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宋时明月 > 第2195章 文化的力量

宋时明月 第2195章 文化的力量

作者:赤虎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10:33 来源:笔趣阁

张诺平当然知道这是一秦歌,他家学渊源,自然精通宋朝的歌艺,只是这曲词他闻所未闻,一时之间没话找话的想向同伴求证,这歌慷慨激昂,连敌对立场的张诺平也不禁赞叹:“早听说赵狗官是苏学士的弟子,词曲享一时盛名,也算个诗词大家。如此一来,张五被他捉去也算是好事,但愿那小子有机会跟赵狗官学上一两手……

传令下去,不得伤害赵狗官,我需要活擒他,让他今后为我唱词谱曲。”

纷乱的战场上,这样的命令根本来不及传递到前线,张诺平是在这里做个姿态,他的话音刚落,宋军阵里已经飞起了一片铁蛋,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接连响起,这种射击频率只能是旋风炮的效果,而旋风炮流传到宋国那里,出自于张五公子的功劳,张诺平有点尴尬,他扭过脸去,假意不在关注战况。同僚也识趣,对宋军的动态不予评价

爆炸声响成一片,帅范在军中怒吼:“射击,快射击,把他们挡在阵外。”

帅范的*不可能实现,前阵的偏厢车尚未布置完毕,西夏宿卫军在付出重大伤亡后,终于沿着偏厢车的缝隙冲入军阵,此时,赵兴已经从马僮手里接过大刀,脸色平静的吩咐:“来不及了,帅判官,全军有你统领,命令旋风炮、床弩继续射击,一定要阻断西夏人的后续攻击。前线归我,你选择适当时机全军压上。”

赵兴领着他地仆人神色平定的向激战前沿走去。杖鼓乐队留在原地,看到赵兴一步一步,稳定地走向搏杀前沿,他们陡然拔高了嗓门,高声吟唱:“赳赳老秦。共赴国殇,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不过日子了”,帅范疯狂的喊着:“把炸弹给我全打出去。还有火药箭,都给我调到最大射程,不要停,给我全打出去。”

前线被突破,宋军本来有点慌乱,但赵兴走过的地方。宋军立刻稳定下来,他们随着杖鼓乐的歌声高声吟唱:“赳赳老秦,共赴国殇,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旋风炮、床弩前方的士兵逐渐恢复平静,帅范也冷静下来,他流水般地听着军情报告,并频繁出指令。

“报,前沿环县枪手伤亡惨重。已经溃散了……”

“调胜羌寨枪兵上前,加派第三连予以支援,命令环县剩余枪手从我阵左方退下,进入左翼进行修整,命令右翼温溪心调一个都填补第三连防区。”

“报:第三连连长丰翔阵亡,第三连伤亡两成,胜羌寨枪兵崩溃。第五连顶上去了。”

“这么快的度……调第三连残兵从右翼退下。==命令归德堡枪兵前移。填补第五连防区……”

“报:招讨大人赶到了,正在组织人手反击。前线已经稳定,第五连伤亡三成,死战不退。”

“命令旋风炮、床弩不要停,命令第十一连上去增援,命令教导营填补十一连空缺……”

停了片刻,帅范叹了口气:“原来,战争真是一道管理学难题,这人员的流动与调派真是个难题啊……命令残余环县枪手与第三连混编,命令残余胜羌寨枪兵也编入第三连,命令第三连军官按官阶顺次替补,整编完毕后立即回报。”

帅范在那里应付管理学难题,赵兴已开始应付潮水般涌来的西夏兵,在他地指挥下,前线士兵以排为单位结成一个个密集小圆阵,每个圆阵之间留下很大的缝隙,任西夏骑兵纵横。却不时以班为单位,从圆阵里侧击西夏兵。

失去冲击度的西夏兵攻击度越来越缓慢,感觉宋人突然变的坚韧起来,大阵之间虽有通行缝隙,但时不时的会从旁边的小圆阵里射出几支冷箭,扔出几杆投枪,偶尔还会有几个人窜出大阵,向路过地骑兵动进攻,渐渐的,窜入宋军阵中的西夏骑兵越来越少,宋军结成的***越来越大……

