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一路青云 > 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包飞扬的安排

一路青云 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包飞扬的安排

作者:夏言冰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3-30 17:54:17 来源:笔趣阁

包飞扬笑了笑:“海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能有今天,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没有冼市长你们的支持与工作,就没有海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今天。我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我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在冼市长的领导下,海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肯定会蒸蒸日上,越来越好。”

包飞扬笑着说道:“我的能力也就仅止于此了,以后就要看冼市长你的了,你要有什么想法,不妨早点提出来,要是能够得到省里的支持,市里的工作才好开展。”

“哎,既然如此,我也就不跟你客气什么了!不过啊,飞扬,海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情况你最了解,以后海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工作要怎么做,你也最有发言权。”

冼超闻知道包飞扬这是在提醒自己到省里、到省里的领导那边去活动活动,这种活动当然不是简单的跑关系,关系要跑,但最重要的是让省领导知道他冼超闻对海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了解、以及对海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未来发展的规划,只有让领导了解这一点,省里才有可能重视他,给予重用。

冼超闻也没有跟包飞扬客气,直接说道:“飞扬你什么时候有空,我们一起坐坐?”

冼超闻很清楚,要想得到省里的支持,就必须得到包飞扬的支持,而且还要让省里相信他对海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工作十分了解,能够保证海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势头,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而要做到这一点,包飞扬的意见又十分重要。

包飞扬对海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了解显然要比任何人都深入,他的计划也肯定比其他人更高明,这在海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身上已经得到证明。

包飞扬没有推托,他也不希望自己离开以后,出现人走政息的情况。就算海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后发展得好不好与他的关系已经不大,他也还是希望海州海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自己离开以后能够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下班以后,两人约在一家餐厅吃饭,包飞扬走进包厢的时候。冼超闻已经入座,偌大的包厢中只有他们两个人。

冼超闻起身上前,主动跟包飞扬握了握手,并伸出另外一只手在包飞扬的手背上拍了拍:“飞扬,我是特地赶了个早。就怕跟不上你的步伐。”

看着包飞扬,冼超闻心里多少有些唏嘘,当年在京城第一次见到包飞扬的时候,他刚刚担任海州市常务副市长不久,作为海州市政府的二把手,可谓是踌躇满志。那时的包飞扬也是刚刚到望海,担任望海县副县长,甚至连常委都还不是,一晃几年过去,冼超闻还是海州市常务副市长。而包飞扬现在已经是副市长了,除了没有进市委常委会之外,包飞扬和他之间的差不多已经开始平起平坐。更何况这次包飞扬要调到北方省去,位置说不定还要往上动一动。

甚至冼超闻都不觉得他有同包飞扬相提并论的资格,有时候职级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更何况按照现在的趋势,也许用不了几年,包飞扬的级别也会超过冼超闻,以后成为他的顶头上司也说不定。

“冼市长,要没有你,我在海州的工作也不会这么顺利。”包飞扬笑着跟冼超闻握了握手。

两人握了握手。均有默契地相视一笑,然后坐了下来,冼超闻示意服务员准备上菜,等到服务员离开以后。两人寒暄了几句,包飞扬说道:“冼市长,海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现在的情况你也很熟悉,我们曾经请沪城的专家做过一个专门的规划,对海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业、城建和社会发展的现状和环境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分析,在这个基础上。专家们借鉴国内外城市的发展经验,为海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方向与步骤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设计,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合理有序,打造有特色的区域中心城市。”

“我以前做事,可能有些急功近利,为的就是想要尽快给海州的发展聚拢足够的经济资源。”包飞扬说道:“不过这方面的步子迈得太大,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以前是冼市长你帮我弥补,这往后恐怕还是要冼市长你多操心了。”

冼超闻有心向包飞扬问计,但冼超闻毕竟还是包飞扬的上级,所以包飞扬还是很注意说话的方式:“我也有过反思,经济发展肯定很重要,但是环境与社会的问题我们也不能够忽略。”

“比如海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短时间内上马这么多项目,聚拢了大量资金进行建设,钱过来了,物资商品过来了,人也过来了,这么多人要怎么管理,吃的、穿的、用的、还有出行的问题,都需要考虑。这就非常考验我们政府的管理水平,还有建设规划。”

