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天唐 > 第355章建八军!

天唐 第355章建八军!

作者:格鱼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3-10-11 06:38:48 来源:笔趣阁

封常清和张瑄率郭子仪、仆固怀恩等文臣武将长拜了下去,朗声高呼,“下官末将等迎接大帅来迟,还请大帅恕罪!”

张瑄哈哈大笑,大步走上前去,将封常清等人一一扶起来,热情的与众人交谈寒暄。

不多时,封常清和张瑄又率诸人突然向苏扈冬和李腾空两女抱拳施礼,“见过两位王妃,女军大将军!”

张瑄两位夫人从军且被朝廷册封为女军大将军的消息已经在陇朔全镇传开,有人感佩,当然也有人不以为然,觉得张瑄是变相携带家眷就藩。

苏扈冬和李腾空落落大方地还礼,非常镇定从容。

张瑄与众人寒暄着,在将佐的人群中发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竟然是安西赫赫有名的陌刀将李嗣业。

他之前向杨錡“索要”李嗣业,杨錡很快同意,经兵部协调,就将李嗣业调任陇朔在张瑄帐下听命,而与李嗣业一起来到陇朔的还有安西5000彪悍的陌刀军。

陌刀是冷兵器历史上绝对空前绝后的武器,陌刀是做为军队重要的战争物资装备的,并且在唐中期作为军用器物,严禁民间sī造和sī藏。由此可见陌刀的重要『性』,而成建制的陌刀军更是唐军精锐中精锐,杨錡肯舍得将自己麾下的5000陌刀军划归陇朔,足见其对张瑄的支持度。

张瑄的目光越过众人,落在李嗣业那高大tǐng拔厚重如山的身形上,他朗声一笑,高呼道,“前面莫非是陌刀将李嗣业乎?”

李嗣业因为并不是陇朔的嫡系,而又是初来乍到,所以也没有凑在最前面。此番听张瑄叫自己的名字,不由恭谨地上前拜了下去,“末将安西李嗣业,奉杨帅之命,率5000陌刀军前来灵州,在王爷驾下听命!”

张瑄大喜,他热情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大叫了两个好字。

众人簇拥着张瑄回城。灵州城门两侧,灵州城的商贾百姓拥挤在道路两侧,欢迎张瑄归藩。当然,这样的场面,显然是大都督府刻意组织的结果。不过,张瑄在陇朔、在民间的威望,也是无与伦比的。

回到大都督府即永宁王府,张瑄立即升堂,开始听封常清等人的“工作汇报”,毕竟他离开陇朔时间不短了,对于陇朔的军政要务信息缺乏基本的了解和掌控。

封常清作为副大都督,在张瑄离开陇朔期间,暂代大都督职务。他将陇朔最近一段时间的军政要务统一汇总,详细地向张瑄禀告。而张巡汇报的侧重点则在行政后勤领域,包括粮草辎重的调配,陇朔各州府郡的经济状况、农耕状况、移民屯田等等,还有大都督府的日常工作。

完了,张巡还将火器司的成立情况以及火器制造的写成奏报,面呈张瑄。因为事关军事机密,不能当众汇报,只能书面汇报。

张瑄一边聆听汇报,一边默然点头。

陇朔的发展即在他的意料之中,又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大发展是他意料中的事情,封常清、张巡这些人都是大唐有名的能臣干将,这些人凑在一起为陇朔谋划出力,成绩巨大是可想而知的,况且还有张瑄的统一布局;而让他感到有些意外的是,陇朔军政系统的工作效率相当高。

比如说灵州之外吐谷浑部族的移民和改造吧,张瑄本来打算利用一年的时间将这支十万人的部族逐步移民到青海一线的吐谷浑故地去,可封常清和张巡联起手来,竟然已经初步完成了整个吐谷浑部族的搬迁。

绝大多数的吐谷浑人都移民往两宁州,安家落户了。与内陆各镇和陇朔河西各州府县移居两宁州的大量汉人移民一样,成为建设开发两宁州的中坚力量之一。未来经过数年、数十年的融合,吐谷浑整体汉化基本已成定局。

但为了防止异族人生出异心,在张瑄的思路下,大都督府下令,吐谷浑“王庭”和各部族的首领贵族们,仍然留在灵州,在灵州城内购置府邸,堂而皇之地住进了城中,进入了灵州城的上流社会。

当然,为了安抚他们,在两宁州境内,吐谷浑部族开发屯田的区域,他们还是各自拥有一定的土地和牧场,只是他们只能留在灵州遥控“指挥”了,靠他们的族众供养。

陇朔粮草的储备也非常充足,张巡一切都是按照战备的标准来做的。

至于火器,朝廷户部和兵部、工部各衙门抽调人员组建的火器司已经开始运转,在大唐国力的支持下,火器渐渐步入了批量生产和大规模生产的阶段,与往昔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了。

