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抗日之铁血军魂 > 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天津之争!(二)

ps: 新的一月,新的一天,小风一更求月票!

荒唐归荒唐,但老蒋却不得不考虑日本方面的建议,因为他需要钱,需要枪炮,需要物资。

为此财政部长宋子文也有了出访欧美的计划,主要的任务就是帮老蒋搞钱。

日本人的钱能不借最好不借,老蒋很清楚,一旦跟日本人有了金钱的关系,那就就是黄泥掉在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了!

借钱不一定,但是日本若是能够暗示一下,承诺不暗中支持西南的几个诸侯和“组织”对抗zy,这“剿匪”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汉卿来了,南方的气候还习惯吗?”

“多谢委员长关心,一切还好!”张汉卿忍不住低声咳嗽了一声。

“南方好,气候温润,适合养病,你就在上海多住些日子,等病养好了再说!”老蒋温言道。

“是的,这一次我要是不把自己的毛病治好了,我是不会回去的,我实在没有脸再见东北的父老!”张汉卿动情道。

“也没有那么严重,听说在你的寓所发现有人投放炸弹?”老蒋关心的问道。

“一些宵小之辈,不提也罢!”张汉卿轻描淡写道。

“一定要抓到这些无法无天的不法分子,严惩绝不姑息!”老蒋严厉的斥责道。

“多谢委员长关心,事情都过去了,就不必再提了,也许不过是国人一时的义愤而已,实在不必小题大做。这么多年枪林弹雨都过来了。区区一颗炸弹又算得了什么?”张汉卿微微一笑。

“好。汉卿贤弟还是一如既往的豪气!”

“委员长,汉卿虽然丢官撤职,但一颗心还是想着国家的,我有一个建议,请委员长斟酌!”

“你说,你提的建议我一定仔细斟酌!”老蒋点了点头。

“我想把天津单独出来,列为zy直辖的特别市,将河北省zf迁往保定或者石家庄都可以!”张汉卿道。

“哦。为什么?”

“日本人!”张汉卿说道。

“关东军侵略热河,但因为东抗的原因,他们只能算是完成一半的目标,甚至还随时面临东抗由北往南的进攻,若是东抗集中兵力南下的话,仅凭日军现在的力量,我想他们恐怕是守不住承德的!”张汉卿道。

“说天津的事情,你怎么扯到热河和东抗身上去了?”老蒋不以为然道。

“委员长,你听我说,华北的局势看似在我东北军掌控之中。实则不然,华北能不能安定。其实主动权都在东抗之手!”张汉卿道。

“继续说!”老蒋有些认真起来。

“郑家屯一战,日军第六师团惨败,这足以说明东抗战斗力十分可观,退一步讲,东抗的部队不可能都都达到那个程度,但根据我们的掌握的情况,这个183师在之前名不经传,原来的番号不过是东抗第九旅,而且还是后组建的一支部队,就能有如此战斗,可想而知,他前面还有八个旅的战斗力如何,更别说被外界认为是陆山嫡系的教1旅和教2旅了!”

“汉卿,你不知道,这儿183师也是陆山的嫡系,师长王荣更是陆山亲自调教出来的,这个第九旅决不能跟他收编部队相比!”老蒋道。

“是这样?”

“是的,你说的不错,这个183师战斗力确实非同一般,不过他们这一次也损失不小,战损超过一半,也可谓是元气打伤,没有半年时间恐怕难以恢复!”

