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天唐 > 第446章奖励生育

天唐 第446章奖励生育

作者:格鱼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3-10-11 06:38:48 来源:笔趣阁

第二日一早,哥舒翰独自一人在大墓前默然肃立了一个多时辰,然后就上马而去。

旋即,带着武威平定、李豫等人死于乱军之中消息的捷报和哥舒翰请辞辞官归隐的表章一起从武威发出,向甘州而去。

张瑄大军离开吐蕃,一路疾行,直奔河西。

永宁二年十月底,大军先头部队抵达沙柳河。永宁二年十一月十三日,张瑄皇帝仪仗所在的中军越过赤岭,进入河西境内。

而就在这一日,李珙率数千兵马放弃甘州西逃进入西域的消息传到军中,三军上下极为振奋。

皇帝大军尚未至,李珙的叛乱已平,不战而屈人之兵,自然是天大的幸事。

永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张瑄率军进驻凉州。

郭子仪面色复杂地走进大堂,躬身拜了下去,恭谨道,“陛下,哥舒翰奏报!”

张瑄笑了笑,摆了摆手道,“宣。”

郭子仪犹豫了瞬间,立即放低声音将哥舒翰的奏表当众念了一遍。

听完,张瑄脸色不变,但嘴角却是轻轻抽搐了一下。

众将分列两侧,也都默然不语。

张瑄沉默了片刻,淡然一笑道,“哥舒翰平定叛乱,为朝廷光复武威城,何罪之有?传召,朕不准他辞官归隐,仍命他为河西藩帅,于武威城整军,稳定河西局势。”

“传召,调河洛中郎将哥舒离歌为安西都护府副都护、安西大将军。”

张瑄的话音一落,郭子仪吃了一惊,众将也是有些意外。

哥舒离歌是哥舒翰的长子,是河洛军中颜真卿标下一名普通的将军,既无名气亦无大功,皇帝突然加封哥舒离歌,还要将他调任西域,显然是变相对哥舒翰的表彰。

虽然皇帝没有直接表彰哥舒翰,但通过这种方式,间接证明哥舒翰的功绩。

换言之,就是说皇帝对哥舒翰的行动,是认可的,甚至是非常赞许的。一时间,众将心念电闪,只是都是在心里暗暗揣测,没有一个人敢说出口来。

对于李豫等人,张瑄没有再提,这意味着皇帝想要低调和淡化处理此事。

郭子仪心知肚明,也就不再提起这茬。

李珙叛乱已平,河西重新归于朝廷掌握。而吐蕃已灭,陇朔安全自然可保无虞。

按照常规而言,皇帝这个时候,已经彻底完成了御驾亲征的使命,可以凯旋回朝了。

但张瑄似乎并不想直接回朝,而是有暂时驻跸凉州的打算。

郭子仪犹豫良久,这才出班道,“陛下乃是万乘之主,不宜长久远离京师,今吐蕃灭,河西安定,臣请陛下即刻凯旋回朝,以安天下臣民之心。”

南霁云、李嗣业等人旋即附和道。

张瑄摇了摇头,“诸位,朕不回朝。朕决定暂时驻跸凉州,养精蓄锐,休整大军,待来年立春,立即挥戈西进,平定西域!”

张瑄的话一说出口,郭子仪等人皆倒吸了一口凉气。

众人谁都没有想到,皇帝的胃口竟然这么大。不仅吐蕃吃掉,连整个西域诸国,都要统统灭掉。西域在名义上属于朝廷管辖,但实际上形势错综复杂,各方势力在西域若隐若现,自怛罗斯之战后,朝廷对于西域的掌控力已经大大减弱。

“陛下,这……”

“朕意已决。西域乃是我朝的门户,当一鼓作气趁势拿下,将西域真正纳入我朝版图,施行汉治,然后朕才能安心返回中京。”

郭子仪张了张嘴,正准备劝,张瑄挥挥手打断了他的话,“郭相,你不要再说了,朕明白你的意思。大军往来奔波,耗费甚众,不如扎营河西暂时休整,调集天下粮草辎重,准备来年再战!”

