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三国之模拟城市 > 第54章 裂痕

三国之模拟城市 第54章 裂痕

作者:懒猫不瘦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2-09-26 02:41:07 来源:笔趣阁

群雄争霸的时代,优胜劣汰的过程,流血与战争无法避免,但最近一段时间里游戏中的变化,还是让许多玩家有些措手不及,如坠迷雾之中。前后不到一个月的短短时间里,韩遂和公孙度先后陨落,无数玩家不禁慨叹,这世道真的乱了。

公孙度的陨落多少有些可惜,辽东王只是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就将多年积累下来的本钱全都输了出去。辽东在他的励精图治之下,展势力相当喜人,不过,现在都成了肥龙宝宝崛起的资本,典型的为人作嫁。

在公孙度坐困愁城的这段时间里,不少领主玩家都在打他的主意,“公孙度已经失去了根基,现在走投无路,有没有可能将他收服呢?”如果能够成功,那已不是一个历史武将的问题,搞不好第二个被玩家收服的系统原有势力就出现了。

就连阿牛都有些跃跃欲试,一向爱才如命的阿牛,决不会“嫌弃”落难的公孙度,派人到臧洪的面前表示,“凤翔城愿意出兵,协助州府部队消灭跑来青州抢地盘的公孙度”。有这个念头的领主玩家不在少数,青州刺史每天为这些事情烦不胜烦。

可惜的是,臧洪没有点头应允。

他需要通过一场血腥的攻城战消耗地方势力的军力,同时,也借这个契机向世人表明,青州再不是龚景时代那般软弱无力,一个强力的州政权已经站了起来。玩家势力出兵与否都不会影响战争的结果,却有可能影响世人对这青州府的评定,“抽调了大量部队。还借助了异人领主地力量才灭掉公孙度”,显然会让青州府的光芒失色不少。

而且,臧洪也没有天真地认为,领主玩家兴冲冲地主动请缨出战真是为了青州的荣誉,从与凤翔城主的合作之后,臧洪就明白了一件事情:要想驱动玩家为自己效力,并非没有可能,但前提是要有足够的利益。

没有利益,一切免谈!

臧洪悍然拒绝袁绍为公孙度求情的要求。充分说明青州刺史不甘心成为袁绍的附庸。袁绍虽然是关东盟主,但讨伐董卓战争结束之后,关东盟军早已经各奔东西,袁绍的盟主地位名存实亡。稍稍有些实力和野心的诸侯,早就没有把盟主当一回事。

说到底,袁绍现在还只是寄居在韩馥之下地一名太守而已,所辖不过渤海一郡八县之地,军需补给还有赖于冀州府的支持。只能说韩馥胆小怕事太过无能,如果换作臧洪是冀州之主,恐怕袁绍很难在冀州呆下去。

青州在手。臧洪并不十分惧怕偏安于渤海一隅的袁绍!

并不能因此指责臧洪忘恩负义、过河拆桥。袁绍虽然是关东诸侯盟主。且一手将臧洪提拔到了青州刺史地位置上。但袁绍这样做并非出于公心。而是希望借臧洪暂时过渡一下。随后再派心腹之人将青州攫在手心里。对此。臧洪心知肚明。自然不会对袁绍有任何感激。

再则。由于董卓挟持天子西走长安。关东诸侯又未能及时推选出一个“新天子”以对抗董卓掌控着地中央政权。没有一位名正言顺地汉室皇族作主。关东地混乱可想而知。青州刺史之位虽然是袁绍暂时指派。可这份任命地效力貌似不太乐观。其合法性颇值得怀疑。臧洪效忠地是东汉皇朝。而非袁绍!

当他意识到袁绍任命自己出任青州刺史一职不安好心后。就开始全力为自己地未来作准备。臧洪要将自己地命运牢牢地抓在自己手上。并且。在各路诸侯蠢蠢欲动地大气候下。他也希望自己能够经营好青州。避免青州沦为军阀争霸天下地工具。为大汉朝保留一些元气。

这便是臧洪为何一到青州上任。立刻就对青州黄巾起大规模围剿地原因。对青州地方势力地削弱。是为了为建立一个强大地中央集权地青州扫平障碍。对公孙度不依不饶赶尽杀绝。也是为了向世人宣示臧洪地态度:犯青州者。就是这个下场!