“目前华北最不安定的因素就是天津驻屯军了,所以,我想……”

“你想把东抗调入关内?”老蒋眼神骤然锐利起来,像两把钢刀似得,直刺入张汉卿的心脏。

“东抗背靠苏俄,长此以往,我担心他们会不会完全投靠苏俄,成为苏俄的傀儡?”张汉卿道,“现在他们接受了苏俄的援助,在北满地区大搞工业化,如果他们跟苏俄的关系越来越深,这对zy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张汉卿倒是不惧怕老蒋的眼神,说出自己的理由道。

老蒋沉默不语,长期与zy割裂,又拥有很大的自主权,确实很容易脱离zy,一旦被“赤化”,那可真是一件很大的麻烦了。

老蒋不担心东北军,东北军跟苏俄那是大打出手过的,这份屈辱恐怕张汉卿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但是东抗就不一样了,孤立无援之下,做出背靠苏俄的决定,那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必须加强东抗跟zy的关系!”张汉卿道。

“你说说看,怎么加强?”老蒋异动了,虽说他一心想要消灭这些地方诸侯,将军政大权收归zy,可是这么能打的部队,他还是很心动的。

尤其是陆山还很年轻,年轻就意味着思想还不够成熟,就可以收服。

虽然他并不觉得陆山是一个容易收服的人。

老蒋感觉到那是一个桀骜不驯的年轻人,他和他部下都一样。

“给他一块膏腴之地,让他轻易舍不得倒向苏俄!”张汉卿缓缓说道。

“天津!”老蒋眼神陡然锐利起来。

“是的,天津虽说在我们的手中,可我们在天津能够行驶的权利又有多少?”张汉卿道。

“汉卿,你有些异想天开了!”老蒋缓缓道。

“不,委员长,如果我们把天津交到东抗手中,其实是有不少好处的!”张汉卿道。

“说说看!”老蒋略微沉吟了一下,点了点头。

“这第一,东抗要是入驻天津,首先日本人就不敢像以前那般嚣张了,东抗跟日本人可是死对头,日本人肯定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东抗也不会妥协。所以两者必然有一番争斗。”

“嗯。汉卿,你想过没有,这样的争斗会非常危险的,弄不好战火就会烧到华北!”老蒋提醒道。

“我也想过,但是可能性极低,因为东抗的根据地在北满,只要北满稳固,日本人就不敢轻易的在华北挑起战火。因为他们将会要两线作战,这可是兵家大忌!”张汉卿道,“吃过一次亏的日本人,不会这点儿记性都没有,还吃第二次?”

其实,日本这个国家一旦疯狂起来,那还真是脑袋里缺根弦,两线作战,那是常有的事情。

但这里有一个巨大的原因,那就是日本的陆军和海军不和。两军之间经常争功。

“嗯。”老蒋想了想,最终还是点头认可了张汉卿的说法。

“第二。天津距离东抗最近控制的赤峰也有数百公里,对他们来说,这只是一块飞地,周围全都是我们的部队,完全不必担心他们会对zy产生威胁,而且完全以此对东抗形成牵制!”张汉卿道。

“你能保证,他们会愿意跳进来吗?”老蒋反问道。

“他们会愿意的,因为他们也不想成为苏俄的附庸,他们也需要大量的外援,天津有出海口,他们可以从国外购买他们所需要的物品,然后从天津上岸,再通过陆上的渠道运回去!”张汉卿道,“我想这是他们为什么在关东军入侵热河的时候,不顾自己大战后乏力,还是毅然出兵热河,占领赤峰的原因,一旦让日军占领热河,那么他们跟关内的陆上交通就完全切断了,到时候,他们就只能依靠苏俄了!”

“你说的不错,这一点我也看出来了,占领赤峰,叫好孙魁元、宋明轩,这陆山做事都是有目的的。”老蒋点了点头。

“他需要一个出海口,或者一个争取外援的通道,我们就给他一个!”张汉卿道。

“但是,如果把天津给他,会不会引起外交上的纠纷?”老蒋犹豫道。

“这是我们的内政,任何人都没有资格过问!”张汉卿道。

“你说的有道理,容我考虑考虑!”老蒋没有一口答应下来,这件事太过重大,他一个人也定不下来,必须开会讨论后才能决定。

“好的,委员长,那我先告辞了。”

“汉卿贤弟,我送送你!”