“朕不是穷兵黩武之徒。但西域却不能不平,大食人不能不打。因为长此以往,西域极有可能脱离朝廷掌控,而一旦大食人进入西域,我朝西北门户洞开,就有灭国之祸。”

“朕在河西,一样署理天下国务。朕在吐蕃时就已经下诏命陈希烈监国,镇守中京。命张巡率六部部分臣工速来凉州,辅朕理政。同时调关内道巡抚崔焕为陇朔行军大总管,灵州火器司事务皆交由崔焕署理。”

“天下粮草辎重皆输送河西之地,将灵州火器司储备之火器尽数运往凉州大营……诸位,朕将集天下之力,进入西域,定鼎一战!此战功成,我朝千古伟业即成,足有数十年安定繁荣。”

张瑄霍然起身,“到那时,我中华将真正成为万国来朝之邦,威仪天下!”

“陛下英明,吾皇万岁万万岁!”郭子仪等人拜了下去,又是一番山呼万岁。

……

……

皇帝就此驻跸凉州,因为有皇帝在,河西成为天下临时的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

十日后,张巡率朝廷六部部分官员组成了一个小内阁,赶至凉州,伴驾辅政。而与此同时,张巡还给皇帝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万春、杨三姐和杨玉莲都在前不久先后临盆生产,万春生一子、杨玉莲也是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唯独杨三姐竟然还是生了一个女儿。

张瑄离京之时是阳春三月,如今已是年底。

杨三姐之前生了一对双胞胎,这又怀孕,满怀希望要生一个皇子,却不料还是公主。张瑄闻报先是愕然,旋即哈哈大笑起来,立即给杨三姐儿写了一封亲笔信安慰她,表示自己无论子女都一视同仁。

尽管张瑄心里对生子生女无所谓,可对于杨三姐来说,心里还真不是个滋味儿。没有诞下皇子,她心里就不安稳,虽然崔颖等女百般劝慰,仍然是郁郁寡欢。

张瑄为万春生的皇子赐名为康、杨玉莲生的皇子赐名为平,同时以为王号。而给杨三姐生的女儿赐名为予研,这便是后来中京城里让无数权贵头疼古灵精怪的研公主。

张瑄的这个女儿从小顽劣好动,个性与她的其他兄弟姐妹截然不同。这是后话不提。

皇帝在凉州,身边有郭子仪、张巡这些大臣武将相伴,实际上是将朝廷变相转移到了凉州,大量的国务政务军务从天下各地源源不断地报往凉州,凉州城一时间变得前所未有的繁盛。

商贾往来不绝,兵马调度不绝,运送军事物资和粮草的队伍不绝,而天下各地调集前往青海和吐蕃两道的移民队伍也是络绎不绝,都在凉州进行中转。

张巡怀抱奏表与郭子仪并肩走了进来,张瑄正伏案批阅奏折,见两人进来,就撂下手里的奏章,有些疲倦地揉了揉眼睛,笑道,“你们来的正好,朕正有事与你们商量。”

“陛下,这是臣与郭相等按照陛下的旨意,草拟的革除奢靡诏和十大政令诏,请陛下过目。”

张巡毕恭毕敬地递了上去。

张瑄长出了一口气,“朕眼睛生涩,郭相,你来念吧。”

“……乘舆服御、金银器玩,宜令有司销毁,以供军国之用;其珠玉、锦绣,焚于殿前;后妃以下,皆毋得服珠玉锦绣……”

郭子仪念完,静静地等待着皇帝的回言。

张瑄沉吟了片刻,点了点头,沉声道,“准。不过,再加上一句,纵然是朕与后妃,亦要带头节俭,以身作则,革除奢靡弊端。”

“是,臣遵旨。陛下严于律己宽以待民,实乃千古明君!”张巡恭谨道。

“……为政以仁义为先、中官不预公事、国亲不任台省官、行法治、赋税之外杜塞贡献、禁绝建造寺庙宫殿、礼接大臣、虚心纳谏、外戚不能干政……此为十大政令,请陛下恩准。”

“准。从今往后,凡皇亲国戚,有爵无职者,朝廷俸禄减少三成;无职无爵者,朝廷俸禄一概收回。若有违犯,严惩不贷。”

张瑄猛然挥手,态度非常坚决。

张巡和郭子仪拿出的这所谓的“十大政令”,其实就是张瑄的意思。否则,两人怎么可能敢提出专门针对皇亲国戚的政令建议,这岂不是要将所有的皇亲国戚统统得罪?尤其是郭子仪本人就是皇亲国戚,岂能自己破除自己的特权?