不过,火器的机密核心技术仍然牢牢掌握在张瑄的手里,纵然是张巡全面梳理兼管火器事务,但对于火器技术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而有关技术方面的事宜,都有张瑄的妻兄崔进主管。

崔进目前已经出任大都督府长史,是陇朔文官系统中负责后勤保障的重要官员,品阶虽然不高,但权力深重,无人敢小觑。

原大都督府长史周旭初,则取代仆固怀恩去了朔方,以夏州刺史和朔方将军的身份,掌军监视范阳的安禄山。

……

……

张瑄沉『yín』了一下,环视众人朗声道,“诸位,本帅得到消息,范阳安禄山谋反在即,或许一月,或许两月,但最多不会超过半年。一旦安贼起兵,本王便要奉旨提点陇朔、河西、安西、北庭四镇兵马,出兵勤王,保卫朝廷和陛下安危。”

“然,安西经略西域,诸胡蠢蠢yù动,大军不可擅动;北庭的情况基本如是。也就是说,若是安禄山谋反,本王所能调动的兵马加上河西军目前只有十余万人,以陇朔兵马为主。”

“范阳铁骑号称天下无敌,在本王看来,虽略有夸大其词,但也不是虚言。范阳兵强马壮,确非普通藩镇兵马可敌。因此,本王决定从即日起,重整大军,建立八军。”

张瑄说到这里,微微停顿了一下,扫了众将一眼又道,“第一军,神策军一万建制不变,力争全面装备火器,由本帅亲自兼任神策军大将军,南霁云为神策军左卫中郎将,雷万chūn为神策军右卫中郎将。”

南霁云和雷万chūn并肩出班,躬身唱喏,“末将领命!”

“第二军,神武军。以李嗣业5000陌刀军为班底,抽调陇朔各州郡兵马5000充盈,全面装备陌刀。封常清为神武军都指挥使,李嗣业为神武军中郎将。”

“末将遵命!”封常清与李嗣业对视一眼,一起出班领命。两人在西域本是熟人,如今被张瑄“撮合”在一起,倒也是意料中的事情。

神策军装备火器,这是张瑄执掌大军王牌中的王牌精锐中的精锐,嫡系力量,自然由他亲自掌控,南霁云和雷万chūn两员心腹将领具体领兵。而新组建的这支神武军,在张瑄心目中的地位也非常关键,自然就交给了封常清,他的这个能力很强、堪可信任的副手。

“第三军,飞虎军,统兵四万,灵州卫大将军郭子仪出任飞虎军都指挥使,为我陇朔大军主力。”

如果说神策军和神武军是张瑄兵马体系中的特种兵部队,那么,由郭子仪所部灵州卫三万人改编而成的“飞虎军”则是正规军中的主力。战场拼杀,正面作战,还是要以这样的力量为主。

郭子仪出班慨然应诺,“末将领命!”

“第四军,飞豹军,朔方兵三万扩建而成,由中郎将仆固怀恩出任都指挥使,朔方将军周旭初为指挥副使,陈通为行军司马。”

仆固怀恩大喜,与周旭初和陈通一起站出来领命。

“第五军,鹰扬军,统兵五万,镇守两宁州,经略吐谷浑故地,抵御吐蕃,保卫新设各州府县。以青海都督府都督李光弼为鹰扬军都指挥使,顾惜为副指挥使、都兰将军。”

“第六军,韬奋军,统兵三万,镇守沙柳河、赤岭、青海湖。抵御吐蕃,护卫我陇朔北翼。以大将军杨涟为韬奋军都指挥使。”

“第七军,号为靖远。由河西三万军马整编——封大人,立即行文河西,传本帅的军令,命哥舒翰速遣三万军入陇朔备战。”

封常清拱手出列道,“末将遵命!”

张瑄长出了一口气,扫了站在自己身侧的一脸跃跃yù试的苏扈冬和李腾空一眼,嘴角浮起一抹古怪的笑容来,他朗声又道,“第八军,巾帼军,新建一万人女军,由朝廷册封两位女军大将军负责筹建,张大人,你协助。”

“我大唐女子巾帼不让须眉,女子亦可从军报国。两位女军大将军,本帅给你们三个月的时间,务必要招募一支骁勇善战让安贼闻风丧胆的女军出来!以本帅之见,可诏令陇朔全境乃至西北四镇,凡有志愿从军报国之女子,不分高低贵贱、不分种族血脉,都可披甲从军!”

张瑄望着两女,微微笑了笑。

苏扈冬和李腾空早就按捺不住了,两女立即一起走上前去,向张瑄拜了下去,“末将遵命!”

张瑄哈哈大笑起来,而封常清等人也附和大笑。

其实,众人谁也没有把这支还停留在纸面上口头上的女军当回事儿。可后来的事实证明,陇朔女军威震天下,声名鹊起。请记住的网址,如果您喜欢格鱼写的《天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