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新明史 > 第十六节 劳动力问题

新明史 第十六节 劳动力问题

作者:闪烁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6:01:45 来源:笔趣阁

当远征的准备工作全面展开的时候越来越多的问题暴露了出来。其中很多都是朱祁钰没有考虑到的或者说是之前所不重视的。而且很多根本就与远征作战没有直接的关系不过却将对帝国产生巨大的影响。而这其中社会劳动力的缺乏问题就在这个时候显得非常的严重了。

帝国劳动力匮乏的问题一直就存在特别是在景泰十五年的时候达到了顶峰整个社会欠缺的劳动力竟然达到了五百多万。而当时明帝国的人口才一亿两千万左右适合的劳动力(男性)在两千五百万左右。也就是说整个明帝国缺少六分之一的劳动力。显然在很大的程度上劳动力欠缺已经成为了制约帝国展的头号问题。

早在景泰八年的时候就有大臣提交了奏章希望通过鼓励生育的方式来增加社会劳动力。不过朱祁钰直接就驳回了这个奏章因为鼓励生育并不能在短时间之内见效而且集中在这一期间出生的一代人将给社会造成巨大的压力从抚养到今后的就业这都将彻底的破坏帝国的社会结构以及经济结构。显然鼓励生育本身的坏处远远过了好处。

景泰十二年也就是在日本的叛乱被镇压下去之后的那一年又有大臣提出了通过引进国外劳动力并且给予一些在帝国工作的外国劳工适当的社会地位的奏章。这直接催生了帝国从日本雇佣劳工的事情不过最后朱祁钰仍然拒绝给予外国劳工作为帝国臣民的身份。在朱祁钰看来如果大规模的引进劳工地话这将改变帝国的社会结构。而且必然会对帝国的未来造成深远影响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是非常难以预料的。

当然大规模的引进劳工已经成为了一种解决帝国劳动力匮乏的主要手段。当时从日本招募的廉价劳工以及大量从南洋西洋涌入帝国地劳工总量近五百万这几乎填补了帝国劳动力地缺口。不过。从根本上讲问题还是很明显的。因为这些劳工在帝国地身份没有得到确认与肯定随时面临着被驱逐出境的危险。而正因为这些劳工的身份不稳定。所以大部分工厂主都不愿意花钱对他们进行大规模地培训而且帝国相关的法规也严格限制了外国劳工所能够进入的行业很多保护性的行业。特别是一些重要的战略性行业中是不可能出现外国劳工地身影的。显然这些外国劳工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当朱文正答应在半年之内准备好远征的作战物资的时候他还真没有考虑到劳动力欠缺这个问题。本来解决劳动力匮乏地部门是内务部、劳工部与工商部。而这基本上与国防部是没有关系的。另外朱文正也确实不是这方面地人才自然没有意识到劳动力匮乏所产生的严重后果。而当他现这个问题的时候自然也就只能老实的向皇帝汇报

在看完了朱文正提交的奏章之后。朱祁钰长长的出了口气。这份奏章的内容并不多不过中些思想是很明确的。当然朱祁钰也看了出来这不是朱文正亲自起草的奏章因为其中的很多词语用法不是朱文正的习惯。显然朱文正是找人带笔的。不过这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朱祁钰也知道国防部长不是解决劳工问题的人员。

“看来问题比我们所想像的要严重得多啊!”朱祁钰把奏章合了起来“按照你现在所统计的情况帝国的重要行业欠缺的劳工数量竟然达到了一百万?”

“陛下臣不敢谎报情况!”朱文正的神色也不大好看“这是臣经过了仔细调查之后得出的结果。臣所说的重要行业是军火矿业冶炼纺织化工这五个行业。而这其中军火化工以及冶炼这三个行业中缺少的劳动力是最多的。比如叶氏集团已经在招募新的工人时将工资提高了一半不过招到的合格工人的数量非常有限。在为了保证军火生产叶氏集团不得不再次提高了工人的加班时间并且将加班薪水提高了一倍。一千一名工人一天的工作时间是五个时辰现在已经提高到了七个时辰。而按照长期劳动来计算的话一名工人一天的极限劳动时间是八个时辰再提高的话就只能降低生产效率了。而就算将劳动时间提高到八个时辰再次提高加班薪水的话都无法满足军火生产的需要!”

朱祁钰暗自苦笑了起来。军火工厂的情况可以说是一个极端。作为战略保护性产业军火工厂的工人都要经过严格的筛选才能够被录用。当然在与工厂签订了合同之后这些工人将终身在工厂工作。而很多军火厂为了控制成本不得不尽量减少工人的数量。特别是在这五年中很多工厂的老工人都6续退休了而在军火订单逐渐减少的情况之下大部分工厂并没有按照一比一的方式用新工人替换老工人。结果工厂的生产成本是控制了下来不过如果要突然恢复全面生产的话那么就将出现巨大的劳动力缺口了。而要想在短时间之内补充工人的话这几乎不可能。

“另外其他产业的劳动力缺口也远比我们想像的要大。在郑梦秋提交的报告中他的那些纺织工厂缺少大概八万工人而胡大名的海运集田缺少的水手大概在五万人左右。还有在化工方面叶氏集团的劳动力缺口在五万左右……”

当朱文正将这些问题一个个的讲出来的时候朱祁钰心里都是大惊不已。在和平时期大部分工厂保持正常的运转其开工率在全运转的三成左右这就已经足够满足国内市场以及出口的需要了。可是在帝国需要扩大生产规模为战争做准备的时候就必须要让工厂进入全运转状态而只能满足三成生产力的工人就算将其劳动时间增加近一倍也不可能让工厂地机器每天都不停的进行运转!

