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科技巨头 > 【第510章:视察】

科技巨头 【第510章:视察】

作者:石慌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2:03:23 来源:笔趣阁

刘宇梁是来自国家宇航中心的实干型人才,在国航局的重要岗位上任职十多年,不但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而且技术功底也很扎实。任鸿成立与国航局联合成立“中国矩阵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时候就把这人给“挖来”,由其执掌矩阵科技的子公司“中国矩阵”,同时还担任公司空间技术部门总监一职。

要能力有能力,要资历有资历,并且浑身充满了干劲。这样的人才正是任鸿心目中理想的掌门人,加上“中国矩阵”由矩阵科技与国航局联合成立的一家公司,也正是因为如此,国航局方面才对任鸿挖走这么一个优秀人才当作没看到。

时隔至今,今天位于南旺区的矩阵科技公司总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实际上,矩阵科技总部每过一个月都会焕然一新,除却最开始只有五栋集群大厦孤零零的坐落在一片荒凉的南桥镇的大地上。

今天以围绕五栋集群大厦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建筑越来越多,新兴的建筑物或是实验室、或是研发中心,以每两个月就会产生一栋建筑的平均规模在递增,总部的变化也是映衬着这家公司的变化。

如今,这片集群建筑园区被全世界誉为“中国的硅谷”,更是被英国评选成为现代第八大奇迹,之所以被评为第八大奇迹,是因为无数影响全世界的科学技术和新兴科技从这里诞生,更是重要的是,这是一家科技公司的总部,只是一家公司,这里的创造力却比硅谷有过之而无不及,体量或许比不上硅谷,但影响力却是硅谷所不及的,这就是奇迹。

毫无疑问,这里是国内乃至国外无数年轻求职者和科技工程师心目中最向往的圣地,这是无关国籍的。只要能够拿到矩阵科技员工的身份卡,不仅仅意味着难以想象的财富,更是科技工程师们实现梦想的摇篮之地,在矩阵科技绝对不会有申请不到研究经费的情况,地球人都知道这家公司最不缺的就是钱。

无数人挤破头了也想要成为矩阵科技的员工,然而录取比例即便是国家公务员的录取比都要望城莫及,能够获得来自矩阵科技人事部的录取通知,简直比拿到麻省理工学院的录取通知书都要难,如今能够获得矩阵科技青睐的无不是真正的精英。

全世界只有一家公司勉强能够与矩阵科技媲美,那就是alphabet公司,这两家公司都有一个被世人津津乐道的人才培育计划,即“x实验室”,不但名字相同,而且目的也是具有惊人相似性。alphabet公司的企业文化有经典的“20%时间”,让内部的员工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矩阵科技同样全方位开放“x”大厦下层欢迎内部所有的员工在这里专研与工作完全不搭边只需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说不定哪个员工自己在鼓捣的一个兴趣爱好就是下一个改变世界的产物。

两个x实验室都被世界誉为最优秀的科技孵化所。。

矩阵科技xlous与alphabet伞形公司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他们都经历过公司的重组事项,而且双方还有另一个特点,任鸿相对于拉里.佩奇和高月相对于谢尔盖.布林,一个负责技术和产品,一个负责公司的运营等。

为此,有一段时间,中国的网友与美国的网友在互联网上针对两家世界顶尖科技公司的这方面话题争论的不可开交,口水仗打的不亦乐乎。

会议结束半个小时后,刘宇梁坐上任鸿的座驾两人一起前往园区北部的空间发射基地,又行驶了半个小时的路程才抵达目的地,空间基地距离核心园区20公里开外的偏僻区域,设立这么远是为了避免未来进行发射任务时产生的噪音搏击核心园区,即便这么远距离依旧无法完全减噪,但也在接受范围了。

任鸿的黑色专属座驾来到北面的公司基地,驶入内部。

子公司空间基地的入口处,一座由大理石料铸造而成的标牌最为醒目,上面醒目地刻录着一行横向正楷文字:“中国矩阵太空探索技术公司(cmsx)”,汉字下方附属了公司的英文全名称“chinese—matrix—spacex”

“任总,我心中一直有个无关痛痒的问题非常好奇。”汽车刚刚驶入基地中心,车内的刘宇梁便开口问道。

“什么问题?”任鸿说道。

刘宇梁想了片刻,便问道:“当年你选择矩阵科技的总部坐落在南桥镇,是不是在那个时候就已经规划好了太空计划?”