这次轮到赵兴出击了,他瞄准了西夏一名“抄手”,这名西夏人骑的高头大马,撞进了宋军一个小阵,接连撞翻几名宋军士兵,挥舞着刀砍翻几名宋兵,并狰狞的大喊:“宋奴,还敢顽抗……”

正在咆哮间,那抄手猛一回头,瞥见一个西瓜大小的流星锤向他飞来,忙回身用手里的刀一挡,叮的一声,火星迸射,流星锤改变方向重重地砸在抄手胸前,令他口喷鲜血,坐不稳战马。==

西夏军制是以“抄”为单位,每“抄”不限人手,一个部族里的青壮可以编成若干抄,甚至还有女抄。每抄的领称之为“抄手”,担任抄手的多数是久经战火的老兵。

按说这样的老兵知道如何阻挡流星锤,这种武器不能横档,要顺着链子拨,将流星锤拨开才行,可刚才的流星锤飞来地太快,紧急之间,抄手只能横档,。这支流星锤出自赵兴之手,力道大地惊人,度出乎抄手的预料,他本来想挡住锤尖,结果挡在链子上,狠狠挨了一锤后,抄手模糊不清地眼神里望见一黑一白两个高大的汉子扑向了他。

身穿一身白甲的那个大汉一手提着一个流星锤,一手拎着把狭长的窄锋刀向他扑来,身穿黑甲的那个大汉脸部只看见呲开的牙齿,白森森,异常锋利,而其脸部其它五官都笼罩在一团黑暗中。****这名黑汉胳膊像人腰一样粗,他不是来战斗的,一手持着一顶一人高的鸢形盾,一手拎着把斧子,每当有冷箭射向那个白甲人。黑汉都用手中的盾牌替白甲人遮挡。

“英雄,死在这样地人手里也不枉……”。抄手最后的意识是这句话。

然而,他不知道,就在他合上眼地那一刹那,几个矮小的倭人已经蹦跳着窜至白甲人前方,他们一挥刀。毫不费力的砍下抄手的脑袋,拎起抄手人的髻别在腰间,而后纵回白甲人身后。

倭人马僮抢走了赵兴地战利品,对此赵兴也无可奈何。这群马僮简直就是天生的山地奔跑,从很小的时候他们就赤着脚跟随贵族的战马奔驰,能气脉悠长地连续奔跑一个上午,也无需休息片刻。赵兴虽然自诩体力过人,但在奔跑度上,对这些倭人马僮简直没脾气。^^^^况且这些马僮跟随在他左右。就是替他打扫战场的,所以他没有纠缠,转身随着泰森的指向,将目光盯上了另一位西夏小将。

这位西夏小将是一名资赡兵,用现代的话说,意思是贵族侍从,而这里所说的贵族指的是师长一类地级别,刚才赵兴对付抄手时,他骑在马上连连对准赵兴施放冷箭。惹的泰森怒火万丈。

宋军圆阵里哨子响了,按规定,班组出击的原则是每次消灭一个目标,赵兴已经完成了任务,当他斩杀这名抄手后,那个被抄手撞散的圆阵重新集结起来,而属于赵兴的圆阵则准备好了下一拨出击的队伍。频频用哨声招呼赵兴归建。

赵兴一挥手。领导着他那支小队加入了重组的新圆阵,才一进阵。他便招呼左右:“给我弩,我要射杀那位资赡。”

不用他操心,刚才那位资赡频频向赵兴射击的动作已经惹怒了周围几座圆阵,圆阵内的宋兵或向他射箭,或向他投掷标枪,更有几个圆阵组织人手向这位资赡动攻击。夏兵见状,也逐渐向这位资赡围拢过来,以保护他们士气地象征……

战况陷入焦灼状态,身在战斗前沿的赵兴全副精神都在调动一拨拨人手冲击西夏人结成的这个小阵,后阵中的帅范看到全局趋于稳定,面露欣然:“太好了,就这样打,继续射击,继续投弹,阻断西夏人的继续攻击,我们已经稳住了战线,坚持!招讨大人会将西夏人驱逐出去,坚持!”