“那么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朱文正耸了耸肩膀。“解决的办法并不少不过都有自身的缺陷。而且某些办法的局限性很大。比如说。我们可以大量招募外国劳工投入到一些非关键性的产业中去。以此替换下帝国的工人让这些工人转入重点产业。另外我们还可以适当调整退休年限。现在很多工厂就在反聘一些已经退休的工人。另外还可以鼓励更多地农民进入城市如果方法得当地话仅此一项就能得到上百万的劳动力。只不过农业生产本身就要受到影响了因此我们不得不增加粮食进口地数量。还有其他的一些办法不过都不全面需要结合多种办法才能解决现在的问题!”

“那么。就找出几条效率最高地办法来解决问题!”朱祁钰看了朱文正一眼“你认为哪几种办法对现在来说是最为合适的?”

“这……”朱文正略微迟疑了一下说道“陛下臣认为现在能够采取的最为合适的手段是通过解决外国劳工的身份与待遇问题来扩大引进地外国劳工数量。毕竟帝国的劳动力有限而且农民转化为工人的代价也是很高昂的至少在农业生产效率没有巨大地提高之前我们不能冒险降低帝国的粮食产量来提高工业产值。同样地反聘的退休工人能够劳动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因此现在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聘用外国劳工从事一些非战略产业的劳动这样不但能够保证我们的重点产业的安全同时也能满足劳动力的需求。不过要想聘用更多的外国劳工关键问题还是解决外国劳工的身份问题。如果帝国不出台相关的法律或者法规的话那么没有多少工厂主愿意大量聘用外国劳工的毕竟这存在风险培训这些劳工的费用也不见得能够产生足够的回报!”

“难道就没有其他的办法了吗?”朱祁钰此时也有点犹豫了。

保护帝国的重点产业这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当时帝国的纺织工业可以说是世界上最达的而帝国的纺织产品几乎占据了除欧罗巴奥斯曼帝国之外所有的市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帝国的工厂能够以更高的效率生产因此贩卖到世界各地去的纺织产品本身的价格就非常的便宜其他任何国家的手工作坊都无法在价格方面与帝国的工厂竞争。另外在提高了纺织技术后帝国出产的纺织品的质量也是世界上最好的。有最好的质量又有最便宜的价格这就成为了帝国商人控制世界纺织品市场的基础!

同样的在其他很多行业里帝国的技术优势是保证帝国在贸易方面的优势的重要基础。比如帝国出产的军火就因为技术方面的优势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与帝国竞争。另外帝国出售的船只也因为达的造船技术几乎占据了世界船舶市场的七成。帝国所出产的马车因为先使用了橡胶轮胎(当时这是绝密技术数十年之后西方国家才次制造出了适用的橡胶车轮)!也占据了绝大都分的海外市场。可以说朱祁钰在让人制订相关的技术保护法案以及专利法的时候就是要通过保护帝国的先进工业技术来保证帝国在世界贸易中的霸主地位。

更为关键的是很多先进的工业技术是与军事生产有关的而这将直接关系到帝**队所面对的敌人的战斗力强弱。比如说当时帝国已经广泛采用的转炉炼钢法就领先了西方国家数百年而在数百年之内这都是帝国的绝密工业技术只有经过了层层审核的工人才能进入炼钢厂并且操作这些炼钢炉。而冶炼方面的专家更是直接得到了帝国的保护这是帝国安全部的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另外火药特别是新出现的高能炸药的配方与生产方法后来出现的用车床加工炮膛的工艺技术定装药炮弹与子弹的生产技术子弹弹头裹铜的技术乃至精密车床(制造来复枪的必须设备)这些都是帝国必须要重点保护的战略性产业其技术直接关系到了帝国的安全与利益。

可以看得出来在当时帝国对雇佣外国劳工所保持的谨慎态度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不过问题也是很明显的帝国本身的劳动力数量有限所以这种保护性措施只能导致劳动力的缺口进一步的扩大!

“陛下如果还有其他有效的办法的话那么这些问题就不存在了!”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再把思路放宽一点呢?”朱祁钰站了起来在房间里走了几个来回之后突然停了下来。“朱文正现在我们的工人男女比例是多少?”

“这……”朱文正一愣尴尬的笑了起来“陛下虽然女工在纺织行业中已经有不小的比例了可是绝大部分的工厂老板并不愿意聘用女工而且很多家庭也不希望妇女出去工作这……”

“那么为什么不提高女工的比例?”朱祁钰迅的打断了朱文正的话“女人也是劳动力而且在很多方面并不比男性差甚至还比男性工人更好。那为什么不大量使用女工呢?”

“可是……”

“对社会思想转变不是一时就能改变的不过我们却可以想办法加这种思想上的转变!”朱祁钰笑了起来“现在的特殊时期对我们提出了特殊的要求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想办法来转变帝国百姓的传统思想呢?”

朱文正没有急着开口虽然他本人的思想都没有快转变过来不过他知道皇帝的这个意见是有道理的。妇女也是劳动力如果能够将帝国的妇女劳动力利用起来的话那么帝国的劳动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不过朱文正更清楚一点要想让帝国百姓的传统思想出现转变那恐怕是比战胜奥斯曼帝国更为困难的一场战斗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