与袁绍撕破脸皮是必然地事情。虽然比预计地提前了不少。但这了是无可奈何地事情。臧洪不可能放过公孙度为自己留下一个劲敌。触怒了袁绍之后。臧洪不得不加快对青州地控制。同时。臧洪接连向渤海派出了几路使者。试图向袁绍解释当时地情形。以争取获得袁本初地谅解。为自己赢得更多地准备时间。

袁绍虽然愤怒。但他也不便因此指责臧洪不从其号令。公孙度已死。继续纠缠于此事已于事无补。即使袁绍很想砍了臧洪地脑袋。也得先估摸一下自己是否有足够地本钱和正当理由。臧洪身为青州刺史。守土有责。在辖区内击败公孙度地部队有功无过。袁绍甚至不能因此让臧洪卷铺盖走人。那样做地结果。将使袁绍地声誉受损严重。

无论如何,因为公孙度,袁绍与臧洪之间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裂痕。

当公孙度被困于昌阳县城时,占据了其老巢的肥龙宝宝不甘寂寞,也有了新的行动。

黄巾军精锐部队突然开拔,向辽东北部的夫馀人动了进攻;与此同时,右北平的公孙瓒也向幽州牧刘虞出了“还我北平百姓”的呼声,索要乌桓联军从北平掳走地百姓,在遭到刘虞地拒绝之后,最近一直夹着尾巴做人的公孙瓒,悍然挥师西向,在刘虞控制区域内大肆抢掠人口和人才!辽东和北平地军事行动几乎在同一时间动,以两郡的地理位置而言,辽东的势力相进军中原,唯一的陆路通道就是过右北平,彼此之间的戒备是免不了地。两个势力的行动非常突然,且出动的部队众多。如果说这次行动前两个势力没有达成默契,恐怕没有人会相信。

阿牛曾向肥龙宝宝问及过此事,肥龙宝宝亲口证实了黄巾军与北平军达成了协议,暂时互不侵犯。

“我们虽然有了辽东作根据地,但想以一郡之力对抗天下诸侯无异于痴人说梦,黄巾军必须尽快提升实力。

我和龙神都认为,与公孙瓒硬拼殊为不智,北平军的实力依然很强,与其和北平军拼得头破血流两败俱伤。还不如暂时与其和解,先对辽东周边的异族起进攻。昔日公孙度都能够在北方混得风生水起,实力更强的黄巾军没理由搞不定那些异族吧,从异族那里获得更多的物资、财货、人口。加快黄巾军的展度。

有个情况你还不知道,黄巾军大多是一些无法生存下去的农民,奇袭辽东成功之后,黄巾军中地许多人对种地远比拿刀更有兴趣,辽东除了冷一点之外,实在太适合黄巾军避难了。我担心,如果任由这种情形继续下去。黄巾军的战斗力会逐渐丧失,唯有与北方异族的不断斗争,才有可能保持黄巾军的斗志和进取心。”

肥龙宝宝颇有些无奈地道。

听到肥龙宝宝讲出最后一个重要理由时,某城主忍俊不禁,“或许这便是农民起义军地局限吧,他们的反抗大多出于求生的本能,很少有人会有一个全盘的长远规划。他们没有办法活下去的时候,会红着眼睛与**的官府和地方豪强以死相拼,一旦给他们一个安乐窝。他们很容易便会再次安于现状,失去斗志。”

肥龙宝宝这么快就现了黄巾军的变化,并迅作出了应对,不得不说是件非常幸运地事情。黄巾军的第一个目标选择了夫馀,也是经过了一番周详的考虑。

夫馀,开启东北文明的祥地之一。由古老的岁貊人在西汉初期所建。夫馀分布在松花江中游平原上,从事农业,产五谷,出产马匹、貂、赤玉、大珠等物。夫馀人以栅作城,有宫室、仓库、牢狱,属于农耕文明,这个新兴的地方民族政权部落国家,国内有着丰富的出产,军力和科技实力又根本无法与大汉朝相比。就好象一个孩童手里拿着一粒大珍珠。难免会遭人惦记。

与居无定所四处游牧的乌桓人相比,夫馀好找的多。且乌桓人刚刚将公孙瓒狠揍了一顿,这个时候最好还是不要去招惹为妙,谁知道乌桓人地战斗**是否已经消退干净了没?高句丽当然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但高句丽的都城不久前才被公孙度攻破,想必短时间内没有多少油水可捞,就算想吃猪肉,也该将猪养肥了再杀不是?

黄巾军与北平军的暂时妥协,并不代表两个势力将来会相亲相爱,恰恰相反,肥龙宝宝要想实现黄巾大业,第一个要干掉的就是挡住他去路的公孙瓒!如果不是黄巾军实力强横,公孙瓒多半也很可能先将辽东收入囊中,以免西向争雄时腹背受敌!

现在地和平是短暂的,虚幻的镜花水月。

经过与乌桓联军一战后,公孙瓒的右北平损失惨重,军力还是次要的,大量的百姓和各类人才被掳到了刘虞的地盘里,已经动摇了右北平持续展的基石。如果公孙瓒不能将人口的损失挽回,右北平地未来前途无“亮”!

