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宋时明月 > 第2155章 大宋朝的同行

宋时明月 第2155章 大宋朝的同行

作者:赤虎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2:08:43 来源:笔趣阁

赵兴摸着下巴,脸上看不出表情的说:“炎师,你是说这伙人都没有登记入籍,也没有向官府纳税。也就是说从官府哪里查不到他们的数量与姓名,那么城堡里有没有名册?”

高俅一声轻笑:“这伙人,他们不惹事官府已求之不得了,哪敢向他们征税,至于6家堡里都是有些蹊跷,衙役们现几座铸私钱的炉子,猜测这里可能是铸私钱的场子,但……”

高俅两手一摊,指指这片火场:“你瞧瞧,这里还能剩下什么?嘿嘿,你在队尾搞了那样一个大爆炸,多少人都叫你炸碎了,怎么清点……便是能轻点,我们又敢清点吗?离人,可不是谁人都能铸私钱的,这时牵扯实在太广,我看,我们就如此算了吧,把手脚打扫干净,尽快撤走。”

明白了!全明白了。

宋朝有四大钱监,离湖山最近的是四大钱监之一的池州钱监。宋朝的私钱铸造,其实都是钱监、铜场官吏内外勾结,联手做出来的。赵兴的城堡私钱出货量极大,瞒过了别人瞒不过同行,持续而执拗的潜入是想寻找证据,寻找赵兴的铸钱炉,只是他们没想到赵兴铸私钱是无需生炉子熔化铜钱的……

一座私钱铸造场至少需要千余人,那么,湖山里的私钱铸造工人都去了哪里?

继续审问?不对。不能审下去,审下去,掀开地内幕不是赵兴所能控制的。弄不好要把自己栽进去。

赵兴把目光转向石堡内,此时张都头微笑着走进来,向赵兴报告:“签判大人,6家堡搜出了许多赃物,目前已经现登记在案的失物一百一十三件,还有一些财宝,签判大人看如何处置?”

张都头这是在胡扯。这时代也没有计算机。怎么能如此快确定失物数量。但赵兴现在也不是官场菜鸟了,他明白张都头地意思,顺嘴回答:“这一百一十三件物品登记报官,另外再选出大约同等数量的物品,送于富阳县,让富阳县入山清点,另外,明日一早你先带人去码头。通知我的船派人来搬运。

这样记录吧:6家石堡有丁口十七户,在与我方打斗过程中。青壮尽亡,妇孺点着房屋*,是不是?”

6堡主一下慌了,他哆嗦着说:“大人,饶命啊,小的,小的……”

赵兴像是自言自语:“你这句话自己听过没有?曾经有多少人向你说这句恳求的话?你可曾饶过他们?……人总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你现在。也必须承担你自己地恶果。我饶了你,那是对别人地不公正!”

张都头也在打哆嗦。宋朝人还没有杀良冒功的意识,宋军即使攻入敌人的国度,也对西夏人、青唐人很仁慈,而赵兴现在说的是斩尽杀绝。

周邦式还能说话,他连忙劝解:“离人,杀俘不详,杀妇孺……”

“妇孺我不会杀的,不过她们已经没有资格居住在这片土地,我会把她们送上船,流放海外。这里的青壮则不同,凡是手上沾血的人,他们也必须流血——”赵兴狠狠地说。

6堡主抓住了,反而成了一块烫手物事,带他回去审讯,要暴露赵兴越界追捕的事情。而湖山处于外县,审讯他地权力不在赵兴,在富阳县。如果富阳县动手脚释放、或令6堡主潜逃,那么,以后的隐患更大,没下地仇恨更深。所以,唯有杀人立威了!

人死了,许多庇护才能袖手,而后真相才会逐渐浮出水面。

6家堡有铸钱铜炉,说明当地雇了不止一千人,赵兴这里只遭遇了一点点抵抗,或许大多数人都流窜在外,为了今后家园的安静,赵兴唯有举起刀……

他转向张都头,继续说:“我给你三天时间——这里的战利品六成由团练取走,剩下的归我。三天后,你在当地雇农夫搬运石堡里的一切,务必把这座石堡的每一个桌椅板凳、砖瓦石块全搬走,搬不走的,给我一把火烧了,寸草不留——我要让所有人知道冒犯我地下场!”

