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科技巨头 > 【第514章:记者提问】

科技巨头 【第514章:记者提问】

作者:石慌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3-04-20 16:10:10 来源:笔趣阁

……

“先生,先生!深夜打搅您很抱歉,但我认为您必须要看看xlous公司正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这对我们公司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巨大机会,只要我们能够与其达成合作!”

此时此刻,就在cmsx召开新闻发布会的过程中,正直夜幕的太平洋彼岸,罗伯特.毕格罗被一个深夜电话从睡梦中惊醒。

“深夜扰我清梦,马修斯,如果跟你说的事实不符,我就炒了你的鱿鱼!”老毕格罗骂骂咧咧的穿着一袭连体睡衣,并泡了一杯热咖啡提提神,才来到卧室的办工桌上坐下,眼神中带着一丝睡意不快不慢的打开个人电脑。

“‘天宫’?什么?体量超过5000吨?……嗷噢,噢~!烫死我了!该死!”

马修斯发来的私人视频链接,当毕格罗看到视频中的任鸿亲口说出要打造5000吨体量以上的空间站时,老毕格罗被这数据吓了一大跳,手中的热咖啡没能稳住不慎掉落,整个桌面到处都是,毕格罗草草处理了一下桌面上倒满的液体,继而全神贯注的凝视着。

5000吨以上的超级空间站啊,这对毕格罗宇航公司来说要是能够获得与cmsx公司的合作绝对是公司大飞跃的时代。毕格罗宇航公司是一家专门制造并提供充气式太空舱的宇航公司,其公司内部的主打产品“beam太空舱”不但曾经给“国际空间站”提供了廉价而耐用的充气式太空舱,近期与alphabet的紧密合作,在其月球表面的基地中,alphabet就采购了大量的“beam太空舱”用于建造月球基地。

而今随着人类对太空探索的越来越频繁,毕格罗宇航公司也是水涨船高,这一次矩阵科技的太空探索,“天宫环轨星港”简直就是天赐良机啊!要是能够为cmsx提供“beam太空舱”,5000吨以上体量的“天宫环轨星港”,对方的需求量会有多大?

“马修斯,给我准备一张通往中国的最早航班,最好是明天,后天到达目的地。”

老毕格罗一想到这些,眼神中所有的困意全部消失,一动不动的凝视着个人电脑中的屏幕。

……

发布会现场。

“火星,这颗星球对于人类而言有着特殊的情感,它的相关数据是太阳系中最接近地球的一颗类地行星,自从2013年nasa在火星的土壤中发现含有大量水分后,人类对于这颗星球的向往越来越盛,截至目前为止,造访火星的人类探测器已经有近40个……”

“我们的‘双子计划’中的另一大任务,即探索火星。矩阵科技希望把人类送上那片土地,并且着手研究尝试从火星土壤中摄取水分等相关科学研究,以便在未来人类在火星建立基地提供帮助,矩阵科技希望能够在火星上建造一座自给自足的火星基地,‘天宫环轨星港’将为我们探索火星提供巨大帮助。”

“这并非小打小闹,燃烧的经费证明我们正在付诸实际行动!”

任鸿站在台前对着所有的记者和嘉宾侃侃而道,自信的面容下能够看出他对“双子计划”充满信心。召开新闻发布会并非是矩阵科技好大喜功,急于向全世界证明她的实力和野心,而是“双子计划”根本无法掩饰。

须知,“中国矩阵”的空间基地大肆动工,一座醒目的发射塔及其未来在轨运行的“天宫环轨星港”,这个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造太空站不可能逃得过外界的视野,不声不响的闷声搞计划反而会引起外界的猜测,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纠纷,尤其是如此大规模的星际港环绕在外围低轨道平台上,还有停泊口的存在,甚至会给人标刻上“空间对地打击武器”的头衔。

这并非是矩阵科技想要的结果。

终于,令全场记者都兴奋的提问时刻到了。

任鸿看着场下举起的好几百只大手一语不发,负责点名提问的发布会负责人仰头高视着大后方,手指着说道:“那位,谢谢,是的,就是你!”