从哪里将人口损失补回来,公孙瓒同样面临着艰难地选择。

北方异族?公孙瓒一直信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右北平以北就是乌桓大草原,别忘了乌桓人刚刚从北平得胜而归!南方是茫茫大海,海里的鱼虾蟹鳖多不胜数,但就是没有公孙瓒最需要地人口;右北平只能在西边的刘虞和东边的肥龙宝宝选一个开刀。

恐怕傻子都知道占据辽东的黄巾军是在北方转战多年,真正上过战场见过血的精锐之师,作战经验和能力绝非幽州府的老爷兵可比。公孙瓒不是傻子,他当然会选择刘虞。反正两人早就剑拔弩张,乌桓联军已经退走,正好借此机会找刘虞算算旧帐。

即使北平与辽东的对决无法避免,起码现在两家还没有正式开战(黄巾军奇袭辽东前对右北平的佯攻。被公孙瓒自动忽略了),有时间的话,一起出来喝茶晒太阳也是可以地。

刘虞自然不肯交嘴里的肉交出去,要知道当时为了得到人口,他也有掏腰包向乌桓联军提供必要的粮草物资,并且,幽州府的部队无论数量还是装备都远远多于公孙瓒,刘虞又是汉室皇族,且是公孙瓒名义上的顶头上司。哪里会理睬公孙瓒的吆喝。

“若非公孙太守一意孤行肆意妄为,何以导致乌桓各部落合力来攻,致北平乡民遭遇战火之苦?乌桓骑兵抓走那些无辜乡民的时候,公孙太守的部队在干什么?如果不是州府出钱出物将那些乡民赎回来。他们早已成了乌桓人的奴隶,现在还好意思找我要人,真是岂有此理!

要这些乡民回去也行,把当时州府垫付地钱粮物资结清再说吧。”

刘虞这么讲,自然是吃定了公孙瓒现在根本无力支付所谓的赎金,交不出赎金,从右北平得到的乡民。自然不会离开州府的怀抱。

公孙瓒立刻使用了最激烈地回应方式:抢。

北平军倾巢而出,将距离右北平最近的州府控制村镇洗劫一空,村镇中的所有人口、人才和财货都被迁往右北平,少量的守备部队根本不是北平军的对手,敢有反抗者格杀勿论。连着杀了几个村镇数千名当地守军之后,再也没有人反抗北平军的掠夺,北平军出现在哪里,当地的守军和乡民就老老实实地打开城门,规规矩矩地收拾家当准备搬家。

刘虞被公孙瓒地作法惊得目瞪口呆。浑身颤抖不已,在幽州深得民心的刘虞为人仁厚而古板,根本没有见过公孙瓒这样的“匪徒”作派,貌似北平军动手前,还没有向州府宣战吧!

于是,幽州府立即对右北平的恶劣行径进行了谴责。对北平军抢掠州府乡民的行为表达了强烈不满,列举了公孙瓒十大罪状,甚至向幽州附近包括袁绍在内的诸侯广檄文,号召大家一起鄙视公孙瓒的野蛮行径。刘虞还亲自写了一封长信,建议公孙瓒以大局为重,大家找个地方坐下来好好协商解决此事。

唯一没有及时做的,就是马上派出部队。

这就是政治家处理问题的方式。

公孙瓒一边顶着铺天盖地地谴责声浪命令部队继续闷头抢掠,一边通过使者与刘虞商议举行谈判的细节,诸如谈判地点、时间、与会人员、谈判议题、谈判步骤……等细节无不反复确认。其认真劲让刘虞大为欣赏。“看来他还是很有诚意的。”

等到所有的细节都落实后,公孙瓒早已捞够了好处。北平军心满意足地退了回去。这一轮抢掠之后,右北平不仅挽回了损失,总人口还比与乌桓联军交战前多出不少,公孙瓒眯着眼睛挥手叫来刘虞的使者道:“回去告诉州牧大人,就说我已经深刻意识到自己犯下的错误,因此我决定立即撤军,不再向州府索要乡民了。既然如此,谈判也就没了继续进行地必要,况且我实在没脸见州牧大人,让我回去慢慢反省吧。”

等刘虞回过神来,公孙瓒的部队已经带着大批乡民回到了右北平。

前段时间还无比凄惨的公孙瓒,几乎没有付出什么代价就获得了大量的人口和财富,渐有了咸鱼翻身的气象。

与其说这是公孙瓒的英明决断,还不如归功于刘虞的正直和仁厚,他被人称为是“后汉三国前期最杰出的政治家”,公正且仁和,却不具备乱世中最应具备的杀伐决断。

碰到公孙瓒这种煞气迫人地豪杰,刘虞想不吃亏都难。

幽州府派出了一支万余人地部队,准备逼北平返还掳走的百姓。幽州府地部队大多装备精良,远胜公孙瓒的北平军,但这支部队却有着一个致使的弱点:几乎未经过战争的考验。不客气地讲,他们除了装备好一些,训练时间长一些之外,跟普通的新兵没多大区别。

这样的部队,又岂能是北平军的对手?

公孙瓒还没有出动白马义从,这支部队就被打得七零八乱,败!

闻之消息后刘虞呆若木鸡,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貌似公孙瓒不是那么好惹的。

晚上应该还有一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