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宋时明月 > 第3216章 信息不对称的烦恼

宋时明月 第3216章 信息不对称的烦恼

作者:赤虎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2:08:43 来源:笔趣阁

蔡卞的问话需要章回答,后一摇脑袋,说:“惠州那里正在修筑新官道,原先的官道不通畅。我们的人消息递不出来,我只听说赵离人在正旦左右去见过苏老坡一面,给他送了点酒食,其他的消息还没有。

说起来,我们跟广东方面有点消息不对称。嗯,这要说到他的鳅栈——想当初我贬居苏州的时候,就现他海鳅货栈的秘密。

我们一个消息传递到广南,用八百里加急需要一个月,用正常度传递甚至需要半年,而赵离人只需要十几天就可以获得京师消息。比如这次,我们刚刚准许河东路、河西路、京麓、京西附近的失地农民迁移广东垦荒,旨意才下达不过几天时间,赵离人就知道了,瞧,他上的奏章已经在这儿了。

但另外一些奏章,比如他境内贬谪官员的监管报告,再比如朝廷下达的对贬官加强监控的旨意……从走马承受传来的消息,他们到现在还不知道,也许那些旨意还在路上翻山越岭。”

章援笑着,插嘴说:“嫡父这么说,不是取笑这家伙在装聋作哑吗?哈哈,他想知道的消息,凡对他有利的消息,他跑的贼快,而他不想知道的消息,则干脆跟我们装糊涂。”

众人把目光转向了蔡京,因为这家伙据说在扬州的时候跟赵兴合股做过事,没准他也知道鳅栈运作的内幕。

蔡京笑着,轻描淡写的说:“执政们不是在讨论赵离人的奏章嘛,怎么又讨论起鳅栈来了?嘻,赵离人鳅栈的事情我不太清楚,不过赵离人在整顿扬州水军地时候。曾创立过一种接力传递的货运方式,大概鳅栈传递消息也是采用这种手段。我在扬州时,听说苏老坡在杭州时,也曾通过鳅栈传递官方消息。据说,这样子比通过驿站传送还要省钱、省时间,方便快捷。

章相公若是对这种情况看不过眼,不妨以后将传递给广南的消息通过这鳅栈传递,反正这鳅栈是他家妻开的。消息传递不到,或延误了,也是他家妻的罪过。章相公以为如何?”

蔡京的建议纯粹是搅和,这是大宋,大宋不流行没收士绅家产,更何况赵兴还是现职官员。但章点头称善:“正有此意!不过,以后还是想个法子将鳅栈控制起来,蔡元长替我多多用用心思……好了,我们再谈谈秦观那几个人吧!”

蔡卞咬着牙说:“不许!下诏切责赵离人!他怎么向朝廷要求处置贬官。责他逾越本份。”

曾布抬手指指皇宫方向,提醒说:“可那位陛下对赵离人可非同一般,听说上次赵离人入京奏对的时候,两个人曾关起门来密谈。我们在宫中的人手都不知道究竟。我还听说赵离人这次送水果入贡,皇宫里,官家嫔妃甚是高兴,听说陛下与他之间彼此还有私信联络,也不知道私信里说些什么。”

章“嗖”地站起身来,严厉的说:“废后的事情要加紧运作,我们需要在皇宫内找个强有力的支持——刘婕妤深受皇帝宠爱。孟皇后是那老太婆立的,皇宫中要想消除老太婆的影响,必须立即废后。”

曾布接着扬一扬赵兴最后那份表章,问:“如此,赵离人那里如何让回复。”

章沉默不语。众大臣也沉默不语。许久,蔡京见气氛沉闷,他伸手从钱袋里摸出几枚广南新铸的新式铜板,在桌上轻轻一撒,玩着博卢的游戏。

铜板的声音叮当作响,大臣们地目光都被转动的铜板吸引住了。

广南这批用新设备铸造出来的铜钱中间的方孔没有冲压掉,含铜量极高。几乎等于纯铜。黄灿灿的铜板在桌上滚动着,章盯着滚动的铜钱,开口说:“既然赵离人守规矩,只去看了他老师一眼……而如今宫中的事情紧迫,要避免节外生枝。另外,既然广南上下都说押钱纲能如期完成,且铸钱额能够大量上升。加上中原地震频繁。我们还指望赵离人安置流民呢……

