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天唐 > 第195章与杨国忠的再次合作

天唐 第195章与杨国忠的再次合作

作者:格鱼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6:35 来源:笔趣阁

陈玄礼并不知道,此次外放藩镇乃是张瑄自我外放,是他后续谋划中的重要一环。如果张瑄不是自己想要离开长安去陇朔拥兵发展,李亨就算是心里略有猜忌,也夺不走张瑄的京城防卫军权。

他小看了张瑄,对大唐朝廷如今的局势看得不透,更对天下大局缺乏判断力,所以他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李亨或许因为种种原因,对张瑄起了一些防范之心。其实这也是帝王心术的必然,随着李亨的权力日渐稳固,他当然是站在了皇权的高度去考虑问题。

要确保皇权无虞,必须要消灭权臣的存在,不论是安禄山、张瑄或者杨国忠,都是李亨心里的肉刺。

只是安禄山这根刺是明的,杨国忠这个权相的威胁也是明的,只有张瑄在暗。而李亨还要倚重张瑄来制衡安禄山和杨国忠。

李亨选择信任陈玄礼,准备将陈玄礼培植成自己的绝对心腹,心态是正常的。但要知道,陈玄礼毕竟归附他时间太短,在李亨心目中的地位还远远不能与张瑄相提并论。

所以,听完了陈玄礼的怒诉,李亨陷入了良久的沉默之中。

张瑄的做法,的确让他有些不太舒服。但张瑄却站在了理上。以李亨对张瑄的了解,张瑄既然这么做了,肯定有其这么做的理由,他就不怕朝廷的降罪。

但李亨现在考虑的却是:自己利用陈玄礼的某种试探,是不是引起了张瑄的强烈反弹,如果是这样的话,张瑄心里一旦产生了芥蒂,与他这个太子离心离德,将来就很难收场了。

李亨扫了陈玄礼一眼,心里渐渐有些恼火:本宫只想让你试探试探张瑄,谁让你搞出这么大的风波来,让本宫无法收场?

陈玄礼皱了皱眉,显然对太子沉默的态度有些不满。

陈希烈则肃然坐在一侧,不语。

“张大都督是本宫倚重的当朝肱骨之臣,陈玄礼,你莫要怠慢了他。”李亨突然开口慢条斯理地道,“两军冲突之事,不过是一场误会,就此罢了,休要再提。”

“两军防务交接也不急在一时,陈玄礼,好好约束你的手下兵马,不要再给本宫闹出事端来。如若不然,本宫必不饶你。”

“邱乐触犯军纪,事急从权,张瑄处置亦无不妥。传本宫的诏令,今日在玄武门大营闹事的东都禁卫军卒三百人,全部杖责三十,流配岭南。”

李亨这话一出口,陈玄礼脸色大变,他跑到宫里来求李亨做主,却不料倒成了这种结果。张瑄非但无罪,还要继续惩处他手下的军卒……区区三百军卒流配了也就流配了,但从今往后,他这个禁军龙武大将军的威信和颜面何存?

“殿下……”陈玄礼脸红脖子粗地抬头道,“臣冤枉之极,臣手下军卒冤枉之极!”

李亨的脸色一冷,声音也冷漠了下来,“也没有什么冤枉的,些许误会,本宫要警告你,不要再挑起事端——此刻,朝廷与吐蕃和亲在即,你要是坏了本宫的大事,休怪本宫无情!”

“陈玄礼,你且退下吧。”

陈玄礼还待争辩几句,抬头见李亨脸色冷肃,咬了咬牙,忿忿施礼离去。

望着陈玄礼离去的背影,李亨突然笑了起来,“陈相,你看这陈玄礼,年纪是张瑄的两倍有余,但论起手段却不及张瑄一半。”

“殿下,这些都是小节,殿下作为一国储君,大可不必纠缠于这种小事。老臣以为,张瑄自有分寸……至于陈玄礼,除了脾气暴躁一些,为人忠诚,这长安防务交给他,还是可靠的。”

陈希烈斟酌着字句,轻轻道。

“是啊,要说张瑄行事霸道一些,本宫倒也相信。张瑄跟在本宫身边多时了,本宫还是很了解他的。但要说张瑄对本宫不敬,不把本宫放在眼里,本宫倒也不信。本宫永不能忘记,若是没有子瞻,本宫今日又何尝能安坐东宫?”

李亨微微感慨地说着,心里却是另有心思。

对于李亨来说,此刻最重要的就是稳定,稳定压倒一切。他在真正坐上皇位之前,大唐朝廷不能乱,大唐天下不能乱。

“陈相,传本宫的诏令,让兵部出面,厚加抚恤今日兵变中死伤的羽林卫士卒。也给张瑄传一句话,就说本宫当日所说的话,此生不移!”

