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武侠之君临天下 > 第十七章太子是好人

武侠之君临天下 第十七章太子是好人

作者:滴水淹城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04-20 16:01:46 来源:笔趣阁

崇祯十四年四月至八月,吴江一带,大旱不雨,飞蝗蔽天。虽然官府下令捕杀蝗虫,可是蝗灾没有丝毫的减弱,反而是越来越强。

吴江一带几乎颗粒无收,百姓罹难。当时的米价更是从每石不到一两银子的价格,渐渐飙升到每石四两银子的地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逃难,离开自己赖以生存的故土。

可以说吴江一带,流丐满道,很多人走着走着就饿死了。民间百姓以糟粮腐渣为珍味,或食树屑榆皮。纵然各处官府富商设厂施粥,但也是杯水车薪。

到达南京之后赵乾,立刻马不停蹄的就命人找到了原魏国公府徐达的府邸,也就是现在的大功坊。并在柴房之中找到了埋藏在这里的建文宝藏,将之全部偷偷地运出。

此时灾情越发的严重,越来越多的百姓逃往南京之地。堂堂六朝古都,大明王朝的陪都。现在街面之上,却到处都是乞丐流民,连治安也差了许多,卖儿卖女者更是不计其数。

无数的无辜妇女,被卖到了秦淮河上。每天都有人病饿而死,场景之凄惨,让赵乾这个没见过世面的人,多少有些惊呆了。

以前的扬州瘦马和秦淮河畔招人,那都是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费心费力不说,还容易招人嫉恨。这下好了,大灾一来,随便给几斤粮食,爱走不走,不走你就饿死算了。一时之间,秦淮河畔就多了无数张梨花带雨的生面孔。

每当走到街面上,赵乾都有一种深深的自责感。面对这么多饿死的百姓,甚至让他无颜以对。连找到建文宝藏带来的喜悦,都在顷刻之间冲淡了。

好在,张仁办事也算快速。迅速联系了不少的粮商,以最低价将粮食买了回来。按照张仁的想法,那是借的,当然什么时候还就不一定了。毕竟赵乾与多少家底,张仁也是心知肚明的,他们这位太子爷哪有钱买粮食啊。

这些粮食弄到手,张仁就准备把钱先欠着,先把眼前的难过度过了再说。就不信这群人能有这么大胆,敢直接向太子伸手要钱!

“人,果然还是要靠自己啊!”坐在房间里面,赵乾一个人不断的哀叹。面对越来越多的流民,赵乾自然想要赈灾。而且南京城之中有钱人多的是,自然也不能他一个人出钱。来到南京城之后,赵乾就召集了南京城内的勋贵富商们以及讨论如何赈灾之事。

南京城的富商勋贵都想拜访这位新来的太子,可是太子也不是谁想见就能见的。眼下这么大好的机会,虽然少不了出点血,可是他们还是来了。能在太子面前露露脸,也是一件颇为不错的事情。

而一场大宴办下来,赵乾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这些人对着赵乾是一阵的吹捧,就差把赵乾夸到天上去了。当时可谓是宾主尽欢,可当赵乾开口要钱的时候,一个个默不作声了。

到最后实在是躲不过去了,这个出五百两,那个出三百两,算是意思意思。反正这小太子身居深宫之中,也不知道钱什么概念。稍微糊弄一下就过去了,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有那份钱,还不如多找几个暖房丫头,逛一逛一下秦淮河呢。

赵乾邀请了这么多人,富甲天下者不在少数。最后却只筹集到了五万多两,想想就让赵乾跳脚。再想想现在的粮价已经是以前的三倍多了,而且还在持续地上涨之中,这钱压根就不值钱了。

“太子殿下,奴才幸不辱命,已经将粮食运来了!”就在赵乾愁眉苦脸之际,风尘仆仆的张仁已经走了上来,小声的对赵乾禀报道。

“张仁,你已经回来了,你筹集了多少粮食!”

“殿下,奴才已经尽力了,大约筹集了五万石粮食!”

“五万石粮食?”在明朝,一石差不多是是一百五十多斤。一天一人的粮食,差不多是一斤半左右。若是灾民的话,有的吃也就不错了,吃得少一点应该也没问题。

这么算的话,一石粮食差不多够一个人能吃近四个月呢。再加上女人,老人,孩子相对吃的也少一些。再加上,又不太需要他们干太多的活,消耗的也不多。其实每个人再少一点,撑一下的话。平均下来,一石粮食支撑一个人小半年应该没问题。

可是问题是灾民不是有一两个,而是几万,甚至几十万的灾民。随着事件的推移,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南京城的。再说了,他怎么也得赈济几个月吧。就凭五万石粮食,根本不够,差的太多了。

“不够,差了一些,这些粮食差的太多了!”摇了摇头,赵乾慢慢说道“张仁,你再去筹集十万石,不,二十万石粮食,若是不够的话,以后再想办法慢慢筹集!”