“你好,任先生。我是来自《威锋科技讯》的记者杨敏。”一位面容较好的东方女性记者缓缓说道:“请问‘天宫环轨星港’预计在什么时候竣工?什么时候能把我们的宇航员送上火星?”

这位记者尤为把“我们”这个词汇稍加重了一下语气,在中外媒体和全球视野聚焦下,《威锋科技》这家报社虽然与矩阵科技没多大瓜葛,不过这一刻,想来在现场所有的本国记者都无比自豪,这毕竟是国人引以为傲的时刻。

任鸿点点头,继而回答道:“五至十年!”

言简意赅的四字回答,任鸿又补充道:“从‘中国矩阵’成立的那一天开始算起,未来不长的一段时间,‘天宫’将在外层空间逐渐成型,我们的预期是希望在半年至多一年时间完成并让‘天宫’投入使用。至于‘火星任务’的进度如何,确切的来说是整个‘双子计划’的进度将取决于‘天宫’什么时候投入使用。谢谢。下一位。”

场下的一众外媒记者或是学者嘉宾无不惊诧,这就是震惊世界的“中国速度”吗?

所谓“中国速度”闻名世界,共和国不到半个世纪,基础建设让全球咋舌,在youtube上最经典的一个视频是,当年首都四环的一座大桥需要紧急更换,但如此以来将会严重阻塞早已不堪负重的首都交通,然而奇迹的是共和国的工程师们仅仅用了43个小时完成了对桥梁的替换,甚至不少周一上班的民众都不知道桥梁已经被更换了,这段视频一度在youtube上传播的异常火热,震惊了无数老外。

150个日夜的精心准备换来了43个小时的奇迹,这就是“中国速度”,共和国其夸张的建造速度和能力一度被网友调侃成“基建狂魔”,这样的例子多不胜数。

“您好,mr.任!”一位来自《帝国杂志》的报社记者提问道:“该空间站的超大规模的体量简直就是空中堡垒,请问它是否具备从外层空间向地球实施军事打击的能力?”

话音一落,所有人都看向任鸿,现场非常的安静,唯有设备的运作声和相机的快门声,这无疑是个尖锐的问题,也是早有预料的问题,既然是早有预料,自然早有应对。

“空中堡垒!我喜欢这个形容词。”任鸿自夸自言的说道,不过却一脸从容,继而看向那位记者,又道:“不过我更加愿意把他形容为空中靶子。”

说到这里的任鸿严肃的看向对方,补充道:“‘天宫星港’是科研设施,而非军事设施。退一万步讲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为了一小时之内打击全球而在外层空间打造昂贵和不完全安全的空间武器,‘天宫’在近地中低轨道上运行,它并非绝对安全,来自地面的火箭打击对它有着毁灭性的威胁,恰恰相反,我们应该更关心某些人对它的威胁,这不仅仅是当事人的损失,也是全人类的损失。”

能够打击外层空间飞行器的,也就只有美国人和俄罗斯人了,其寓意不言而喻,俄罗斯人基本不可能,那就只有美国人了。

任鸿忽然展露着自信的笑容再次说道:“我们拥有地潜航母鲸鲨座,更廉价更有效的防卫武器数不胜数,犯不着做吃力不讨好的事儿,我们无惧任何威胁同时我们热爱和平,希望在当下太空探索的热潮下,全人类应该着眼于星辰大海,为推进人类的科学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不要把格局和渺小的思想仅限于地球本身。下一个!”

最后连谢谢的都没有说。

(未完待续)

(ps:四环桥梁更换是真实案例,在央视出品的纪录片《超级工程》第二季“中国路”有介绍,童鞋们想要了解什么是“中国速度”,推荐纪律片《超级工程》。“中国速度”是什么概念呢?就以桥梁建设作个简单例子,中国每天以30座桥梁竣工的平均速度前进着,这就是“中国速度”,不愧为“基建狂魔”,全球只此一家,别无分号。“中国速度”让这个国家如沧海桑田般的巨变只用了30多年的时间,即便足不出户的死宅们也能感受到这个国家的变化,回身看看印度和巴西这些大国更能衬托一些东西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