李亨缓缓起身来,淡然道,“本宫要去兴庆宫探视一下父皇,陈相,你且退下。”

……

……

陈玄礼像吃了屎一样郁闷出宫,直接回了自己的临时居所喝起了闷酒。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通,太子李亨何以会这么纵然张瑄,张瑄如此公开挑衅太子尊严,李亨居然都视若不见。

想起张瑄轻描淡写当着自己的面诛杀邱乐的情景,陈玄礼愤怒之极,愤愤地将手中的酒盏摔碎在地,拔出宝剑,奋力一劈,将案几连带一案几的酒菜都劈成了两半。

陈玄礼喝闷酒的时候,张瑄没有回府,却是去了杨国忠那里。

今日杨国忠大摆筵席,招待杨家诸人。出于照顾本家的考虑,杨玉环也出宫来到了杨国忠府上,参加饮宴。

老皇帝瘫痪在床,朝不保夕,虽有清醒之时,但多数时间都处在半昏迷状态。杨玉环在宫里,除了去御书房陪伴老皇帝之外,便是出宫“活动”,多数是去杨三姐的虢国夫人府停留,很少在宫里独居。

老皇帝这样,也就没有人顾得上杨玉环,她倒是成了这宫里最悠闲最自由的一个。

杨家诸人正在饮宴,气氛很是热烈。

突然,一个侍女匆匆走进来伏在杨国忠耳边轻轻说了几句,杨国忠有些意外地放下手中的酒盏,犹豫了一会,还是起身迎了出去。

“杨相!”厅外,张瑄笑吟吟地拱了拱手,“听说杨相大宴宾客,张某不请自来打扰几杯水酒喝,不知可否?”

杨国忠哈哈大笑起来,“张大都督乃是贵客,国忠素日邀请都邀请不到——来,大都督请进!”

杨国忠与张瑄谈笑生风地并肩走了进来,除了杨玉环之外,杨家众人赶紧起身跟张瑄见礼寒暄。

杨三姐儿向张瑄投过温柔的一瞥,张瑄也没有客套,就大步走向了那厢,向杨玉环躬身一礼,“臣张瑄,拜见贵妃娘娘。”

杨玉环有些莫名的尴尬,但见到张瑄,她心里更多的是莫名的欢喜。

当着众人的面,她不好失态,只轻轻点头致意。

张瑄坐在了杨三姐的上首,杨玉环的下首。

他扫视杨家众人,一眼就看到了角落里的金吾卫将军、兵马指挥使杨涟。杨涟在杨家本无什么地位,但因为上次跟随张瑄平叛,立功升任金吾卫将军,率军5000驻防骊山别宫,此刻在杨家的地位自然抬升了许多。

最起码,之前他没有资格参与这样的杨家内亲聚会,如今就有资格了。

见张瑄将目光投向了自己,杨涟赶紧起身向张瑄躬身见礼道,“末将杨涟,见过大都督!”

张瑄拱了拱手笑道,“杨将军别来无恙。杨将军在骊山驻防,军务繁忙,今日怎有闲暇回长安来?”

“回大都督,末将回长安探视,特来向三叔问安。”杨涟轻轻笑道。

他口中的“三叔”便是杨国忠。

杨国忠神色玩味地望着张瑄与杨涟“一唱一和”,突然插话道,“大都督,听说今日东都禁卫与羽林卫两军冲突,导致哗变,引得大都督盛怒,倒是斩了陈玄礼麾下的中郎将邱乐,不知消息是否属实?”

“然。”张瑄回头望着杨国忠,“那邱乐罔顾军令,率军行凶,导致哗变,张某按律处置,斩了他。”

张瑄心道,好你个杨国忠,倒是跟我耍起心眼子来了。我的来意你肯定清楚,如果再要装糊涂,此事就算作罢。

“大都督一怒,溅血五步,诚哉斯言。”杨国忠知道适可而止,便嘿嘿笑道,“那陈玄礼在洛阳一向骄纵,来到长安也纵兵行凶,大都督整治整治他,倒让国忠心头畅快。”

“这人骄矜专横,这长安防务要是交在他的手里,国忠心里其实不太放心。”杨国忠举杯邀饮,又笑道,“可惜大都督执意要外放藩镇,否则,这长安城里,大唐朝廷,你我一文一武,何愁天下不安定?”

张瑄和杨国忠如此云里雾里地说着话,杨家众人不懂深意,只能默然聆听,没有一个敢插话。

杨三姐毫不遮掩自己的情感,望向张瑄的柔情蜜意,在场诸人都看得出来;而杨玉环则只能用极其隐晦的目光在张瑄身上打着转转。

“杨相所言,张某深以为然。张某以为,长安防务京畿安全,事关重大,单由一军一人掌控,并不妥当,不若也将杨将军的金吾卫也调进京来,与陈玄礼的禁军共担大任。”

张瑄朗声道。

杨涟听了自然狂喜。而杨国忠心里也是喜笑颜开,他是文官,觊觎军权多时了。只是他本人不好掌握军权,只能寄希望于自己同族之人。

杨涟是他的侄子,如果杨涟能率军进京担任一般的防卫权,当然是能给杨国忠增添一道沉甸甸的砝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