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一路青云 > 第1872章 浦江的目光

一路青云 第1872章 浦江的目光

作者:夏言冰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6:04 来源:笔趣阁

得到王虹锋的支持,陈雨城也是放心不少。

当然,王虹锋的支持并不意味着这个方案就能在省里通过,毕竟还要经过集体讨论和决策。

很快,陈雨城又从程化言那边得到了好消息,生长洪锡铭对这个方案也表达了原则上支持的态度。

有了王虹锋、洪锡铭的支持,这个方案通过的可能性大增,基本上不会再有什么大的问题,除非民间反对的声音特别强烈。

陈雨城也急于将这件事情定下来,免得出现意外,还在回通城的车上,他就给包飞扬打了一个电话,约好进行下一步的商谈。

越是在这种时候,陈雨城越不敢放松,就怕因为某个问题或者某个事情,导致原本的大好局面毁于一旦。

陈雨城这一次选择了提前拜访,他希望能够跟包飞扬先在私下里达成一些共识,这样可以让正式的谈判更加顺利。

“难道这一次没有人跳出来说,将几个海岛还给浦江市是出卖通城市、江北省的利益?”包飞扬笑着说道。

陈雨城苦笑着道:“有,市里开会的时候,有人就提出了大小阳山岛只能借,不能够让,相关的海域也不能够让,不过被程书记给堵了回去,陈书记说仅仅是借的话,浦江市恐怕不会改变在横沙堆人工岛建港口的计划,也就不会答应将北沙洲让给通城市,这一次双方是以地易地,否则的话浦江市是不可能答应的。”

包飞扬点了点头:“程书记我接触过,是个很有水平的领导。能够得到程书记的支持,这一次双方的合作应该有很大的可能达成。”

陈雨城道:“但是程书记也提出了一些要求,这些要求可能超出了汇浔区的范围。”

包飞扬沉吟了一下说道:“你先说说看!”

陈雨城提出来的一些要求,确实有不少超出了汇浔区的范围,譬如关于江行化工区的产业转移问题,因为涉及到江行区,包飞扬当然没有办法做出决定。

不过,这些要求都不算过份,主要是关于通城市与浦江市在产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合作。

包飞扬点了点头说道:“行,关于汇浔区的内容我们先谈,涉及到市里和其他区县的,我会向市里汇报,我觉得问题不大!”

包飞扬觉得这份合作协议能够达成的话,有点类似全面建设浦江市与通城市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城市希望通过接受浦江市的经济辐射和两地的经济合作,带动通城市的经济发展。而浦江市其实也需要一个紧密联系的、对浦江市产业结构形成互补的这样一个邻居。

作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尤其是经过改革开放这二十多年的发展,浦江经济已经到了再度升级的关口。春东新区的成立,春江高科技园区、银桥出口加工区、泾山化工区、天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些产业园区的发展,已经表明浦江市要向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一些污染严重、效益不高的企业,还有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开始逐步外移。

浦江的经济升级其实是一个主动加被动的过程,其主动在于浦江市着眼于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着眼于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的建设,有意识地控制和引导相关产业的发展。而被动则在于随着浦江经济的发展,浦江城市的扩大,一些工业企业逐渐被城市所包围,城市的发展造成地价的上涨,传统工业企业要进行技术升级,扩大生产已经没有空间,加上城市对环境的要求,都逼迫这些企业从原来的地方搬出来,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浦江地价和租金的上涨、人工成本的上涨、对环保更严格的要求……都要求企业不断升级,一些落后的技术就只能转移到别的地方,这就是被动的转移和腾笼换鸟。因为后发因素,还有主动进行产业升级,所以浦江已经开始摆脱过去那种只要是投资就大力欢迎的局面,开始对部分产业进行转移,有意识引导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投资进来。

在这个过程中,浦江市要进行产业转移,同时也要谋求产业链的合理布局,一些污染严重、不符合浦江市要求的产业需要转移,但同时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也是浦江所需要的,浦江也不能一搬了之,有的企业进行产业升级以后,部分被淘汰但依然被需要的产品生产就需要搬到周边地区,生产以后输送到浦江,形成新的产业链布局。

