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宋时明月 > 第三部 大军阀的狐步舞 第3313章 女儿节里又相逢

韩忠彦虽然喜欢跟曾布对着干,这时也不得不赞赏道:“朝廷若想北伐,必须养一支强大的水军,我知道造船费用很大,我还知道养护一只船,每年要花不少钱,人都说水师无用,空耗国家钱粮,原来办水师,还可以这样办,老臣顿开茅塞。(提供最新章节阅读>”

小皇帝马上又温和的补充说:“赵卿手上还有几支火枪兵吧,这些火枪兵两日后入宫,朕也常听说火枪威力巨大,今日有暇,我等不如去看看他们的训练?”

韩忠彦与曾布接连响应,小皇帝摆驾皇宫校场,那里,几名魔军士兵正在教导殿前司侍卫训练火枪,他们用的火枪还是朱雀军留下的武器。当初兵变的朱雀军徒手出营,留在宫中的武器被小皇帝接手,在张田的竭力推荐下,小皇帝开始给皇宫侍卫配备部分火枪。

在皇宫里闹出大响动是不被许可的,所以这几天,殿前司的士兵们只是在除魔军的教官下训练使用火枪的操作,却没有具体开过枪,小皇帝要看,当然不能让这些手忙脚乱的殿前司侍卫动手,几名魔军士兵站成一排,开始在军官的口令下,给火枪装药。

一番忙碌后,火枪兵持枪立正,魔军军官看看小皇帝,再看看赵兴,以眼色出询问,赵兴躬身向小皇帝请示:“请官家令。”

小皇帝摆手:“让儿郎们开始吧。”

赵兴上前一步,以立正姿态,扯起嗓子下令:“举枪——瞄准,放!”

一阵轰隆的火枪后,作为箭靶的草标被打的粉碎,有几个草标被灼热的子弹引燃,熊熊燃烧起来,韩忠彦略略吃惊,曾布听过枢密院的人汇报,他招手呼唤士兵呈上箭靶。给小皇帝验看——无一例外,箭靶上焦黑一片,即使没有燃烧的草标,其上也有烈火烧灼的痕迹。

小皇帝看着草标,愕然的自语:“威力如此巨大,竟然如同烈火烧灼。难怪叫做火器。”

曾布点头:“人都说广南雷火枪远胜雷火鞭,果然,难怪太尉敢以这样的部队迎战辽兵,若我大宋配制十万这样地火枪兵,恢复幽燕,指日可期。”

小皇帝担心的看看士兵手中的火枪,赵兴赶紧解释:“火枪兵对补给的依赖更高,没有了火药的补充,这杆火枪比烧火棍都不如。而且火枪养护起来十分麻烦,十万火枪兵,朝廷怕是一时半时做不到。”

小皇帝点点头。建议:“除魔军既然要入宫。枢密院还要拿出一份妥善地方案。以便控制火药地流失。”

小皇帝这是担心这种武器危害到自己。然而。这种武器地威力又使他不甘心放在皇宫外面。所以他终于接受赵兴地建议。不是收缴士兵手中地枪支。而改以控制火药地供给。

赵兴又试着补充:“我在广南地时候。着重加强士官建设。这些士兵都有大将头衔。按规定。他们出营房地时候。需要把火枪放在宿舍。由班头统一看管。平常地火药供给也由班头控制……这里有一套严密地控制手段。自火枪兵建立以来。在这套控制手段下。至今还没出过事。”

小皇帝沉吟片刻。又问:“那些兵变地朱雀军还看管在营地吧。赵卿打算如何处置?”

“配。我打算把他们都配到海外贸易领。罚他们在海外服役十年。方准返回大6。臣地奏章已经递交枢密院。两位执政。官家还有什么意见?”

小皇帝点头。扭脸询问两位执政:“朕让除魔军入宫地意思是。逐步轮换皇宫侍卫。顺便将皇宫殿前司全部火器化。两位相公以为如何?”

韩忠彦点头:“朝廷惯例有各军移戎就粮地政策,广东指射之地。虽然往年轮换少,可既然展出一支强军来,也当参与轮换。陛下可将殿前三司三十六军逐步移往广东,分调广东部队就粮京城。禁军到了广东,由赵大人负责装备训练,在京城的广东部队则负责训练京城的守卫,如此一来,只需十年时间,皇宫守卫就能替换大半。”曾布补充说道:“赵大人刚才说了,火器兵花费巨大,我看这火器兵一个顶十个,京城三十六军无需全部装备火器,陛下只要择其精锐,装备十分之一,也就足够了,至于其余的部队,可保留半数仍持刀枪,其余的则放回民间,以替朝廷节省财力,如何?”