任鸿听到这样的问题,并没有正面回答他,笑道:“到底还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如果我能早点知道紫源晶这种高储能的晶体矿石,我还真不想把公司总部设立在一座岛屿上,你知道的,单单是为了抵抗频繁的台风就要投入不少。”

显然,南桥镇靠近地球赤道,对于火箭发射和太空活动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能够有效的利用火箭燃料和更多的空间,减少发射成本等等。

但是有了“紫源晶”这种晶体矿石,这方面的顾虑几乎可以忽略了。

任鸿这番话等于是间接承认了,刘宇梁心中仍旧不得不感慨,亦是非常震撼,矩阵科技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绝非偶然,那个时候任鸿就已经开始布局规划,那个时候的矩阵科技在外人看来不过仅仅是一家互联网企业,仅此而已,换做另一个掌舵者恐怕连想都不敢想吧。

这种魄力与自信,的确是常人所不及的。

随着汽车停下,任鸿笑道:“走吧,看看这几年近2000个亿(人民币)烧出了什么来?”

任鸿打开车门自行下车,并顺手戴上一副上平式的墨镜用以阻挡刺眼的午时阳光,站在车旁环视了一周,目光落在了空间基地中一栋醒目的半“u”形建筑身上。

刘宇梁刚刚来到他身边,任鸿便道:“先去去发射塔看看!”

“目前发射塔的工程进度怎么样了?”任鸿边走边问道。

“一周前就已经完成封顶工作,我们的工程师和相关技术人员正在反复效验数据,确认安全后即刻进行发射任务,按照计划,十天后会有一次发射试验。”刘宇梁很快的回应道。

两人边走边聊,一旁的丁洋尾随在后,几乎形影不离。

不一会儿,任鸿来到了发射塔的控制中心,一座占地1200平方米的三层建筑。此刻,任鸿与刘宇梁在内的六七个人位于楼顶,其中一位主导发射塔设计与建造的负责人站在任鸿身边面向发射塔舞弄着肢体语言不停的介绍,而任鸿大多数都是点头和提问。

前方,发射塔以异常雄伟的姿态屹立在总部北侧,这个人造建筑高达230米,是矩阵科技总部园区中仅次于五栋集群大厦,排名第六高的大型建筑。

这座发射塔与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发射基地中的发射塔有着天差地别,它呈现出来的是一个“u”字形状从中间平分割的一半,其曲线部位有着一列醒目的弹射轨道。并且这条轨道延长至地面上的一条跑道上。

这样的发射塔根本就不是火箭发射基地,尤其是曲面上的弹射轨道更像是用于飞机起飞的。

“建筑体能够承受多大强度的台风?”任鸿在对方停下介绍后,又问道。

“发射塔的抗台风强度比xlous超高集群建筑只强不弱,所有的基础设施都是采用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材料打造而成,理论上完全可以承受风速高达90米/秒的超级强风,相当于能够承受17至18级超强台风的冲击。空间基地位于南海,这是台风频繁地带,不过这样的超强台风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罕见的,几十上百年都难得一见,至多只会面临9至13级左右的台风。”

任鸿不置可否的点点头,毕竟单单是这座发射塔的建造就耗资270亿人民币的天价费用,可以说是一栋集科技精华于一身的建筑物,用钱叠起来的。毕竟这是发射塔,未来打造“天宫环轨星港”时,发射任务会异常的频繁,所有往太空运输的物资都要进过这个发射塔,尤其是这种尖端科技,能力范围内再怎么要求苛刻都不会错。

任鸿是个大金主,对于钱不会吝啬,相反他更加注重工程质量。

那位技术负责人说道:“我们的第一架空天运输机“弧鹰一号”已经于三天前完成制造并安置在仓库存放,可投入使用,根据计划章程,我们将在十天后借助发射塔进行首次空天飞行试验。”

任鸿默默地点头,在发射塔控制中心停留了一段时间便离去。

(未完待续)

(ps:求保底月票,国庆期间月票双倍,只有几天时间啦~~~)(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