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宋时明月 > 第四部 逆天的疯狂 第4395章 朝堂战

宋时明月 第四部 逆天的疯狂 第4395章 朝堂战

作者:赤虎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10:33 来源:笔趣阁

想了片刻,叮咛:“攻击要猛烈,但此战不求胜,要稳步推进,即使西夏人大举撤退,也不可轻易追击——不管夏人如何动作,我们只管按部就班执行既定作战计划。/

战争的机器立刻开动起来,陕西全境总动员,愕然的京兆尹、永兴军路转运使、秦风军路转运使觉事态出了他们的控制,便紧急向朝廷汇报,而朝廷方面,经过枢密使刘逵的有意拖延后,也出了斥责奏章,三月初一,皇宫里派出了十几名太监奔赴陕西,刘逵在宣德楼上目送着使远去,头也不回的自语:“马都管,我已经遵守了承诺,拖延够了十五天,剩下的事,我需照章办理了。”

他身后,马梦得笑着答话:“侯提举(侯蒙)、赵太师都万分感谢,使相,在下回头会亲自府上拜访。”

刘逵轻轻点头,仿佛马梦得不存在一样,举步迈下了宣德楼。马梦得身边,他儿子马曦哼了一声,不满的说:“二月朝廷科举大典,诸事繁忙,这公事拖上十五天,对他来说轻而易举,事后轻轻得到南洋衙门与北洋衙门的感激,刘逵还做出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真令人作呕。”

马梦得一挥衣袖,看了看左右的士兵,宣德楼上维持秩序的是鬼军,他们面朝宫墙外,也仿佛马梦得不存在。马梦得现没人注意,他轻声提醒:“此事如此干系重大,也正因为拖延十五日轻而易举,刘逵才能顺利答应,不过,他却不知,这十五日的耽搁,一个国家没有了……立即通知京城密碟,就说我地任务已经完成。”

稍停,马梦得望着儿子,慈祥地笑着:“为父待在京城二十年,就为了这一天,这件事办妥之后,为父该回家安享晚年了,今后,这世界就是你们的世界,京城里的事务,你明日全盘接手……”

三月一日,赵兴在延水镇登舟,与此同时,延路向朝廷派出使,通报陕西四路根据朝廷往年指示,于三月一日抢先动对西夏的反击战——但实际上,四路约定的攻击时间是三月三。

朝廷使采用八百里加急的度赶往延路延水镇,他们赶到的时候,整个延水镇已经人去楼空,四路如期向西夏动强烈地攻势,延路殿帅折可适出龙州,自6路攻击嘉宁军司的乌延城,种师中则利用赵兴的剩余船只沿无定河北上,从水路攻击祥佑军司的颍州。

此刻,赵兴穿过绥德,到了辽国与宋国边境地宁边州,早已等候在那里的闾丘观迎上了赵兴,低低地汇报:“太尉,宁边军的没罗哥獐已经跟我约定,明天会把士卒约束在营中一整天,我们有一整天的时间通过宁边军所属江面。”

赵兴摇了摇头:“恐怕一天时间不够。我们有近四千战船。至少需要两天时间。”

:丘观咧嘴笑了:“太尉。没罗哥獐收了钱。隐瞒一天与两天有什么区别。大不了事后再给他加一点钱。请太尉放心。只等明天太阳升起。太尉进船只。剩下地事我跟他交涉。”

源业平站在赵兴身边。问:“你花了多少钱?”

:丘观竖起四根手指:“四十万贯!”

源业平竖起大拇指赞赏:“值。四十万贯买一个国家。太值了。”

黎明时分。赵兴地船队鱼贯上路。整个江边静悄悄地。连人影都没有。赵兴地坐舟穿过宁边军。踏上了辽国地土地。在他身后。整个江面上千舟进。点点帆影布满了江面。惊起江边芦苇丛中无数地白鸭。

一片鸭声中,鞑靼姑娘朝露钻出舱内来到甲板上,她走到赵兴身边,跪坐在赵兴脚边,脸枕上赵兴的膝盖,指点着江面说:“过了宁边军,一切都好了。东胜州有三支军队,宁边军卡在黄河河口,金肃军、河清军则在西夏边境。而黄河深入东胜州6地,金肃军、河清军虽在黄河之南,却要越过一片沙海才能抵达黄河江边,故此金肃军、河清军背后就是大片地空白地段。

昔日,我的族人被西夏人追地上天无路,就是偷偷越过东胜州边境,盘旋在这片地区,我知道好几个藏身地点,可以隐藏大队人马……”