赵兴突然想起一事,他接着说道:“还有炮兵,我广南明的大铳、火炮,不止可以用来攻城,用之守城,一炮击出,也能糜烂二里,只不过我看汴梁城墙,都是夯土制备,这大炮射的时候,震动非常厉害,怕是外城经受不了几轮射,臣建议,在皇宫内城修筑炮台,布设大炮,此外,在汴梁外城也应该则其险要,修筑炮台,以便加强京师守备力量。我只是担心,要想用坚固的混泥土重新修一遍外墙,恐怕财力不够。”

汴梁城是个二百万人口的大城市,这样地城市,别说在宋代修建一座混泥土城墙,把整座城市包围进去,即便是在现在也做不了,它需要的水泥与钢铁将是一个令人拙舌的数字,所以赵兴建议修筑炮台。

赵兴这一提醒,曾布急出一头汗,他早已经听人汇报过,赵兴曾用火炮攻城,独独没有想到这火炮还能设立在城头用于防守,醒悟过来的他立刻犯愁:“可是,如今府库空虚,我等以为还有时间缓一缓财力,却没想到离人这一来,处处需要支出,黄河,如今春季了,黄河的事情也要赶快落实,怎么办?”

韩忠彦马上回答道:“黄河的事情刻不容缓,我这就回去拟旨,重申苹果令,诏令陕西广种苹果树,朝廷每棵树给予补偿,太尉,请尽快催一催广东押钱纲!”

小皇帝沉默片刻。禁不住露出恋恋不舍的神情:“朕原拟让太尉多留京城几日,好好叙一叙别后情景,现在看来,却不得不放太尉早日归去……三月三,金明池开放,我早听说广南戏曲花样百出。太尉大人可招一支广南伎乐入京表演,等金明池唱和后,太尉大人便尽快动身吧。好在太尉大人这次留在杭州,还可以随时上京。”

赵兴拱手:“臣遵旨。”

稍停,赵兴又恳求:“臣这次上京,还有一事——广南筹划深入印度洋多年了,臣恳请枢密院给一道出兵指示,允许臣尽起广南船队,打通天竺与阿拉伯的海域。”

赵佶想伸手拍拍赵兴。以示恩宠,但赵兴的个子大,他伸手比划了半天。够不到赵兴地肩膀,只好拍拍赵兴的手说:“卿以太尉衔、副枢密使的差遣,钤辖大宋南方所有海军,南洋之事,卿有专折专奏权,南洋之事,卿可自主。”

韩忠彦苦着脸,犹豫片刻,点头许可了小皇帝的说法。曾布就一马屁精,赵兴地地位稳固,可以让他从这位大军阀身上获得更多的帮助,所以他赶忙敲定此事:“臣这就回去拟旨,明天下!”

小皇帝之所以让赵兴留到金明池开放之后再走,是因为由于几名藩王的献土规化,使得小皇帝有了开疆拓土的功绩,他在这一天接待恩科进士,同时给自己加上新的尊号。新尊号又臭又长,赵兴压根没法记住。

同样是由于搞这个万国来朝地庆典也将朝廷地府库与分赃库掏空,所以小皇帝不得不在金明池开放后,放赵兴这位开疆功臣尽快返回,以催讨广东的押钱纲。赵兴把持广东两届任期,现在朝廷大臣都知道,没有赵兴地点头,朝廷不放赵兴回去,别想从广东获得一个铜板。广东官员也不宁抗。就采取软拖的手腕,使得朝廷不得不向赵兴低头。

魔军入宫仪式没啥值得表述的。这时代,要论表演工夫,哪支军队也比不上大宋禁军,除魔军在战术素养上虽然远胜禁军,放他们出去跟禁军打,估计京城三十六军来一半都不是他们的对手,但在表演上,他们落入下风,在京城禁军趾高气昂的鄙视目光中,他们操着正步进入皇宫,有点神情沮丧。

赵兴却没有在意这些,他甚至没有去安慰除魔军,这几天只是骑着马在皇宫里闲逛,不停的窜门找人聊天,别人散朝他也按时回家,来到家中,他则与广南商人商量广南会馆的设计,顺便派人送信给广州,让自己地家眷动身回杭州。

三月初一,朝廷用明旨布了赵兴的新任命,赵兴去了户部领了新的官绅文告,以及符合他品级地仪仗、官牌,等等。按规矩,赵兴的祖宗三代也要论功封赏。于是,科举时赵兴所绉的“祖宗”便一一获得荣耀的封官——这就是古代中国常说的“光宗耀祖”。

