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三国之模拟城市 > 第772章 囚徒

三国之模拟城市 第772章 囚徒

作者:懒猫不瘦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2-09-26 02:41:07 来源:笔趣阁

清晨的长安城。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平静。一片混乱。到处是喊杀声。“凉州人已入城”的消息。象长了翅膀一样。飞快地在整个城市传播着。带来了一阵阵无法压抑的恐慌。

董卓死了差不多两个月时间。长安百姓对他的恐惧还未完全消退。一些百姓惊恐万分地躲在家中。祈求着祸事不要降临。对许多普通百姓而言。凉州人实在太可怕了。更多的乱作一团。到处都能看到惊慌失措的人群。象没头苍蝇一般在城里乱跑。百姓士人官吏士兵。没有谁再去顾及所谓的身份地位。都是一群在战乱中苦苦挣扎的人而已。

城市的外围。如狼似虎的凉州兵。正踏着欢快的步伐深入这座城市。享受着征服的快感。他们正在占的地方。是东汉王朝的王都。天子和百官都在这里!王允不肯宽恕凉州军团。凉州人就自己杀进长安。将命运牢牢地抓在自己手中!

吕布败退后。城内的抵抗并没有就此完全消失。仍有一些忠于汉室的军队且战且退。此外。部分官员带着自己的家仆亲兵也加入了战团。试图以自己的鲜血悍卫东汉王朝的尊严。他们忠勇可嘉。然而。在骁勇善战的凉州军团面前。这样的抵抗只有一个结果:被凉州兵毫不犹豫地杀死。

杀戮在继续。惨叫在延续!

国难识忠臣。风雨飘摇的汉室。毕竟是传承数百年的王朝。在遭遇这一场惊天大劫之际。虽有很多官员四处逃避。但还是有一个个不甘天子受辱的臣子站了出来。尽人臣之份。

继王允拒绝出逃之后。太常种拂慷慨陈辞:“身为国之大臣。不能禁止乱党暴行。不能为天子抵抗外侮。现在反让逆贼手中的白刃指向皇宫。我还有何面目苟活于世!”种拂遂指挥身边的部队与凉州兵作战。壮烈殉国。凉州兵一路高歌猛进。屯南宫掖门。杀太仆鲁馗大鸿胪周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到后来。杀红了眼的凉州兵见人就砍。待整个城市重新恢复平静时。长安吏民死者万余人。狼藉满道!

王允扶着天子上宣平门避兵。李郭等人于城门下伏地叩头。

他们起兵攻打长安的初衷。本不是为了造反。只是希望活命罢了。一路征集凉州兵将杀往长安。也只是讲“杀王允吕布。为董卓报仇”。断然不敢扯起旗号说“推翻汉朝统治”之类的大话。试想。董卓在时凉州集团何等风光。可就连董卓也不的不在关东群雄的兵锋之下烧毁洛阳。退往长安。李郭无论才能威望。都无法与董卓同日而语。哪里还敢冒天下之大不|。当众对天子无礼——关东诸侯的厉害。他们可是见识过的。

城楼|凉州兵刀枪如林。年幼的天子大惊失色。见李郭等人叩拜。方壮着胆子问了一句:“你等纵兵入城。想干什么?”

李和郭道:“卓忠于陛下。却无故被王允吕布所杀。臣等为董卓报仇。并非想起兵叛逆。等到拿处决凶手后。我等愿接受廷尉审判。”

这便是李郭聪明之处。打着为董卓报仇的幌子。倒显的他们对旧主“忠义”。又口口声声地表示愿意事毕后接受朝廷惩治。十多万凉州都进城了。天子和百官都被他们吓的到处躲藏。谁能治他们的罪?谁敢治他们的罪?