“二十石!”一听这个数字,张仁当场差一点就跪了。就他手里的五万石粮食,还是求爷爷告奶奶,外加威逼利诱得来的,就差使出他的杀手锏,绑票抄家了。

可以说,张仁他是使尽了浑身解数,用尽了所有手段,才勉强凑出了五万石粮草的。就这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要不是赵乾在后面撑着,他可能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别说再凑五万石了,就算是一两万石他张仁也没那本事。不当家不知茶米油盐贵啊,这年头,粮食比钱贵。那些粮商虽然给太子三分面子,但一次两次可以,不可能次次都给啊。那是钱,白花花的银子,他们的命根子!

虽然很无奈,但思索再三,张仁还是跪了下来,老老实实的说道“殿下,奴才已经尽力了,可是,可是我们实在是没钱了!”

“不,我们有钱!”看了看一脸委屈的张仁,赵乾一咬牙说道“我给你黄金十万两,你去给我筹集粮食。十万两黄金够不够,不够的话我再想办法!”

“黄金十万两?”惊讶的看向赵乾,张仁一脸的不可思议。太子有多少家底,他是再清楚不过了。现在这市价,一两黄金,差不多是**两白银。黄金十万两,那就是**十万两白银。这么多的钱,太子该不会是带人去抢劫了吧。

但不管太子用了什么办法,那不是他一个奴才该管的。什么事情该文什么事情不该问,这一点他懂。总之有了这笔钱,是能接燃眉之急了。有了钱,就有粮食。有了粮食,就好办事,一切也就迎刃而解了。

随后,张仁立刻就大声的说道“够了,够了。太子殿下,其实用不了那么多,只要五万两,不,三万黄金就足够了!”

可能发生了这样的灾祸。对于百姓来说,那就是一场灾难。可对于手中握有建文宝藏,腰板很硬的赵乾来说,却是一个机会,一个发展壮大宣传自己的机会。

在张仁走后,赵乾又找到了阎应元,大笔一挥,就命令道“趁此流民潮之际,挑选精壮,招兵买马,训练军队!”

在五万石粮食到位之后,赵乾一方面乔装打扮亲自前往城外赈济灾民,收拢民心。另一方面,也立刻雇佣了不少人到处宣扬自己的伟大事迹,为自己的形象不断的加分。

渐渐地,在南京城里,在灾民之中,在越来越远的地方,赵乾的名声慢慢地传开了。据说知**士透露,新到南京的皇太子,见到灾民无数哀鸿遍野,顿时就失声痛哭。随后召集富商勋贵,共商赈灾之事。

再然后,据说那些富商出工不出力,逼得太子没办法。皇太子为了赈济灾民,连自己佩戴的玉佩都差点当了换钱卖粮食。

据可靠消息声称,那玉佩可是当今圣上送的生辰之礼。前些日子被盗了,皇太子带人亲自追了上千里地,才把东西给追回来,可见这东西对皇太子的重要性。

可是为了赈济灾民,太子殿下竟然要把这玉佩当了。当然,最后被手下人拼死拦着,这才没有当成。可就算是这样,也足以让所有灾民为之感动了。而且,据说皇太子虽然没有当玉佩,但却把自己所有东西,能当的都换了钱买粮食。现在他们吃的,就是太子殿下这样筹集而来的。

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不管是做正事,还是相互之间吹嘘,都能爆发出强大的力量。这关于赵乾的传言,在渐渐相互传送之中,也多少有些变了味。

就如同,渐渐的有人说,太子为了筹钱把自己浑身上下所有值点钱的东西都卖了,就差自己当短工亲自上阵赚钱了。再然后,竟然有人传闻。见到灾民流离失所的凄惨模样,太子殿下于心不忍。为筹集粮食,甚至连自己镶金的**都拿出去当了。

总之众说纷纭,绝大多数都是好话,只是越传越邪乎。对于这样的情况,赵乾一边偷着乐,一边不断地偷偷派人将这把火越烧越旺。

渐渐地,太子贤明仁德的事情就越传越远,也越穿越邪乎。可是百姓不管这些,有一个好太子,就意味着日后会有一个好皇上。他们只要知道这个太子是好人,那就足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