑了,院里那些东西是鞍马、单杠、攀援墙、石杠。

我的孩儿们都是山民,爬山射猎是他们的谋生手段。我不想孩子们搬到城里,读了书后反而忘记谋生技巧,所以布置了这个院落。这样,将来他们学书不成,也不至于无法生存……这房子也不是参禅的,它是演武室,用来较量身手的。”

“噢?!”陈季常好奇的打量了一下这间房子,想不出它怎么用来较量身手。

苏东坡已接着向赵兴介绍剩下的那人:“这位,曾是我的掌书记马梦得,我有东坡那块地,全靠梦得兄交通官府……”

马梦得,字正卿,原在京城做“太学正”的学官,因生性耿直,不擅交际,人缘儿不是太好,“学生既不喜,博士亦忌之”。不过苏东坡倒是挺欣赏他,认为他“清苦有气节”,经常去找他玩。后来,马梦得不想“堂上书生空白头”,便跟着苏轼到凤翔做幕僚,从此一路追随。

苏轼这么一介绍,赵兴有点不好意思。苏轼称其为兄,他刚才也称陈季常为兄,显然有点不合适,他弄错了辈分,为此,赵兴连忙向陈慥道歉,并重新向对方见礼,而后才正式为马梦得相互行礼。

其实,这也不算弄错辈分。宋代与别的朝代不同,宋代师傅和学生的关系,是兄弟的关系,所以叫做“徒弟”,水浒传中史进就曾自称“小弟”。到了后世,强调“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才有了“师父”和“徒儿”的称呼。

不过,赵兴愿意居下,苏轼是不反对的,他替赵兴主婚,本就是拿对方当自己的子侄看。现在,身份问题完美解决,让苏轼觉得很有面子。

马梦得已跟了苏轼八年,苏轼介绍完后,还感慨的补充说:别人跟着官员做事,都是想财,而马梦得跟了他这么久,依旧一贫如洗,惭愧呀。

看到对方洗的白的衣衫,赵兴也相信这点。

马梦得不在意苏轼的感慨,他急忙解释这次从老家杞县赶来的原因:“近日,澶、魏保甲闹事,澶州保甲三百余人攻入县城。大名府、相州保甲纷起响应,司马相公已上书请废保甲法,我估计,保甲法废除,学士起复的日子不远了。”

所谓保甲法,是王安石的一个变法内容,其核心就是:武装地痞流氓。

王安石的本意大概是想藏兵于民,但由于没有制约机制,武装后的地痞流氓成了乡间一霸,他们竟敢白昼劫掠农户,这次,他们觉得小打小闹抢不过瘾,干脆抢劫官府。轻易攻占县城后,他们又觉得胜利太容易,应该将抢劫事业做大做强,甚至抢个皇帝坐坐,于是,他们“起义”了。

这种抢劫“农民”的流氓起义,主流一般简称为“农民起义”。现在,各地地痞都开始“农民起义”了,整个北方前线已被流氓占据,奇怪的是,该地农民反而纷纷出逃以躲避“农民起义”。

马梦得也是来躲避战火的,顺便给苏轼带来了朝廷的最新消息。

司马光、刘挚等人认为保甲法本身即是“农民起义”的诱因,地痞流氓武装了以后,往往破坏现存的执法秩序,因而应及时取消保甲法,社会才能安定。为此,他们提出了“废罢保甲法”的建议。

马梦得意见是对的,苏东坡不是个新法的彻底反对,但他也认为新法过于酷烈,给老百姓造成诸多不便,在实行中往往成为恶吏劣绅欺压百姓的工具,所以要求“缓进式”变革。

如果官家这次接受废除保甲法的建议,便意味着他承认新法的失败,这时,他就要想起当初反对新法的那批人,这就意味着苏轼起复的日子不远了。

场中人的精力在讨论当前局势上,反把佛印凉在了一边。

不过,这僧人显然无愧于高级公关人员的身份,他一直坐在场中心那张藤架上,面带和煦的微笑,文雅的倾听着,一句话也不插嘴。

看到对方这风度,赵兴不禁暗伸大拇指。

现在苏轼是场中最轻松之人。徐知州过世了,新知州没上任,代理的官员顾不上管制苏轼,所以他可以放心聊政局,还兼代谈论风花雪月,只见他挥舞着手中的《源氏物语》向赵兴说:“此书不错,很有意思。”

早期印刷的《源氏物语》是带标点符号的,而且它分段落和章节。据说,这种排版方式是从中国传入的,中国僧人前去日本传佛经,顺便把这种源自印度佛经的排版方式带入日本。

与此同时,在中国国内,标点符号及段落的推广应用还要等800年。

赵兴近日曾得到几篇历代状元的考试试卷——里面密密麻麻的全是字,没有标点符号,没有分段。其中,殿试是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皇帝问考生回答。

但即便这样,这一问一答也没有分段没有标点,看的他头昏脑胀。所以他就打算借助这本《源氏物语》,让标点符号“回归”。

几个人聊得很热烈,但陈慥不脱任侠本色,这种官场言语他插不上嘴,便倾身询问赵兴:“看离人的布置,想必也是好武之人,不如离人来演示一下身手,如何?”

赵兴一听这话,他身子倾倾,目光灼灼的打量了一下陈慥,等待对方做出反应……

然而,对方只是笑意殷殷,带着期待的神情等待赵兴的“演示”。

显然,陈慥说“演示”,是想看赵兴的表演而不是想与赵兴较量。

现在的局面是:只要陈慥不表态,赵兴就不能主动,因为对方是叔叔辈人物,赵兴这样一个小字辈向其挑战,传扬出去,连院外那些豪杰都不会愿意。

对方半天没反应,赵兴把身子坐直,提醒苏轼:“恩师,各地保甲闹事,我们这里也豪杰齐聚,传扬出去恐怕不妥,是否让季常叔出面,让他们先散去。”

苏东坡是罪官身份,豪爽的他此前显然没想到这曾顾忌,听到提醒,他连忙望向陈季常。陈慥立刻起身:“离人提醒的对,我这就打他们。”

赵兴躬身向陈慥说:“如此,我且去更衣,等陈叔回来,便向陈叔演武。”

竞技跆拳道与实战跆拳道有很大区别,竞技跆拳道加了很多限制,以防止比赛显得过于惨烈,而没有限制的实战跆拳道则凶狠异常。赵兴与金不二一来一往,斗得十分激烈。金不二技法娴熟,而赵兴身高力猛,两人打起来震天响,看的众人目眩神迷。

“这就是‘唐手’?盛唐时代竟有如此凶恶杀技?”看了比赛,连苏东坡这个文人都禁不住悚然动容。陈慥恍然半天,又禁不住轻轻摇头,但不知道他为何摇头。

停了片刻,马梦得插话:“如此战法,若用于军阵技法……”

赵兴打断对方的话,也不顾金不二的脸色,兀自说:“这不是军阵技法,仅仅是个人防身术。梦得叔,此前,数万精通‘唐手’的高丽兵,在辽人面前也不过是盘菜。”

马梦得震惊:“数万……一盘菜,难道辽人如此可怖?”

“军阵,讲究的是组织与协调”,赵兴意味深长的结束了这个话。

一个平民谈论军队的战斗技巧,会给自己惹来杀身之祸。赵兴的终止恰到好处,苏轼及时转移了话题:“梦得,这次你就别走了吧,既然你觉得我起复在即,那就在黄州待着,这段时间你可去离人那里帮忙,离人现在缺人手,你去,正好分忧。”

陈慥突然插嘴:“离人缺人手吗?吾有一子,愚顽不堪,不如也送来离人这里,一同学艺读书,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