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草根石布衣 > 书评5、读者老子的扁担藤随笔书评

草根石布衣 书评5、读者老子的扁担藤随笔书评

作者:中秋月明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1 01:52:19 来源:笔趣阁

作为作者,我得说有这样的读者是幸事,不亚于刚喝的小酒般舒畅

~~~~~~~

诸位书友好

本来说是周末更,但周末有事。拖到今日,是食言而肥了。量了下体重果然又胖了三斤。当知古人诚不欺我。

这个之所以单独开贴写短篇就是一些小的随笔。

浮世绘那篇连载,从标题就能看得出。写的是众生相,主要是分析人物。下文和那个主题不统一,就单独发了。

前些日子看一直在讨论女主的这个问题。不少人都表示,文笔很好啊,但为什么是后宫啊这样的问题。

在此说一些我的臆测,若有不对,请方家斧正。

那么为什么要写那么多女性角色要开后宫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明白本书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文字是意识的载体,不明白书的主旨,是没有办法进行分析的。

《草根石布衣》这本书,本质上是一本世情小说。什么是世情小说呢?就是讲述世事变迁,人情世故的。这种题材的在明清很是盛行。代表作肯定都听过。《红楼梦》《金瓶梅》这样的。而今人也不乏同思路的文学作品,同样是以反映社会现实为主。相比于古人的多写士族生活而言,今人的则更多的深入市井之中。从民国开始至今,也有很多耳熟能详的作品。老舍先生,鲁迅先生的作品都是这种类型。改革开放之后又有诸如什么伤痕文学啊什么的,也是一脉相承。

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作者要让主角从最底层开始走起。先是劳力者,再一步步往上,直到现在勉强算是上流社会。只有各个阶层都接触到了,才能全方位的描写百样人生。

那么为了描写各种环境,阶层的人群,必然会以一个人物为代表去描绘。这个代表人物也必然会和主角有大量的交流,占据大量的篇幅。既然如此,那么这种代表人物就非女性不可了。主角在书中担任的是教育者的地位,而代表人物则是受教者的姿态。主动和被动的关系间如果都是男性就会有很奇诡的感觉不妨设想一下把耿海燕,赵倩,洪巧云,还有纪如棠都替换成男性角色的场景,想来就更没有什么人气了。

再者

小说故事的发展来自于矛盾,来自于对立,冲突。自初中语文老师就在强调“文似看山不喜平”。讨厌多女主的一部分是出于对合理性的质疑,也有一部分,其实就是觉得不爽罢了。

因为男性角色,尤其是反面男性角色的缺失,自然代表着冲突的减少。随之而来的就是慢热,不爽这样的直观感受。

记得有作者说过写白文,必须三章一个冲突,七章一个小**,二十章内要有大**引起变化。只有这样的组合拳,才能吸引读者。

而本书并没有延续这种成功经验。这种方式固然可以带来商业上的成功,但对于读者来说并不会得到什么真实的益处。顶多随着主角发泄一下情绪而已。随之而来的是无尽的空虚。生活还是一筹莫展。和遇烦心事然后酗酒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这种看似写文,实则发泄情绪的行文方法不过是勾动读者七情而已。对于人物的刻画,完全没有帮助。因为地图换的太快,大量的篇幅都用在了对抗上,又哪有精力兼顾对于人物的描写,尤其是对人物心路历程,思维改变的描写?

综上所述。女性角色的泛滥,是为了缓和冲突,减缓故事发展以达到有足够篇幅去充实角色的作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