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科技巨头 > 【第184章:化石?(两章合并)】

科技巨头 【第184章:化石?(两章合并)】

作者:石慌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2:03:23 来源:笔趣阁

【第184章:化石?(两章合并)】

当观众再次看到画面的时候,撞击在火星地表昼夜分割点,依旧爆发着夺目的光芒。处于白昼的一面,高空大气在强烈的能量震旦下呈现了一轮半径超过两千公里的环形气浪,半径以内的稀薄云层瞬间被震散,而在火星地表,再次看到清晰画面时,一个直径430公里的陨石天坑就此诞生,人们惊骇的看到以陨石坑为中心形成的冲击波在星球地表呈环形扩散,所到之处,风卷残云。

观众只看到冲击波所到之处尽皆被尘埃笼罩,再也看不到星球表面的陆地了。而这道冲击波直接波及整个星球四分之一的面积才会结束,间接影响整个星球地表,一天时间内,火星将被尘埃笼罩,两百万年都难以消散。

“‘终结者’来了!”

就在“火卫一”撞向地表过去549秒之后,真真正正的灭世景象随之降临于这颗星球,画面再一次被光芒淹没。

……

美国宇航局。

“紧急情况,总部与‘火星观察者2号’失去联系!”一个工作人员仰头盯着显示面板飞快的狂飙英语。

“即刻重新尝试与之建立联系!”

“不需要了,‘火星观察者3号’已经于488秒前坠毁在火星地表。”突然走来的第三者说道。

“你说什么?这不可能?”

“没什么不可能,坠毁原因是探测器处于低空轨道上,遭到了‘终结者’撞击行星的余波冲击,失控坠毁了。这是‘火星观察者3号’传回来的488秒前的所有数据,看看吧!”

“我的上帝!!怎么可能会出现这么大的数据误差?‘终结者’撞击火星产生的能量怎么可能是我们预估的68倍?这怎么能???”

“嘿,我不认为这是误差。只有如下解释了。除却‘终结者’与火星相撞产生的能量之外,额外多出来的67倍能量来自于其他因素,可能是对撞时火星内部某些物质释放了能量,但火星的地质构造我们已经足够清楚了,这条基本可以排除,那么只有一种解释了……”

“……那就是。这额外多出来的67倍能量来源于…就是‘终结者’本身!”

“你说什么?‘终结者’本身释放了67被的能量?这……”

“只有‘终结者’嫌疑最大,我们对它的物质构造一概不知,两天时间根本不能了解它的状况。能量不可能凭空捏造出来,更不用说是对撞产生的超高能量的67倍,排除一切不可能,只有一个结果,‘终结者’本身释放了这些能量!”

“噢,该死的!对了!中国的‘萤火三号’现在什么情况了?也坠毁了?”

“并没有,‘萤火三号’地处高空轨道。余波并未对其造成毁灭性伤害,目前仍旧在运作!”

“那还愣着干什么?赶紧联系他们申请转播,要多少钱只要不是太离谱就答应了,,还有最重要的事情,我们与在星球上的火星车‘探索者2号’已经失去控制,需要一个信息中转站,现在只有‘萤火三号’在轨道上了。跟中国商量商量,让‘萤火三号’接管我们的火星车。可以考虑与之共享信息成果,这次火星车刚刚在星球上,是采集数据样本的绝佳时期。”

“是的!”

“尽快搞定,火星车只能存活几个小时就要被冲击波撕裂!!f**k!!帮人打广告还要送钱过去,真他么有趣!!!”

美国宇航局第一时间联系上了中国国家航天局,对于美国的申请要求。中国倍感意外,这才知道原来“火星观察者3号”挂掉了。美国想要申请“萤火三号”的实况转播,中国自然笑脸相迎,当然,好处肯定是要的。不过到也没有狮子大开口,合理的收了一笔资金,这点好处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此次转播是“萤火三号”探测器和中国航天对外宣传的一次不错的机会,要知道,现在全球正在关注这个热点的人数可是用亿来计算的。

美国一如既往的狮子大开口,试图想要共享资料,而代价就是让“萤火三号”接替“火星观察者3号”成为地表火星车的信息中转站,美国承诺愿意与之信息数据。但中国以“萤火三号”有自身任务为由拒绝了美国的提议,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现在,火星轨道上只有一个探测器了,美国的“观察者三号”在低空轨道上坠毁了,而身处火星地表上的发射不到两个月的火星车“探索者2号”很快就要成为一堆垃圾,“火星观察者3号”的坠毁,也导致唯一的中转站消失,地表的火星车也成为了无主之物。