赵兴微笑着点头,他不知道,他从延水镇一路南下,穿过了麟州、府州、绥德军、保德军、火山军。这几支军队都没有预先接到通报,他们对这支莫名其妙的军队摸不着头脑,因为这支军队是从下游而来,他们急忙文询问下游的绥德军,此时,绥德军重要军官已经走空,军营里唯独剩下朝廷派来的几名太监。

朝廷派来的太监们正不知所措,接到沿线各路府报告的消息,大惊失色,赶紧头也不回的向京师狂奔,三月十日,太监们赶回京城,朝廷大臣们接到消息,也震惊的无以复加。

黄庭坚泰山奔于前而不改色,他端坐在那里一言不。谏议大夫张仰脸向天,兀自把肥硕的大肚男锤的山响,刘逵焦灼的翻动着地图,张商英已经傻了,他坐在椅子上,难以置信的嘟囓:“不会错的,这一定是赵离人的军队,他穿过保德军,火山军,这是要去哪里?”

“辽国!宁边军!”刘逵翻了半天地图,难以置信的吐出这几个词:“这条大河唯一通向的目的地就是宁边军,按行程计算,他现在已经穿过了宁边军,诸位,祸事了,辽国方面该怎么应付?”

张商英严厉的瞪了黄庭坚一眼,黄庭坚耸了耸肩膀,无辜的说:“我不知情!我真不知情!”

张一拍肚子,笑眯眯的说:“何须惊慌,辽国方面要交涉,也就在这几日了,等——但我料赵离人既然敢逆河直上,没准他另有安排。”

王钦臣跳了起来,气急败坏地嚷嚷:“严惩,如此大地事情,怎么不预先说一声?”

张商英在黄庭坚那里没有寻找到答案,他又严厉的望向陕西四路派往京城的使节,延路使节无所谓的耸了耸肩膀,在张商英的逼视下,轻松的回答:“自延水镇船,行不二十里,黄河开始分流,往西定河,往东行驶则是黄河主干

昔日,我延路曾打算沿无定河侧击祥佑军司,这份方案也是枢密院批准的,我猜测,也许太师看错了地图,误入黄河主干道。”

张商英像被踩了尾巴一样跳了起来,大呼:“他会看错地图?赵离人会看错地图,当初他下南洋地时候怎么不看错地图,当初他去倭国的时候怎么不看错地图?今日竟在一条河沟里看错了地图,你你你,你走出宣德楼外,到大街上随便揪一个人问问,看一看京城里有没有人相信赵离人会看错地图?”

延路使嬉皮笑脸:“刚才张相公说渠沟里,张相,不是有一句话吗——阴沟里翻船,也许太师这次真的阴沟里翻了船。”

其余三路的使没有说话,但他们满脸是憋不住地笑容,张商英还要怒,监国燕王匆匆赶入殿中,他劈头就问:“我刚才听说,赵太师带领着船队已经穿过了绥德军与火山军,真的假地?”

满殿的人都不敢回答,翰林周邦彦轻轻的说:“恐怕是真的。”

燕王满头汗珠滚滚:“刚才枢密院接到连番报告,说是南洋衙门所属四兽军加龙骑兵全部赶到了延水镇,那么,赵离人这次是带齐了南洋衙门的所有军队。”

刘逵轻轻摇头:“也不算所有军队,鬼军现在宫中守卫皇宫,平妖军在大理,南洋所属七只舰队有五只已经开往阿拉伯,听说那里打的很苦,赵离人已经把除魔、灭妖两支军队派去增援。”

燕王吸了口气:“也就是说,南洋衙门水军力量都下了南洋,而6军大部分赶往了延水镇,现在国内只有两支军队,此事辽人知道吗?”

张商英神经质地叫喊了一声:“不能让他们知道……快调北洋衙门的军队入京拱卫。”

张拍了拍肚皮,将众人地目光吸引过来后,他轻声说了一句:“赵离人过去曾经说过,辽人已经腐化的厉害。”

黄庭坚目光一亮,张商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连忙问:“什么意思?”

张竖起肥胖地指头,憨憨的笑着:“军报上说赵离人三月一日动身,推测行程,他应该在三月五日之前越过宁边军,火山军最后地报告是三月六日,这只船队行进的很快,沿途军队报告说这批军队外面都披着黑色的大氅,头上戴的不是范阳帽,却有点类似南洋衙门的钢盔。

我们现在可以肯定,这支军队十九**是南洋衙门辖下的四兽军,还有铁军余部,火山军最后报告,说江面上已经见不到船,这支军队不知所踪,也就是说,他们顺利的通过了宁边军。而辽国方面至今没有反应。”

张说完,扫了刘逵一眼,刘逵点头赞同:“今天是三月十日,真定府、河东路边境各州县如果有消息,早该送到急报了。但现在奇怪的是,辽国方面似乎毫无反应,这支军队消失了,他们蹊跷的出现在黄河江面,又蹊跷的无影无踪。”

张一拍肚皮,笑嘻嘻的强调:“所以我们也不能说!”