包飞扬并没有跟冼超闻过多地谈及海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经济项目,海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中的几个大项目基本上都已经到位,几大产业园区都有核心企业入驻,整体框架已经形成。未来海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空间还很大,但是想要超越现在的格局,难度会非常大。

因为有包飞扬做出的成绩在前,无论是冼超闻还是其他人,想要在招商引资和经济建设方面提出让省里眼前一亮的新计划并不现实。

省里肯定也知道这种情况,他们最关心的恐怕也不是要海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继续引进大项目,而是确保海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稳定,确保海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在建设和已经签约的重点项目如期推进,这才是海州市和海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未来一段时间最重要的工作,也是包飞扬离开以后,省里最关心的一件事。

冼超闻以前也是重点为海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工作提供支持保障,这些方面都是他比较熟悉的,原先他也一直考虑怎么样在经济建设方面做出成绩,赢得省里领导的重视与认可,听了包飞扬的这番话。他才意识到自己想岔了。

就像包飞扬刚刚说的那样,他在海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的这几年,海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招商引资与经济建设成绩显著,但也因为发展的速度太快。使得配套的环境与基础条件跟不上,暴露出很多问题。

比如交通问题,大量人口进入以后的居住和生活配套,学龄人口的教育以及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保证……这些工作出现问题,也会影响海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下一步的发展。而这些工作做好了,对海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则会起到推动作用。

其实这些工作一直都在做,只是相比招商引资和经济项目的耀眼,这些工作并不怎么引入注目。但是此一时彼一时,以前这些工作似乎不出彩,但是在这个时候提出来,却可能更加吸引眼球。

包飞扬说道:“在海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规划当中,有几项重点工作,我一直没有能力去完成。比如交通问题,包括徐海铁路复线、徐海铁路延长线。徐海铁路向南延伸到新滩,贯穿整个临港工业区,可以将临港几个工业区都连接起来。而复线可以提升徐海铁路的运输能力,随着海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工业的发展,对徐海铁路的运输要求肯定会更高,现在的徐海铁路的运能将很快捉襟见肘。”

“除了铁路,运盐河的疏浚、临海公路的拓宽,以及徐海乃至凤徐海高速项目,对拓宽海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空间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冼超闻点了点头,也开始明白包飞扬的意图:虽然没有着重谈经济建设和招商引资。但无论是交通建设,还是城建工作、教育配套,对海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都有重大意义,有很多牌可以打。很多工作可以做。

徐海铁路延长线、临海公路拓宽等项目还算是比较容易,但是徐海铁路复线工程、徐海高速公路项目都是大项目,不要说都拿下来,只要能够拿下一个项目,冼超闻觉得自己就不用担心自己的位置了。

另外城建和教育的牌同样不少,海东旅游与临海新城区的建设计划、海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山街区建设等项目的建设规模甚至要超过海州老城区。构成了海州新城的建设蓝图,同样可以大作文章。

教育方面,除了基础教育要为工业区增长的人口提供基础教育,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为工业项目提供所需要的人才。海州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水平在省内并没有什么优势,如何对海州的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并通过引进外部力量弥补不足,以培养海州经济发展所需的技术工人、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这同样是一个很大的工程。

“海州要有自己的大学,也可以邀请凤湖、徐城的大学来办分校,尽可能提升高等教育水平,或许我们可以在海东搞一个大学城。”冼超闻的思路豁然开朗,他发现放开经济建设,但是又围绕经济建设这个核心,还是有很多文章可以作,甚至能够更加引入注目。

“搞一个大学城,还可以搞一个职业教育基地,完全匹配地方产业发展的需求发展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冼超闻颇为兴奋地说道。

包飞扬点了点头,冼超闻看起来已经拥有一套自己的想法,而这些想法对海州的未来也确实非常重要,他相信只要冼超闻能够将这些想法表达出来,就一定能够得到省里领导的关注和重视。

实际上包飞扬自己对这一次的工作调动也感到很意外、很仓促,他其实也希望继续在海州工作一段时间,至少要等海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稳定下来再走,他最担心的也是自己离开以后,海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某些人争权夺利的牺牲品,所以在不得不离开的情况下,他也需要做一些安排。(未完待续。)(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