跟他说。他每安置了十万流民,我给他一个人。安置到三十万,而且今年广东赋税不减、押钱纲如期抵达,那么,他要求的我都答应——几个罪官换三十万流民,这买卖值。况且广南之地毕竟还是朝廷的,难道朝廷不可以再行处置那些罪官?”

执事堂的大臣们拍手称快,他们在章府上秘密商议,没有想到此刻赵兴离他们不远,他就在大运河地枢纽点扬州。也在召集人手开会。

赵兴的坐舟上,在座的有原先的扬州开拆官鞠常,他现在升任江都县通判;原先的县丞吕悦吕欣然,他现在升任江都知县;原先地客司官汪革则升为扬州主簿。现在在场的官员中,赵兴在扬州任官时担任县尉的彭华彭子京已被变相罢黜,调往富阳县担任县尉。他今天也在场。

富阳县是盗匪云集的地方,在那里担任县令是个送死的官,不过彭华彭子京脸色却看不出有沮丧的意味,他撵着下巴上的山羊胡,眯着眼睛,得意洋洋地打量着在座的官员。

赵兴冲彭华一拱手,说:“子京,这两天专为等你,你要不来,这会就开不成了。”

彭华眯着眼睛,摇头晃脑的说:“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赵大人从广州悄悄来这里,不知道何以教我?”

鞠常瞥了一眼彭华,插嘴说:“这几日彭大人没到,我们已经提前商议了一下。赵大人打算开一个直通广州的运输行。钱上面不成问题,这货栈原本就是让广州的船回去的时候不至于空船返回,所以有什么拉点什么。比如说民夫,比如说失地的百姓。

不过,广州距离这遥远,货款结算上十分麻烦。另外。扬州每个行业都已经有人霸地严严实实,外人难以插足。赵大人虽然可以强势**扬州市场,但考虑到他长久不在扬州,唯恐别人借机惹事,所以打算找几个扬州当地地士绅,出面合股。

说是合股,也我等无需出几个钱,只是希望货行万一有事。能有人出面担待一下而已。此等美事,大人想到了我等昔日属下,便找到了我们。彭大人离得比较远,若无兴趣,大人给你留的那份股份便由我们几个吃下了,不知彭县意下如何?”

鞠常在这里其实是逗引彭华,他跟赵兴相处久了,知道赵兴不会做无意义地事。而目前筹办的事,赵兴特地要等彭华来。肯定有用着自己的必须,但鞠常害怕彭华这个人百般推脱,迟迟做不了决定,以至于延误正事,所以他特地反着说话,刺激彭华早做决定。

然而,鞠常的话令在座的其他官员当真了,他们乐呵呵的劝说彭华:“彭县,你在富阳,诸事都不方便。不如将这股份让了我们吧,以后有事,我们替你出头。”

彭华果然是个牵着不走,倒着走地酸夫子,别人不让他干。他偏偏急于参与,只见他站起身来,面红耳赤的说:“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果不其然!诸位都不是君子。赵大人特地从广州来密会我等,指望我等能够帮上忙,下官虽然官卑微小,地处偏远。可大人相招,我岂能袖手。尔等欲将我挤出去,此不是陷我于不义么?”

