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科技巨头 > 【第351章:埃隆.马斯克的紧张】

科技巨头 【第351章:埃隆.马斯克的紧张】

作者:石慌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3-04-20 16:10:10 来源:笔趣阁

随着“中国矩阵cmsx”的成立标志着在太空探索领域又一重量级玩家的入场,相比较业界传统的老牌巨头和已经涉足该领域长达一二十年之久如alphabet这样的科技巨头而言,矩阵科技是毋庸置疑的后来者,在太空领域的高尖科技建树上怎么看都是落后了别的公司数十年。

尽管如此,但没有人敢轻视这家公司,矩阵科技本身就是大鳄级别的超级巨头,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是有目共睹的,无与伦比的资金优势更是其他公司所无法比拟的,尽管有着数十年的技术差距,但随着国家宇航局的介入,这个差距瞬间被破除了。

有国家航天局沉积数十年的技术底蕴和矩阵科技雄厚的资金基础为“中国矩阵cmsx”保驾护航,它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成为了与spacex公司这样巨头的同一级别。

太空探索在近年来已经不再是什么高大上而触不可及的话题了,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技术不断的进步,在当下,太空探索已然成为了一个热门的前沿概念。

世界上具备强大实力的科技巨头先后把目光瞄准了地外广袤无垠的外太空,矩阵科技的入场在外人看来并没有感到意外,恰恰相反,矩阵科技若是还不入场外界反而会觉得奇怪。浩瀚无垠的太空意味着无穷无尽的商机,对于世界级超级巨头而言,地球上的点滴已经不再是他们的重点追求了。

而随着“中国矩阵cmsx”的成立,标志着另一个重大意义,那就是新一轮的太空竞赛正式拉开新的帷幕,以往都是欧美国家的公司在该领域摸索,随着一家具备雄厚实力和经济基础的中国公司入场,必将极大的刺激“后美苏争霸”时代的太空探索领域的进程。

就在矩阵科技总部召开成立新公司发布会的同时,远在美国福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同样是在当地时间的昼夜下,携带有12颗中继卫星的运载火箭,即spacex公司的出品的“猎鹰-10b”型号可回收运载火箭于此发射升空。

spacex公司的掌门人埃隆.马斯克放下了手头的所有工作,并亲自来到了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目送着“猎鹰-10b”型号运载火箭载着总质量高达超过40吨的12颗卫星进入太空。每颗卫星的质量都超过了3吨,每颗卫星同样携带着多家公司的科技结晶,可以说是弱化版的“天擎系统”,这些中继卫星上同样携带有一台计算机,但不是量子计算机,而是来自美国贝尔实验室提供的光子计算机,功耗低,质量小的特性足以让200多颗卫星都附带一台光子计算机送上外太空,而矩阵科技也能够轻松承受这样的投入,若是像“天擎系统”那200多亿美元的单价投入成本,即便是矩阵科技也不可能造200多颗。

这12颗卫星的造价成本最终为80亿美元左右,但对于埃隆.马斯克而言却是意义重大,这是spacex公司成立至今单次发射货物最昂贵的一次,他不得不重视。

不过就在运载火箭升空之后,无聊之余的马斯克浏览新闻时看到了一条最新的业界快讯,他的注意力瞬间被吸引而至。

“xlous公司宣布正式联合发起成立一家全新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即‘chinese—matrix—spacex’公司,值得一提的是,cmsx公司成立的联合发起方的另一位是来自中国国家宇航局(sa),并且将会为cmsx公司提供技术支持,xlous的入场标志着太空探索领域诞生一位新的重量级玩家……”——《硅谷连线》

“中国国家宇航局?what—the—f**k??”埃隆.马斯克盯着消息内容下意识的喃喃自语。

他在刚刚看到矩阵科技要进军太空探索领域的时候并没有感到多少意外,目前世界上多数具备实力的科技巨头都已经先后加入了到了这个领域,矩阵科技的入场他一点也不觉得奇怪。

但让最让他意外的是,sa(中国国家航天局)的介入不但让他意外更是让他大吃一惊,甚至让他倍感焦虑,宛如当头棒喝。

不仅仅是埃隆.马斯克此刻不知所措,和他感同身受的人还有另一位科技大咖,那就是alphabet公司目前的掌门人拉里.佩奇。

而让他们倍感焦虑和不知所措,甚至充满危机感的最大原因不是矩阵科技宣布正式进军太空领域,而是sa的影子。

感性的来说,两个人都是极其不希望矩阵科技进入这个领域,但他们也很清楚一个事实,矩阵科技迟早会进入太空探索领域,任鸿的胃口和眼光注定不可能会放过这个高尖前沿的热门领域。

实际上,在矩阵科技还没有透出任何风声要进军太空探索领域的时候,这两位科技大佬就分析过了矩阵科技若是进军这个领域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并且他们两人都不约而同的得出了一样的结论。

这个结论让他们较为乐观,他们认为矩阵科技必然会加入这场“太空游戏”中来,也分析了矩阵科技在这个领域存在的优势和不足。

两人的结论都一致认为,任鸿在这个领域所具备的最大优势就是他那雄厚到令人发指的资金优势,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家科技公司比矩阵科技更有钱的了,这一大优势显然很明显。但矩阵科技的短板也如同他的优势一样及其明显,那就是任鸿在太空科技建树上几乎为零一般的技术储备,这将意味着矩阵科技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财力用于追赶基础技术储备上,少则五年到十年,多则二十年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而在其庞大的资金优势下的弥补也许能够缩短很大一部分的时间,但依旧需要五到八年的时间才能追赶上来。

矩阵科技这个明显的短板对于现有的巨头们来说,不论是alphabet公司或是spacex公司乃至传统的老牌巨头而言,都会有足够的时间从容应对这个“新玩家”的加入,换句话说就是保持自己作为“老玩家”的地位不会被新来者动摇,乃至颠覆。

当所有的巨头们都认为矩阵科技首先会耗费大量的精力用于追赶他们的背影时,中国国家宇航局的介入让这些个科技大佬们当头棒喝,矩阵科技这一招釜底抽薪让他们崔不及防,他们千算万算,最终还是百密一疏忽。

实际上,他们考虑过了这一点,但在那个东方国度,sa(国家宇航局)这样一个带着政府性质的机构能够为一家私人企业全面提供技术支持的事情从来没有发生过,他们也就默认了这一点,他们最认为不可能出现的事情反而出现了,剧情的反转让所有人始料未及。

无论如何,事实已经发生,随着sa(国家宇航局)为“中国矩阵cmsx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其中的短板瞬间被弥补,要知道中国在航空航天领域从整体上来说,虽然同样比欧美起步晚了几十年,但在近些年来的不遗余力的追赶下,已然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航空航天强国。

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刚刚成立的“中国矩阵cmsx公司”的背后不但有一个堪比美国宇航局nasa这样的机构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加之矩阵科技在背后提供强有力的资金输出,双管齐下之下形成的两匹马力最足的引擎将会承载“中国矩阵cmsx公司”以令人咋舌的速度崛起,这家新成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毫无悬念的成为了业界中的一个最不可忽视的“超级玩家”。

埃隆.马斯克呆若木鸡。

这不正是“nasa模式”吗?“sa”同比“nasa”,“spacex公司”同比“cmsx公司”。换句话说,矩阵科技这是要与spacex展开竞争?

(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