李郭等人道吕布已逃出城外。遂围住门楼。共同奏请司徒王允出来。气势汹汹地问王允“太师(董卓)何罪?”这种情形下。王允纵然有一千张口。董卓纵然有一千个该死的理由。说出来也是没用。凉州军团兵长安。总要为自己的叛逆行为找个合适的理由。还有什么借口比为董卓报仇更好?没有人能保住王允!王允什么都没讲。向汉献帝行了最后的君臣大礼。便随凉州士兵走下了城楼。随即。李郭命令手下当场将王允处决。天子感。百姓丧气”。可见王允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朝政再次为凉州集团掌握。在李郭逼迫之下。年幼的天子只乖就范。很快布一系列命令:大赦天下。以李为扬武将军。郭为扬烈将军。樊稠等人皆为中郎将;随后。李等人又收司隶校尉黄下狱杀之。

凉州军团攻入长安后的一系列作为姑且先不谈。先回到吕布在巷战中失利退走。王允布最后一道命令的时候。

王允要杀蔡邕!

司徒大人一直坚持认为。蔡邕是董卓一党。因此。无论朝中百官如何营救如何说情。王允也从未在这个“大事大非”的问题上松口。郭等人起兵攻打长安时。除了叫嚣着要为国贼董卓报仇之外。另一个叫的最响的口号就是“解救蔡邕”。其实。凉州军团闹着要救蔡邕。不过是为自己的逆逆行动多找出一个借口而已。谁让蔡邕是因董卓获罪下狱的?谁让蔡邕是名满天下的大儒?凉州集团一直强调要“解救蔡邕”。未尝没有向天下士人示好之意。“看吧。我们凉州人不都是好勇斗狠的野蛮人。我们一直很尊重士人”。

很显然。王允将凉州军团的表态。看作了“蔡邕确系董卓一党”的又一铁证。那位无比忠诚又无比固执的老臣。死之前也要先把蔡邕干掉。以免“奸臣”继续为祸世人!

五十多名长安兵。负责执行这一光荣的任务。

随着凉州兵入城。长安城早已乱了套。没有多少人愿意傻乎乎的用脖子试探凉州人刀子的硬度。各个部门的官吏纷纷逃遁。城市中的很多政府职能部门已陷入瘫痪。其中。就包括关押着大量犯人的廷尉监。等那五十多名长安兵赶到时。廷尉监的官员和狱卒大多已跑的没了踪影。只剩下几个年老体弱的狱卒。腋下挟着一个包裹。正急急忙忙向外跑。

至于吕布派来保护蔡邕的那支部队。更是连个鬼影子都看不到了。王允派人来廷尉监杀蔡邕之前。就算准了这一点。凉州兵都进城了。就算吕布没有把那些士兵收到麾下找巷战。那些军

士道大祸临头。哪有不跑的道理?执行任务的长安军武将;住了一位狱卒。偌大的廷尉监。牢房众多。关押的犯人也不在少数。如果让他们一个个去找。说不定还没等找到蔡邕。凉州兵就杀进来了。

有狱卒指引。可以节约不少时间。

留下三十人在外围警戒。其它的长安军很快来到了蔡邕的囚室。

幽暗的监狱。常年见不到天日。只有油灯能为这个被世人遗忘的世界带来一些光明。一进入其中。狱室里特有的那种刺鼻臭气扑面而来。

身着白色囚衣的蔡邕。正端坐于牢室中。借着微弱的灯光。聚精会神地在案上书写着什么。二十余人弄的声响。让平日里大多数时间都是一片死寂的牢狱热闹非凡。但蔡邕连头都没有抬起一下。哪怕脚步声就停在他的房前。哪怕那些长安兵隔着栅栏距离他不到十步。他的目光依旧死死地落在案上。

蔡邕入狱之后。因为朝中百官和凤翔不遗余力的营救。虽未能让王允改变主意放他出去。廷尉监上下倒也被打点好了。廷尉监的官员也知道蔡这次很冤。蔡邕在狱中并没有受到折磨。无论饮食起居都能的到优待。连对他的审讯都被吕布派来的部队一一阻止。只是。狱中生活没有自由。由于长时间见不到阳光。蔡邕的脸色显的比较苍白。

“蔡中郎大人一直在狱中修史。他是个与世无争的好人。这样的人。不可能是董卓一党吧。”老狱卒乎从这些长安军士的表情中意识到了什么。忍不住说道。

“你快快逃命去吧。这里没你的事了。”

走狱卒。武将面露复杂神色。目中隐隐有几分挣扎。

就个感情而言。他也不相信蔡邕是董卓一党。事实上。对于这个问题。朝堂上下几乎一面倒地认为蔡邕蒙冤入狱。除了王允。这位武将看到了蔡邕旁若无人地潜心修史。蔡邕的淡定平和。还有那份近似于虔诚的认真。都给这位武将带来了极大的震撼。这是多么“单纯”的一个人啊!