至于中国为什么会毫不犹豫的拒绝,就连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一切都是美国早前不愿意共享“探索者2号”在先,这叫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更重要的是,就在美国人愤愤离去的时候,中国国家宇航局便开始秘密针对火星车“探索者2号”进行破解。

此时此刻的火星车无人管理,微弱的型号不借助中转站根本就传不回地球,中国想怎么弄就怎么弄,美国人也不知道。

“小毅同志,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破解了‘探索者2号’对我们自己的地面探测器研发有很大帮助,还有七个半小时,冲击波就要抵达‘探索者2号’的位置,时间不多了,拜托了,务必尽力!”

“我会竭尽所能的!”

“……我成功了!成功了!”

“正在获取‘探索者2号’的控制权……成功获取终端权限!”

“冲击波预计5分钟后抵达目标位置!”

“快快快!别分析处理了,直接把所有的数据拷贝出来,回头有的是时间进行研究!”

“目标遭受冲击进入10秒倒计时……8……7……6……5……”

“所有数据拷贝完成!”

“好!真是个意外之喜啊,要是美国人知道了,估计会吐血三升吧,哈哈哈~~”

就在数据刚刚接收完毕。“终结者”撞击地表所形成的冲击波身瞬间把处在火星地表上的“探索者2号”撕成了碎片,这片土地转瞬间被尘埃和热浪所笼罩,能见度为零。

“终结者”撞击火星地表形成的冲击波随后完全覆盖了“火卫一”的能量余波和冲击范围,并接着扩散,直到8小时过去了,冲击波的前进速度仍旧保持超音速在扩散。如同360度的铲车推动着地表的尘土前近,冲击波所到之处,地貌特征全部发生巨变,太阳系最大的峡谷“水手谷”便在火星上,然而,冲击波毫不费力的让这个太阳系之最就此作古,在冲击波掠过“水手谷”后,这个大峡谷顷刻之间被冲击波推动的尘土填埋的平平整整。

环形冲击波抵达火星最大直径后开始变小,到最后将会汇聚在撞击地点的对点处。8小时47分后,“终结者”陨石撞击地表形成的冲击波向对点汇聚,赫然便是奥林匹斯山坐标对应的极点。

直播虽然在继续,但仍旧在观看的人与最高峰时期相比,现在只剩下7%的人了,这些人目睹了这道冲击波,在火星地表上以摧枯拉朽的态势前行,任何阻挡在它面前的事务都灰飞烟灭了。这是一种真正灭世的力量,一种令观众恐惧的力量。一种令人类感到绝望的力量!

直到冲击**及了整个火星地表,再也无路前进,最终汇聚在了撞击地的对面,当冲击波在对点汇聚后,在外太空看上去就像是一朵“烟花”“一般,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绽放着。这朵“烟花”在对点位置的23万米的高空极速扩散,500公里、800公里、1070公里……主要由尘埃构成的“烟花”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扩散至整个大气层,这些尘埃将会在火星大气上存留至少600万年以上,届时阳光几乎无法摄入地表。

所有科学家都未曾想到过最终的结果是这样的,这就是68倍对撞能量的威力吗?

中国国家航天局。

“我的天哪。冲击波在终点位置创造了一座比奥林匹斯山还要高出3895海拔的山峰,390分钟的时间创造了一座高达25124米山峰!!!呼~~~呼~~~太可怕了!”这名中年男子呆呆的看着显示器上的即时演算的模拟图形,身体都在发颤。这不但是一种灭世的力量,这还是一种创世的力量,它创造了一座太阳系最高的山峰,并且刷新了一系列记录。

“撞击点的地貌信息出来了没有?”

“已经出来了,基本上天坑不会在扩大了。”

“多大?”

“直径3701公里,天坑至底部深达384公里,最底部深入火星地幔304公里,还有就是……就…就……教教…教……教授!!”

“什么时候变得结巴了?”

“……教授!数据显示‘终结者’小行星的完整度竟然高达95.5%,它……它几乎完整的保留了下来!”

“你说什么?你确定?”

“千真万确,我以为是数据出错了,但重复进行了五次计算,现在是第六次,结果还是95.5%!”

“这颗紫色的小行星到底是由什么物资构成的?难道那多出的67倍对撞能量真的是由它释放的吗?”

