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三国之模拟城市 > 第59章 兵发幽州

三国之模拟城市 第59章 兵发幽州

作者:懒猫不瘦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6:45 来源:笔趣阁

碧波盈盈,万里无云。

青州附近的东海海面上,一支船队正扬帆而行,目标正是幽州。船头上迎风招展的凤牛旗十分显眼,这是天下第一城的船队,船上的乘客,正是子龙和他的飞翼营。

船队最前方的大船上,一名年青的白袍武将悠然自得地在甲板上吹着海风,鼻如悬胆,目若朗星,八尺之躯配以俊美硬朗的面容,以及唇边那一抹温和的笑意,使人不期然便生出如沐春风的感觉。

尽管此番前往幽州是率部出征,而且对手同样是能征善战的劲旅,但这名白袍小将脸上却看不出一丝一毫的紧张,倒象是出门游玩一般泰然自若,眉宇间还有些跃跃欲试。

龙的风采,令人心折!

龙身后,异族打扮的乾罗长老正一副苦瓜脸地站在船上的荫凉处,看着不远处赵云的身影,乾罗长老不禁叹了一口气。

“阿牛城主的这位义弟气度不凡,为人也挺随和,但他难道从未听说过北平军的厉害吗?引军出战毫不怯阵固然是好的,可是事先若有人告诉我飞翼营只有五百骑兵,不去幽州也罢。难道阿牛就不担心自己的结义兄弟在北平惨遭不测吗?”

事实上,这件事情直到飞翼营列表上船的时候乾罗才现,但他已经来不及提出抗议,阿牛根本就没有出现在码头。

乾罗摇了摇头。放眼看了下日头,犹豫了一下,还是缓缓地向着赵云走去。咳嗽了一声引起子龙地注意力后,乾罗道:“小伙子,阿牛城主有没有告诉你,去幽州是干什么的?”

赵云转过头来,俊美的面容上尽是和熙地笑意,讶然道:“乾罗长老,我们此次去幽州,难道不是与公孙瓒的北平军交战吗?难道还有什么秘密使命不成?”

作为一名公认的级猛将。赵云身上除了武将特有的阳刚外,还有着一股挥之不去的儒雅之气,刚猛与儒雅,在他的身上完美结合。子龙的谦逊有礼,让乾罗对他颇有几分亲切之感,但现在听到子龙的回答之后,乾罗心头不由得呻吟了一下。

眉头一皱,乾罗忍不住脱口道:“就凭你麾下地那点人吗?子龙可知道,公孙瓒在北平不断招募部队,现在他的兵力应已过五万!”

龙笑了笑。“我知道,四哥已经跟我讲过了。飞翼营的任务是对付北平军里最强大的白马义从,至于北平军其他的部队,相信乌桓勇士会有办法的,骑兵对付普通步兵应该占有很大的优势。”

看到赵云无比惊讶地模样,乾罗几乎晕了过去,“你以为白马义从三千人很好对付吗!我们乌桓各部落联军,与北平军交手已不下三十次,最强壮的乌桓勇士对上北平军的步兵时多少还占有一定的优势,小胜过几场。但是,只要白马义从一出动,我们立刻就会败下阵来!

你没有亲身见证过白马义从地可怕,那三千白马简直是魔鬼一样的存在。数以万计的乌桓男儿丧命于他们的马刀和刺枪之下。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

末了,乾罗斩钉截铁地总结道:“你的五百骑兵,绝对不可能是三千白马义从的对手,你们甚至有可能顶不住他们两轮的冲击!”

龙依然在微笑,很是认真地道:“多谢乾罗长老关心。顶不顶得住要打了才知道。不过有一点子龙必须纠正您:此次飞翼营倾巢而出,前往幽州的将士为。不是您讲的五百人,这个区别是很大的。”

乾罗恨不得一头撞在甲板上,他讲这番话,一是因为对子龙颇有好感不想他不明不白地丧命;二则,乾罗也希望透过赵云之口,尽可能地让阿牛作出增兵地决定,从而加大与公孙瓒交手的胜率。

没有想到的是,赵云好象一点都不知道即将面对的是多么恐怖地敌人,可能陷入多么困难的境地,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无知者无畏”?

