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没时间了快上车 > 第二十八章 大乱斗(四)

没时间了快上车 第二十八章 大乱斗(四)

作者:我爱叉姬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2:07:59 来源:笔趣阁

“什么?这种所谓的神功也太恶心了吧?”独孤策表示对于什么自含根根本接受不能。在他看来,这种东西也叫神功?

系统对无知的宿主进行了鄙视。

像自含根**这等神功也是一介凡人能搞明白的?他也就知道个自含根,说衔尾蛇就不知道怎么回事了。这门神功听起来似乎有点问题,但是从各个方面——不只是一个世界——搜集到的一鳞半爪、只言片语都证明了这门神功的存在。事实上,在诸如西行杀道、隋唐英雄传这样的完全受控世界,也曾出现过知道一些神功相关讯息的外来者。

非但如此,根据搜集到的情报,它们对于神功的真实性和威能都有相关推测。

蛇之尾包含着生殖孔。当能不断脱皮再生的神话蛇类开始衔尾,这代表将上天赐予的那股用来创造新生命的原始生命力收归己身,姹女婴儿,自家阴阳自交媲。蛇身一太极,这象征着自身的圆满无漏的内在宇宙与自我再生的无限生命力于此成型。这是达至永生的无上境界。只要一自含根练功,就能直接跨入武道练气……炼精化气境界!神功有自我循环再生之能,不但能炼气三级跳,跨过小周天,大周天,天地玄桥。直入先天胎息。还能断肢再生,褪去腐皮死肌,回归婴儿肤质。更能内脏再生,卖肾长肾。

蛇咬尾,代表无始无终的-圆满,自给自足,不假外求,真气庞大如无边无际圆润无暇,可以跨境界杀人,潜力无限。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这门神功的特点就是死去的可以复活,丢失的可以再来,真空的废热可以点燃新的恒星,热寂宇宙可以新生,甚至遥远的过去也可以重来。圆环之理,此间寄宿着逆熵之力。修炼此神功者,真气永不消逝,做第二永动机状。此乃无限之力!

而且,这门神功也此神功有两人双修的变体,号称无尽双蛇,虽然无法真气无穷但可以使双方内功互相促进如同太极一般生化万物产生任意性质的内力。有两位大能仗之创世,号秩序双蛇。可惜他们后来分了。

对相关信息进行深入分析之后,他们确信这门神功威力无穷,潜力无限,直指最高境界、无上位格。

从科学的角度分析,这是因为代表自含根的衔尾蛇早已不是一条实际的蛇,而是一条概念的蛇。一条概念的蛇可以无限伸长缩短,可以无限变粗或者变细。这条蛇没有厚度,但是长度有限。

由于长度有限,所以整个环状结构会不断缩小,而没有厚度保证了它能够不断的吞食自己。

终于有一个时刻,这条蛇发现自己的吃到了自己的头,在超维度的拓扑结构下,它的嘴巴将整个身体包括嘴巴本身吞噬掉了,于是这条蛇从视界中消失了。它被自己完全吃掉了。

这是一种宇宙坍缩的模型,最后宇宙会消失于一个奇点。

这就是创生之环的奥义——达到真正的“空”,绝对的“无”。

宇宙的产生就是上述过程的逆向工程——一个从既是嘴又是尾巴中生长出的身体,尾巴的端点相当于奇点。

这是另一种宇宙膨胀的模型,不断吞噬过去又向未来膨胀。

——以上可以叫作弱条件下的衔尾蛇。

这儿有一条没有厚度而又无限长的蛇。

这才是世界蛇的本体——它既吞食自己,而自己又从它口中生长;它的消化道紧贴它的外皮;它的食物就是它自己,而吸收食物的养分又供养自身而生长。

那么它的形态永远在运动却又永远维持原状,永远是正在吞噬自我的-圆环。这是一种封闭的宇宙结构,当你切开这个圆环,你会发现它有无数层,这就是平行宇宙。这种结构不存在一个开始,也没有结束,没有边界,没有内外。