以前浦江市与苏城、宁城等地方就形成了这种产业链的互补格局,现在通城市想要加入到这个格局当中,浦江市自然也没有拒绝的必要。

不同的地方在于,过去苏城与浦江的融合是苏城主动,浦江市听之任之,而与通城市的合作,浦江需要进行更多扶持和引导,这也是通城市的希望和要求。

包飞扬连夜向市长杨成林进行了汇报,杨成林随后指示,让市政府秘书长成思南、市发展计划委主任姚月娥参加后续的会谈。对会谈的策略,杨成林也做出了指示,要求从长远的利益出发,推动浦江市与通城市的经济一体化,将其打造成为环浦江经济圈合作的典范。

相比苏城、宁城等地区,通城的经济发展要落后一些,但也正因为如此,浦江市与通城市竞争的领域少,能够合作的地方更多。

谈判进行得很顺利,双方很快就合作方案达成了一揽子协议,部分方案已经涉及到细节,但是在原则上已经基本谈妥,不过正式签订还要等两地政府批准,涉及到行政区划的调整,还要上报中央审批。

浦江市委,市委召开了扩大会议,除了市委领导,还有相关部门和区县官员参加会议。市发展计划委主任姚月娥就浦江市与通城市达成的合作协议的情况进行了汇报。

姚月娥汇报以后,市长杨成林首先开口说道:“这次与通城市谈成的这一系列协议,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区划上的调整,涉及到北沙洲,包括大小阳山岛在内的几个岛礁,以及部分海域。另外就是产业和交通建设合作……”

相比通城市将土地交换看得非常重,浦江市对北沙洲的归属并不是很关心,虽然北沙洲的面积达到了接近三十平方公里,放在浦江市这边也算是很大一块土地了。不过,浦江虽然说寸土寸金,但也要看在什么地方,浦江几个郊县的土地没怎么开发的地方还多得很,天江口类似没有开发的沙洲也不少,况且北沙洲自己跑到天江对岸,都跟通北市连成一片了,而且沙洲上水域面积比较大,开发价值并不高,所以大家并不是很在意。

倒是大小阳山岛让大家比较敏感,市里突然用北沙洲换回大小阳山岛,是不是意味着市里打算放弃横沙方案,转而在大小阳山岛建设离岛深水港?

浦港集团总经理侯荣华立刻感觉到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到自己身上。

杨成林也知道大家对大小阳山的关注,他接着说道:“北沙洲的情况,刚刚姚主任也介绍过了,大小阳山岛的情况,相信大家也有所了解。之前市里在研究深水港建设方案的时候,在大小阳山建设深水港是一个重要的备选方案,不过因为大小阳山岛属于通城市,很多问题比较难以协调,所以这个方案一直没有得到认可。”

杨成林说道:“现在市里已经启动高桥新港的建设,并且基本确立了高桥新港 横沙人工岛深水港的计划,不过横沙人工岛方案还要进一步深入、细化,最终是不是能够如期开工建设,暂时还不能说已经确定了,而在高桥新港与横沙人工岛深水港之间,是不是还需要先期建设一个深水港区,之前也有专家提出了疑问,总之就是不管横沙人工岛的方案能不能实行,建设周期如何,要不要启动大小阳山深水港的建设方案,市里能够多一种选择,多一个备选方案,对于浦江市建设国际航运中心,都是有好处的,所以如果能够促成北沙洲与大小阳山岛的交换,我认为是有好处的,大家有什么想法和建议,也都说一说?”

杨成林看了一眼唐兴邦书记,唐兴邦点了点头说道:“成林同志说得不错,要不要启动大小阳山岛的深水港计划,大小阳山岛的深水港方案与横沙岛方案哪个更好,这个不在今天要讨论的内容当中。浦江市本身就缺少深水岸线,有了大小洋山岛,多一个建设深水港的备选方案总是好的……”

唐兴邦和杨成林定下了基调,自然不会有人再去讨论在基本敲定横沙方案的情况下,到底有没有必要换来大小阳山岛,以及换到大小阳山岛以后,是不是应该直接启动大小阳山岛深水港计划,并放弃横沙人工岛方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