可怜的塔兰部落长老重重地跺了跺脚,他已经彻底无语了,不过,还有一件事情是他很想知道的,“子龙出征,这么大的事情,阿牛城主怎么都不来送一下,他跑哪去了?难道他派出你作为代表后,自己不打算去幽州了吗?”

赵云想了一下,道:“四哥有事在身,昨晚便已离开了领地。乾罗长者大可不必担心,等四哥忙完手头的事情,自会赶往幽州与我等会合。”

乾罗这才稍稍放下心来,又看了赵云一眼,叹息着缓缓离去。

目送着乾罗蹒跚的背影没入船舱中,子龙脸上地笑容敛去,轻声自言自语道:“乾罗长老竟对我们如此没有信心,想必那白马义从果真厉害得紧,否则乌桓各部落联军没理由闻之丧胆。”

龙地眼眸忽然变得热烈起来,对于子龙而言,对阵白马义从是个巨大的挑战,一身是胆地赵子龙,又岂会在严酷的挑战面前丧失信心!子龙不禁对不久后即将到来的对决,充满着期待。

“到底是北平军的白马义从强悍,还是凤翔军的飞翼营能打,就让事实来证明吧!”

有些意兴澜珊的乾罗回到自己的舱室后,从头至尾仔细回想了一下凤翔出兵幽州的事情,仍然是满腹狐疑。

“五百多人的骑兵部队,我们任何一个乌桓部落都能派出数倍的骑兵,看来这次凤翔城的飞翼营怕是要交待在幽州了。搞不懂阿牛城主脑袋里想地是什么。不将鞠义的部队派过去也罢了,连那几位闻名于世的大侠都稳稳地留在凤翔城,必要地时候潜入北平城内。放放火制造混乱应该不难,刺杀北平军的重要将领也是好的啊!”

在乌桓人看来,如果能将公孙瓒碎尸万段自然是最好的结局,王越等人的刺杀行动很可能收到奇效,但对于阿牛而言,那样做并不符合凤翔的利益。

凤翔应塔兰部落之邀出兵幽州,与强大的北平军正面抗衡,对阿牛而言实属无奈之举。阿牛可没有脑袋热地认为,凤翔军有能力将一方诸侯公孙瓒砍落马下,幽州武力最强的诸侯,不是那么好对付地。

即使有机会将公孙瓒干掉,阿牛也绝不会那么做,因此,王越等人都没有出动,暗花武师同样留在了领地,凤翔派往幽州的人手,除了赵云的飞翼营之外。便只有阿牛这位领主。

原因如下:

先,凤翔军进入幽州,打着的是“调解北平军与乌桓部落争端”的旗号,就好象球场上裁判不能进球一样,没道理劝架的人也跟着搅和进去,将其中一方打翻在地吧!

其次,公孙瓒好歹也是大汉朝的官员,北平太守和都亭侯的身份,地位不可谓不高,他的官职来自于朝廷册封。..而非董卓的矫诏,也不是象袁绍、袁术等人自领地官职,含金量十足。在讨伐董卓的战役中,公孙瓒也是十八镇诸侯之一。因此,这样的一个人,绝不是凤翔能够轻易动的,若勉力为之,后患无穷。

第三,青州凤翔城在世界中声名极著,阿牛本人的仁慈厚道更为许多津津乐道,“为调解交战双方的争端。不惜以身犯险远赴北疆”。似乎也与某城主从前喜好“行善”的行事作风一致。但是,若阿牛不懂得什么叫适可而止。“行善”很可能便会被指为“作恶”——与北方异族联手,杀害大汉重量级官员!

阿牛曾就此事分别与庞统和陈宫二人仔细商议,这个尺度,很难把握。

最理想的结果便是:凤翔从中斡旋,让公孙瓒明白再这样对峙下去不是个办法,从而退还扣留的乌桓商人财货,北平军与乌桓人各退一步,都有台阶可下。

这个结果最符合凤翔的利益。不过,阿牛也知道,以公孙瓒对北方异族咬牙切齿地愤恨,要想做到这一点非常难。

公孙瓒的职位只是区区一个太守,但他屡次公然不给州牧刘虞面子,可见其性情极为骄傲。这次与乌桓族的冲突错在公孙瓒,但他不仅拒绝还扣留的货物,对刘虞地调解也不屑一顾,彰显其硬汉本色。与乌桓联军的长期对峙,北平军胜多负少,这无形中又助长了公孙瓒的心气。骄横自矜,部队又屡战屡胜、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公孙瓒怎么可能主动退还没收的财货?

