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神相天下 > 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顺通宝

神相天下 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顺通宝

作者:兵家传人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02:40:06 来源:笔趣阁

谭家生手上这几枚铜钱,居然是大顺通宝。

大顺通宝,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建立大西政权于大顺年间,1644—1645年铸造。版式为小平钱,多阔缘大样,制作较为精细,铜色金黄。

因为发行时间太短,而且张献忠在一年后就亡故了,也可以说,在发行铜钱时,就一直在打仗。清廷攻下蜀地之后,大顺通宝自然就成了废品,康熙通宝适时上位了。所以大顺通宝如今存世量不多,很多人,根本听都没听说过。

谭家生自然不在此列,包括杨光文也是如此,后者见此情形,也抓起铜钱一看,虽然铜已经被腐蚀了一些,有些发绿了,但上面的字迹依旧清晰可见。

大顺通宝,四个字亮瞎了杨文广双眼,这种铜钱一出,也间接证明,张献忠与此地有关联,在加上这些铁器,至少可以证实张献忠的军队曾经来过高峰山,而且逗留的时间并不短。

黑子凑了过来,在山洞中,虽然有电筒光,但更显皮肤黝黑,愣愣的问道:“这些值钱吗?”

谭家生没有回话,飞快翻看起铜钱的另外一面,铜钱的样式与几位清朝皇帝的通宝差不多,不过上面没有满文,也稍稍比普通的小钱大了一丁点。

手上这枚铜钱的背面有一个“工”字,普通品。又继续翻看,发现了背面有“户”。更多的,背面什么字迹都没有。

大顺通宝虽然稀少,但毕竟只是铜钱。历史价值也算不上过高,张献忠只是昙花一现。历史留名而已。按照市场价,光背大概30元一个。工字背面,能值50元一个,而户字背,能值100到200一个。

别觉得便宜,相比几元钱一个的乾隆通宝,大顺通宝已经证明了其价值。

杨文广找到的这串铜钱,大约有五六百个,批量卖出去,也值个几千元。如果有村民发现。无异于是一笔横财了,能购买一千多斤大米。

但谭家生要找可不是这个,杨文广的心态也差不多,两人一起动手,黑子不明所以的在一旁找着电筒。

一小会后,杨文广大叫道:“找到了,真的找到了,这是川户。”

所谓“川户”,也被称为传世通宝。这是大顺通宝中的超级稀有品,背面有川户二字,市场价值在一万到一万五之间,并且是有价无市。

仅这一枚。就是五六百个大顺通宝总价值的五倍。

谭家生接过一看,也露出了笑容,“再找。”

两人虽然一夜未睡。劳累非凡,但是精神头却更足了。十几分钟后,两人都长出了一口气。发了。

实在没想到,在这些铜钱中,竟然找到了足足五十二枚川户,这意味着50万到80万的价值,甚至可能更高,这种稀有铜钱无法复制,若是打包出售,遇到喜欢收藏此类的富豪,花上几百万也正常。

“撤!”谭家生当机立断,把铜钱收好,三人赶紧爬出了山洞,此时天色已经灰白,就快要彻亮了。

扫尾工作不能马虎,几人硬是拖着疲惫要洞口掩盖好,成功有捷径,但万事需谨慎。

四人是直接离开了北斗,这些是铜钱,根本无需走销赃通道,正大光明的给卖掉了,打包出售了一百万,由一个喜欢收藏的老板购入。

分赃的时候,谭家生没有客气,一人独拿了五十万,杨文广拿了三十万,黑子拿了十万,猛子只有七万,因为功劳最小。

剩余的三万,四人花天酒地的潇洒,两天就没了。

谭家生现今是真的穷,有了五十万打底,终于缓了过来。杨文广也不急了,有了这些资金,又可以打持续战,再次回北斗。

“谭师,你说北斗是不是真的有张献忠的宝藏?”杨文广有些醉意,有钱的感觉就是爽。但这些钱还不够,不足以支撑花天酒地的生活。

“说不准。不过应该还有不少好东西。”谭家生舔了舔嘴唇,又道:“他们在找龙脉,我们找宝藏,很有可能,就是同一个地方……”