赏移口,马琮看到宋军阵营稳固,也开始松了口气,他一边指挥赏移口城墙上的巨型投石炮炮支援宋军,一边询问身后的程爽:“小爽舍人,你地铁甲骑兵准备好了吗?”

程爽对自己地七叔有一种盲目的自信,他看着宋军阵营,一边频频点头,一边回答:“太好了,七叔已经挡住了宿卫军、步跋子地连续冲击,擒生军被爆炸挡在后面了,再等等,七叔还没有信号,不着急。^^^^”

对面的张诺平震惊的下巴都快掉地上了:“宿卫军全没,步跋子还在零星抵抗,擒生军冲不上去,对面是什么军队,这还是宋军吗?”

正在张诺平惊叹的时候,宋军前沿合拢了,这意味着冲入宋军阵内的西夏人已经没有了抵抗,紧接着,宋军经过短暂的整队,竟然迈步前进了,他们唱着嘹亮的军歌,挺起长枪面对西夏人的军队走来,走的趾高气昂,走的咬牙切齿。

他们唱的是:“圣智仁义,显白道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宋军居然进攻了,宋军居然在野外向我们夏军动了进攻”,张诺平难以置信、极度震惊、神智茫然的喃喃自语:“我看到了什么,谁能告诉我,我看到的是真是假——宋军居然、竟然在野战中跟我军打对攻?”

宋军阵营,帅范下了最后命令:“全军齐上,动全面攻击,旋风炮、床弩赶快跟换弓弦,修理损坏。****”

赏移口城头,程爽继续自语:“再等等,再等等,七叔还没有信号。”

马琮凝目观看,战场中央只剩下一片翻滚的白烟,只见宋军两翼扯着偏厢车直往前钻,用偏厢车将白烟笼罩浓密处圈了进来,而宋军中军则一头撞进白色的硝烟里,而后那团浓烟翻滚着,逐渐的向高空飘散。原地留下的炮兵与弩兵则开始忙乱起来,他们拼命的用新部件替换损坏的床弩与石炮。

不一会硝烟散尽,宋军已经逼近了西夏军阵,西夏的强弩军开始用密集的箭雨打击宋军,宋军沉默着,但执拗的向西夏人逼近,他们眼里冒着赤红的光芒,嘴角咬出血来,一路走,一路留下无数的尸体,无数的血泊……

以宋人的工艺水平,弓箭依然不能组织西夏人的进攻,夏人更不行,因为宋军的铠甲更厚实,防护力更强,不一会,前锋已经撞进西夏人的营寨,掷弹手投出一个个炸弹,动摇西夏人的盾阵,等硝烟笼罩了西夏人的本阵,赵兴与泰森一黑一白两个人影作为锋尖,先撞入了硝烟之中。

“胜了!”左翼的张存热泪满面。

“胜了!”右翼的温溪心满脸的狂喜。

“胜了!”中军的张诚大喜过望。

“胜了!”留在原地的帅范不停感谢上苍,感谢释迦摩尼,感谢孔夫子,感谢莎士比亚:“我们在野战中对攻,我们在野战中打入了西夏人的营寨,而且是以少胜多打进去的,我们胜利了,我们秦人终于有了一死的勇气……让杖鼓乐队上,把你们所有的力气使出来,给我反复吟唱秦歌,胜利在此一线,给我用最后的力气唱响凯歌。”

秦歌的杀伤力对西夏人不同凡响,因为西夏人从心里也是承认“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否则的话他们不会年年来大宋讨要岁赐;秦歌对西夏士兵的杀伤力也是明显的,因为西夏的擒生军主要任务就是俘虏陕西一地的居民,并挑选其中强壮的补充入擒生军中。杖鼓乐队这一逼近前线唱歌,西夏军中秦人的血脉逐渐觉醒,先动摇的是刑徒军。

幕僚向张诺平报告:“大人,不好,刑徒有人在吟唱赳赳老秦,共赴国殇,血不流干,死不休战,军校弹压不住。”

张诺平才跳起来,还没来得及下令,又一个传令兵报告:“大人,不好,麻魁当中有人在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连麻魁小校也跟着唱了,剩余的宿卫军士卒不仅不过去弹压,反而跟着哼哼,张三公子让我来禀报一声:大势已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