“布磊先生,对张汉卿的建议,你怎么看?”老蒋送走张汉卿,立刻将自己的智囊召了过来商议。

陈布磊听了老蒋话,心里如同泛起了滔天巨浪,张汉卿居然提议让东抗接管天津,这一点儿都不符合他的性格,这太过诡异了。

有道是,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张汉卿就算下野了,他的部队还控制着平津、河北等地,实力损失并不大,完全没有必要将自己的地盘让出去。

这不符合常理呀!

是有反常必有妖,这么浅显的道理实在是再明白不过了,难道张汉卿破罐子破摔了?

不太可能,张汉卿如此年轻,未来未必没有翻身的机会,正常人都不会这么想。

难道是意志消沉所致?

“布磊先生,你怎么了?”

“先生,张汉卿此举令人感到奇怪,莫非他与东抗已经有了达成了某种协议?”陈布磊道。

老蒋点了点头:“布磊先生,这也是我心中所想,若是张汉卿真与陆山达成了协议,这可能有我们不知道的秘密,如此一来,我们便不知道他们究竟想要做什么,zy岂不是听从他们的摆布?”

“先生,不过从策略上讲,张汉卿的建议却也是一招险棋,但如果用的好的话,可保华北数年的安宁!”陈布磊道。

“怎么讲?”

“先生心里早就认定中日之间必有一战,但这一战拖的越久对我们越有利,而先生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正是想先解决内部问题,完成中山先生的意志,实现国家的统一,然后尽全国之力与日决战,这样方有一些胜算,若现在开战,先生心里一定没有必胜的把握,甚至说战败可能性很大!”

老蒋默然的点了点头,陈布磊的分析完全说到他的心里去了。

“华北安宁则中原安宁,自古都是这个道理,若能用东抗牵制日本在华北的驻屯军,令其不敢轻举妄动,为国家赢得必要的战备时间,这或许是个不错的办法!”陈布磊道,“但是也要提防东抗借此机会获得外援而壮大自身,一旦东抗成尾大不掉之势,日后解决起来又将是是一个巨大的麻烦!”

“只要东抗不被赤化,这都好办!”老蒋想了一下,缓缓说道。

“这一点布磊觉得张汉卿的顾虑是对的,一旦我们不加强跟东抗的联系,那么势必会将它推到苏俄的怀抱中区,到时候,一旦东抗背靠苏俄,我们势必更难解决,而且最可怕的是,一旦苏俄控制了东抗,偌大的东北很有可能就真的收不回来了!”陈布磊道。

老蒋沉默许久,这才开口道:“布磊先生认为,我该支持这个建议还是反对呢?”

“布磊建议先生支持!”陈布磊道。

“从短期看,也许张汉卿跟东抗方面达成了某种协议,但张汉卿能给的,zy一样能给,而且还能给的更多,到时候东抗会心向着谁,那就难说了,其二,东抗入主天津,他能带去多少人,一个团,一个旅?”陈布磊道,“绝对不可能超过一个旅,算他一万人吧,一万人能在华北做什么?”

“东抗要真的去了,该警惕的是日本人,而不是我们,至于东抗自身的需要,我看张汉卿和东抗之间是各取所需罢了!”

“嗯,应该是这样,否则张汉卿不会轻易的让东抗入关的。”老蒋道。

“与其让日本人在天津横行霸道,还不如让自己人占了算了,起码东抗是一心抗日的。”陈布磊道。

“嗯!”

“还有张汉卿建议将天津从省辖变成直辖,很显然也不想让东抗完全控制天津军政大权,至于为什么要将它从河北省单列出来,我想张汉卿是看清楚未来的变化,东北军随时都可能调防其他区域,也是为了将东抗限制在天津一城之地!”陈布磊道。

“布磊先生说的不错,张汉卿与东抗之间未必完全信任,陆山毕竟出身东北军,天然亲近,若是趁张汉卿不在,趁机吞并东北军,这也不是没有可能!”老蒋道。

“先生,布磊觉得这样的事情可能会发生,但近期不会,如果张汉卿不能复职的话,时间一长免不了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陈布磊道。

“我知道了,多谢布磊先生的分析!”老蒋点了点头,对陈布磊的分析十分满意,他心中也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决断。(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