乌桓人这边,大多都是出于一腔义愤卷入这场战争,北平太守对乌桓人的蔑视让这些草原男儿深感耻辱,与北平军多次交战损失惨重,就算公孙瓒肯退还财货,损失了许多勇士的乌桓联军,也未必肯就这样善罢甘休!

“帮助乌桓各部落取得一场毫无争议的胜利,洗刷掉公孙瓒加诸于乌桓人身上地耻辱,并迫使公孙瓒让步!”

这几乎成了凤翔唯一地选择!

当飞翼营从舶来镇上船,准备渡海直奔幽州时,北平城主府,公孙瓒召集了麾下的将领、谋士议事,所针对地,自然是城外的乌桓联军。

北平军已经取得了多场胜利,斩杀了大量的乌桓人,按照北平军与北方少数民族作战的经验来看,自知胜利无望的乌桓人,早就应该退避三舍。但是,北平境内乌桓人的部队越来越多,一些游荡于大草原深处的乌桓部落,得到消息后也纷纷向幽州而来。

公孙瓒相貌英伟,声音洪亮,且机智善辩,有着强烈的个人魅力,作战勇猛的公孙瓒在北平军中极有威信。端坐于榻上的公孙瓒此时恨恨地道:“这些乌桓人疯了,就算我们不出城杀他们个屁滚尿流。他们难道还能骑着战马攻进北平?”

在场众将均笑了起来,每个人都知道公孙瓒地脾性,用“疾胡如仇”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每当他听到什么部落造反的消息都会勃然大怒,集合兵马立即出征讨,好象与那些胡人有什么深仇大恨一般。公孙瓒与胡人交战时也是尽可能地穷追猛打,尽可能制造杀戮,因此,各处的胡人对公孙瓒都十分害怕。

公孙瓒地堂弟公孙越道:“胡人善于游击,我大汉军队更善于阵地战,现在乌桓人舍弃了自己的长处。转而与我军正面对决,这不是自寻死路吗?这段日子,死在我们手里的乌桓人应该过万人了吧!”

“那是肯定的!将各部落的战士聚集在这里,与我们长期对峙,他们部落自身的安全问题姑且不谈,想必那些牲畜已经将附近的水草都啃吃一空,乌桓人应该已经撑不了多久了。”答话的是公孙瓒手下大将严纲。

北平军连战连胜地可喜势头,让公孙瓒帐下的将士大多对战事的结果执乐观态度,对乌桓人的轻视之心十分明显。众人中,只有一人面带忧色默然不语。正是公孙瓒帐下的长史关靖,显得十分突兀。

公孙瓒注意到了关靖的情绪,高声道:“我军胜利在望,士起(关靖字)何以愁眉不展?”

关靖长身而起,正容道:“这场仗已经让北平付出了沉重代价,而且我不认为乌桓人已经任由我们宰割,从现在的情形来看,即使我们赢了这场战争,也只能是惨胜。”

公孙瓒有些不悦,淡然问道:“何以见得?”

关靖道:“乌桓人之所以屡遭失败却不言退。原因很简单:对他们而言,这场战争关系着所有乌桓人的尊严与荣誉,为此他们甘愿付出巨大的人命代价,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乌桓人打这场仗地决心。前所未有的坚定,外界大多对乌桓人寄予同情!

这段时间不断爆的战事,表面上来看我们占据明显上风,杀死杀伤了大量的乌桓人,但我军也折损了三千余名军士,那些都是跟随大人久经战阵的精兵啊,招募的新兵,需要经过多少场恶战才能具备那样的水准?那些远离幽州的乌桓部落自地千里驰援。到北平与我军决战。他们的部队越打越多,而我们越打越少!

此外。战事持续下去虽会对乌桓各部赖以为生的牲畜业带来严重影响,甚至他们当中会有一些人因此熬不过严冬,但我们在经济和财物上地损失同样巨大。乌桓人都是骑兵,他们拿北平城没有办法,却可以分兵劫掠散布各处的乡镇,掠夺物资、杀死平民,带来的损失难以估量,更有甚者,幽州的许多盗匪趁我们难以分神它顾,大肆在北平境内为非作歹。

由于战事连绵,北平地商贸活动几乎陷于停滞,没有商队敢来北平贸易,这样的情形又影响了百姓的生活。十天前,北平境内就已经出现了百姓逃离的情况,随着战争的继续,这种情况会益严重!