张都头乐了:参战以来他啥事不干,站着看戏也能得到六成收获,这种巨大收益使张都头忘了对屠杀表示反对,他生恐赵兴反悔,答应一声,立刻跑地没影。

深夜时分,6家堡幸存的袭扰人员三三两两开始返回,他们有地还想冲击石堡,有的则干脆来到堡门,向赵兴投降。然而,他们无一例外遭到“正法”。天亮时分,团练们开始埋藏尸体。然而,哪怕所有的尸体都已经掩埋,整个城堡还是漂浮着浓浓的血腥味。

富阳县知县是在第三天才赶到6家堡的,赵兴第一船货物运回去的时候,富阳县还在半信半疑,因为第一船都是俘虏的家眷。等到码头上开始搬运6家堡的家具时,富阳县这才醒悟过来,匆匆点齐人手,赶往6家堡。

双方一会面,赵兴劈头就给他一张单子,这张单子上面列了约三百件物品,另有一万贯左右的浮财。而后赵兴带着厚道的笑容,指着单子解释:“这是城堡里搜到的,我县都头说其中很有些是赃物,请富阳县点验。”

这还有啥说的,一万贯钱财,说少不少,说多不多,却是三户中产之家的家产之和。有了这笔钱,再加上三百件物品,知县啥话也不说了。富阳县眉开眼笑的带着心花怒放的富阳衙役赶去检查自己地收获。那些所谓的赃物,都是些妇女饰,瓷瓶瓷画。少量的金银器,但赵兴只粗粗在单子上列了物品数目,却没有详细描述物品地样子,这是方便富阳县做手脚。富阳县接受了这份好意,立刻殷勤起来,动衙役组织当地乡民帮赵兴搬运东西。

6家堡做了二百年盗贼,这样一个盗贼家族的积累远远出赵兴的想象。赵兴给富阳县的赃物只相当赃物总量的十分之一。那些小件的珍奇珠宝。他已经赶在富阳县到来之前,让船运走,剩下的都是些大件——木床木椅,铜钟铜幅等物。

赵兴地搬运工程进行了五天,直到确定6家堡除了石头,什么都没剩下,他才意兴阑珊地坐船离开。而在此期间,除了潜进山林地6家堡成员不断投降。他竟然没受到半半点骚扰,令赵兴更为纳闷了。

出了山林。周邦式看赵兴情绪不好,他兴致勃勃地建议:“离人,你扫平了湖山,不如我陪你游览一下李后主墓吧。以前这里匪患深重,旁人都不敢来,现在好了,什么时候都可以来!”

赵兴闷闷地叹了口气。答:“我担心匪患根除不了。我们走后,又会有新的土匪在山中立寨……”赵兴说到半截。无奈地深深叹了口气:这就是大宋!在社会转型期间,许多矛盾的现象同时存在。既有城里那夜不闭户的治安状况,也有乡林间盗匪盘踞的痼疾,在京师天子脚下也敢绑架公主;他既有邻里之间温良敦睦的相处,也有草市上鸣枪明夺的存在;……这一切,构成了全方位的大宋。

高俅不知道赵兴在感慨什么,他倒是若有所思地调侃:“湖山能隐藏盗匪两百年——如此说来,这倒是个藏兵地好地方。离人不妨向富阳县买下这片山区,修建自己的堡寨。这样,以后离人就不怕盗匪东山再起了!”

赵兴心中一动,但马上又若无其事地将目光转向江面……

剿匪结束后,随同赵兴出战的都头以及厢军彻底财了。因为6家堡很多家具都是用越南红木制成,这些木器雕饰的十分精细,厢兵各自分到了一部分,他们许多人家中用不上,又懒得搬运,便直接在码头附近的草市上折价出售。

这些人倒没有忌讳,直接说是来打劫草市的盗匪家中赃物。没想到如此一来反而使那些赃物很抢手,许多来草市交易的百姓都愿意买一件回去当纪念品。几天后,消息越传越广,也越穿越离谱,附近曾遭遇过打劫的富商不断前来草市,辨认是否有自家地物品存在……随后,杭州州府辖区各大草市地案率直线下降,许多盗贼视杭州为畏途。

1089年的夏秋就这样过了。这一年地夏秋,赵兴忙着整修杭州道路,二十万民工与厢兵分成一百多个小组,开始了乡县通公路的工程。闲暇时刻,与苏轼等文人喝喝酒,看看歌舞,等到赵兴醒过神来,又是一年年底了。

