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一路青云 > 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两种干部

一路青云 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两种干部

作者:夏言冰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3-30 17:54:17 来源:笔趣阁

为了响应中央领导发出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号召,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海州市长邱成德安排市政府办筹办了一个现场会,会议地点就定在海州市经济发展程度仅次于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海东区,内容是海州市各区县如何才能更好的利用自身的优势发展经济。这不仅是为了诠释“发展才是硬道理”的道理,还要进一步讨论怎么样才能够发展、用什么办法发展等深层次的问题。

这个会议本来是邱成德要亲自参加的,但是在开会的前一天下午,邱成德接到省政府一个紧急通知,省长洪锡铭要召开一个紧急会议,要求全省各地市政府一把手务必出席。碰巧其他副市长也都抽不开身,邱成德最后只好委托刚刚出任市长助理不久的包飞扬代表他出席这个会议。

包飞扬当然知道,其他副市长忙是比较忙,但是绝非他们所说的抽不开身,连代替邱成德参加这次会议的时间都没有。实际原因是因为这次会议要求海州市下面各区县政府一把手参加,凤山管理区管委会一把手徐国栋肯定会到会。由于徐国栋前两天刚到市政府闹过一场,这些副市长们怕徐国栋在这次经济会议上再闹起来,他们压不住场,所以才找各种理由推脱掉代表邱成德参加这次会议,最后只有包飞扬这个分管民政工作的市长助理来接下这个担子。包飞扬相信这一点邱成德本人也明白,但是他最后还是把这个会议委托给自己来主持,其中的含义就很耐人思量了。

对于徐国栋,包飞扬没有担任市长助理之前,和徐国栋也接触过几次。平心而论,包飞扬对徐国栋印象一般。因为这位凤山管理区的一把手每次见到包飞扬,不外乎就是开口向包飞扬寻求帮助。他先是向包飞扬回忆一下以前老凤山市究竟是如何如何辉煌,然后就开始抱怨现在凤山管理区是如何落魄,人民生活如何艰苦,干部职工工作如何繁重。然后就摆出个一二三四。这一二三四都是困难,不是资金困难就是人员困难,还有因为凤山管理区缺乏行政区划指标所导致的先天性条件的困难等等。反正是一句话,现在的凤山管理区是弄不成事。除非是市领导或者包飞扬这样的能人给凤山管理区拉来几个项目。

说起来市里以前也不是没有照顾过凤山管理区。当初为了对老凤山市进行弥补,在徐国栋担任凤山管理区管委会一把手之后,时任海州市书记薛绍华还是出面协调,给凤山管理区贷了两千多万的款,可是后续的事情却让人哭笑不得。徐国栋却不知上什么项目好,就又来到市里求市领导帮他跑项目。当初包飞扬从冼超闻口中听到这件事情还真是哭笑不得,这样的人硬是靠着熬资历混上了凤山管理区正处级一把手,说明时下我们党选拔领导干部的机制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的。

如果仅仅是徐国栋能力有问题也就罢了,可是和徐国栋搭班子的凤山管理区管委会副手们也机会没有一个有能力的,如此一来,就把凤山管理区的问题重点突出了起来。包飞扬相信,这六七年来,凤山管理区经济江河日下,连最基本的国税地税人物都完不成。穷到干部职工的工资的开不下来,如果一切都推到凤山管理区没有行政“户口”上去,完全是在找替罪羊。一个有能力的一把手,或者一个有能力的领导班子,即使有这样那样的困难,这样能够很好的完成所承担的任务。

当然,这件事情包飞扬也不好说什么,毕竟把徐国栋推到凤山管理区管委会一把手的位置上,是老市委书记薛绍华在任的事情。不过包飞扬也知道,提徐国栋担任凤山管理区一把手。并不是薛绍华的主意,这件事情主要是分管党群的副书记刘小成的提议。作为海州本土派干部的领袖,刘小成一贯注重提拔海州本土出身的干部,而且凤山管理区当时只是视同“正处级”的一个管理区。相对来说显得不那么重要,加之徐国栋当时资历也到了,在这种情况下才被推上凤山管理区管委会一把手的。而刘小成作为海州市第三把手,对包飞扬工作也一向比较支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包飞扬不管是出于对老领导薛绍华的尊重。还是对刘小成对自己的支持投桃报李,都要不好对徐国栋这个人说什么。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徐国栋做事也懂得进退。

事实证明,徐国栋这个人确实不知道进退。

担任市长助理之后,包飞扬又和徐国栋见了两次面,这次徐国栋说话就更直接了,让包飞扬一定要把凤山管理区的行政“户口”给弄到手,否则徐国栋和整个凤山管理区领导班子就要集体撂挑子!包飞扬内心中本来还打算给凤山管理区弄一两个项目过去,一见徐国栋态度像吃了火药那般冲,顿时熄了这个念头,决定先晾晾徐国栋再说。说起来他徐国栋也是老资格的领导干部了,怎么会如此不顾大局不识大体呢?

