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唐朝好驸马 > 第两百五十三章 发动民间力量

唐朝好驸马 第两百五十三章 发动民间力量

作者:天青地白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2:07:15 来源:笔趣阁

有了秦琼作保,刘伟峰现在深得长孙冲等人的信任,所以才会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他做,大大缓解了工匠不足的情况。不仅刘伟峰擅长机关格物致,几个义子也是其中的好手,效率提高不少。刘伟峰带来的一伙人,也都是踏实肯干的,没有偷奸耍滑的。

“刘大叔,这个榨油坊交给你了,希望尽快弄起来,以后大家就可以用上便宜的棉籽油了。不过这棉籽油不能吃,只能用于点灯照明,可得说清楚。”长孙冲提醒说道,“吃了会早晨男子不育。”

刘伟峰一听,连连点头说道:“放心好了,我们一定会加大宣传,这棉油不能吃,只能照明。”这男子不育可是大事,子孙后代,香火问题,不能开玩笑。

“呵呵,那好,这个工作交个您,我放心。现在农忙过去了,现在需要制作大量的棉衣,我想让村子里的妇人集中在一起加工棉衣,也便于管理。”长孙冲说道,农闲了,那些妇人可以通过做衣服,赚钱工钱。

刘伟峰笑笑:“我正准备找您去呢,我几个儿媳妇都是能干的,这些活他们能干,正好让他们集中在之前购买的大瓦房内做活。这样也可以监督她们不要偷工减料,保质保量完成。”现在大家有了家,有了钱,日子过得很好,有了希望,有了奔头。

“那好,明日,我就会让人把布料,棉花,针线送过来,下面去拜托你们了。让大家好好做,工钱多得是。”长孙冲放心了,总共有九十个村庄,会收揽好多妇人制作棉衣,可以在入冬之前把这些棉衣做好送往边关。

“放心,保证完成。”刘伟峰在村子里威望很高,平日里谁家有事,都愿意去帮忙,所以只要他说一声,都会有人响应的。

“刘大叔,明日我会邀请所有的村长过来,到时候作为第一村的村长全权负责此事,并且要监督每件棉衣的重量和质量。我提供的布料和棉花,都是非常宽裕的,我不希望有人私藏,或者偷工减料,让那些保家卫国的战士们挨饿受冻。”长孙冲沉声说道。

这句话好像触动了刘伟峰的心底,他感慨说道:“不瞒您说,以前老夫参加前隋对高句丽的战争,但因为时间紧迫,准备不足,很多东西都有偷工减料,接过兵器伪劣,船只不结实,哎......”

“刘大叔,您放心好了,以后均需这部分会有好几套程序检查,不会再出现那样的情况了。”长孙冲也知道这种情况,听说隋炀帝一声令下,要求工匠们加班加点的造船,吃喝拉撒都在水里,接过工匠们身上都被泡的溃烂生蛆了,结果弄出来好多豆腐渣船只,在水里泡了一段时间就散架了。

翌日,所有的村长都到齐了,李二等人躲在母后,看看长孙冲到底要做什么。

下面坐着一排排的人,前面有个小桌子,放着开水。

长孙冲进来之后,先给大家行礼,众人纷纷起来,还礼。

“今日叫大家过来,是为了棉衣的事情。大家都知道这是给边关将士们准备的衣物,所以在下恳请各位,一定要尽心尽力。”长孙冲沉声说道,目视前面的众人。

刘伟峰率先站起来,他曾经当过兵,知道当兵的苦,平日里还好,除了训练,没有危险,一旦号角吹响,只能服从命令,奋勇向前,生死由天定。

“长孙大人,小人是翠竹新村的村长,恳请说两句。”虽然两人认识,但刘伟峰不想炫耀。

“刘村长请说!”

“小人不才,曾经是前隋时期的一个小兵,当初参加了隋炀帝发动的三征高句丽的战争,知道当兵的苦,当兵的难处,奔赴战场,那就是九死一生。虽然平日里我们害怕那些当兵的,但不得不说,是他们保护了国家的安危,百姓的安全。这次官家出钱出物,给边疆的士兵做衣服。我们可以赚到工钱,生活无忧,所以对于边关战士,我们要尽心尽力。因为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安定生活。”刘伟峰煽情地说了一边。

“小人也有话说!”另外一个三十多岁的村长站起来。

“请说!”