这样的结构是一种部分浸润在更高维度的东西,因此才会让人感到困惑,因为普通人类不能理解更高的维度。

——以上可以叫做强条件下的衔尾蛇。

只不过,这些东西系统根本不打算和独孤策讲清楚。虽然系统是用来强化宿主的,不过,尽管宿主可以把智力通过加点和道具堆得很高,但他们的智商并不会发生显著改变。系统的在几乎所有的时间里,工作任务里总是有一项,让对方的智商降低到和宿主同一水平线或者再低一层的位置,然后宿主好可以利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击败所有对手。

对于这样的宿主,他需要的不是知识,而是……

“叮咚!特殊任务任务已触发。”

“任务介绍:自含根**,又名衔尾蛇神功,是一种天下无双的绝世神功。现在,这样一门神功居然有迹可循……寻找到神功的残篇,可以得到三十万奖励点。得到完整的自含根**,奖励五百万奖励点。”

“五百万奖励点?”独孤策瞬间陷入了幸福的烦恼中。好在他旋即醒悟过来,这奖励点他还不知道要如何拿到手,而他目前连后宫团都保不住……

在这方面,系统也不能提出任何建设性的意见。

独孤策试图做点什么,但是在绝对的武力劣势面前,他什么也做不了。在打不过的情况下,他能依靠的只有口舌之利。可惜他的说服、唬骗、恐吓、交涉等等技能点的并不高,通常他也不需要这么高的技能——有光环,这些完全不会也没关系。奈何他这一次遇到的是个不吃光环的男人。

于是,当不耐烦的赵昆放话“某家已经给你一条生路,因果了解,现在你自己不走,非要找死,就怪不得某家了!”之后,独孤策只能灰溜溜的离开。而且是被赵昆礼送出扬州,不但被冰封的那几位没能带走,那些仍在坚持反抗的乱兵、叛将、独孤家的高手,都被赵昆一一拿下……

他唯一的手段,就是开启了前往江都之前,为以防万一,给每个人准备好的存在感薄弱道符。理论上来讲,这个道符可以让人忽视使用者的存在,不过这法术面对宇文化及这种堪称bug的男人有多少效果就不知道了。

————————————

杨广被杀,独孤策逃走,留下了一个烂摊子。

别的不说,光皇帝在这个时候死亡就是个大事情。杨广活着的时候,虽然龟缩江都,让两个皇孙留守东西京,也只能说是天下大乱,隋朝的统治摇摇欲坠,隋失其鹿。可他一死,即刻就是天下土崩的局面。

相比之下,江都大战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建筑损毁,虽然也十分严重,却只能算小问题。乱世人命如草芥,为了镇压叛乱,己方势力伤亡大几千人难道还算事儿吗?何况死的人里有很多不会一心一意跟着宇文家走的。

于是,大战之后,赵昆除了要命人戒严并封锁扬州城,同时为杨广发丧、救治伤员、开展类似灾后重建工作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立一个新皇帝,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君。

杨广共有四子,元德太子杨昭早亡。杨昭的儿子杨倓、杨侑、杨侗等人倒是尚在。

杨侑、杨侗两人自幼聪明,杨侑气度非凡,先封陈王后改代王,杨广征辽东时,就是以他留守长安,后来又领太原太守一职,镇守京师。而杨侗为越王,也一直留守东都。

至于杨倓,他身为皇长孙,受封燕王,最受宠爱,一直随侍在侧。

除此之外,第三子杨铭实际上是夭折了,因此,此番巡行江都,随驾的大隋宗室中只有赵王杨杲、齐王杨暕。赵王杨杲因为颇受宠爱,平日里随侍在侧。齐王杨暕虽然被杨广厌恶的厉害,不但被监视居住,平日也得随侍在侧。

而令人啧啧称奇的是,独孤策前往击杀杨广,梁公萧钜、千牛宇文皛、武贲郎将司马德戡、虎贲郎将元礼、直阁裴虔通等在殿内诸人先后被波及而死,杨广身边的朱贵妃等人也未逃过一死(虽然某人一开始存着收归后宫的心思,避开几位嫔妃),倒是杨倓、杨杲、杨暕三人都没有死亡,连受伤都没有,颇为幸运。

那么,对于彻底掌控了扬州城内局面的赵昆而言,立哪一个为皇帝呢?