接到这封封赏,赵兴稍稍怀念了一下现世的父母,便又要赶往相国寺码头,迎接广南派来的伎乐表演队。

广南伎乐领队的是柳京娘,同行的还有程阿珠与赵兴几个子女,他们听说赵兴返回了杭州,便趁机来京城逛逛,以便与赵兴同回。

柳京娘一见赵兴,便娇娆地拜到,唱了一口号诗后,赞颂说:“太尉大人人旺果然不同凡响,奴经过杭州时,杭州百姓听说大人重回家乡任官,全城鸣放爆竹,以示欢迎,奴见了杭州全城狂喜的情景,也禁不住热泪盈眶,做官做到大人这种地步,也算是足慰平生。”

赵兴含笑回答:“京娘,蔡元长正在杭州,你路过杭州,居然没有停一下?”

京娘轻轻摇头:“奴在杭州听人说,蔡元长最近追逐在宦官童贯身后,举止颇为人不耻,算起来,蔡大人也是个精明人,怎么行为如此不堪。”

赵兴轻笑着,摇摇头。

在古代中国,身处高位的人一旦退下来,很难保持平静的心情,因为无论你过去地位多么显赫,现在返回家乡,一个小县令都能整死你,而罪官尤其如此,更让县令们无所顾忌。故此。古代中国中,像苏轼这样的屡经被贬,依然保持豁达心情的人,也不说绝无仅有,至少是十分罕见。

蔡元长蔡京曾经伺候在皇帝身边,替皇帝书写诏书。天下百官的命运由他一支笔决定,那是何等的荣耀。他也曾经担任赤府尹,在宋朝,做一任开封府,何等荣耀,包拯也就是因此响名千古……

如此一个享受过权位杆尾的人,因罪免官,回到乡里,连一名里正都要讨好。可以想见他地心情有多么失落,为了重新获得权力,蔡京当然要不择手段。而不择手段的获得权力后,为了保住这个权力,他只能更加不择手段。

从此之后,那个诗人蔡京,文学家蔡京、艺术家蔡京已经死了,剩下地只是贪官蔡京,也难怪连京娘都不愿与其交往。

见到赵兴不与置听,京娘做了个揖,回答:“太尉。我听说广南伎乐的表演安排在三月初十,为何不是三月三金明池开放第一天呢?”

赵兴摆摆手,示意京娘别再纠缠这一问题。他知道,自己这次带来的是一台糅合了服装秀在内的大型戏曲表演,其中的主角每一次出场都要换一套新衣服,全剧三十余人,总共要展示四百多套衣服。每套衣服皆灿若云霞,华美非出一般。

广州这几年常被人称之为妖异之地,学说妖不妖争论很多。但广州的纺织业却在赵兴地着力支持下,得到进一步展。从海南提前引进地类似黄道婆地纺织机大量引入民间,使得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呈现出一副完美地景象。与此同时,各地大商人开办的水利织布坊、蒸汽织布坊,利用珠江流域充沛的水利资源,迅的占据了大宋纺织业的六成,而其余两成则由环庆占据。

赵兴是个脑子活络地人,广州棉布产量巨大,为了提升棉布的价格。他又开始扶持棉布印染。此后。因他在广州提倡“实用技”,拜宋朝商业气氛的熏陶。读书人迅认同:经商不是受人鄙视地低贱行为,而是与耕读传家一样的“立身”举动。故此广东的服装业可谓畸形展。

而扣子的明,更加使服装变的紧身合体——想当年,在赵兴所在的时空里,扣子的明导致一个新词的诞生,这个词叫做:“时尚”。

追逐时尚的过程就是一个刺激消费地过程,在享乐主义盛行的大宋,这一主张深受大宋百姓的欢迎,于是,一批画师纷纷转行,成为这时代罕见的所谓的“服装设计师”,当然,他们也是这世界第一批服装设计师。

这群服装设计师们的创造力一旦迸起来,他们所设计的产品,连赵兴有时都感觉到匪夷所思,比如强调颇有唐风的、将身材凸显的玲珑毕至地紧身衣、低胸衣,突出富丽堂皇的百褶裙,甚至还有衣服上镶嵌几公斤金叶的暴户服装,这些服装以每天数百套的数量向外推出,为了推销自己的服装,那些设计师们不遗余力的想出最华丽的词向外推荐,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在这个几乎可以说是空白的领域里,广南地服装立刻成了时尚地代表——虽然也很有许多卫道士们认为广南的服装妖异,但女人不管这些,她们欣赏那种穿着广南服装,带给她们地万众瞩目的效果。