彭华说的慷慨激昂,实际上他心里清楚,赵兴弄钱的手段非同小可,其中许多挣钱的路子令人匪夷所思,所以他刚才也提到了一个“利”字。

明摆着。那些人想挤他出去。也是看中这个“利”字——他不上这个当。

如鞠常所料,赵兴真缺不了彭华。他摆手阻止了其他人的哄闹,就手拿过一份契约书,慢慢的解释:“我这个货栈刚开的时候,恐怕有段时间吸引不到外人,因为这行业需要一段时间让人广为人知,所以我希望几个县联合作保。

比如扬州江都县:失地农民想去我广州垦荒,恐怕手头没钱,而我广州天高地远,想调查失地农民的情况也不方便,我希望由扬州附近地郡县出面进行调查。

我的打算是这样的:扬州县、富阳县可以出布告,表示与我广南东路联手,两县动用青苗法的款项雇佣百姓去广南垦荒,凡愿意去广南,由县衙开给路引,这封路引上要写明原籍,姓名,家口几人,擅长什么……这里是表格。各位只要把表格填好就行。

当然,我不会让各位白干,各县的青苗款,你们怎么花那是你们的事,这我不管。我那里只凭路引付款,每份路引可以换一张船票,官府调查流民,也花了大力气,总不能让衙役们白辛苦,我每份路引付给衙役们辛苦费五百文。这笔钱由扬州当地票行支付。每三月一结。

每三个月,我那里的伙计会坐船从广州来扬州,拿在广州收到的凭据跟货栈结算船票钱,诸位再跟货栈结算衙役们的辛苦费。至于各县花去的青苗款怎么偿付,那是你们自己地事——我听说熙宁年间,王荆公放的青苗款都还没还上,是吧?我的意见是拿我的那笔辛苦费还青苗款,应该足够了,但那是各位自己的事,我不管。

现在,我需要诸位做地就是在扬州找一块地、建一座码头,以便我的船运货行进港、卸货与拉人,此外,诸位手头的衙役若是有空,不妨常来货栈看看,帮我维持一下秩序……”

赵兴解释完货栈的运作规律,吕悦吕欣然这个老滑头立刻开口了:“看来刚才鞠通判说的对,这些活儿多数都需要我江都衙役干,富阳县只是挂个名字而已,所以富阳县与我们占相同比例的股份,未免有点说不过去。彭县不如让出一半来,让兄弟们帮你打点。”

吕悦与彭华同在赵兴手下当吏员的时候,两人好地恨不得同穿一条裤子,如今为一点小利两人翻脸成仇了。彭华摇着头。“子曰”也不说了,喝斥道:“吕欣然,你这个贼死鸟,我富阳县怎么就帮不上忙了。我富阳衙役虽然无法进入江都地界,但大船进了运河,还不得我富阳县照顾……”

“不要争了!”赵兴竖起根手指,阻止大家:“富阳县民风凶悍,我还指望富阳县替我招纳一些勇士。组建广南枪兵,况且这种事,光是一个县出面,恐怕御史那里交代不过去,两个县联手则大大不同。这事就这么定了。扬州江都县占三成股份,怎么分是各位自己的事情;富阳县占两成股份,剩下的五成归我……”

一番商议过后,众人满意地告辞,吕悦出门的时候。悄声跟鞠常嘀咕:“开出路引送人上船,如果广州那边说收不到我们开的路引,衙役们不是白忙了?结算的时候岂不要争执?”

鞠常知道吕悦地意思,他摇头,说:“赵大人在这方面倒不会做手脚。对他来说,去广南地人越多越好。我只是担心有许多人拿了路引并不上船,结果他们没有抵达广州,广南衙役也没收到路引——恐怕这才是赵大人让我们出面的意思。”

这意思吕悦也清楚,他点头叮嘱:“那你就让衙役盯紧点,只要在官府签了路引。便让衙役盯着他们,护送他们上船,我们这头也应该记笔账……一户三口,上船有一贯五地收入,送十户上去顶我一个月地俸禄——这可是笔大进项。你们可不要懈怠……奇怪?赵大人平白送我们这一注大财算什么?我记得以前与大人可并不亲近。”