一位名满天下的学者。一位严谨的史官。入狱后为了保住性命上表进言。表示愿效法司马迁。不惜接受惨无人道的宫刑。以留住残躯修成汉史!

这是何等的胸怀。需要何等的勇气?

武将望向蔡邕的目光。又多了几分尊敬。自内心的尊敬。

他也认为蔡邕清白无辜。然而。作为军人。他别无选择。这是王允的命令!武将接令的那一令就已经明白。这或许是司徒王允此生最后一道命令了。不愿逃出长安的他。分明是要以死报国!

王允对汉室的忠诚。不容置疑!

那么。王允坚持要杀蔡邕。必然有他的理由。武将必须照办!

一抹决然的表情。在武将面上出现。轻咳了一声。他想以尽量平缓的声音说出来意。但还是忍不住有些颤抖:“中郎大人。王司徒让我来……送您上路。”

“哦?”蔡邕抬起头来。脸上一片茫然。歉意地一笑。“你说什么?刚才没听清楚。修史的时候。我通常都是这个样子。”

武将不的不硬着头皮。将刚才那番话又重复了一遍。

蔡邕的脸上有明显的惊讶。有深深的遗憾。有对尘世和亲人的怀念。但就是找不出一丝惶恐和绝望。他很快恢复了镇定。小心翼翼地将手中的笔放下。甚至轻轻地对自己刚写过的纸页上吹了两口。以便墨迹更快干涸。然后。当他站起身来时。已是一片平静。

平静的就象一汪与世无争的潭水。

“明白了。”

蔡邕负手而立。脸上甚至还有一丝笑容。“王司徒终究还是不肯放过我。终究连修成汉史的机会都不肯给我。在你们动手之前。可否告诉我。司徒大人为何这么急着派你们来杀我?”

“因为……凉州兵经杀进城内。司徒大人决心护卫在天子身旁。与城俱亡。所以……”武将目中隐有泪光。

蔡邕无比惋惜地一声长叹。“好一个王司徒。不愧是诛杀国贼董卓的忠臣国之栋梁。可惜啊……他至死都还是认为我是董卓一党。在他的心里。大概对我这奸党很不屑吧。呵呵。这笔帐。看来只有等到了九泉之下。才有机会和他扯清楚了。”

即使被王允误解。即使现在王允派人来杀自己。蔡邕仍认可王允对朝廷的忠诚。这位大儒的胸襟气度。可见一斑!

“斗胆请诸位帮一个小忙。”

“中郎大人请讲。”

蔡邕指着案上堆积的简牍。正容道:“入狱以来。每日勤修汉史。成果尽在此处。虽还未竞全功。但此间字句皆为心血所化。我死之后。还请切勿毁损此间之物。以留待后世。”

武将一呆。“大人所著。我等必不会毁伤分毫。只是凉州虎狼之兵已近。这些物事。只恐……”

蔡邕对此亦无可奈何。

如果他大难不死。一直叫嚣着“解救蔡邕”的凉州军团。多半会将他象上宾一样供着。他的著作当然也能保存下来。问题是。不等凉州军赶到。他便要先死在长安军的刀下。正所谓人死灯灭。辛苦写成的汉史。很可能保不住了。

一声长叹。蔡邕无奈至极。“动手吧。”

“呛”地一声。武将佩刀出鞘。

蔡邕再不说什么。闭目待死。

刀刃破空时带起的风。吹到蔡邕的脖子上。但是。那一刀始终没有砍下来。几声斥喝之后。密集地兵器地声。还有一具具身体无力地倒下。让蔡邕有些不明所以。

他一睁开眼睛。就看到了王越。王越以前曾和阿牛进监探视。

“不用担心。四弟托我留在长安保证你的安全。如果你出了事。我王越有何面目去见四弟。”

王越站在他的面前。淡淡的笑容。带给蔡邕无尽暖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