张商英赶紧附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辽国人不提出交涉,我们绝不可说。”

黄庭坚此时已经理清了思路,他慢慢的扫了一眼陕西四路的使,补充:“现在可以确定,陕西四路与赵离人早有勾结,甚至可以说他们知道赵离人去了哪里,只是不愿说而已——实际上,赵离人既然到了河上,难道他会打辽国吗?”

张商英定了定神,轻轻摇头,燕王性子急,脱口而出:“赵离人虽然跋扈,但我却知道,私开边衅的事情,恐怕他还做不出来。”

刘逵也想清楚了赵兴的布楚,他一指殿中地四名陕西使,答:“一定是西夏,这四位来这里装疯卖傻,则赵离人不可能去了别处,一定是西夏。”

刘逵说完,扑到地图跟前,顺着黄河比划了一下,情不自禁拍案称奇:“妙手,东胜州居然有这么大地空隙,我怎么没有现。辽国金肃军、河清军、宁边军都在边境上,只要偷过了宁边军,船队就驶入了沙海……”

刘逵顺着黄河在东胜州画了一大弯,手指重重的敲在西夏边境:“牟那山,天德军的牟那山城,赵离人现在已经到了牟那山城。”

黄庭坚微笑着,缓缓的说:“现在,我们要讨论的是,这场战功该如何行赏?”

刘逵先反应过来,他马上接嘴:“枢密院——”

他顿了顿,格外强调了枢密院,又继续补充:“枢密院去年就同意了陕西动全面反攻的计划,并自两年前就开始调拨物资,赞画这场战事。”

燕王趴到地图上顺着刘逵刚才的手指印继续比划,他地手指画了个圈子,最后停在地图某处,倒吸了一口冷气:“兴庆府!”

这个词一出,大家都明白刚才刘逵为什么那么迫不及待了,张商英面色一变,殷切的望向了黄庭坚,像是寻求支持一样的询问:“黄相,赵太师享有百胜之,此次既然他已经安然度过宁边军,你猜他会不会已经突入西夏境内?”

刘逵不等黄庭坚回答,马上插话:“会的,绝对会地,赵离人擅长借势而为,他既然动了,此战定然有**成把握,没准现在天德军已经陷落。”

张商英笑眯眯的点点头,黄庭坚缓缓地继续说:“赵离人已赏无可赏,我记得他事先要求朝廷对他前往延路的消息进行保密?”

张商英脸上笑开了花,他频频点头:“当然,朝廷如他所请,同意了他的奏折。”

张商英这是睁着眼睛说瞎话,燕王不自觉的一句话泄露了他如此说的真正原因:“百年强敌,在我们手上终结,我等并将作为一代名臣名留青史,但愿——不,赵太师此去,一定能扫清西廊。”

燕王这话引得众人一**头,张商英笑眯眯的召唤周邦彦:“周翰林,今日殿堂上地对答该如何写?”

周邦彦识趣,马上含糊的回答:“下官一定妙笔生花!”

张商英再叮咛:“那就立即给陕西诸路补诏书——记住,一定要倒填日期。”

逵马上点头:“没错,我枢密院早就与陕西将领有密保守秘密,令大军先行出,而朝廷追诏书,实际上,朝堂大臣早已商议妥当,这诏书提前数日已经交托在下官手中,由下官亲手封存……”

……

战争还没有开始,一群官员已经开始瓜分胜利成果,这是因为他们知道赵兴已经升无可升,这样地官员再立下很大的战功,朝廷为了酬谢他地功劳,只能杀了他,以免除他对朝廷的威胁。

对外战争地公赏是很大的,蔡京下台后,大宋的新内阁忙于替皇帝与蔡京擦**,也正需要这样一场对外战争的胜利,来显示他们的成就。宋夏之间已经相持了百年,如果赵兴这次出击胜利,那么这一代大臣们,上上下下一个人都不落下,不免要被史书浓墨重彩记录一番,现在,能多为自己抢夺一点功劳,必然会在历史记载中占据更大份额,于是,官员们每个人都不遗余力,尽力显示自己的先知先明,显示自己的老谋深算,于是,赵兴预先不通知朝廷,借着朝廷的一份诏书便偷偷抵达延路主持战局,便被说成是朝廷大臣的预先筹划,是朝廷特意设置的保密措施……

但朝廷毕竟还是对赵兴有所忌惮,胜利成果瓜分完毕后,燕王先开口:“当以国公赏之!”