————————

张兵摇了摇有些发酸的脖子,从玻璃桌面上挑选了两本必须购买的书籍,一个下午他都在书城里,点了一杯可以续杯的咖啡,坚持到现在。翻阅了大量的书籍,不虚此行,很多资料在网上只能找到皮毛,但现在已经查询清楚了,这对他来说,作用真的非常大。

工欲行必先利其器。在这一点上,不能马虎,就跟他当初给人看地基,总是喜欢提前准备,这不算是性格,应该归为习惯,是可以后天培养的。

两本书七十八元,加上咖啡,打车费,午饭钱,现在身上还剩近三百元,小资生活了。

夜幕降临,城管五点半下班,各类小商贩也行动了起来,更显得繁华。

张兵走走停停,本在世间,却又是在入世,背负行囊,手提法剑,好不潇洒。

“核桃怎么卖?”看见核桃,不知怎的,又想起北斗。虽然在镇政府也没住多久,但记忆犹在,不知那两棵核桃树怎么样了。

坊间传闻,吃核桃能补脑,只因里面的果实很似脑花,这也算是以形补形的典范吧。

如此,就有了孕妇多吃核桃的习俗,孩童也时常被要求吃核桃,老年人也吃。当然核桃的味道原本就不错,营养价值也高。

在旺季,也就是**月份,蜀地的核桃卖不出价格来,一般在十到十五元之间,但是到了冬季,价格至少翻倍,如果有资金,到也不妨囤积一批核桃,多了不说,百分之五十的利润还是没问题,当然前提是得有销路。因为核桃放久了之后,就容易发霉,烂了后,就砸在手里了,另外放干之后,也会缩水点重量。

“十三元一斤。”摊主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

现在卖的核桃是带皮的,去皮后会缩水,等到月底,不带皮的,大概也是这个价。

“那就给我来五十块钱的吧。”张兵一口说道,经常用脑,还是多吃核桃啊,信则灵。

“好嘞!”摊主麻利的上称,都是新鲜带皮的,想烂也烂不了,也没有挑选的意义。

核桃称好重量,还要耽搁一会,摊主显然技术了得,用一个戳刀,只是一下,就能戳拉掉外面的皮层,露出市面上常见的核桃面貌。

张兵点上支烟,在一旁等着,一包烟又花掉二十元,平时不去计算钱的时候,总觉得开销很大,但今天一直计算,反而觉得几百元钱也很坚挺,能买不少东西,也能还算奢侈的过上一天。

这时,他无意中扫了一眼中年摊主的印堂,可能是白天算命算多了,职业病又犯了,可这一看,却看出了名堂来。

“老板,不好意思,我刚出门忘记带钱了。”张兵忽然说出这么一句话来。

中年人一愣,手上的动作停了下来,回道:“没事,我这核桃卖给别人也卖得出去。”

但谁知张兵接话道:“老板,我是说,能不能把核桃赊给我,下次我在给你钱。”

中年人这下犯难了,他是从阳简市过来的,二三十年前,与北斗镇,同属一个市管辖,后来划分成了两个市。中年人的老家在早些年推广种植核桃,他自家种了不少,从去年开始就以贩卖核桃为生计,儿子也在景观城,老婆在一个物业公司当保洁,生活上还算过得去,但因儿子读大学,花费大,一直都很节省。

挣扎了一下,说道:“小伙子,真不好意思,我这也是小本经营。”他可就指望这几个月挣钱,五十元不是小数目了,他卖一天也挣不了多少,看张兵的打扮,很可能是过路客,再说他的摊位流动性大,明天或许就换地方了。

张兵皱了下眉头,索性开门见山的说道:“老板,我其实是算命看相的,你要是信呢,就把这三斤多的核桃给我,我替你挡了灾祸。如果不信,就当我没说过。”(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