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逃亡犯报告 > 一五九 万有引力(二)

逃亡犯报告 一五九 万有引力(二)

作者:小雨清晨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31 01:34:10 来源:笔趣阁

逃亡犯报告本书原名:《终极调教》一五九万有引力(二)

铃……”

铃声响起。吴小雨站起身。关闭计算机和投影屏幕。走下讲台。

综合教室中。大部分学生也收拾完毕。不过。他们仍然都坐在原来的位置上。一动不动。直等着吴小雨经过了自己的座位之后。才跟在他的身后。一起走向门口的位置。这自然不可能是任何人倡议提出的要求。而是学生们。莫名其妙。自然而然形成的惯例。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一旦下课就会马上回家。此时。也正有小部分的学生。分别走向了教室四角摆着的几张桌子。

那里。有湘成电脑学校从校外聘任而来的几位实习教师。

他们的任务。就是在认真听课的基础上。辅助吴小雨解答学生们大部分的当堂疑问。

学生众多。疑问众多。其中自然有这些新上路的实习教师们。实在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一部分。就会在当天晚上经过了归纳汇总之后。第二天再交到吴小雨的手中。得到准确的反馈答案。然后再对应登记的学生。一一解答。

这种模式。明显和以前平面设计大班采取的解答模式略有区别。

实际上。现在的湘成电脑学校。不止在解答课堂疑问的模式上产生了新的变化。由于学校高展。在针对学生教生、安全以及其他方方面面的时候。几乎每天都会碰到新的问题。也每天都会作出新地调整对策。

不过。这些由“教学极限测试”产生的衍生成果。在现阶段明显不会关心。于是。吴小雨也就基本上不可能参与这些琐碎的事务。

顺理成章的。这种既不参与也不干涉的态度。让湘成电脑学校地各位教师们。减少了许多因吴小雨同时兼任老板与校长一职所带来的巨大压力。由于几乎事事都放手任由他们自行商量决定。在经过了前期小心翼翼地试探之后。各位教师们很快就现。种种层出不穷的新生事务。必须通过一致努力。才能妥善解决。于是。这种团结协作的过程。也使他们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更大的向心力与积极性。

当然。这些绝大部分都是半路出身的教师。在处理各种新生事务的时候。限于经验与能力的关系。有着种种不足。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失误。

不过。这些教师们。也同样因为没有受到各种条条框框的固定思维限制。经常会提出各种在其他同行们看来。绝对匪夷所思。甚至是异想天开地决定。

这些决定。大部分经过了极其短暂的试行之后。很快就会被放弃调整。不过。也有合现在湘成电脑学校这种非常特殊的职业培训学校。从而通过了考验。能够保留下来。挥相当优越的效果。

不得不说。如果吴小雨凡事亲历亲为。湘成电脑学校的管理安排。必然会比现在更加规范完善。湘成电脑学校的展度。也肯定会比现在高出许多。

可是。采取既不干涉也不参与的态度。除了稍稍多走一点弯路之外。学校的展。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而吴小雨本身。也因为这种态度。除了收获到各位整天忙碌着摸索考虑地教师们。更加真心的拥戴与佩服之外……

还收获了更多的时间……

享受各种各样蹂躏折磨。

或者说。享受安排地种种小测试、小实验、以及小锻炼。

现在正在进行的。是小实薄的云层。无法阻挡强烈的阳光。街道上。行人们微微垂头。贴着墙面、照牌、树木的阴影。带着一身的汗水。急急忙忙地走向各自的终点。

烧烤银河系七楼。星空观察室四面紧闭。阻住了来自四面八方地阳光。

此时。吴小雨地头顶。两只机械臂抓着功率暂时开到了最低的无影灯。他两只睛睁得老大。正聚精会神地检查着身地数十只小瓶。

这些小瓶子的形状多种多样。它们由各种不同材质的玻璃或是塑料制成。里面。盛放着或红或绿。或棕或橙。或深或浅。或固体或液态的种种物质。

这些。都是吴小雨通过各种明里暗里的渠道。想方设法弄过来进行“物质认识”的材料。

像对待地球上的许多词汇一样。“化学实验”这个词相当不以为然。

在看来。无论是“化学反应”。“化学现象”。“化学实验”还是“化学原理”。归根结底。它们最后的终点。通通都指向物质本身的性质。

到现在为止。寄生已经六个多月。针对寄生体的锻炼和教育。也已经完成了一定的基础。经过计算和推演判断得出:

寄生体各方面的素质。已经初步达到了能够开始接受“基础知识教育”的准备。

根据这半年时间来。针对地球的种种了解知道。寄生体将要学习的基础知识。其中极小的部分。地球上或者已经形成了实际的理论。或者正在进行具体的研究。或者尝试提出了初步的猜想。

不过。甚至不需要推演验算都可以确定。在地球这颗极为原始的星球上。这属于最先进最高级的宝贵财富。

除了极少数已经公开布的研究结果之外。其他绝大部分哪怕刚刚接触到初级基础知识边缘的成果。都只存在于各个不同地国家。同样高度防范的实验室。或者是同样高度保密的保险库中。

这种做法。自然造成了好不容易得到的各种基础知识。在结构上支离破碎。彼此之间简直毫无关联。极大地降低了进一步研究的效率。并且由于互相之间几乎彻底地一无所知。从而产生了相当严重地资源重复浪费现象。

