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唐朝好驸马 > 第三百三十六章 见证奇迹

唐朝好驸马 第三百三十六章 见证奇迹

作者:天青地白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10:03 来源:笔趣阁

虽然近年来,对于专家的话,深表怀疑,可眼前的这位可是赫赫有名的杂交水稻之父,凭借着科学研究,让世界上更多的人吃饱饭。这可是全世界都甚为尊敬的专家。

袁老先生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严谨的科学家,绝不会拿自己的声誉开玩笑。看来这件事情有门,十有**是真的。如果是这样,他们可是就能拿到最为珍贵的新闻,可以说是举世震惊。

想到这,顿时像是打了鸡血一样,激动万分。

“能和袁老先生一起见证这激动人心的一刻,是我们的荣幸。”人民日报的记者,急忙回答说道,他说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袁老先生率先站起来,说道:“那欢迎我们超级再生稻的研究专家周乐乐小姐,带我们去试验田,一起见证这举世瞩目,震惊世界的壮举。”

周乐乐赶紧站起来,给缘老先生行礼,说道:“袁老先生一直是我的偶像,一直以来,都是以袁老先生激励自己不断努力。今日我觉得一点成绩,能得到老先生的肯定,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

众人早就看到了周乐乐,如此年轻漂亮,不像个科技人员,反倒像个演员。

一个女演员长得漂亮,那很平常,可如果一个科学家是美女,而且是取得这么重大结果的女科学家这么美貌,那就是大新闻了。

周乐乐起身,今天她是要下田的,可是今日为了和婆婆搭配,穿了旗袍,有点不方便。

“李书记,老爸,您先带袁老先生过去,我去换个衣服。”周乐乐轻声说道,和大家说了声抱歉。

周乐乐去了平日里的办公室,换了一双运动鞋,牛仔裤,牛仔褂!头上的贵重首饰也都拿了下来,待会下地干活,如果弄丢了,那就太可惜了。

五分钟换好衣服,周乐乐赶往试验田。

外面的试验田和里面的室内试验一样,都被分成一亩为一小块。

联合收割机已经准备就绪,周乐乐拿出对讲机,对着里面的表弟说道:“可以开始了!”

机子发动起来,轰隆隆的声音,震耳欲聋。

身边的记者不停的啪啪拍照片,不仅仅拍稻田里的水稻,有的甚至揪了好几个稻穗,对着饱满的稻穗,来了好几个特写。

哎呀妈呀,这稻穗沉甸甸的,密密麻麻。

一个实习记者,见师傅这么激动,说道:“稻穗不都是这样吗,至于这么激动吗?”

一个四十多岁的记者,拍了呆头呆脑的徒弟脑袋一下,说道:“你们这些年轻人,五谷不分,四体不勤,哪里见过真正的稻穗。要知道两三百粒,可是你看这稻穗这么大,目测就有五百粒这样,你说这是什么概念?”

“产量翻了一倍?”小实习生不确定说道。

“还有哦,这可是双季稻,那产量就多出普通水稻的三倍。我的妈呀,想都不敢想,真是伟大壮举。”老记者差点泪流满面,要是产量这么高,那可以省下更多的土地植树造林。

“师傅,你怎么知道这么多啊?”小实习生一脸崇拜。

“你师傅我可是农民的儿子,后来考上大学干上了新闻这一行,别说了,走,去看看,小胡有没有录全程录像。”现在不是聊天的时候,老记者还记得今天的大事儿。

“师傅,我刚才看到那个美女科学家刚才叫一个老汉爸爸,还有一个是姑父,我估摸着这生态园里的人都是她自家人。不如我们分头行动,一定可以挖到更多的新闻?”小记者小心翼翼问道。

老记者眼睛一亮,光看着产量是一个方面,但如果他们都够另辟蹊径,得到更多的人文新闻,那也是非常吸引眼球的。从刚才的装束上,可以看出这周乐乐家境非常好,人们一定很感兴趣。

“嗯,非常好,这是你三个月来唯一一次脑子转的快,若是能挖到大新闻,我一定给你请功,转正是绝对没问题的。”老记者激动说道。

小记者更加激动,说道:“谢谢师傅!”

