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清之祸害 > 第一七三章 蒸汽大时代

大清之祸害 第一七三章 蒸汽大时代

作者:木允锋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00:19 来源:笔趣阁

当大明海军陆战队登陆马六甲的时候,这场战斗就已经很简单了。

在这个时代,还没有哪座城门需要像聚宝门一样,得使用重火箭炮持续轰击,实际上别说城门了,就法摩萨城那二点五米厚的城墙都承受不住八十斤火药的爆炸,六具重火箭发射车在城外一字排开,紧接着六枚重火箭拖着炽烈的尾焰飞出,转眼间对面的城墙在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中片片倒塌。

“上刺刀,冲!”

海军陆战队第一旅旅长军刀一指吼道。

不过城破后才是真正战斗的开始。

就在一队队明军士兵端着上刺刀的步枪,从一道道缺口涌入法摩萨城的同时,残余的东印度公司守军和武装起来的荷兰侨民,立刻端着同样上了刺刀的步枪凶悍地迎击。

这些荷兰人可不是康麻子的八旗精兵或者一触即溃的绿营,但凡跑来东方淘金的,那都是些真正的亡命徒,这座城堡里也是有一万多人口的,而且绝大多数都是青壮年,随时都能拿起武器参加战斗,虽然被炮击轰死不少,但仍旧有超过四千人参加了对明军的战斗,在狭窄的城堡内双方武器的差距被大幅削弱,残酷的肉搏战真正展开。

这也是明军遭遇的第一次真正血战。

来自西方的殖民者和来自东方古老帝国的战士们,呐喊着撞击在一起,凶狠地将刺刀刺向对手的胸前,在血光飞溅中决定着谁才是这片土地的主宰者,子弹的呼啸声,手榴弹的爆炸声中,死尸不停在狭窄的街道上倒下,鲜血在石板的道路上流淌。

这是血战,这是勇气与意志的较量。

不过很快结果就已经失去了悬念。

因为在法摩萨城外,和绝大多数南洋城市一样也居住着大量的华人,甚至还有那些马来人,他们也不会错过这种打落水狗的机会,荷兰人骑在他们头上已经六十多年了,双方怎么可能没有仇恨,就在明军杀进法摩萨城堡的时候,大批手持各种武器的华人和马来人也从各地涌出,潮水般涌入这座城堡,加入到了残酷的巷战行列中。

“不错!”

就在明军血战法摩萨城堡的时候,他们遥远的家乡,杨王爷正站在昌国造船厂的码头上,看着远处一艘试航的新船。

这座造船厂经过了这些年不断的发展,规模已经很可观了,虽然还没有涉足军舰建造,但由这里建造的商船,早就已经航行在各条航线上,去年甚至建造了一艘排水量超过千吨的大型远洋商船。不过因为国内木材的问题,这里建造的大型船只依旧需要从南洋进口木材,所以成本要比较高一些,真正受欢迎的还是那些小型的内河以及近海商船,而现在试航的,正是一艘这样的商船。

当然一艘普通商船的试航是不会引来杨王爷,另外还有十几万围观者的,因为这艘商船和其它的不一样。

这是一艘十几丈长的双桅帆船,和绝大多数近海船一样,配备的是中式硬帆,这种船帆远比欧式的软帆更适合中国沿海多变的风向,而且远比欧式软帆更廉价,昌国造船厂建造的民船绝大多数都是硬帆。但和其它帆船不同的是,这艘船没有中间的桅杆,取而代之的是一根冒着滚滚浓烟的高耸烟囱,而在烟囱的两侧,各有一个水车一样的东西正不停地转动,在这两个水车的带动下,降了帆的木船居然在海面上跑得堪比顺风时候,这一幕引得岸边一片惊叹。

“十二里,就算不用船帆每小时也能跑十二里,如果加上船帆顺风的话,估计可以跑到十五甚至二十里,而且完全不用再考虑风向问题,就算是正逆风也不需要慢吞吞跑之字航线。如果使用这种船的话,估计用不了六天就能从昌国轻松跑到大沽口,无论什么风向都可以,而且还可以在长江上逆流跑,如果咱们的运矿石船和运煤船全换成这个,那么运输量至少得增加三成。”

邵廷采掐着怀表说道。

“那就多造。”

杨王爷很大气地一挥手说道。

“但这样的话煤炭就又紧张了。”

邵廷采说道。

“不用担心,鲁南还有大煤矿,而且是真正的大煤矿,另外徐州一带也有,煤炭的问题不用担心,咱们大明就不缺煤,马上这运河就要被打通了,到时候你要多少煤就有多少煤。对了,你们还得再造一种运河上专用的火轮船,这种船本身不用太大了,也不用考虑什么抗风浪,但蒸汽机一定要大,后面可以拖着一串老式的沙船,就像拉车的马一样拉着沙船跑。”

杨丰说道。

“这个东西好,咱们在长江上也能用。”

邵廷采惊喜地说。

“另外还有,咱们国内缺乏适合造远洋船的木材,就算以后咱们打下南洋,这种木船也没有什么前途了,木料需要的阴干时间太长,而且木料的砍伐也必须深入森林,这样造成了成本高昂,那么为什么不用钢铁呢?”