李师师就是其中之一,她早就听说广南服装花样别出,以前一直限于财力,享受不到购物狂的畅快。如今,她的相好成了天下第一人,自己也成了“天下第一二奶”,有能力,有资格、有时间,有权力享受并追逐时尚的最新潮,所以,她委托小皇帝出面邀请广南伎乐,并将她们安排在金明池开放的几天后。这个时间,小皇帝恰好可以辞别百官的紧兵防守,陪自己心爱的女人鉴赏那些千奇百怪的服装,而金明池开放的第一天,小皇帝却要在百官的簇拥下,按照繁琐的礼节点校新科进士,应付朝廷各项典礼。

小皇帝事先交代过赵兴,赵兴知道内幕,所以他阻止了柳京娘的抱怨,转身向自己的妻子儿女交代:“儿啊,还有宝贝,好不容易来京城一趟,你们四处逛逛,别心疼钱,看见什么好,赶紧搬回家去。”

赵风以前有机会来京城,进入朝廷的太学,但朝廷那次是想控制人质,所以赵兴拒绝了,此刻踏上京城的土地,是他懂事来第一次,他一边东张西望,看着这座两百万人口的城市的喧哗与骚动,一边稳重的反驳父亲的话:“嫡父,我看着宣德楼好,可我能把宣德楼买回家吗?”

赵兴又好气又好笑:“风儿,我记得你是挺稳重的一个人,怎么也开始钻牛角尖?不行,李家丫头在哪,她教坏了我的儿子,我得找她父亲算账。”

赵兴这纯粹是调侃,程阿珠一牵孩子的手,将孩子拉在身后,不满的横了赵兴一眼,作揖说:“相公也是太尉了,怎么大庭广众之下,如此不稳重?”

陈伊伊几乎是一路蹦跳着跳上岸来,她手牵的孩子也跟她一样不稳重,一上岸就喳喳呼呼:“好的人,好……富足的大宋!嫡父,农夫蹑丝履不是大恶吗,怎么来往的农夫没有穿烂鞋的。”

赵海的问话恰好打断了程阿珠的抱怨,赵兴摸着胡子回答:“大宋,这里是你母国的京城,但你的话你的口气,却好像自己不是一个宋人。这不应该,这里才是你的血脉所在,这座城市有二百万人,比你的领地人口多几十倍不止,这里是华夏古文明的顶点,而你的领地里,不过是一群仰慕大宋文化,追随在这文化后面亦步亦趋的跟屁虫。”

正说着,胡姬喀丝丽牵着她的儿子走上甲板,这位最小的儿子被其名为赵山,四个孩子的名字恰好是“风海云天”。他长的有点东西合璧,高高的鼻梁,深邃的眼睛,脸部像希腊雕像一样线条明朗,还是个儿童的他对什么都好奇,在母亲的怀里好奇的东张西望,时不时的冲着岸上的人傻乐。

赵山这副相貌,要搁明清时代出现,会被人以为有伤风化,甚至出现万人围堵的景象,然而这是在宋代,宋代纯粹白人的以色列人都能在六部当官,成为大宋官场的基干,在汴梁城这座世界第一人口大都里,类似赵山这样的混血儿一点不少,码头上走过的人只是偶尔好奇的看一看这个粉妆玉砌的混血小子,他们没有停下匆忙的脚步,继续为自己的生活奔波。

安抚了自己的妻儿,赵兴转头冲柳京娘吩咐:“广州商馆还准备了一些服装,你回头点看一下,哪些能用上,至于伎乐们,就别让她们出面了,以免引起围堵。我在码头上准备了马车,你们先去我的园子安置,那园子也有排练的场地……这些由你安排,我先走一步。”

不等柳京娘回答,赵兴领着妻儿走上相国寺东街,顺着人潮一路观赏着京城的景色。

十多年后,重游故地,令三位妻妾仿佛梦游,她们一路走,一路指点着路边的景色,程阿珠还在与陈伊伊争执,究竟哪里才是扑天雕李应当初设的擂台。

四个儿子都有家仆陪伴着,唯一的女儿便被赵兴抱在怀里,小女儿一路跟赵兴窃窃私语,赵兴每置一处,就像现代导游一样给女儿讲解着某些历史遗迹的典故,这种特殊待遇让女儿非常快乐,她近乎炫耀的大声笑着,时不时的冲兄长、弟弟使着眼色,提醒他们自己的特殊待遇。

回到府中,多日不见的帅范像游魂一般出现,长久的寻花问柳竟没有让他形容槁枯,面色红润的帅范正叹着气,看着自己手中的官身文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