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一路青云 > 第1842章 新港的优势和缺点

一路青云 第1842章 新港的优势和缺点

作者:夏言冰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6:04 来源:笔趣阁

梁建武不由点了点头,新港的教育虽然发达,但人口基数决定了其各层次人才的数量。新经济或者说知识经济的根本就是人才,就像新港发展高等教育,要从世界上引进优秀的教授一样,新港要发展知识经济,实现经济转型,也需要不断吸引和涌现这方面的人才。

美国为什么能够全球新经济的领导者?这与美国强大的高等教育实力是分不开的,硅谷之所以能够成为硅谷,也是因为斯坦福、加大等高校的存在,但即便如此,美国这些高校和硅谷也吸引了大量的国际人才,没有这些国际人才,硅谷也不会有现在的兴盛场景。

就像新港国际化的高等教育一样,吸引国际留学生,不仅仅可以吸引最尖端的人才,而且这种交流碰撞,也能帮助本地学生成长,良好的交流竞争氛围,才可以不断迸发思维和创新的火花。

新港回归以后,面对产业空心化的趋势,新港一直在努力转型,除了继续做大做强金融服务业、物流和航运,新港也是希望在新经济领域获得大的发展,并提出了数码港的发展规划。不过,新港数码港还没有体现出硅谷那种声势,甚至没有出现内地的心浪、瘦狐这种体量的互联网企业,毕竟新港地方太小了,人口也有限,新港的新经济终究还是要依托内地,或者直接在国际市场闯出一条血路,这方面新港的人力资源优势又不是很明显。

梁建武觉得包飞扬提出来的这个教育枢纽的说法很有价值,一方面,如果新港真的可以成为东方波士顿,那么就有了成为东方硅谷的人才基础,教育枢纽港的计划对推动新港新经济战略是大有好处的。另外一方面,教育枢纽港本身可以吸引很多外国留学生,尤其是内地留学生,对内地来说,可以通过新港教育枢纽港计划培养更多国际化的人才,对新港来说,通过一些政策可以争取让这些留学生留在新港,就像美国人做的那样,用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来发展美国,新港也可以吸纳优秀人才来发展新港。而且就像内地希望通过高等教育产业化拉动消费一样,留学产业的发展本身对经济也是一种带动,这不仅仅是留学生本身的消费,还有因此可能带动的旅游、购物消费,都是符合新港未来发展的。

“教育枢纽港,飞扬你的这个提法非常好!”

梁建武笑着说道:“新港发展高等教育是有优势的,如果新港能够建成高等教育枢纽港,不但对新港的发展大有好处,对内地也是有好处的,这是一个多赢的发展战略。”

包飞扬点了点头,新城这时候还没有明确提出教育枢纽港的战略,他们目前只是提出了要建设东方波士顿,并没有多么引人注意。但就在这两三年,新城将东方波士顿的提法升级为教育枢纽港,并推出了环球学堂计划,通过与世界级名校合作,吸引名校到新城办分校的方法,吸引全世界优秀的人才到新城求学,并争取让他们留下来,参与新城的建设。新城后来能够在各方面压过新港,教育枢纽港的计划功不可没。

新港与新城在很多地方都很想象,针对新城的教育枢纽港计划,新港也提出了自己的枢纽港计划。相比新城,在吸引内地留学生方面,新港的优势更大,在吸引东南亚的学生方面,两者不相上下,而有着内地作为后盾,新港在吸引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留学生方面,其实也比新城的优势大,毕竟新港本身在政策、自由化、国际化方面都与新城不相上下,新城独立的时间要比新港回归的时间更长,新港的国际化、与欧美的联系一直都很紧密,相比新港,新城的优势并不多,再加上背靠世界上经济增速最快,也是最古老国度的内地,新港对国际学生的吸引力其实更大。

不过,与新城的教育枢纽港计划带动了新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不一样,新港虽然也实施了教育枢纽港计划,并且吸引了很多留学生,但新港的新经济却并没有什么起色。个中原因很多,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两国虽然都是自由港,但是在政府层面上,新港是自由放任型的,而新城是干预型的,新城的教育枢纽港计划有着明确的目标,那就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利用人才发展新城的经济,所以在教育枢纽港计划之外,新城有一系列的配套政策,为留住人才服务。