“等等,看着周乐乐后台很硬,连袁老先生,政府里的书记,市长都来了,所以你挖新闻的时候,最好能得到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新闻......”老记者提醒说道,对于这样的人,他们这是个小记者,惹不起。

“是,师傅,我明白。现在国家是明着鼓励美女科学家,我不会触霉头的。”小记者信誓旦旦回答说道。

一亩地已经收割完成,现在已经开始第二亩的试验田。

当着公证员,以及众多名人,记者的面,称量水稻重量,足足一千五百二十公斤,按照百分之十的含水量,也有一千三百五十公斤的净产量,加上上一茬一千三百三十七公斤,亩产差不多有两千七百公斤的产量的。

袁老先生激动地半天说不出来话,双手捧着稻种,像是捧着最珍贵的东西一样。

周乐乐在边上不时抓一把稻种,甚至扔了一个放在嘴巴里,咬去外面的稻壳,咀嚼里面的大米。

传了一身牛仔装的周乐乐,非常抢眼,带着手套,不时用袖子擦擦额头上的汗。

第二亩试验田已经收割完毕,一千五百五十公斤,去了含水量之后,预计亩产一千四百公斤,加上第一茬已经是两千七百三十多公斤。

以此下来,一连测量了十亩产量,第二茬的亩产平均产量一千三百五十公斤,两季的总产量在两千七百公斤。

得到结果,众人一片哗然,有的人赶紧向总部传递消息和图片,争取在第一时间把这些消息送出去。

眼见为实,加上袁老先生的担保,众人已经相信了此事的真实性。

陆陆续续来到原来的会议室里面,继续开始发布会。

“周小姐,您现在取得这么大的研究成功,请问您是经过多少时间?”新华社记者问道。

“我用了五年时间,前两年发现了一些规律,开始不断演算,可是当时没有经济实力,进行独立的研究开发,便一直拖着。直到我嫁给了我的老公,也就是现在的长孙冲,他为我建立了这个生态实验园,并且引进先进设备,所以我没有后顾之后,全心全意投入研究。”周乐乐回答说道,感激的看了长孙冲一眼。

众人哗然,这手笔挺大的,不光是因为这座生态园占地面积大,实验设备先进,更是因为在寸土寸金的海市,就算是郊区,土地成本也是非常昂贵的。

这里里外外没有十亿拿不下来,这周乐乐不仅学识高,现在居然还是嫁入豪门啊。

大家或许对周乐乐的老公长孙冲没有印象,可是身边的站着的长孙无忌,在海市谁不知道啊!在海市跺跺脚,都能让海市有三级地震的人物。

刚才周乐乐叫长孙无忌老爸,据听说长孙无忌只有一个儿子,那么周乐乐一定是儿媳妇,更何况刚才还亲口承认的。

大新闻啊,这长孙家是积极参与到经济适用房的房地产商,现在更是环保事业的中流砥柱,长孙家的药厂更是日进斗金。要说这长孙无忌也是个奇葩,机会没有缺点,每年拿出一个亿出来做慈善,那可是真真切切,一年一百所学校。人家根本不通过啥啥会,直接自己组织人给山区孩子盖学校。从不求名,只是摸摸做声的做事。

老记者也是在一次采访中得知,当时他还以为这是长孙无忌为富不仁,做点好事,找个心安理得,可随着调查的深入,越来越吃惊,人家长孙无忌已经陆续投入了五个亿,在华夏国西部总共盖了几百所中小学。当地的贫穷落后,但学校却用了当地相对交好的材料,成为当地最体面的地方。

长孙无忌做了这么多,市面上却根本没有半点报道。

长枪短炮对着周乐乐,有人继续问道:“那您之前是做什么工作的?”

“我从中国农业大学毕业之后,考取了一家单位,一直从事种子研究,曾经多次获得奖项。不过因为工作环境不适合我,选择出来单独研究。没有了工作,我才安静下来,继续计算各种数据,经过将近一年的努力才有了点大概,生态园建立之后,我才有了实验的地方,把理论付诸实践。”周乐乐回答说道。

“那您研究出如此重大成果,有没有希望获得国家最科技技术进步奖?”记者问道。

周乐乐听了,笑笑道:“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这是每一个科学研究人的目标,我也不例外。至于能不能得到这样的奖项,我现在还不知道。不过不管得到什么奖项,将来如果能得到偶像袁老先生的颁奖,我都会心满意足的。”

“那袁老先生,您说周小姐有没有可能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吗?”另外记者直接问袁老先生。

袁老先生听了,微微一笑,说道:“不仅仅有可能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也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中国有句古话,务农不稳,农业是根本,可见农业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高产量的农作物,不仅仅可以给百姓增收,而且从宏观上的作用更大,会有更多土地退耕还林,退耕还湖。这些作用不仅仅是影响我们华夏国,对全世界都有重大影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