不过包飞扬既然受了邱成德的委托,主持召开这个会议,心里早就做好了准备,如果徐国栋顾大局还好,如果还像以前那样不识大体不顾大局,那么包飞扬也就没有必要再对他徐国栋讲客气了。

现场会地点定在海东区的海州市迎宾馆。随着海东区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迎宾馆比当初包飞扬刚到海州来的时候建设的更豪华大气。但是包飞扬知道,海东区如此花大力气支持市迎宾馆的改造,其实不过是赔本赚吆喝,主要是把这个海州市迎宾馆当个海东区的门面。真正赚钱的,还是以马来西亚鼎峰集团为代表的外资港资企业在海东区海滨一带修建的一家四星级、四家四星级宾馆,这些宾馆客流量要远远超过海州市迎宾馆的客流。

包飞扬一踏进中央大厅,就有焕然一新地感觉,以往包飞扬到海东区和外商谈生意,一旦遇到天气情况不好不想赶回去临港经济开发区,多是下榻这里。

但外表再新,主体结构建成于七八年前的海州迎宾馆的硬件早已“人老珠黄”,哪里赶得上如今外资港资企业一涌而起的黄金海岸酒店业的时髦。这也不奇怪,谁不知道,如今官办的宾馆酒店,特别是挂着市政府宾馆、县政府酒店地正统牌子,由正规军经营的宾馆酒店,在全国范围都是一个摸样,可谓百分之百的赔钱赚吆喝。

和活力蓬勃的民营酒店模式相比,倘若这类体制模式的宾馆酒店能赚到钱,那才叫出了鬼呢!

因为这种政府办酒店宾馆早已沦为公款吃喝玩耍、关系消费买单、年终统一结算付款的大本营。实际上,真正能在年终来照面结算的是寥寥无几的。多是酒店的人像孙子样跟着人家屁股后要账,还不敢大声说话。还要看人家的脸色。至于有那权威人物的消费,连敢提欠账地事都不敢的。如此弄法,此类产业均已负债累累,积重难返,苦不堪言,其中不乏资不抵债的。尽管从理论上讲,这类酒店也是债权人,他们有权要求债务人偿还欠账。但是,这种账只是镜中的烧饼,大多变成死账、呆账,变成永生永世也弄不回来的账。也正因为如此,上级政府也注意到这种问题。所以才要求这类产业改制,否则死路一条。

据包飞扬所了解,截止到目前为止,海州市辖区尚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此类产业还没找到买主,依然躺在政府怀里不死不活地苟延残喘。只不过相比起其他政府宾馆酒店产业,海州市迎宾馆修建在一个拥有黄金海岸的海东区,在包飞扬的穿针引线之下,海东区旅游消费市场呈现出一个爆炸性发展,连带着海州市迎宾馆这样政府办酒店也跟着沾到不少便宜,收支相抵之后,只是略微亏损一些,以海东区目前的财政状况,完全能够补贴的起。

环视中央大厅,包飞扬感触颇多。包飞扬不由得想起前两天海东区区长陈华东跟他所说的那个大胆的想法,就是由海东区出面联系买家,把海州市迎宾馆整体打包出售。不管是出售给外资企业还是出售给私营企业,陈东华相信海州市迎宾馆肯定能够大放异彩,获得新生。陈东华之所以敢提这个建议,主动是海东区在海州市迎宾馆里站了七成的股权,另外三成才属于市政府的。

对于陈东华这种大胆的想法,包飞扬就非常支持。这说明陈东华这个区长是非常善于学习、善于观察且善于思考的领导。他能把大环境提供的优势与海东区的实况有机结合起来,并没有躺在这一年多来海东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功劳薄上睡大觉,而是还在想方设法的挖掘潜力,把沉淀在海州市迎宾馆资金变现,不仅能够使海东区甩掉财政补贴上的包袱,更能够利用海州市迎宾馆变现后的资金投入到海东区的国计民生的建设当中去。

和徐国栋这种只会等靠要闹的地区一把手相比,陈东华这样的地区领导显然更让包飞扬喜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