也只有皇帝才能提、才能靠铁腕推进。

“陛下,臣掌户部以来,用了9个月的时间,检括到不在籍的户口八十万户,相当于在籍户七百多万户的一成多,检括出的隐漏土地数目亦大体与此相当,按照陛下的旨意,时下已经全部分给不在籍户。”

“对新附籍户,还实行免征六年赋调,轻税入官,一年少收一千文杂徭钱的政策……臣从中京往河西行来,一路上百姓子民男女老少欢欣鼓舞,流泪跪伏路边,叩谢陛下皇恩浩荡!”

张瑄精神为之一振。他要打造一个无上强国,最担心的就是人力不足。这个时代的资源远远没有被开发出来,这大片大片的万里山河多数地域都在等待开荒拓垦。

张瑄心里明白,如果加上这些昔日不在籍的隐民,天下人口可能接近六七千万。对于来自十几亿人口现代社会的穿越者张瑄而言,这六七千万人口看上去数字庞大,其实并不算什么。

张瑄犹豫了片刻,突然朗声道,“张巡,朕意欲在天下推行鼓励生育的政策,十年之中,凡生育三胎以上的妇女,每人多生一胎,无论嫡庶,朝廷奖励钱一贯,全户减免赋税一成……”

张巡吓了一跳,赶紧苦笑道,“陛下,这万万使不得呀!此策一出,怕是天下人都抢着生育,来向朝廷要赏钱,累积起来,这该是一个多大的数字?陛下,臣掌户部,深知国力大有不足,支撑征战已是力有未逮,若是再开这个口子,巨大的钱粮耗费,朝廷负担不起啊……”

“请陛下三思!”

“张巡,你不能算小账不算大帐。朕开疆辟土,万里山河急需人力开发拓垦,我朝的人口尚显不足啊!此策一出,朕相信,天下一年就能增加人口数百万……人口多了,土地有人耕种,军队就有兵源……人口,就是我朝最大的财富!”

“一开始,朝廷的压力是大一些,但只要朝廷节俭一些,省出钱粮来惠及百姓鼓励生育,一点问题没有。不说别的,但是京城权贵每日歌舞饮宴所需,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见张巡还是皱眉苦笑,张瑄忍不住笑了起来,“张巡,你不要担心,朕已经仔细测算过,以目前国库之力,还勉强能撑得起。况且,朝廷今年开源节流,推进商贾贸易,国库收入肯定提高不小。你也不用在朕面前皱眉苦脸,朕心里清楚着哩!”

张巡叹息了一声道,“陛下,百废俱兴,到处需要花费钱粮,臣每日殚精竭虑,唯恐国库空虚……”

“实在不行,奖励之钱可以在税赋中冲抵……总之,朕意已决,张巡,你与郭相想办法推进此事。”

张瑄挥了挥手,他确实是拿定了主意,不管谁反对,都要在天下发布奖励生育的政令。

在这个冷兵器时代和农耕时代,人口就是最大的生产力啊!

张瑄很清楚,奖励生育的政策一出,肯定会给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而短时间内人口的激增,也会给全国带来各种压力。但只要咬咬牙熬过这几年,就很快就迎来人口红利期,人口增加所带来的国力强盛会一点点显现出来。

从长远来看,这对于整个天下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富强具有重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谓崇尚节俭革除奢靡诏令的下达,也就是为奖励生育增加人口做铺垫。张瑄已经做好了充足的思想准备,如果到最后真的不堪负荷,那就推进全国禁酒令。禁酒,会省下大量的粮食,在这个时代,酿酒所消耗的粮食数量之庞大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他心里明白,他压制权贵利益、削除贵族特权,将国力向普通百姓倾斜,完全是利用了个人的强权铁腕。这样一系列的政策,如果不是他这个皇帝,很难得到实质性的贯彻落实。

张瑄无怨无悔,他正是在为子孙后代铺路。

--------

请假:突然接到通知,明天出差河南,措手不及,没有存稿,只能请假了。请大家见谅一二。老鱼在起点写书很少请假断更,这一次是没有办法。争取周日恢复更新,若是周日不能,那就只能周一了。再次抱歉。请原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