不过。为了保守这些基础知识的秘密。到底消耗了多少条生命。挥洒了多少地鲜血。生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通通毫不关心。

反正。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情每一次逃亡寄生的时候。都会对某个倒霉的文明。作上百十来次。

目前这种时刻真正关心和在意的是。由于地球如此现状。寄生体进行下一阶段的基础知识学习。如果还采取以前那种通过阅读书籍。或者是通过论坛交流等等方式进行。效率肯定极为低微。同时还非常容易暴露。

此外。如果去高校、实验室慢慢学习研究。除了会浪费相当多的时间处理各种人事习研究地方向和进度。

出于这些考虑觉得。这一阶段的学习。他有必要提高亲自参与的程度。

此刻。制作室中。吴小雨面前一大堆密密麻麻的瓶瓶罐罐。就是亲自参与的具体表现。

这种学习。刚刚进行了十天的时间。

这十天的时间。是地球上的原生生命。第一次开始接触到真正意义上的科技理论。

这十天的时间。是地球这颗地星球。真正踏入初级文明的关键节点。

这十天的时间。是吴小雨这位奠基者。这位先行者。这只可怜地寄生体。又度过了十次痛不欲生的轮回时刻。

根据数万年来的经历和见闻推演得出。针对碳基猴子的基础知识教育。应该从最初步的物质认识开始。

更具体的说。就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常见到稀有。从混合到纯正。从外表到本质。先摸清实际存在的物质。再建构抽象地理论知识。

于是。十天之前。由现实生活中最简单。做常见地物质开始。吴小雨进入了基础知识的学习。

进入了痛苦不堪地历程。

第一次进行物质认识的对象。是最常见的液体:水。9亲自主持的“水”的认识。肯定不可能像初中化学实验课一样:同学们凑到一块。各自捧着一只的瓶子。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笑一笑。闹一闹之后。万事大吉。下课走人。

亲自主持的认识。是一个相当周密的过程。

针对水的外观、颜色、嗅觉、味道、不同温度下的形态、密度、触觉等等进行观察。那只是最开始的热身运动;

随后。通过各种购买而来。或者是亲自操纵吴小雨制造的仪器。吴小雨又针对“水”的电离、氧化、还原、电解、水化、水解等等。分别进行了各种实验;

完成了这一部分之后。吴小雨又在观察室现成的显微镜下。分析了水分子的直径。间距。运动方式。组成方式……

等等等等。

亲自主持的认识。是一个相当细致的过程。

在制造的各种仪器的帮助下。仅仅是针对不同温度下。“水”的味道的认识。吴小雨就进行了一百多次的尝试。

真正的每一个不同的温度。吴小雨都得张开嘴巴。往肚子里咽下一口液体或者是吞下一口固体。

这也是一直到现在才认为吴小雨已经完成比如说。达到了级的记忆能力之后。吴小雨才能够以极高的效率。将各种不同的味觉感受。分得清清楚楚。记得明明白白。

亲自主持的认识。是一个相当痛苦的过程。

最简单的例子:在第一次物质认识的最初阶段。实验刚刚进行了十几分钟。吴小雨就被迫将一小杯九十几度的沸水。倒进嘴巴。通过喉咙。一直吞到了胃袋里面。

当然。这种有如烧红叉子塞进身体里面。使劲搅动几圈的感觉。对级的寄生体。并不会造成任何实质性的伤害。可是。为了让寄生体的体会更加深刻特意操纵神经。加强了十几倍的感觉强度。

另外。实验进行了半个小时左右的时候。吴小雨又被迫将他仍然由血肉构成的爪子。连续塞进了温度一直从100多度。加热到300多度的水蒸汽中。充分体验了各种热血沸腾的真正含义。

这一切。仅仅是第一天。第一项物质认识。第一个阶段。

接下来的日子里。吴小雨又分别针对氧气、铁、氮气、铜、蛋白质、铝等等等等。从味触、听等等感觉。从密度、体积、质量、硬度等等性质。从分子、原子、电子等等层次。以及其他方方的认识。

相当深刻的意思是:由于级的记忆能力。吴小雨真正永远也忘记不了。牙齿咀嚼铁块时。那种“嘎蹦嘎蹦”的声音;舌头舔过铁渣时。那种冰凉微酸的味道;胃袋挤磨铁粉时。那种腹痛如搅的感受;以及。经历这一切时。心中不敢生出一丝反抗念头的悲哀。

此刻。吴小雨面前一大堆的瓶瓶罐罐中。离他最近的瓶子上宽下窄。里面盛放着半瓶透明无色的。平平静静的液体。

根据刚刚进行的“物质认识”。这种液体的沸点很高。很难挥。相当容易融化于水。能够以任意比例和水混合。

完成了这部分测试之后。吴小雨深深地吸一口气。缓缓地伸出了剧烈颤抖的手臂。慢慢地抓住了瓶子。

“寄生体!”

呆滞了几乎半分钟的时间之后。听到了这声饱含威胁的提醒。木塑一般的吴小雨。才赶紧举起小瓶。以一种下定了决心的姿态。飞快地拔掉了瓶子顶部的玻璃塞。

接着。这只可怜的猴子。死死地闭上了眼睛。松开了紧紧咬住的牙齿。将瓶子里的液体。倒进了微微仰起的嘴巴。

瞬间。一道青烟。从吴小雨的嘴巴里冒了出来。

透过这些缭绕的气体。玻璃瓶子中部。一块的标签隐约可见:

浓硫酸。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