杨丰说道。

“钢铁船?”

邵廷采惊叫道。

“对,用钢铁造船,马上唐山钢铁厂也要投产,接下来钢铁产量会剧增,新的轧钢机也在研制中,未来钢板的制造问题会解决,那么为什么不用钢板造船呢?这个你们可以先研究一下,不妨造一艘小船试验一下。”

杨丰说道。

“好了,我们再去看看另一个”

紧接着他说道。

他的另一个是火车头。

从昌国东部现代舟山市区位置一直到西部的军港,横亘着一条数十里长的铁路,这里依然是杨丰现在最重要的军港和高科技中心,拥有目前可以说亚洲最大的海军基地。另外还有华威钢铁的第一座钢铁厂,只不过现在主要生产高级钢材,还有大明最大的一座兵工厂,尽管南京等地的新工厂都在建设中,但这里至少在目前讲仍旧是最大的。另外这里还是大明最大的外贸港,每天国内国外船只不断停靠,运输量大得惊人,为了解决马车运输力量不足,铁路也早已经在这里铺设。

当然,同样是马拉的铁路。

但今天,一头喷吐着滚滚浓烟的钢铁怪兽,正拖着后面八个平板的拖车,在这条铁路上以不输于骏马的速度狂奔着。

“老何,你腿怎么发抖啊!”

杨王爷站在平板上,扶着面前的栏杆,笑着对他身旁一名手下说道。

就在这时候,前面的车头猛然鸣响了汽笛,那名手下腿一软差点坐下去,其它手下也都一个个神情紧张,虽然他们可以骑着马以同样速度狂奔,但站在更加平稳的火车上,却被吓得脸色苍白,尽管现在的时速只不过才每小时六十里。

杨丰造火车,当然不可能制造那些初级的东西,这辆被称为火箭号的火车,实际上已经是一款真正实用的产品,可以拖着上百吨货物,在铁路上以超过二十公里的速度行驶。而他们现在不过是才站了一火车人而已,可以跑到接近四十公里,在这个时代完全可以称得上风驰电掣了,毕竟战马冲锋时候一般也就这个速度了,但战马维持不了几分钟,这列火车却可以一直不停地这样跑下去。

“这个在南方用途倒不算大,而且南方多河流,这么重的东西普通桥也受不了,修铁路的话就得大量修桥,从成本上讲不如小火轮船的内河航运,但要是在秦皇岛和北京之间修这样一条铁路配上火车的话,咱们就不需要再担心运河封冻的问题了。”

邵廷采说道。

不过他的话很快被风吹散,直到又重复了一边,杨王爷才听清楚。

“仅仅是这么简单吗?”

杨丰在火车的隆隆声中喊道。

“王爷的意思是?”

邵廷采说道。

“咱们这一车拉了多少人?”

杨丰说道。

“四五百吧?”

邵廷采说。

“如果是四五百名士兵呢?”

杨丰说道。

邵廷采一激灵,一辆火车拉了四五百名士兵,十辆火车就一个旅了,而且还是带着足够武器弹药甚至重炮的旅,六十里的时速不停前进,理论上一昼夜时间就可以奔袭一千多里,这是什么样的机动作战能力?蒙古人西征的那点机动性和这比起来那简直就是渣,也就是说只要是有铁路的地方原本制约明军的一切都不复存在,换句话说只要铁路修到的地方明军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接下来本王要修三条铁路。”

杨丰一脸豪情地说道:“一条从山海关到北京,一条从北京出居庸关到张垣,至于第三条,我要从洛阳修过崤山,修过函谷关,修过潼关,一直修到西安,然后再在海州建港口从港口一直修到洛阳,把江南,中原和关中彻底连接起来。再继续向西不停地修,修到陇右,修到河西,修到西域,修到中亚,一直向前不停地修,修到荷兰的鹿特丹。一年不行十年,十年不行二十年三十年,本王要在活着的时候,乘坐着火车站在北海边,本王的火车经过的每一寸土地,都将插上我大明的旗帜,让大明的天空中太阳永远不会落下!”(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