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接阴婆 > 全部章节 第十七章 引派的历史

接阴婆 全部章节 第十七章 引派的历史

作者:道门老九本尊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2:01:01 来源:笔趣阁

不知道。我姥姥说道:我要是知道,还用的着全国各地的到处找?

中山装一脸的无语,他身边那个年轻人有些看不惯了:哎我说你这老太太是倚老卖老啊,别以为长的老我就不敢打你。告诉你,我这拳头七岁以下七十以上,一拳就能干死你信不信?

我姥姥冷笑道:那就试试?

那小青年刚想动手,却被他师傅给拦住了:住手!

师傅,这明显是耍咱们啊。那小青年说道。

中山装训斥了一句:到后边坐着去,不知道就不要跟着瞎掺合

那青年没办法,只好瞪了我姥姥一眼,然后不情愿的就退了回去。

婆婆,小辈不知深浅,顶撞了您,还望婆婆不要生气。那中山装始终都是挺规矩的。

实际上,我心中挺纳闷儿的,这中山装比我姥姥年纪小不到哪儿去,为什么要喊我姥姥婆婆呢?而且看起来似乎挺害怕我姥姥,莫非我姥姥是个名人?

还有中山装刚才说的什么,我们引派有两条,到底有两条什么呢?我联想到姥姥复活的事,不由得在脑海中产生了一个恐怖的想法,莫非他说的是,引派有两条命?

这个想法让我震撼良久。

该说的我都说了,不该说的我不会说的,你们别问了。我姥姥不愿理会他们,正襟危坐的看着前方。中山装虽然失望,却也是无可奈何,看了一眼那漂亮大姐姐,示意大姐姐到后排座位上去。

我听到那大姐姐小声的跟她师傅嘀咕:这个就是传说中的槐花婆婆?

嗯。那中山装深沉的哼了一声,而后有点失魂落魄的坐在了最后排。

我现在开始觉得,姥姥似乎并不只是一个农村妇女,在她背后,肯定有一个相当庞大复杂的传奇故事。

不过我知道姥姥对她以前的事都非常的忌讳,以前就算偶尔提起,姥姥也会不高兴,我要是直接问她,她肯定是会生气的。

我不想惹姥姥生气,也不想知道姥姥的过往,我担心有些事会超出我的想象,让我无法接受。

我觉得,像现在这样稀里糊涂的陪在姥姥身边,我就知足了。

我们很快来到了目的地,姥姥在一棵大槐树旁边下车了,不过坐在后边的那三个人却没有下车。

我仰头看着这棵大槐树,小声的问道:姥姥,这棵大槐树都快赶得上咱家院子里的那一棵了。

姥姥伸手拍打了一下粗壮的树干,笑着说道:是啊,快赶上咱家那一棵了,咱们今天晚上就在这儿歇着吧。

我有点害怕,在这个没有人烟的地方露宿,万一遇到什么野兽怎么办?不安全啊。而我这会儿无意中发现,在大槐树前方估计几百米的地方,有亮光,零零散散的,应该是村庄的痕迹。

不如我们去村庄里借宿一晚吧!于是我忙对姥姥说了一句。

姥姥看了一眼前方的灯光,对我说道:你仔细看看,那灯光是什么颜色的?

黄色的,有点发蓝。我看了一眼,然后对姥姥说道。

你见过蓝色灯光?我姥姥问道。

没见过。我说道:我看大城市里有蓝色霓虹灯啊,不知道这些是不是蓝色霓虹灯。

姥姥摇了摇头:其实那些是鬼火,专门引诱人过去的。

既然我马上就要成为引派的一员了,我姥姥对于这些事,倒是并没有避讳。

你若是走过去了,的确会看到一座小村庄,但实际上那是坟头变的,要是你留宿了,那他们就会把你当成替死鬼,你就得一辈子留在那里,寻找下一个替死鬼。姥姥对我说道。

在这阴寒的夜里,姥姥的一番话把我给吓的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姥姥并没有因为我的恐惧而闭口不语,反倒是继续跟我讲了关于她的一些事。