今年的冬天来的不早也不晚,这种正常的气候让杭州百姓稍稍松了一口气,他们期盼着明年会更好,当然,由于今年水车的大面积推广,杭州百姓的生活并没有比平时降低多少。

今年里,杭州官员是最富裕的,年初的时候,他们将所有的职分田交给赵兴经营,赵兴将这些职分田里种上了新式菜种、花种,这些新式蔬菜与鲜花都当作种子高价卖出,使官员们的职分田,获得了出种粮二十倍的收入,有了这份收入,官员们在这个冬天,酒会举办的更加频繁起来。

赵兴对于这样的酒会,总是不认真,因为酒会上难免作诗作词,他一个现代人跟宋人比诗词水平,那是寿星公吃砒霜,纯粹找死,所以即便他到场,也总是看完了歌舞表演,等到正席一开,立马开溜。

随着赵兴城堡的完工,他城堡里的奢华生活也越来越引了杭州官员的向往,随之而来的是水泥石料式的建筑手段开始得以推广。

如今天下的泥瓦匠心中的两个圣地,一个是黄州,一个是杭州,他们多数自带干粮。来到两地做学徒帮工,等到满师后,便开始回乡扯起一支建筑队帮乡人修建新式住房。

这年冬。别处地情况不知道,但杭州已变成了一个大工地,很有点改革开放初年的味道。豪绅们纷纷推倒自己的旧房子,修建拥有厚厚石墙,保暖保温地新式石屋。这倒让黄州的石灰销量直线上升,以至于供不应求。随后,影响也波及到了密州石膏窑。各地也开始悄悄煅烧石灰与石膏。

奇怪的是。赵兴这座大石堡的建筑格局并没有带给杭州更多的拜占庭、巴洛克思想,杭州富豪新建的砖瓦房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传统式样”,这所谓的传统式样竟然与后来明清时代地苏州园林有八成相似。赵兴惊愕地现历史竟然提前到来,不过,想到明清时代的苏州园林原本源于宋代庭院风格,他也就释然了。

在此期间,有很多熟识的朋友希望能进入赵兴这座城堡参观,但他们参观完后。却过桥去以色列人居住区,把以色列人新建的村落当作了建筑样板。在那里。赵兴也跟风盖了一个类似明清时代苏州园林的八进大院落,那座未完工的庭院布满小桥流水,古木怪石,曲径通幽处豁然开朗,砖石木梁处处雕琢精美,可以说把精致做到了每一个细节。

宋代杭州富豪们对这种建筑风格立刻产生共鸣,此后。他们络绎不绝的带着工匠前去实地考察。并指点工匠进行模仿。结果,此类建筑立刻遍地开花。甚至成为宋代富人民居的典范。你要是没有一座这样地宅院,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与此同时,经历了袭击事件后,赵兴这座城堡的门禁更森严了,他学着走马塘、6家堡地样子,在城堡外挖了一条宽大的壕沟,灌入江水,将城堡平地部分用护城河保护起来。城堡墙头也开始布置人站岗放哨。

赵兴这里门禁森严后,平常人想要进出城堡就变的有点难度了。官员当中,唯有苏轼、高俅、秦观可以无需通报进入,其他的人光等通报,就要等一个小时左右。这样一来,城堡里的活动就更显得神秘,比如最近城堡中零零总总来了四十多人,甚至有周边诸国的藩商,而外面一点风声都没有,包括经常往来院中的苏轼等官员,也没有察觉。

其实,这是一次宋代银行家地年终聚会——如果这时候有“银行家”这个称呼地话。

今天到场的有七家汴梁城地大票行,还有陈伊伊名下的三间银行管事。除了丰隆行外,伊伊名下另两间银行名字怪异,但明白人一看就知道,它又出自于赵兴的恶趣,比如:一家银行名叫花旗票行;一家名叫南洋票行。

花旗票行是负责国内飞票物业的,它现在在四处地方设有点,分别是汴梁、扬州、杭州、密州。外人了解到的是,花旗票行是几名以色列人合资兴建的,它依托赵兴的鳅栈而建立的,主要负责承兑与鳅栈生意往来的银钱货币。由于票行承兑的飞票背面印有一个大海鳅,海鳅底部是复杂的浪花,上部是繁复的各种花朵,所以外人也就认可了花旗的名字。

南洋票行是负责海外交易的,据说它是由十几家跑南洋的大豪商合股兴建的,故名南洋票行。而该票行最著名的业务一在倭国,一在交趾。在倭国的票行能用倭国金沙与银冠兑换宋钱,使得倭国商人非常愿意用这家票行进行结算。而在交趾的票行则负责给宋商兑换各种外币,包括波斯银币、埃及金币等等。所以深受宋商欢迎。