就算我们最终打赢了这场战争,兵力、人口、经济、财货上的损失也难以估量,我们无法从乌桓人那里得到任何补偿,我们将元气大伤。这场战争原本是可以避免的,我们的兵士误将乌桓商人当作盗贼砍杀本已不对,如果大人当初肯接受刘大人地调解,退还他们地货物,也不。

“住口!”

公孙瓒越听越不是滋味,终于忍不住暴喝着打断了关靖的话。

此番言论,分明有责怪公孙瓒地意思,就差没有直接说“都是你的错”这几个字了。公孙瓒向来不是个气量宽宏的人,加上他对胡人有着近乎本能的反感和厌恶,他并不认为自己不退还乌桓人财货有什么不对。

“胡人没几个好东西!”

这是公孙瓒的口头禅,据说最初他的口头禅是另一句:“胡人没一个好东西”,最终还是听从了关靖的劝谏,改得稍稍委婉了一点,打击面也窄了些许。

关靖面红耳赤地站在那里,公孙瓒的威势让这位长史颇为不安,但关靖的耿直倔强也是出了名的,他要尽到长史的责任,尽一切可能把公孙瓒从错误的道路上拉回来。

“大人,乌桓人数以百万计,与他们结下血仇实为不智!幽州州府、辽东公孙度均虎视眈眈,还有黄巾军主力大举进入幽州意向不明,周围强敌环伺,若北平军折损太过严重,其他势力必群起而攻之,此战实不可再继续下去!

为了北平大地免遭战火荼毒,为使北平百姓免于颠沛流离,还请大人还乌桓人财货,休兵罢战!”

说罢,关靖泪流满面地跪了下来,以额触地咚咚有声,在场的众将无不为之色变。

关靖对此战的分析丝丝入微,为公孙瓒帐下的武将们推开了一扇他们从未重视的窗,即使他们未必完全认同关靖的观点,但对这位硬骨头别吏的忠心还是极为钦佩的。

可惜的是,公孙瓒见关靖竟提议“还乌桓人财货,休兵罢战”,在公孙瓒看来根本就是认输投降。这样一来,盛怒之下的公孙瓒压根听不进去关靖的忠言,关靖的苦谏自然也被他当作别有用心。

“混帐,居然妄加指责,危言耸听,乱我军心!来人,给我拖出去,砍了!”

如果不是众人苦劝,关靖的脑袋只怕立刻就要搬家了。

这位长史为人正直,加上此番遭遇横祸又是出于一片公心,北平诸将中倒有不少人硬着头皮帮他保命,其中就包括公孙越和严纲。

“今日权且寄下你项上人头,再敢胡言乱语乱我军心,定斩不饶!”公孙瓒扔下这句话后,拂袖而去。

这场议事自然也无疾而终,北平军与乌桓联军的对峙,依然继续着。

沧澜水师的船队抵达太子港时,已是三天之后。

太子港位于北平东南方百余里处,与战区相距不远。由于乌桓人摆出一副玉石俱焚的架势,不断分兵四处劫掠杀戮,强如公孙瓒也不敢轻易分兵,北平军都集中在重要的城池里,因此,北平百里之外的太子港,显得相对平静。

北平军实际上早已放弃了广阔的乡镇地域。

飞翼营出现时,太子港有一支不足百人的乌桓骑兵分队等候着,他们都是塔兰部落的勇士,特意留驻于此。见到船队悬挂着的凤牛旗时,塔兰部落的汉子们,纷纷欢呼了起来。

他们事先已经收到了风声,这支船队,带来的是塔兰部落的朋友,凤翔城的部队!

见到乾罗时,塔兰部落的勇士纷纷行礼致意,这位长老在部落中有极高的威信。乾罗直接唤了一名族人过来,吩咐了几句话,那名族人飞身上马,绝尘而去。

做完这件事,乾罗才对赵云道:“他去通知我家大人了,顺便带一些战马过来代步。大家没有想到凤翔城的部队来得这么快,无法事先准备,子龙先稍息一会。”

“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