鞠常哼了一声,答:“大人做事一向如此,他在密州、扬州、庆州,不都是自己挣钱,也让下属财么。照这么说来,大人是要在扬州设立枢纽……朝廷邸报从6路传递至广州较为缓慢,我看。大人虽没有表态,今后我们不妨把邸报抄录一份,随船送往广州……”

汪革是本地人,他对外任的彭华深表同情,官卑微小的他插不上大人物之间的交流,只好跟落在背后的彭华闲扯:“彭大人,听说富阳县有群匪徒很是凶猛。昔日曾袭击了赵大人在杭州的院子。彭大人去后,日在还好吧。”

彭华得意洋洋:“你说的是湖山盗匪吧。那块地方确实令人头疼。我富阳县县城在江右,湖山虽属我县管辖,却在江左,平时过江极不方便,所以那片地方便成了鞭长莫及的地方。

昔日赵大人长途奔袭,灭了湖山6姓盗匪,可惜,当年就有一伙程姓盗匪重新崛起,官府不能治。

本官上任以后,一乘小驴入山,亲身舌辩程匪,结果程匪立刻屈服于本官的滔滔言词之下,归顺了朝廷。现如今那程匪担任湖山巡检所巡检,本官也算给朝廷增加了数百个户籍。”

彭华描述地是一场极其风雅的事情,一骑小驴单身入山劝服了匪,这样的情节是文人的最爱。但当过吏员的汪革却知道,彭华的话意味着湖山什么也没改变,恶霸头目反而有了一个正式的官身,可以借官府力量合法的作威作福……

不过,汪革不会不合时宜的扫彭华的面子,他堆起满脸地笑容,拱手夸奖:“可喜可贺,下官在这里恭喜彭大人,今年考绩彭大人一定能得个卓优。”

船舱内,程爽在赵兴身边望着走出去的官员背影,担心的说:“七叔,咱们的货船来的时候拉地货物是咱自家的,你现在成立一个船运货栈,只让他们经营回去的航线……现如今官场倾轧如此厉害,我怕一旦七叔有个什么差池,这伙人反而借机倾吞了我们整个货行。”

赵兴笑着摆手:“我用了十年的时间,知道了无论什么时候,都要靠自己。今后,官场倾轧我不怕,因为我不会再坐等别人的肯定与支持,我要做自己的主人。所以,我绝不容许别人触动我的利益。

扬州这块地方,我们必须拿下,而且要不引人瞩目地拿下。给他们点好处,那是铺垫……放心。他们拿不走我地东西!”

程爽再次鞠躬:“七叔,既然扬州的事情已经了结了,不如我们起锚南下吧,广州那边事情太多,我担心……”

赵兴哈哈一笑:“你老担心这个,担心那个,都把自己弄成小老头了。我现在还不打算走,因为我要等陈不群。这孩子跟我到环庆走了一圈。没打上什么仗,心里正郁闷呢。

我让他来扬州汇合,你跟他都曾随我去过南洋、西洋,但你要随在我身边打点府里的一切,而陈不群……我打算让他统领广州水师。按他地回信,大约这两天就到了,我们再等等。”

赵兴这里开完了会,正交代程爽,京城那边。执政堂会议也结束了,蔡京迈着小方步返回自己的家宅,内知蔡如上前禀报,他叉着手,轻声说:“大郎,马梦得马都管送来了两车的水果,说都是精挑细选的上等货,请大人验收下。”

蔡京点点头,半是炫耀半是无奈地说:“又是海外水果,这几日吃水果已经吃地撑不下了。便是瑶池蟠桃、海外仙珍,又怎吃的下……罢了,你问问府里几位,随个人地口味留下几箱,其余地都拿到市场卖了。”

蔡如答应着。叉着手还不退下,蔡京疑惑的问:“还有什么事吗?”