“我们这个地方,以前长期受到战乱之苦。现在陛下英明,战士勇猛,为我们守护住了北大门,我们才能安安稳稳的过日子。我们大家以前都是流民,现在有好日子过,自然要知恩图报。就算不要工钱,我们村上的人也愿意为战士们缝制棉衣。”

“我们也愿意不收钱!”今年的棉花大卖,让这些人手上有多上百两银子,这是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为了保护他们的财产,当人希望边关的战士能够抵挡得住外地的侵扰。

众人的情绪被调动起来,经过一番忆苦思甜,纷纷脸红脖子粗地表态。

李二看着这些激动的人群,暗暗点头,有了这样的民众基础,还怕不能收取民心啊。

长孙冲示意大家冷静,冷静,才缓缓说道:“诸位都是明白事理之人,在下代表朝廷感谢诸位的支持,也代替边关将士感谢诸位。安定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都要好好珍惜。这次陛下掏空国库用于安顿你们,就是希望大唐的每一个百姓都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现在我们初步做到了,共收编了二十多万的人。现在是朝廷向诸位求助了,只要按照要求完成棉衣就行,工钱照给。”

“陛下圣明,将士们辛苦了。”

“你们都是忠君爱国之人,大唐有诸位这样的百姓,深感荣幸。”长孙冲不断鼓励这些人,“现在朝廷需要诸位的帮助了,一定请诸位尽力而为。”

又说了一些表忠心的话,九十多个村长雄赳赳昂昂,去领料的地方,准备回去发动所有能发动的力量做棉衣,感谢朝廷的恩惠。

看着一车车的新棉花和布料被拉走,李二拍拍长孙冲的肩膀,说道:“冲儿,做的不错。”

“都是陛下圣明。”长孙冲笑道,“要是没有陛下的英明决定,也不会有今年的大丰收。其实百姓们很单纯,只要吃饱穿暖有房子住,一切就圆满了,他们有的是力气,就会尽最大努力做事。”

“是啊,现在房子还在继续建造吗?”李二问道。

长孙冲点点头说道:“是的,俘虏们还在继续建房,等到上冻的时候就不能造了。可以安置大约六万的军户,这些人可以拖家带口,直接过来。农时可以干活,闲时操练,既不耽误种田,又不耽误训练,不出三年就能有一批骁勇善战的士兵。现在您也看到了,百姓热情高涨,只要需要,振臂一呼,就能收编很多健壮儿郎,兵源不是问题。”

李二点点头说道:“不错,寓兵于农。看来你是借鉴了八卦城的经验。”

“呵呵,其实道理很简单,只要让百姓有活下去的生计,百姓的心就向着谁。陛下的英明神武,前所未有,大唐百姓的凝聚力很强,收复失地,指日可待。”长孙冲感慨说道。

“这就是你说的思想教育吧?”李二问道。

“呵呵,算是吧!部分军队里有专门的辅导员,战时鼓舞士气,平时对战士关怀备至,有了思想教育,才能统一思想,陛下您想必是看到好处了,值得推广。”长孙冲建议说道,想当年小米加步枪愣是打败了小日本,打败了美国,凭借的不是武器,而是智慧和意志。

李二点头,深以为然。

“这里有秦兄在这里把关,五日后朕要启程去登州,看看花了那么多钱建造的大船到底什么样子。”李二心心念念地那些大船呢。

“那陛下,要不要冲儿跟着你们一起去?”长孙冲问道。

“那是自然,你拿来的图纸,自然要去。”李二坚持,“对了,我收到你爹的信了,恳请我带你回长安,你娘非常想念你。”

长孙冲原本还想去东北拿地块走一趟的,看来现在不行了。

“是,陛下!”长孙冲应下。

“有些事情不是一撮而就的,慢慢来,等过了元宵节你再回来,你做事,朕放心。”李二颔首。

“谢陛下信任。”

长孙冲觉得无所谓,反正现在已经进入稳定发展时期,只要按照以前的规定,不会出现问题。反正他也想去看看大船造得如何了,上次去只看到一个个零部件。

三日后,刘伟峰身后十辆板车,浩浩荡荡过来了。

原来他们已经做好两百件棉衣送过来了,家里面还剩下今天的布料和棉花,今天必须要领会新的物料,要不然明年没法做了。

“刘村长,您可是第一次送货过来的,辛苦了。按照惯例,我不得不先检查一遍。”一个管事模样的人拱手说道。

“那是必须的!”刘伟峰不在意,这些棉衣他已经看过了,自然不担心别人检查。

一件件的棉衣非常整齐工整的折叠好,管事一件一件检查,大约用了半个时辰,终于检查完璧,拱手说道:“翠竹新村里有不少巧手啊!衣服做的很好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