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抗日之铁血军魂 > 第一千五百二十章:钱!钱!钱!

抗日之铁血军魂 第一千五百二十章:钱!钱!钱!

作者:长风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1:26 来源:笔趣阁

ps: 三更,求月票,求赞,好像赞榜前五有额外的一千块奖金,不知道小风还有没有这个机会,就靠诸位童靴们的支持了!

东北地广人稀,但地下蕴藏这海量的资源,这也是日本人垂涎的根本目的之一!

怎样将它们开发利用起来,别说日本还没有这个技术能力,就算是科技最先进的美国,也做不到。

但东抗缺迫切的需要增加自身实力,尤其是对外的依靠,武器、粮食等等关系国计民生的物资的生产和产出!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陆山可是打算将北满的粮食生产翻一翻,工业生产翻两番定为目标的!

尤其是对科研以及人才引进方面,陆山不惜用重金在全国搜罗各行各业的,随着东抗在全国给地办事处的成立,这项工作会更快的开展!

对于国外的人才,陆山也是求才若渴,这个时候欧美经济还没有完全好转,正是抄底的时候!

大批的技术工人,工程师失业,这都给陆山提供了机会,只可惜时间太晚了一点儿,要是经济危机那会儿,他能将大量的人才都忽悠到中国来!

现在虽然晚了一点儿,赶上末班车了,也还是来级的。

陆山垂涎的是德国的犹太人科学家,这些人,小胡子不喜欢,不要,他要!

但是小胡子可不是正常人,想要从他手里捞人,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日本人不是弄了一个“河豚鱼计划”吗,估计也是打的这个主意。但后来日本跟德国结盟。这个计划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但是现在。随着小胡子上台,德国国内“反犹”的政治气氛会越来越浓烈,犹太人的处境会越来越困难。

关于“河豚鱼计划”,陆山是打算搀和一脚的,当然,是以“船越仁敏”的身份。

历史上这个最终不了了之的“河豚鱼计划”在陆山手中得以实现了,一直到德日结盟,这个计划使得近百万犹太人从德国迁徙来到了东方。一部分人去了东部沿海的城市,比如说上海,广州等地,大部分都到了东北!

在“船越仁敏”控制的工矿企业工作的犹太人就有五万人之多,而他在犹太人心中的地位,就如同“救世主”一般!

大量犹太人涌入北满,日满当局放任了这种情况,在他们认为,犹太人进入东抗控制区后,会给东抗带来很多麻烦。犹太人很团结,一定会不服东抗的统治。他们甚至在犹太人当中培养和训练间谍。

但是,事后证明,他们的策略是完全错误的,这是一个阴谋,一个让东抗获得大量犹太人才阴谋!

因为,战后统计,日满通知区域内的犹太人基本上都以工人和技术工人为主,少量的工程师,而去北满的却很大一部分是科学家,高级工程师以及许多关键学科的领袖人物!

主导这一切的居然是被日本人尊为“移民之父”的船越仁敏,是他故意伪造身份,将这些本来都是高智慧的人才轻易的送到敌人的手中。

令敌人在短短数年之内就取得了无与伦比的大发展!

等到他们发现问题严重的时候,一切都变得回天乏力了,而这百万犹太人在进入东北后,跟当地人结婚生子,十年之后,基本上都将中国视为第二故乡!

后来,他们除了一部人在陆山的支持下返回中东建国外,其他人大部分都留了下来,经过数十年的融合之后,完全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这些都是后话。

要发展,得有人,还得有钱,有技术,有装备!

人,不是没有,但需要的不多,或者说太少,需要引进,需要加大培养!

兴办教育,这是一定要坚持的。

东抗要建造至少五所综合性大学,十五所专科院校,还有军事院校等等,这是五年计划中明确写的。

再建的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学院,哈尔滨工程学院,哈尔滨商学院,哈尔滨纺织工业学院,黑龙江农业大学,齐齐哈尔工业学院,以及东北大学哈尔滨分校等。

除了自己建立军事指挥学院外,还有东抗第一军医大学(筹建),东抗装备技术学院(筹建),东北航校,以及陆军中央军官学校哈尔滨分校等等!

