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无限魔化 > 做公益有创意 可以不看

无限魔化 做公益有创意 可以不看

作者:勇猛的鱼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3-04-20 16:13:23 来源:笔趣阁

首先申明,以下内容为转贴来的

1:做对一道题给非洲十粒米

美国一个名为“免费大米”的慈善网站,提供英语猜词游戏,网民每猜对一个生词的意思,网站就会捐出10粒大米给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这个既可改善英语水平,又可帮助全球饥民的网站,目前取得了空前成功,游戏推出仅一个月,就筹得10亿多粒即300吨的大米,每天能让5万人吃饱。

是由美国网上筹款活动先驱布尔(JohnBreen)创办的,目的是通过向联合国捐大米,救助全球饥民。该网站购买大米的资金主要来自广告收入。现时,加盟的广告商包括美国运通、苹果公司、日本东芝等企业。

你只需登入“免费大米”网站每次从4个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生字词义即可,每答中一题,页面右边的盘子里就多出10粒米。网站会根据玩家对字词的认识程度调节深浅,最高为50级,最低为1级。

WFP执行总干事希兰说:“每一粒大米对解决饥饿问题都至关重要。”他说,全球因饥荒而死亡的人数比死于艾滋病、肺痨、疟疾的总和还多。“虽然10粒大米并不算什么,但却有聚沙成塔的意义。”该网站10月7日建立当天,虽只募捐到830粒大米,但其后经YouTube等网站宣传,登录人数屡创新高,12月8日单日筹得2.9亿粒大米。

类似的网站还有只要网友点击鼠标,观看广告,就能给慈善团体募集资金,虽然每次点击所能捐赠的钱很少,但是聚少成多,数额也相当可观。在该网页上还提供不同的资助项目供网民选择,比如“消除贫困捐赠”、“环境保护捐赠”等,每点击一下,网页就会感谢你“又为南美热带雨林的保护尽了一份力”,或者为“伦敦街头的无家可归者送去了一些面包和衣物”。

2:手机积分、带薪假期都能变“善款”

国内的公益事业形式也在不断推陈出新,比如近期中国移动推出的捐赠手机积分的“全球通积分公益行动”,全球通用户捐赠的积分,将“兑换”成善款帮助中西部中小学校恢复体育设施。

在今年夏季的洪灾中,四川、重庆两地许多中小学校的校舍、设施损毁严重,数以万计的孩子没有了体育活动的场所和器材。而2007年10月8日至12月31日,所有拥有“可兑换积分”的全球通客户,只要将自己想要捐助的积分数额发送到10086,就可以为川渝两地的学校进行体育设施的更新、维护和补充,为孩子们打造他们的“奥运场地”。全球通客户每捐赠100万积分,就会有一所学校的孩子受益。

不仅手机积分可以“兑换”成善款,在美国,带薪假期也可“兑换”。美国国家国税局曾于2005年宣布一项新的慈善项目,为卡特里娜飓风受害者募捐:谁的带薪假期或者病假没有休完,都可以拿出来兑换成“善款”,具体“汇率”将按照此人的薪水来定。国税局允许纳税人在填报纳税单时,扣除捐赠的数额。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2001年“9·11”恐怖袭击后,大批的人将自己的假期兑换成美元“捐赠”出来,因为他们知道反正自己一年到头也没时间去度假,不如捐出来做善事。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家医疗机构还允许员工捐赠更小段的时间,比如一个小时。

3:慈善机构开“旧货店”

玛丽·居里癌症基金会在英国有180多家商店,这些商店并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本着慈善的目的,里面卖的衣服、家具也都是好心人无偿捐献的。

别以为慈善商店都是陈腐、老派,散发着一股霉味的旧货店,别以为这里卖的除了裂口的瓷器就是开了线的大号衣服。现在,许多慈善商店摇身一变,成了复古、怀旧的象征,成了弄潮儿寻觅经典和个性服饰的好去处。据该基金会介绍,目前英国的100多家店,每天出售的衣服多达8000件,每年收到的可重新利用的物品能装满12万个大垃圾袋!

现在,二手店吸引的顾客也从逛不起百货商店的穷人,变成越来越不愿逛百货商店的中产阶级。在英国,这甚至引领了2007年的一场抢眼的服装潮流:穿旧货!

大名鼎鼎的英国女演员海伦·米伦就表示过,自己喜欢在到外地拍外景时去慈善商店买衣服。去年年底,辣妹维多利亚在诺丁山的乐施会商店买了一套鸡尾酒裙。立刻,乐施会在年轻人的眼中也变得时髦起来。据说,辣妹到访后的那个星期,这个商店的营业额直线上升。

海伦和苏茜是来自英国的姐妹俩,她们是典型的中产阶级:一幢房子、两个孩子、两部汽车。姐妹两人一个住在伦敦新兴的金融区,一个住在英国的后花园肯特郡,她们经常相约去对方镇上的慈善商店“淘宝”。

海伦和苏茜回忆说,上中学的时候,镇子上的乐施会是所有女孩子不惜一切代价都要躲开的地方,让同学看到自己从旧货店出来,无异于“社交自杀”!

但是海伦说,现在,和一群女伴坐在一起喝咖啡,花1英镑从二手店的处理品大筐中买到一条漂亮的开司米围巾,引来的不是同情,而是艳羡和称赞。

海伦的邻居卡露和丈夫两人都是医生。卡露说,年轻时也曾疯狂地购物、疯狂地丢弃几乎全新的旧衣物,但现在这种做法让她觉得越来越“不安”。因为,她购物最大的“动机”是改善心情。如果花了钱、费了心,扔东西时还要小心翼翼生怕邻里议论,有什么意思?

穿旧货,就仿佛戴上了一枚勋章,标志着你为慈善组织作了贡献,显示着你对血汗工厂剥削穷苦女工做法之不屑,代表着你拥有道德购物、绿色时尚的前卫意识。

在英国,穿件旧衣服已然被提升到了以善待别人、保护地球为己任的理论高度。难怪有越来越多的人乐此不疲。慈善商店既起到帮助弱势群体的目的,又能节约资源,可谓一箭双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