南洋票行与花旗票行之间的汇票是通兑的,这就让经营海贸的人非常愿意与这两家票行打交道,所以两家票行成立一年多,已经揽下了很大的业务,尤其是海外承兑那块。

目前,朝廷虽然不再刻意禁止宋钱的外流,但能在海外搞到大量的宋钱兑换,这就是一大优势。宋商常常在海外将货物抵押给票行,然后从南洋票行里兑换出足够的宋钱,与当地进行交易。货物的利润再加上钱息,让宋商们赚的更加丰足。而在海外的销售收入,也不必全部带回国,开一张飞票带在身上,回国后直接找花旗票行兑换,付一点手续费,便能在国内收取现钱,这等便利,也使得南洋票行虽然只在杭州设点,却包揽了大部分外汇业务。

这次会议没有在青瓦台里举行,因为众人所商议的东西实在骇人听闻,为了掩人耳目,他们在城堡西区的墙楼里秘密召开,这里本是存放贵重物品的禁区,用来开小会,恰到好处。

现在会上言的是海商、杭州第一富豪曹麟,这家伙据说与开国功臣将门曹家有亲戚关系,还是曹皇后的远亲,因为宋朝有官员不能从事海贸的禁令,所以曹家将他特意从宗谱里除名。不过,这厮显然有帮助曹氏宗族敛财的任务,只看他行走各处,通行无阻,就知道这家伙是个通天人物。

以前,赵兴跟曹麟没有交集,因为曹麟的船只航行到交趾,但今年曹家不知怎么,也搞到了铁龙骨船的建造方法,开始往印度洋试探,于是他与南洋票行生联系了。曹麟正在说,他手里叮铛作响的抛着几枚银币与金币:“南洋票行行的这种钱,我看很好,你瞧,这枚鹅眼银币含一分银,恰好值十枚铜板,这枚当十银含一钱银子,恰好值十枚鹅眼银币、一百枚铜板,这种方法很好,只是这金币的价值太高,怎么一下子跳到一贯多了,中间的差别太大。花起来尤不方便。”

大海商周文德——这家伙是经营日本航线的六大海商之一,他摇着头说:“钱息啊!我们若是铸造这个钱,钱息在哪呢?我看,人都说这鹅眼银币里头含一分银子,我以为不见得。鹅眼钱虽小,但这么厚的钱,怎么也得三四分吧。怎可能……”

他的兄弟周文裔在旁边嘟囔:“大哥,别说了,只要这钱拿来,花旗票行敢兑换,别说他们说里头含有一分银子,哪怕他们说含有一钱,只要肯按一钱兑换,那它就是当一钱。”

赵兴拍着手,啪啪啪,巴掌声在石头大厅里显得格外响亮:“文裔老丈说对了!哦,在座的都是前辈,原本我这个后辈不该插话,可这事我家小妾说不清楚,所以我就来给诸位说说。”

赵兴的话引起众人一阵撇嘴,在场的人那表情都可以读出来:得了吧,你别打你家小妾的旗号了,我们都清楚,你家背后主事的人还是你。“文裔老丈刚才说出了一个事实:只要票行敢兑付,那么我们兑付多少,哪怕是一片纸,它也值我们兑付的价——纸,这就是我今天想说的关键。”

海商朱仁聪瞪大了眼睛,抢先说:“纸,莫非你想行飞钞?”

这句话使所有的人都瞪大了眼睛。

赵兴平静的点点头,他从怀中掏出一摞子飞票,一一摊在桌上,然后指点着那些飞票回答:“我知道,各家票行里都有自己的防伪手段,称之为暗花。是真是假,票行的人一看暗花是否正确,就能知道。

我这么说吧,不管诸位的意见如何,明年南洋票行与花旗票行将行一种通兑飞票,飞票分为三种面额,一种为一贯,一种为五贯,一种十贯。这种贯钞将由这南洋与花旗两家票行负责承兑……此外,我们还要行一部分金属货币,重新拟订各货币的兑换率。

我不勉强诸位参与,在座的有豪商,也有票行掌柜,各位可以把这消息传递回去,愿意加入这个计划的,我们可以成立联号,各家票行之间通兑通存,不愿意加入,也不勉强。

现在是腊月,南洋票行与花旗票行将在明年五月推出这个计划,愿意加入的,请在三月初一之前,带你们主事的人来与我商议。”

赵兴讲完,大厅里已经闹成一锅粥,众人都在私下讨论票行的利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