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天唐 > 第450章南诏急报!

天唐 第450章南诏急报!

作者:格鱼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3-10-11 06:38:48 来源:笔趣阁

张瑄嘿嘿笑着,动作就变得轻柔起来。

他俯下身去,轻轻抚摸着苏扈冬高高凸起的小腹,柔声道,“苏儿,为了这个孩子,辛苦你了!”

“这个孩子,孕在吐蕃两道,待你生产之后,若是皇子,朕就将吐蕃北道三千里之地,化为他的封地,册封他为平康王!”

苏扈冬闻言狂喜,紧紧抓住张瑄的手来颤声道,“陛下所言当真?”

“朕从不打诳语。朕率军平定四方,坐拥数万里山河,朕的儿子,每一个都将得到广袤的封地!”

张瑄哈哈一笑,扬手道。

“臣妾拜谢陛下恩宠!”

苏扈冬情怀激荡,泪流满面。张瑄重视这个孩子,就是重视她这个妃子。苏扈冬一直担心她是异族公主出身,她生的皇子怕是得不到皇帝的厚封。但今晚张瑄随口的一句话,彻底打消了她心里的隐忧。

……

……

第二日。

张瑄亲自为五路通商外交使团送行,这五路使团中配置的500骑兵部队都是中华大军中的骁勇精锐,人数虽少,却都装备精良,都配置了强大的火器。

如今位于灵州的火器司,在举国之力的支持下,三大品种十八类火器的制作已经形成了规模,大批量生产,足以装备全军了。只是张瑄并没有这样做,而还是以供应神策军为主。其余的部队,如神武军和飞虎军,则各自有一个火器营。

目前,休整在凉州一线的十五万大军被张瑄改编成三个军,一个是神策军,一个是神武军,一个是飞虎军。神策军以骑兵火器为主,神武军以陌刀为主要作战兵器,而飞虎军则是步兵,配置有这个时代最顶尖最有杀伤力的强弓、弩箭、盾牌和长枪之类。

三军各有五万人,既是独立的部队,又接受协同的指挥,各自成军各成体系,既能独立作战,又可联动布阵。

也就是说,神策军中也有步兵和弓箭手、陌刀手、盾牌手等常规建制,而神武军虽主要是陌刀军,但也有火器营和步兵。至于飞虎军,以步兵为主,但也配置有骑兵和火器营。

三军正在凉州外围进行训练休整,士气已经到达巅峰。

郭子仪抓军事抓整军,张巡则抓内务政务和后勤。天下各地尤其是江南富庶各道的粮草辎重源源不断地运往凉州和河西之地,官道上各种官方的运粮队络绎不绝,沿途百姓心里都清楚,皇帝西征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报!剑南急报!”

张巡正在衙署里处理繁杂的政务,一道来自剑南的奏表抵达凉州,他的案头上。

张巡心里咯噔一声,立即抓起奏报来看。

目前皇帝正在举全国之力准备西征平定西域和北庭乃至经略葱岭之上诸国,直捣波斯大食之地,如果在这个时候,剑南方向的南诏再有异动,可就成了后院起火。

看完奏报,果然正如他担心的那样,南诏人有异动了。

张巡犹豫了一会,还是不敢怠慢,立即起身去奏报皇帝。

张巡赶去的时候,张瑄正在郭子仪的陪同下,设宴款待吐蕃两道军政主官杨涟派来的使团代表——平康宣抚使多朗。马上就是春节和上元节,多朗率百余人的队伍,带着几十车吐蕃特产,千里而来凉州,向皇帝进贡和恭贺新春佳节。

出席宴会的还有多朗的女儿,藏妃卓玛。

张巡匆匆进门拜了下去,“陛下,剑南急报,臣有本奏!”

张瑄嘴角轻轻一抽却脸色不变地笑道,“今日为多朗接风洗尘,且不谈国务——张巡,你且入座。”

张巡虽然着急,但也知道皇帝不愿意在多朗面前谈及国务,就耐着性子准备依言入座。

多朗恭谨地起身施礼道,“这位可是户部尚书张大人?多朗在平康道久闻张相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

多朗虽是吐蕃降臣,又无实权,但他毕竟是皇帝藏妃的父亲,在名义上又是吐蕃两道杨涟之下的主要官员,还是皇帝册封的侯爵,所以张巡也不能太过失礼。

他微微一笑回礼道,“多朗大人客气了,张某不过是陛下驾下一小臣,名不见经传,何足道哉?”