……

天坑内的“终结者”小行星非常完整,中国国家航天局的科学家获取的数据没有出错,它的保存完整度及其惊人,看上去甚至没有任何破坏,实际上,在两个天体坠入地面的时候,“火卫一”一路上因大气摩擦而不断的被肢解出一块块大小不一的碎块,但“终结者”陨石在坠落的过程中甚至没有一丁点的肢解,以百分之百的完整度坠入了火星。

这太不可思了!

而今,它把“奥林匹斯山”抹除,自己入驻这片领地,永远安详的驻扎在这里。若是科学家发现此刻的“终结者”陨石定然会极度震惊,因为它的表面由亮紫色变成了暗紫色。

这颗陨石不但砸出了一个超级天坑。也砸出了火星的地幔,时期暴露在外。

而在超级天坑身处的某个角落,天坑的出现了二十多个洞口,这里可是火星地幔,竟然有如此之多的空洞,如果“探索者2号”依旧存在并抵达于此便会发现。这些从外部看上去奇黑无比的洞口,实际上在内部相互连接互通,仿佛没有尽头一般,内部某些空洞的地方甚至足以容下三个足球场的空间。

在某一个洞口位置,有一个非常奇特的构造,它不像是自然形成的,因为它有着惊人的对称性,如果是一名考古学家看到了,只需要随意看上一眼即刻就能做出100%的断定……这是化石。

……

火星撞击事件轰轰烈烈的持续了13个小时。实况直播也持续了很久,直到奥林匹斯山对点形成了一座新的太阳系最高峰才结束。

这次事件彻底震撼了每一个目击者,那灭世一般的景象,那恐怖如斯、令人胆寒的冲击波让每一个见证者一生都难以忘怀,太阳系新最高峰的诞生,让每一个见证者都感受到了那种根本就不可抗拒的创世力量是多么可怕。

390分钟创造了一座高达25124米的山峰,人们根本无法想象这是一种怎样不可一世的力量。

火星撞击事件结束了,但这个话题热度依旧没有减弱。全世界仍然未曾从那震撼之中回过神来。

新形成的太阳系最高峰被命名为“新奥林匹斯山”,而原“奥林匹斯山”已经从火星上彻底被抹除。还在原地形成了一个超级天坑,为了纪念这座山峰,人们把这个天坑命名为“奥林匹斯天坑”。火星的整个地貌和地理特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奥林匹斯山”消失了,而“新奥林匹斯山”诞生了,火星上的“水手谷”也被填埋了。更多数之不尽的环境都被改变了……

被两颗小行星撞击后的火星再也不是原来的火星了,而对于人类来说,这次撞击事件的结果出来后,美国宇航局再次对外召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即宣布美国即日起取消了筹备25年的“火星计划”。美国人原本以为只需要向后推迟几年就行了。但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终结者”撞击火星之后释放的能量,竟然连全人类的计算错误了,误差达到了67被。

但这个误差也告诉了人类,“终结者”陨石极有可能是一种人类目前从未发现过的新物质或新元素,也只有论断才能解释为何会出现这么大的误差。这无疑是一件振奋人心的消息,但很快那些为此兴奋的科学家又如同泄气的皮球一般无奈,火星已经发生了巨变,就以现在火星地表比以前提高了上百倍指数的恶劣环境和人类目前的航空科技水平来看,人类登陆火星或许遥遥无期,即便是发射地面探测器,在未来五到十年也不可能成功登陆地面,顶多再发射轨道探测器进行远距离观测。

尽管困难重重,但这并不是理由,科学家们几乎已经可以做出70%定论,那块陨石就是由未知元素和物质构造而成的,揭开它的谜底,或许又会推进人类科技的进步也说不一定,躺在“奥林匹斯天坑”下面的那块神奇的陨石就是人类渴望登陆火星的动力来源。

(未完待续)

(ps:有空建议大家看看这段ps。以下字数不收费。

这个情节终于结束了,挖了一大波坑,不知道大家发现了几个,巨坑,大坑,小坑全部都有,而且全部还不止一个,若是大家找出了所有的坑,那小石头则彻头彻尾的挖坑失败了,若是只看出那么一两个,则是成功了,若是一个都,呃,不可能一个都看不出来,那也太萌萌哒了,不信。挖的这些坑也与填前面的坑有是关联的,这些坑就然后面的坑来填吧,2333,就像前面的坑让这些坑来填一样!挖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进入填坑为主挖坑为辅的节奏了。

最后,还欠两章~~,简直感动哭了,终于还要还完了,没有债务的感觉简直不要太奈斯!这个教训很深刻,论存稿子的重要性!!)(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