教育方面不是光建大学就可以的,还得均衡教育,从小学到中学,得是一个体系,五百所小学,一百所中学。

计划五年内,至少每年在教育上面就要投资超过五百万,按照现在东抗控制区内的经济和税收,这就得是十分之一,如果算中东铁路收益的话,这就一下子扣去六分之一了。

然后是医疗卫生,这个也是一个大头,要建立基本的医疗服务体系,五年能够覆盖到城镇就不错了,但这个可以走中西结合的路子,可以剩下不小的人力和财力!

基础建设是大头,公路,铁路,不光是经济原因,军事方面也是迫切需要。

光规划中的铁路建设路线就多达十几条,基本原则是干线铁路优先,然后是重要的支线铁路,最后才是经营性铁路。

公路方面先满足通,把路弄平再说,主干道可以考虑浇筑柏油马路或者水泥路,次要的公路只能铺上石子压一压,等以后有财力再说。

就这样,陆山草草的算了一下,都吓了一条,要把这些东西简单的弄成,少说也得一亿。

农业,工业的投入,在大建设之前,肯定是要投入的,要想增加粮食产量,光精耕细作是不行的,还得科学种田,得施肥和防止病虫害。

光见一个化肥厂,就得要好多钱,而且这个时候老百姓还没有科学种田的观念,得宣传和教育,最好的办法还得是让老百姓自己看得见摸得着,这样他才会自己主动改变!

这上嘴皮子,下嘴皮子一碰,那还是钱呀!

军备方面的投入更是不能少,必须保证每年至少五百万的技术研发资金,以后还得增加,生产武器弹药,也要钱,不打仗,也得训练,还得囤积备战,每年的花销也不小!

东抗上下十多万人马,每年的冬夏季服装,鞋帽,军饷,伙食,训练等等,都是要花钱的!

这样算下来,就算现在有十亿大洋摆在陆山面前,他也能在一眨眼的功夫给花的一个干干净净!

除了精兵简政之外,还得开源节流,这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还好,现在船不算太大,好调整方向!

任何一个地方军阀都没有陆山这般大的野心,要真把他心中的这些都完成了,小日本也就挥了挥手的就灭了!

是呀,真要做到了这些,小日本就不足为惧了,陆山也知道,饭要一口一口的吃,事情要一点一点的做,来不得半点马虎,基础扎实了,上层建筑才稳!

规划中的东西都要搞,而且还要一点一点的搞,定计划,同样也要定时间,要效率,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没钱就不过日子了?

日子是要过的,鬼子也照样要打,建设更是要坚定不移的搞下去,不能看什么好就搞什么,要搞体系,要均衡。

其实一穷二白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优势。

一张白纸,好涂写,一张写满字的纸,你还往那个地方去涂,去画呢?

“陆总,为了咱们东抗,你可真是殚精极虑呀!”手里捧着沉甸甸的文件,英若愚无比感慨的说道。

“我们可不能只关心打仗,也要发展经济科技,纵观世界发展,未来科技必定会成为第一生产力,我们国家之所以被西方国家赶超,还是我们的观念太保守了,西方的工业革命就是科技的一次大的飞跃,所以他们才有能力造出了强大的枪炮,用这个东西叩开我们的国门,也令低下了数千年来骄傲的头颅,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陆山感触的说道。

“是呀,西方船坚炮利,我们的国家已经落后百年,再不奋起直追的话,就会越来越落后的!”英若愚道。

“我五千年华夏文明就此没落了吗,不,我们的祖先创下了灿烂的文化,科技,一直领先西方数百年,一直到近代才被西方赶超,这说明我的头脑并不笨,只是我们自己躺在过去的成绩上夜郎自大了,现在我们醒悟过来了,要想追上去,就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但不管要付出多大的代价,都要追上去,超越他们,重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陆山道。

“老陆,我们一定会的!”英若愚道。

“我的目标是在有生之年,中国重回世界的中心,成为第一强国!”陆山掷地有声道。

“我们可以吗?”英若愚激动的声音颤抖道。

“当然,只要我们不懈努力,奋斗,赶走了小日本和西方列强,收回被侵占的国土,只需三十年时间,我们就可以赶上西方,甚至超越他们!”陆山道。

历史经验证明了,当中国人齐心协力,共谋发展,励精图治,三十年足以将西方甩开几条街去!

这是团结的力量,这是文明的力量,还有自强不息、永不言败的精神!

中华民族是打不败,压不垮的,是不可战胜的,小日本根本不了中华文明的强大韧性和生命力,他们注定竹篮打水一场空,还要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