论起声名,张巡确实不如郭子仪等人,因为他一直忙于幕后事务。但论起皇帝的倚重和信任,那谁也不敢小觑张巡。多朗自然对皇帝身边的近臣多有了解,赶紧与张巡极尽逢迎寒暄了一番。

卓玛坐在张瑄身边,见父亲跟皇帝身边的大臣寒暄,颇有媚色,不由眉头大皱。

张瑄目光玩味地扫了卓玛一眼,突然伏在她耳边淡淡道,“卓玛,你父亲其实是一个有头脑的人,通权达变、能屈能伸谓之大丈夫……等酒宴过后,你与他一见,告诉他,等过上三年,吐蕃两道局势稳定下来,他可入京为官。朕的朝廷臣子中,不能没有吐蕃人。朕日后还将在吐蕃两道开恩科选拔人才,充往天下各地为官。”

卓玛嘴唇一抿,点头展颜轻笑道,“多谢陛下。臣妾……”

卓玛的话还没有说完,张瑄就朗声一笑,她的手被张瑄牢牢抓在手里。

卓玛俏脸绯红,刚要下意识地挣脱一下,突然见皇帝神色湛然气势凛然,便红着脸微微垂首被皇帝牵起手拉起身,一起站在那里面向郭子仪、多朗和张瑄等人举杯笑道,“如今吐蕃两道局势稳定,百姓安居乐业,这为朝廷下一步平定西域和葱岭诸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吐蕃两道的归心,意义重大。朕以为,朝廷日后发展的重点,一在青海陇朔,二在吐蕃两道,三在渤海东夷之地,四在西域葱岭。”

“青海陇朔和吐蕃两道可以开发为塞外江南,成为朝廷重要的粮草储备基地,而东夷则为朝廷日后拓展海疆作为前站。至于西域和葱岭,在朕的心目中,只要开发经营得当,加强商贾贸易,西域广袤地域必将成为我朝的通商门户、边防门户。”

“朕相信,十年之后,诸位爱卿将与朕一起见证,一个文化繁荣、疆域广阔、种族融合、国力强盛的大国崛起!无论是吐蕃人、汉人,还是西域人、回纥人、东夷人乃至葱岭诸胡人,都是一家人!朕对此深信不疑!来,让我们满饮此杯!”

张瑄声音慷慨激昂,高举酒盏,率先一饮而尽。

郭子仪等人也一饮而尽,然后一起拜伏在地,朗声呼道,“陛下英明,吾皇万岁万万岁!”

宴会尽欢而散。

散后,多朗去了女儿卓玛的独院相聚。他这一次来凉州,一是为朝拜皇帝表达忠诚,二是就是为了见女儿卓玛。他知道自己这个女儿性格叛逆倔强,生怕她在皇帝身边使脾气触怒皇帝,因而导致整个家族都跟着遭殃。

多朗是一个识时务之人,他亲眼目睹着皇帝的雄才伟略,又深知中华国力强盛、军队更是无比强大,如此种种之下,吐蕃再无任何“东山再起”的机会,纵然有小规模的叛乱,也会很快被大军剿灭。

既然如此,就不如安心为朝廷做事,在皇帝驾下当一个臣子,从而确保多朗家族的荣华富贵。而事实上,有皇帝的信任,有女儿卓玛在后宫,多朗家族已经成为吐蕃人中的第一高门,拥有土地牛羊财富远甚于从前。

听着父亲絮絮叨叨的叮嘱,卓玛感觉有些无奈。

她留在皇帝身边,被纳为妃子,一开始是并不情愿的。但过了这么久,不管她接受还是不接受,她都是皇帝的妃子,再无任何更改。纵然吐蕃再起,她也还是皇帝的女人。

因此,她其实早已慢慢接受了自己的身份。尽管,自那夜之后,皇帝并未再次临幸于她。

卓玛叹了口气道,“父亲,你不必说了,卓玛已经认命。卓玛只求父亲和家人在吐蕃平安无恙,也就罢了。”

多朗目光复杂地望着卓玛,轻轻道,“女儿,陛下待你如何?你要争取为陛下诞下皇子皇女,将来我们多朗家才能真正站稳脚跟……”

“皇帝对女儿倒是不错。只是……”卓玛脸颊绯红,摇了摇头道,“女儿也看出来了,皇帝把女儿纳为妃子,不过是为了安抚父亲和吐蕃族人的心——对了,父亲,皇帝说,日后你可去中京为官,甚至可以放你为一道巡抚。”

多朗狂喜,上前去一把抓住卓玛的手急急道,“女儿,陛下此言当真?”

卓玛皱了皱眉,轻轻道,“皇帝应该不会骗我。但是……父亲,咱们的根在吐蕃,离开了吐蕃……”

多朗嘿嘿一笑,“女儿,你不懂。”

“我去中京,不代表我们多朗家的财产家业就没了。你说得没错,吐蕃是我们多朗家的根,只要父亲能在朝廷站住脚,吐蕃的这份家业肯定会越来越大。”

“从父亲开始,我们多朗家世代入朝为官,而在吐蕃的权势地位也加巩固。如果你能得宠,我们甚至……”多朗眉飞色舞地笑道,“父亲封个藩王,也不是不可能的。”

卓玛幽幽一叹,“女儿恐怕不能帮父亲什么,女儿自己也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多朗心内发急,压低声音道,“你留在皇帝身边,这是多好的机会……若是等皇帝班师回京,后宫嫔妃众多,女儿呀,你可就再也没有了受宠的机会……”

卓玛背过身去,一句话也不想说了。

她接受了自己的命运和身份,不代表她就会绞尽脑汁去讨皇帝的欢心。况且,在她看来,纵然是她去讨皇帝欢心,也未必就一定能受宠。而纵然受宠,皇帝该怎么还是会怎么,多朗家族要想因此而“再进一步”,怕是很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