三个人里面,年纪最小、最好控制的,就是赵王杨杲。他生于大业二年,大业九年便被封为赵王,聪敏,美容仪,平日比较受宠。

不过,他的大侄子燕王杨倓,才是杨广着意培养的继承人。杨倓因聪明英俊,最受偏爱,常被杨广置于身边。而且封王的几个皇子皇孙中,他是真正开府开的最早的。

像是代王越王,虽然留守两京,但是身边有大批杨广留下的臣子,实际上没有自己的势力。赵王杨杲还有齐王杨暕,这时候也就是个空头王爷。唯有燕王,虽然没有职守,但是他的燕王府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小东宫,有各种属官臣僚的那种。或者这么说,燕王杨倓和皇太孙的位置只差一个名分而已。

相比之下,齐王杨暕基本上可以被排除出候选人的范围了。一个是年纪太大,如今已经三十三岁了。另外就是他虽然长得浓眉大眼,曾经因为外表而颇受宠爱,可是风评实在不好,杨广活着的时候就十分厌恶他。

这位齐王行事非常骄纵,亲近小人,做事不合法规——这也就罢了,对一个亲王来说,这只是过。而如果他不打算争继承人的位置,这就是可有可无的小过。

真正的问题在于,他曾将乐平公主杨丽华欲献给隋炀帝的柳氏女子纳入府中,跟自己的老爹抢女人。

这也就罢了,后来,杨暕之妃韦氏早亡,杨暕乃与韦妃的姐姐私通,生下一女,外人都不知。偏偏杨暕暗中在府内设宴饮酒,并招看相之人让他遍视后庭,看相之人指着元氏妇说她将为皇后。当时隋炀帝未立太子,杨暕认为自己按次序当立。又因其兄杨昭有三子,心中常常不安,暗中行使厌胜之术,最后事情还败露了……

杨广大怒,赐死那个女人,又常令人监视杨暕府中事宜。巡幸江都的时候,杨广又恐杨暕发动政变,所给随从皆老弱之人,还经常把他带在身边时时监管。

——————————

“诸位都是我宇文阀的重要成员,不妨各抒己见,看看哪一位当九五之尊比较合适?”

傍晚时分,百官再次去先帝灵堂前叩拜哭灵之后,肩负守灵重任的宇文太师干脆在偏殿召集了党羽,议论皇帝的人选。

“大哥,”说话的是向来狂悖的宇文智及,“您还真打算立个皇帝啊?”

“怎么,你想当?”赵昆瞪了他一眼,吓得他讪讪的闭嘴。

“大哥,若说正统,先帝提前留下的遗诏可是让燕王杨倓继位。而且燕王开府多年,府上有不少江南士族、山东士族的佐官,朝廷内支持他的呼声还是很高,再加上萧皇后的支持,实在是……”说话的是宇文士及。

“驸马此言差矣,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要拥立赵王,本阀势力一向偏向军中,借这个机会正好大范围插手朝堂,让孤立无援赵王只能倚重我们。”

“不对,我觉得我们还是要拉拢一些士族,不然——”

“你以为我们拥立燕王,那些本来就是燕王府属官的家伙会投入我们麾下?”

……

听着下面吵吵闹闹,赵昆皱了皱眉头,咳嗽一声,顿时大殿内鸦雀无声。

“承基吾儿,你说为父应该支持谁做皇帝?”

方明挠了挠头,硬着头皮答道,“全凭父亲乾纲独断,孩儿不敢置喙。”

“让你说你就说,怕什么?”

“孩儿还是觉得,既然我们趁着独孤阀作乱的机会掌控了扬州的军兵,父亲还是一步到位的比较好。如今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父亲武功虽高,到底声望不足,不如快刀斩乱麻。天子,兵强马壮者自为之尔……”(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