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天唐 > 第372章颜真卿被逼出战

天唐 第372章颜真卿被逼出战

作者:格鱼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6:35 来源:笔趣阁

李亨一怔,他有些不可思议地凝视着自己这个长子,良久沉默不语。

他匆匆逃离长安,也没忘了把李豫带出长安,而却同意了建宁王李倓留守长安的请求。由此,说明在潜意识里,在他的这两个儿子中,李亨其实还是无形中倾向于李豫的。

对于李豫,他更加看重。

这一点,可能李亨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李亨没有想到,李豫竟然要主动赶赴潼关前线,号称要为国效力,抵抗叛军。

他的这两个儿子,一个悍不畏死留守长安,一个临危不惧要赶赴国难,按说应该是值得欣慰的事情。但对于李亨来说,这却是迂腐之极。

李亨皱了皱眉,正要拒绝,却见李豫大礼参拜在地,慨然道,“儿臣当代替父皇赶赴前线,提振我军将士士气,不让叛军专美于前!”

“请父皇恩准!”

李豫这么一说,李亨就不好再拒绝了。

李亨犹疑了一会,终于还是无奈地摆了摆手道,“给你2000兵马,你赶赴潼关去吧。朕封你为平叛大军镇抚使,去张瑄军中做个监军吧。”

李豫大喜,连声叩谢,然后肃然离去。

他眼见李倓主动留守长安,在朝野上下的威望瞬间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而如果他此番赶赴潼关在张瑄军中效力,一旦平叛成功,他的功绩和威信都会稳压李倓一头。

李豫率2000骑兵昼夜兼程赶赴潼关不提。

且说张瑄率军行进中得到李豫从军赶赴潼关且还被皇帝册封为监军的消息,有些意外。李豫能有这份胆识和魄力,说起来也算不错了。最起码,比他的父皇李亨要强上几分。

不过,张瑄也没有太放在心上。

若是李豫识相,想博一份军功,他会给李豫一个机会;但若是李豫另有所图图谋不轨,那就不要怪张瑄不给面子了。

潼关。

在众将殷切的期待和变相的逼迫中,在来自于朝廷、民间和军中的多重压力下,颜真卿终于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分兵一万,自己亲自率领奇袭陕郡崔乾佑的四千弱兵。

若是不战,闭关不出,军心不稳。而皇帝的圣旨也还历历在目,催促出战。

基于种种原因,颜真卿决定冒险一搏。

目前他的标下只有5万兵马,他分兵一万进攻陕郡,留下四万守关。

中郎将范铮本想率军出征,但被颜真卿拒绝了。

众将并不知,颜真卿此番已经怀了死志。

若是此战落入安禄山的圈套,再吃败仗,颜真卿也不打算再回返潼关了,正如皇帝之言,就战死沙场罢了。至于他死之后,潼关能不能守得住,颜真卿也顾不上这些了。

潼关大门打开,颜真卿一身甲胄率军而出。

范铮等将一路相送,却是默然无语,气氛非常萧索。以这种士气出征,本身就是一种不祥之兆,然颜真卿已经没有了退路。

“大帅,末将等在潼关恭候大帅胜利凯旋!大帅保重!若有不测,还请大帅速速退回潼关,末将等将率军救援!”范铮在马上抱拳道。

颜真卿眉梢一挑,心里冷笑了起来。心道:你范铮挖空心思协同诸将逼迫本帅出战,其目的不就是想要趁机将本帅逼上思路,然后好取本帅而代之?

但颜真卿却明白,纵然自己不答应出战,军心混乱之下,也会导致兵变。说不准,这范铮会串通一些将佐,趁机向颜真卿下手夺他的兵权,乃至打开潼关投降安禄山都有可能。

颜真卿心里长叹一声:此去,舍去自己一条性命,或许能换得潼关安全。若是潼关再坚持几日,永宁王勤王大军赶至,范铮这些人就不敢再有异心。

但脸上,颜真卿却没有表现出来,而是环视众将,慨然道,“诸位将军,本帅此去必舍死一战,若胜固然好,若不胜落入叛军圈套,那么,潼关的安危就拜托诸位了。”

颜真卿在马上向诸将抱拳施礼。

范铮微微一笑,率先回道,“请大帅放心!末将等一定死守潼关,不让叛军进入关中半步!”