蔡如小心的回答:“马都管还说,店里又来了十余样珠宝新款式,请大郎有空过去评估一下。”

蔡京兴致勃勃的回答:“哦,现如今和盛轩的手段越来越犀利了,一个月就能推出十几个款式……你回去告诉马都管,就这两日。我得闲必去。”

蔡如又拱手汇报:“大郎,几位舞伎小婢那里还抱怨,说和盛轩给的价格太高,希望大郎出面给她们选几样精致点的……”

“胡闹!”蔡京变脸了:“那些东西的价格,都是跟赵离人约好了,我去拿,最多也就是七折价。可羊毛出在羊身上。她们虽然多出了钱。店里盈利了,这盈利也不落下我这一份——都是自己的钱。争个什么百十贯地差额。

还有,那饰价格高吗?我只觉得太低了!”

蔡京现在还有一份闲职,就是帮和盛轩评估珠宝饰的价格,并给出估价。有时候他也偶尔亲自设计款式。所以,说和盛轩饰价格太高,那就是质疑蔡京的眼光。这让蔡京怒气勃:“和盛轩的珠宝,样样都货真价实,名匠雕琢制作,卖那个价格,我还直嫌太低,可马都管说过薄利多销,我才许他四成盈利。

我去拿珠宝,七折价,只有一成盈利,把路费、店铺费折算在里头,只是个保本销售。都保本销售了,我还有红利吗?女人家,头长见识短,浑不知道相公的辛苦!”

其实,珠宝的价格并不像蔡京所说的是四成利润,一般来说珠宝饰没有十五倍利润,就不算是奢侈品行业。赵兴送到京城的饰,说的那个“成本价”已经翻了十翻,但蔡京性格比较贪,他时不时的从马梦得那里接受一些小礼品,赵兴不免对他留一手。而蔡京自己身为估价师,自己可以贪,若触及到自己地权威与利益,家中小妾婢女都不容忍。

不过,另一方面,和盛轩有他这个当红的翰林学士卖力追捧,和盛轩的生意想不火都难。

蔡京完一顿脾气,见蔡如还不走,蔡京怒了:“怎么,还有事?”

蔡如叉手说:“大郎房里,整理书院的两个仆佣今天请辞,请大郎许可。”

蔡京纳闷了:“叫他们两个上来……怎么回事,我书房里的仆人怎么都待不长,干个十来天就要走,我要问问。”

两个整理书房地仆人上来了,这两个人一身丝绸,衣着光鲜,见了蔡京唱了个大肥喏,蔡京急问:“你们两个,没干几天怎么又要请辞,莫非我待你们不够宽厚?”

蔡如在那里沉默,两个仆人扭捏半天,方嚅嗫的说:“我等打扫大郎的书房,大郎那无用的字帖扔了也是白费,我等拿出去卖了点闲钱,置了点家业,如今家业既立,打算回乡,耕作为乐。”

蔡京都快要气晕了,他红着眼睛说:“卖了多少钱?”

蔡如轻咳一声提醒蔡京,蔡京醒悟过来,无力的挥挥手,从牙缝挤出一个字:“滚!”

两个仆人兴冲冲的鞠躬告辞,蔡如慢悠悠的回答:“大郎地书房也该整一整了,我听说这两个人从大郎的书房捡了些碎纸条,便卖了五十贯左右,这笔钱够在京师附近县城购置六亩地、一间房、一头牛,够了。碌碌小民没什么过高的志向,由他们去吧,只是大郎的书房今后可要谨慎,免得便宜了外人。”

蔡京在地下转着圈,下令:“今后我的书房禁止外人进,雇来的人都不准进入书院,以后就让婢女打扫……且慢,我听说苏老坡的书房很少漏出书稿来,他是怎么打点地。”

蔡如马上回答:“这我知道,苏学士回京地时候,身边带了四对倭人夫妇,听说是赵离人送给他的倭人家奴,这些倭人家奴寸步不离书房,不容别人插手。我还听说,这四对倭人夫妇追随苏学士去了定州,后来又去了惠州。”

蔡京突然想起什么,急忙又问:“赵离人……对了,我让你打听地事情怎么样了?马都管怎么回复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