燕王没有点名道姓,但大家都知道他在说着什么,张商英眼睛扫到刘逵手上的地图,这份图是南洋衙门进献的,图上不仅标明了现在的大宋,还标明大宋的控制区。张商英寻找了半天,目光落在图上的一个点,他沉思着说:“数年前,高丽进献耽罗岛,朝廷一直没表态,这片海外土地治理麻烦,也油水不大,不如就以此岛作为他的封地……”

众人皆拍手称快,燕王意犹未尽,又补充说:“以国公地爵衔出任南洋衙门提举,不免威权过重……”

黄庭坚马上插嘴:“赵离人去了延,帅范还在,万俟咏也在,此二位主持南洋衙门多年,由他们继任,想必赵离人也不会介怀。”

由一名比较弱势地官员代替强势的赵兴,也正符合朝廷的心愿。当然,依赵兴的强势,如果南洋衙门的继任不符合他的心意,恐怕他也不会答应,所以燕王对此提议没有犹豫,赶紧敲定:“即如此,朝廷立刻下诏,由万俟咏权代南洋衙门提举。”

这是趁赵兴不在进行的夺权,但现在也只能如此,黄庭坚稍稍犹豫了一下,勉强点头,王钦臣一声叹息,沉默不语,张哈哈一笑,笑声里说不出有多苦涩:“如此说来,灭夏之战,大家皆有收获,唯独赵离人失去最多。”

张此话一说,众人都有点不好意思,黄庭坚也有点不好意思,但他还坚持补充:“既然前期保密做地如此完善,我以为现在也需要加强保密——从现在开始,在场的官员都不得出宫,也不得与外界通消息。”

燕王一拍桌子,赞同:“没错,请两相一起署名,立刻下令封宫,你我众人就在此等候前线消息……想必,这个时候,后续消息也该来了。”

黄庭坚仰望西北,苦涩的一笑:“该来了,这几天就该来消息了。”

东胜州,黄河之上迎来了又一个日出,大平原上,早晨的太阳显得格外硕大,赵兴立在船头,看着日出地景色,喃喃自语,他回身对吟游诗人巴菲特说:“我们中国有句古诗,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你瞧,眼前这幅情景,没有什么言词能比这句话更妥帖,真美!”

巴菲特拨弄了一下六弦琴,不知所谓的问:“烟呢,我只看到了太阳,但不是落日,而是初升地朝阳,烟在哪里?”

赵兴回身指着船队前进的方向,远处,天际边,在朝霞的印染下,一股笔直的狼烟高高升上天空,在红通通的天空下,那股黑烟显得格外显眼,更加映衬着眼前的景象,平添一股凄美地气氛。

随着这股狼烟的升起,紧接着,在天际近处,一股接一股地狼烟渐渐升上半空,一排排狼烟,仿佛大海中排成一字航行队伍的金鱼喷出地水柱,朝霞、孤烟,苍黄的大地,孤寥地朵朵白云,偶尔被船队惊起的水鸭,风中瑟瑟的芦苇,让这一切显得如诗如画。

总有人不合时宜的破坏这幅画面,船队的桅杆上,一名水手举起了号角,奋力的吹响凄厉的军号,紧接着,船长小跑到赵兴身边,大声汇报:“前方距天德军二十里,天德军已经点燃了狼烟,请太师下令。”

赵兴懒洋洋的弹了几下手指,下令:“一号方案!”

军官大声复述:“一号方案:船队不准停留,各舰依次做好炮击准备,进入炮击距离依次炮击,出炮击距离后,停止射击。”

赵兴点头,船长一个转身,命令水手:“升信号旗,一号方案!”

古人说“望山跑死马”,是说大平原上,见到一座山梁,有可能奔跑十天半月也赶不到山脚下。

这句话说的正是眼下这幅情景。

黄河九曲,在河套地方曲折更多,狼烟升起的地方看似并不远,船队几个弯折,已经可以将河边耸立的天德堡以及天德堡的狼烟看的历历在目,但这种清晰并不是触手可及,船队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赵兴的船队从东方而来,天德堡在西方,这支船队的规模太大,早晨的红霞之下,船队的白帆如同大量的蚂蝗,显得清晰无比,天德堡不知道船队的来历,但如此规模的船队行走在黄河之上,而且是逆流上行,明显的不怀好意,故此,天德堡率先点燃狼烟,随后,整个夏国境内的烽火台像接力赛跑一样,相继升起了狼烟。然而,双方的接触战还要等到正午。

正午时分,船队渐渐接近了天德堡,这处江面很宽阔,可供行船的航道足足有两公里,宋船接近的时候,船队开始依次调整顺序,同时,他们也做好了炮击准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