相比之下,新港虽然也将留学生吸引过来了,但是他们的目标并不明确,没有像新城那样,出台配套的产业政策和人才政策。

这是缘于新港和新城这两个地方一直以来的在政府角色方面的区别,新城拥有一个强力的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引导比较多,新城是一个威权制度国家,新城的国有经济非常强大,谈马锡就是新城特色国有经济的代表。而新港在殖民时期就奉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缺乏对地区发展的规划和引导。这个政策在过去造就了自由宽松的自由港和快速发展的新港经济,但是随着新港制造业的外迁,而政府缺乏有力的引导和规划,也造成了新港产业空洞化,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新港的表现就要比新城逊色很多。

目前的新港在经济总量上要比新城更加庞大,新港的GDP达到了1700多亿美金,新城只有900多亿美金,新港的GDP大约相当于新城的两倍,人均GDP大致相当,新港的人口也近乎新城的两倍,而新港在集装箱吞吐量上,也是多年位居世界第一,超过新城。

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新城和新港都在转型,新城凭借政府强有力的产业政策和引导,逐渐走出危机,步入新的发展通道,其中教育枢纽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功不可没,与新港在gdp方面的差距不断缩小,到2012年,新城终于超过新港,此后两地GDP不时交替领先,不过人均GDP方面,新城就开始有较大的领先。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的2009年,浦江市的GDP就超过了新城,也超过了新港,而就在新城超过新港的次年,也就是2013年,平京市的GDP也超过新城和新港。

暂且不说内地城市的快速发展,新城能够在gdp上快速追上新港,与其在港口吞吐量超过新港有关,也与新城通过教育枢纽港计划,吸引国际优秀人才,并实行宽松的人才引进政策有关,新城人口从只有新港的一半多一点,逐步增长到新港的百分之八十,人口差距的缩小,是新城能够在经济总量上赶超新港的重要原因之一。

新城的人才引进政策与教育枢纽港计划息息相关,通过教育枢纽港吸引的人才素质普遍比较高,这让新城在高端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拥有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也推高了新城的人均GDP,对新城顺利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比新城,新港在推进教育枢纽港的建设方面条件得天独厚,相比新城的高校,新港几所高校在实力和声望方面并不逊色,甚至还要更强。新港与新城一样,国际化程度非常高,社会福利完善,税收很低,但新港背靠内地,对华人学者的吸引力要比新城更强。虽然说新城也是一个华人国家,但新城毕竟是南洋华人建立的国家,在继承汉文化传统方面,新城不如新港、台湖,对众多世界一流的华人学者来说,两岸三地的汉文化氛围显然更有吸引力,而对欧美学者来说,同样国际化的环境,新港的汉文化氛围也能满足他们更多的追求。

而在吸引生源方面,不管是新港还是新城,其国际学生有很大一部分都来自内地,而不管是从地理位置、文化、环境和政治等角度,新港都要比新城更加优越。至于对其他国家留学生来说,新城也没有明显的优势,甚至对东南亚国家来说,背靠内地的新港也更有吸引力,毕竟随着内地经济的腾飞,东南亚各国与内地大交道的机会也非常多,新城的竞争对手不仅仅是新港,而是新港加内地的整体吸引力。

包飞扬说道:“教育枢纽港的建设不仅仅可以吸引留学生,更重要的是这些留学生可以成为新港发展新经济的动力,新港推进教育枢纽港的条件要比新城更加优越,但新城政府更有计划,他们可以集中资源,在政策、资源等方面大力推动教育枢纽港计划并吸引人才留在当地,新港要建设教育枢纽港,不仅仅要有一流的高校和吸引国际学生的计划,还要有宽松和积极的人才落户政策,以及相应的产业政策和产业计划,只有政府介入,有力推进,全盘规划,才能充分发挥教育枢纽港的作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