你一定很好奇我以前的事情吧?既然你要接我的班了,那我就跟你详细说说吧。

而听姥姥这么一说,我则是被完全震撼住了,真没想到,原来这个看似毫不起眼的角色,竟还有这么多的道道。

接生婆俗称稳婆,作为一种专门的职业,最初应形成于东汉时期,唐宋时期,稳婆做为一种职业已经非常盛行。本地境内,乡民以贡川为中心,建庙祭祖、人丁繁衍,基本沿习中原文化,孕妇坐草临盆、婴孩落脐炙囱,稳婆踪影,已随处可见。

明清时期,永安稳婆这一行已相当普遍,她们一般在自家门口悬有招牌,上书祖传某奶收生在此的字样。

闽地稳婆都非常崇信观音,视临水夫人陈靖姑为行业保护神。在长期社会的发展中,稳婆这一行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行话,如她们称孕妇为锁母;胞浆(羊水)外溢为报喜;腹疼即将分娩为挂喜;分娩为才喜等。

她们还把婴孩称为头子,男婴为多头,女婴为添头,胎盘为儿衣,脐带为长命,剪刀为交脐,草纸为垫子等。

若是产妇或婴儿不幸夭折称为归原,接生工钱为拆红,赏银为看好钱,有钱人家为高枕头,穷人家为草枕头等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具有几千年历史的稳婆,也早就不再局限于女人了,因临水夫人陈靖姑收入男弟子,打破了稳婆必须是女子的禁忌,所以这一行业慢慢的就有了男人的加入。

刚出生婴儿身上阴气极旺,所以经常会发生一些不能理解的超自然现象。而作为稳婆,因为经常性的跟这种情况打交道,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一套自己独有的接生理论以及接生手法。

这些丰富的宝贵经验被临水夫人整理成册,而她本人也因接生而修成正果,得道成仙,于是乎就成了稳婆之中的图腾,被稳婆拜为祖师爷。

这临水夫人名陈靖姑,为唐代大历元年正月十五生于福州。她幼时天性聪颖,后得仙人教化,懂符箓之术,能驱五丁,成年嫁于古田刘杞。

陈靖姑在乡时曾持剑数斩大蛇,为民除害,事闻于朝,惠帝封其为顺懿夫人。又传,后唐皇后难产时,陈靖姑幻化前往运法助生,使皇后平安产下太子。皇上闻奏后大喜,当即敕封她为都天镇国显应崇福大奶夫人,并在福建古田为其建祖庙。因屡有灵迹显应,各地竟相效仿。

据说,陈靖姑二十四岁那年,为了帮助百姓抗旱而毅然脱胎祈雨,因身体虚弱而卒。临死自言:吾死必为神,救人产难。因此,她逐成为闽地最著名的专保童男童女,催生护幼的助产神。世称临水夫人、大奶夫人等,永安民间则尊奉她为顺天圣母。

陈靖姑羽化飞天之后,陈靖姑的弟子便将陈靖姑整理成册的一套接生术进行广泛流传,后来信奉陈靖姑的多了,慢慢的也就成立了:引派。

引派之人,非但懂得给人接生之术,若是到了一定程度,更是可以给鬼接生,给神接生,甚至花草树木,无所不能。

我没想到原来鬼和神儿也都是需要接生的,一听到能给鬼啊神啊的接生,我就迫切的想看一看,没想到当天晚上我就实现了这个愿望。

引派曾壮大一世,引派弟子几乎占了北方百分之八十的稳婆行列。

不过后来随着西医的引入以及大医院的规范,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去大医院进行生产,稳婆从业人员根本无以填饱肚子,引派这才是逐渐落魄

到现如今,引派传人绝不超过十个,我姥姥便是其中的一个,并且还是当今引派的大姐大,也就是所谓的领头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