颜真卿深深凝视着范铮,再无多言,转身打马驰去。一万士气并不高涨的唐军在颜真卿的率领下,在萧索的秋风里向着陕郡的方向飞驰而去。

范铮望着颜真卿大军行进的背影,嘴角情不自禁地浮起一抹窃喜。

其实范铮比谁都清楚,颜真卿率军出战陕郡,成功的可能性不足三成,多半是要再次损兵折将,战死沙场了。

回到关中,范铮立即让心腹校尉带着他的奏折赶赴陇州,向皇帝禀报,构陷颜真卿不听劝谏一意孤行率军出战,撇清了自己。

在范铮的谋划中,此番正是自己取颜真卿而代之的最好时机。

若是颜真卿再吃败仗,朝廷必下令诛杀而将潼关军权悉数交予他。到了那时,他可见机行事,若是潼关可守就守,不可守就率军献关归降安禄山,谋一个更加光明的前程。

其实在一天以前,颜真卿已经派心腹军卒携带他的亲笔书函北上急报张瑄。在书函中,颜真卿详细说明了自己的处境和心态,同时点出了军心混乱的现状以及范铮等人的野心。

总而言之一句话,颜真卿被逼出战,军心混乱,部将生出异心,潼关危在旦夕,请张瑄急速率军驰援,免得潼关不保!

……

……

张同率一万羽林卫在距离潼关不足百里的关西驿得到了颜真卿冒险出战的消息。张同大惊,立即命军卒放马奔驰加速前进,终于赶在这一日的黄昏日暮之际赶到潼关之下。

潼关内侧突然冒出来一支万余军马,范铮意外之余又有些不忿。他才算计完颜真卿,还没有真正把潼关守军的兵权抓在手里,就又来了一个羽林卫大将军张同,岂不是令人郁闷?

张同无论是官职级别还是军中威望,都远不是他一个河南军中中郎将所能比,一旦让张同进了关,潼关联军的指挥权必然落入张同之手,再也跟他无缘。

范铮站在城楼上向下眺望,面色阴沉似水。

他的心腹副将孟平站在他的身侧也向下张望着,压低声音道,“范将军,这羽林卫的张同从何而来?羽林卫不是镇守长安的吗?怎么跑到潼关来了?莫非是皇帝的昭命?”

范铮恨恨地跺了跺脚,“咱们白白忙活半天,让他们捡了便宜!不行,不能开关!孟平,传令下去,就说叛军当道潼关不能擅自开启,若是没有朝廷昭命,纵然是朝廷兵马,也不能随意进驻潼关!”

孟平领命而去。

张同率军驰援,潼关守军竟然不开关放行,让张同勃然大怒。他此番驰援潼关,不过是张瑄的建议,建宁王李倓的派遣,哪里有皇帝的诏书?

不过,张同也是军中宿将久经沙场,稍稍思量,便判断出潼关守军内部出了问题。

想到这里,张同心里虽然着急,却也没有办法,只得在潼关内侧之下安营扎寨,准备与潼关守军主将慢慢交涉。

“去问问,关中何人为主将?就说本官乃是朝廷羽林卫大将军张同,奉天下兵马大元帅、平叛行军大总管、永宁王张瑄军命,驰援长安,还请他速速打开城门,迎我军入关!”张同嘱咐着自己的心腹校尉焦雄。

焦雄领命而去,与范铮的心腹孟平交涉。

孟平听闻是张瑄的军令,心头一颤。他无法做主,赶紧回关禀报范铮。

范铮冷冷一笑,“张瑄又如何?孟平,告诉他们,没有朝廷昭命,一概不许入关!或者,等颜真卿颜大人征战归来再说!”

孟平微微有些担心地上前一步道,“将军,听闻朝廷已经册封永宁王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节制天下各路勤王兵马,总知一切平叛事宜,若是……”

孟平的话还没有说完,范铮便怒视了他一眼。孟平不敢再说下去,唯唯诺诺地离开。

望着孟平离去的背影,范铮神色变幻着。

他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一直想取颜真卿而代之。如今好不容易有了机会,却又冒出来一个张同,让他如何能甘心。

范铮的脸色渐渐阴沉下来,他心中突然浮起一个疯狂的念头:不若派人去与安禄山的叛军接洽,趁颜真卿不在,打开潼关迎接范阳军马入关,如此一来,他便立下盖世功勋,想必在洛阳的大燕皇帝安禄山,不会吝啬于一个大将军的职位。

犹豫良久,范铮决定铤而走险。他立即将自己的家奴范铁唤来,秘密嘱咐了几句。

范铁趁着夜色潜出关去,飞马直奔距离潼关最近的安禄山大将李归仁的大营。李归仁奉命进攻潼关,不过因为潼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李归仁暂时没有轻举妄动,正在等待进攻两淮的兵马回返,然后再集中优势兵力大举进攻潼关。

若是让范铮得逞,不仅潼关危在旦夕,长安也危在旦夕。而从而让张瑄的十余万大军,也陷于被动防守的尴尬境地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